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八千人的虎符

李府的亭子里,任谁也没有想到,马蹄湖来的小东家,居然和一个戎马三十年的老侯爷,相谈甚欢。

连李小婉也没有想到,立在不远处的花园里,看得满脸欢喜。她的老父便不是了,气得直跳脚,连着骂了八句“破落户狗夫”。

冷风拂过。

亭子中的二人,都缓缓放下了酒碗。

李如成舒服地打了个酒嗝,声音重新变得凝沉。

“小东家,难得今日尽兴了一回。”

“托老侯爷的福。”

徐牧声音平稳,心底却明白,接下来,该谈正事了。

“日后你入了李府,便算一家人。择日我去兵部一趟,表你为定北营的裨将,单独掌一哨人马。”

“老侯爷,醉了否。”

李如成微笑,“并未醉,在以后,你终归是李家的人了,说不得哪日我一走,五万余的定北营,都可能交给你。”

“老侯爷约莫是有些醉了,应当是知晓的,我徐牧不做李家的上门夫婿。”

李如成微笑,“那你要如何。”

“婉婉嫁来马蹄湖,我定然是心生欢喜。莫非是说,老侯爷还想着门当户对的事情?”

李如成摇头,“小东家,你也知道,我李家三代单传。即便是个女子,以我李家的本事,纳个上门夫婿,绰绰有余。”

“老侯爷,你我便说亮话吧。”

徐牧声音平静,仰起的脸庞,并无任何急促。

“老侯爷现在,并非是在选上门夫婿,而是在选,一个能保护李家的人。”

“怎说。”李如成露出淡淡笑容。

徐牧平手一拜,“佩服老侯爷的救国之心,终归是站到了国姓侯那边。”

“但这等的事情,你我都知,一着不慎的话,便是绝户的祸事。”

“婉婉去了马蹄湖,别的我徐牧不敢说,但倘若有一口气在,我便会护着她周全。”

“当然,哪日老侯爷定了江山。徐牧入澄城,在内