第二百章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

“病入膏肓者,并非是纪人,而是王朝。”

清晨的雪,依然下个不休。风雪之中,陈家桥还在宣传着劝反的思想教育。

“王朝倒了,人间有了清明,才算天下稍安。”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应有不屈之心。”

“陈先生,这句话不错。”徐牧叹着气,好歹是跟过常四郎的,这劝反的本事,真是没谁了。

“牧哥儿,到了。”

徐牧急忙停马,风雪中抬起头,如司虎所言,果不其然,在前方光秃秃的林子里,果真看见了数百骑的人头攒动。

弓狗打了一声长马哨。

不多时,卫丰便带着十几骑人影,惊喜地冲了出来。

“东家!”

“卫丰,人都到齐了吧?”

“东家放心,都来了。”

徐牧冷静点头,“走,速去安国桥,估摸着那帮狄狗,准备要到了。”

来一日,回一日,若是耽误的时间太长,恐怕会有些不妥。

“遮麻面!”

四百多骑的人影,马蹄踏过雪地,一路长奔。

零散的马蹄印子,还不到眨眼的功夫,便被飘飘洒洒地鹅毛雪,一下子遮掩去。

……

“腾格里!”

呼延车重新把染血的金刀回鞘,高声大呼。

这一路为了泄愤,至少杀了上百个纪人。只可惜凑不够数,否则的话,他真要在大纪的官道上,堆起几个京观的。

“将军,若、若不然先休息一下,赶路要紧。”都尉堆出谄媚的笑容,拍马走来。

“滚远!我不相信中原人!”呼延车狠狠骂道。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在大雪的天气,匆匆离开长阳了。这一趟的使臣任务,实则很简单,无非是表个态度,送上几匹羊毛子,好让边关的那八万北狄降军,能重回草原。

当然,交涉还是不错的。那些朝堂上的纪人,听着北狄可汗震怒的消息,都吓得魂不附体了。

都尉闷闷地回了马,重新退回阵列。

小校尉哭了一路,还在哭,但不敢扯开嗓子,只敢偶尔偷偷的呜咽两声。

“莫哭了,当多几年军,你便会明白,都是如此的,有一日便算一日。”都尉微微恼怒,扬了马鞭抽在小校尉身上。

小校尉急忙收了声,抹掉眼睑下吊着的泪珠。

“前方五里便是安国桥了,你带人去探一下,桥有无问题。”

小校尉领了命,点了六七骑人马,在经过那架琉璃马车的时候,发狠地夹了两下马腹,只可惜,差点让自己不慎坠马。

……

“东家,狗官军来查路了。”

“北狄使臣便在后头。”

“先莫理。”徐牧并不意外。左右他们匿身在林子深处,再加上这般的鹅毛大雪,应当是发现不了的。

“东家,查路的官军近了。”

“匿身。”

那位查探的小校尉动作迟缓,看起来也不甚用心,只草草看了一番。约在半个时辰后,才带着人重新回赶。

风雪之下的林子里,徐牧长长松了口气。照这副模样,应当是没问题了。

“列位,可准备好了?”

“只等上桥。”

马蹄踏过雪地的声音,越来越近。雪幕之后,等北狄使臣的长伍近前,终于分得清大致的物景。

只是,仅乍看了几眼。林子里的人,都脸色变得沉重起来。

被上千骑狄人,以及二千大纪官军,紧紧护送的琉璃马车上,分明悬挂着一个又一个的人头,似是刚杀,一双双的眼睛还惊恐鼓着,死不瞑目。

“那些个狗官军,还随军护送?真想一个个把头都砍了!”卫丰脸色气怒。

狄人固然可恨,但这些丧尽良心的狗官军,却更加可恨。

如他们青龙营,先前在望州城生生死死,和狄人血战不屈,但现在,反而是这些官军,居然还成了狄人的护卫。

何等讽刺。

“东家,那马车上,有如此多的百姓人头……”

“那些狗官军,莫非是眼睁睁看着?”

徐牧心口发涩,若真是如此的话,可想而知,这烂疮一般的王朝,哪里还有什么可战之军。

“东家,要上桥了。”

徐牧沉默了下,冷冷下压手势。林子之中,数百人开始准备动作。

半里长的安国桥,近乎三千人的长伍,冒着风雪,骑马踏了上去。隐约间,还听得见那位呼延车,喊着什么叫嚣的话。

悬在马车边上的人头,弥漫出的腥臭气,越来越浓。

“都遮好麻面了?”

“东家,遮好了。狄马也蒙了头,认不出了。”

北狄马和中原马最大的不同,便是鬃毛的杂色,至于其他的小差别,在这等的风雪之中,问题不大。

“散。”

林子里四百多人,分出了百骑人马,勒起缰绳骑马奔行,往安国桥的桥尾绕去。

“抬弓!”余下的三百人,随着卫丰的一声低喝,纷纷抬起了手里的长弓。

……

安国桥上,坐在马车里的呼延车,原本微微眯着的眼睛,猛然间一下子睁开。

他将头从马车里探出,面色凝重地四顾着周围。

“将军,先前让人查过了,附近并无问题。”纪人都尉急忙近前,谄媚地开口。

“闭嘴,死中原人!”

呼延车眼色凛起,试图透过雪幕,要看清什么。

“将军,到安国桥中段了,再走没几步——”

都尉的话还没说完,胯下的烈马,突然一声仰头长嘶。紧接着,第一拨飞矢,不知从哪儿飞射而来。

猝不及防之下,三千人的长伍,一阵又一阵的惨呼之声,在桥上此起彼伏。

“敌袭!”呼延车抬起金刀,高声怒吼。还不忘抓住近前的都尉,恼怒地一刀砍死。

即便伤了一条肩膀,但巨大的力量之下,都尉的狗头,一下子飞出了脑袋。

惊得四周围的许多纪卒,一下子顿在当场。

“狄狗杀我都头!”先前的小校尉痛声高呼,回了刀,便往身边的一骑狄人砍去。

狄人应声坠马,身子被剁成了肉酱。

这百多年,北狄与大纪,又何尝做过什么友邦。

“杀光这些中原人!”呼延车喘着大气,一股凶戾的气息,蔓延了整个胸膛。

他自觉得,哪怕杀了这二千随军的纪卒,那八万的降军,该放还是要放。左右这些纪人的骨子里,都是软弱不堪的。

“看清楚,伏林的弓箭手躲在哪里!”

“将军,桥尾那边有骑兵来了!”

呼延车惊愕地抬头,便看见了蒙蒙的雪幕之中,一片清冷的人影,停马在了桥尾附近,似是又迅速下了马,不知在捣鼓着什么。

“桥头也有人。”

呼延车怒骂一声,将冲到面前的一个纪卒,抬刀劈成两半。

再度抬头。

便发现了桥头的位置,有二骑人影,冷冷勒住了马,也朝着他看过来。

“抬马弓!射死他们——”

轰隆隆。

没等呼延车的话说完,整座安国桥,蓦然剧烈摇晃起来。

桥尾之处,陈家桥带着百骑人影,纷纷挂稳了绳勾,借马发力,似是要把整座桥拖崩。

“将军,这些中原人在崩桥。”

“傻子!快收弓!先回桥头,那里只有二人!”顾不得再和纪卒厮杀,呼延车举刀大喊。

林子间,一拨又一拨的飞矢,依旧穿透雨幕而来。几个眨眼,又有十几骑狄人,葬身在安国桥上。

……

“司虎。”风雪中,徐牧冷静开口。

听见徐牧的声音,司虎压了压竹笠,瞬间跳下了马,沉稳的脚步落下,溅起一大片迸飞的雪花。

“告诉哥儿,你叫什么。”

“牧哥儿,我叫司虎啊。”

“不对,你叫大纪之虎,世间无你这般人。”徐牧扬起手,指着前方冲来的狄人和纪卒。

“狭路相逢勇者胜,告诉那些崽子,谁才是天下第一虎士。”

“崩桥——”

司虎双眼爆鼓,怒吼着抱起一个桥桩,高高举了起来,便往桥路上崩去。

第五章 逼债小婢妻第九十八章 治水银第一百二十九章 卧龙出潭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朝廷第四百五十二章 斩三张(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献船第二百六十一章 山河万里无袁君第五百七十六章 于文则第三百零九章 四方围剿第四百一十六章 逐客计已成第六百一十一章 陆休入凉第六百三十一章 他姓袁第四百八十七章 出征在即第五十四章 狄人叩庄第一百五十六章 敬拜青龙营三千虎士第一百五十七章 雨夜行军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授之意第五百二十章 蜀锦毒计第五百九十章 董文的后手第五百零六章 打不死的常四郎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小搏大第三十三章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讨贼檄文第二十一章 造箭楼第三百二十九章 破江匪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得人间一场雪第二百二十七章 姑奶奶不是个雏儿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定州柴幼德第五百八十八章 岁宴第二百零六章 雪色大纪第一百七十二章 六万老兵户第四百三十七章 我宁愿你是那头狼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小搏大第五百二十七章 蜀州之将第四百七十章 左师仁回信第六百一十六章 赤身渡江的隐祸第一百三十二章 恍如隔世第四百八十七章 出征在即第三百零七章 孤军第三百章 草原之犬第一百一十二章 杳无音信的官军第六十四章 遇祸第四百一十九章 吾王徐牧第二百零九章 朕乃大顺皇帝第六十九章 落户汤江城第四百五十章 斩三张(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廉将军第八章 一骑老马过人间第六十八章 负心皆是读书人第九十八章 治水银第一百七十章 那一年吾有十九,立志报国第四百八十七章 出征在即第二百四十九章 徐牧徐将军第五百九十一章 行军出关第一百三十七章 贩若牛羊第一百七十章 那一年吾有十九,立志报国第二百五十三章 夜攻长阳第六十一章 出河州第六百二十三章 勇不可当的三十州总舵主第四百四十八章 籍籍无名的小军师第二百一十六章 袁陶的托付第四百三十六章 燕王带来的消息第三章 卖妻?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夜白头第九十一章 我爹喜欢第二百八十四章 廉将军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之将死第三百四十三章 敌强我弱第一百三十章 真有赃银?第四百六十四章 恭送总舵主第二百七十八章 望州老卒营第四百九十七章 思乡女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死守不利第四百八十七章 出征在即第五百三十五章 狼将晁义第三百一十九章 常少爷,我要入蜀州第五百九十一章 行军出关第十章 有惊无险第四百六十九章 晁义逞英豪第一百九十六章 呼延车第四百六十九章 晁义逞英豪第四百七十五章 分肉饼第一百一十九章 宁不做犬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蜀第一百一十九章 宁不做犬第五百六十六章 蜀骑平枪第三百八十九章 军师,我们去争天下吧第六百二十七章 真兰公主娜古丽第二百四十五章 便叫徐家军第三十二章 初露锋芒第五百四十三章 司马敬谋第三百一十一章 鹰靥卫第一百六十三章 周公镇第一百九十五章 我大纪苍老矣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纪第一匹夫第一百九十五章 我大纪苍老矣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破三十州的铁蹄元帅第四百七十章 左师仁回信第七十八章 与东家同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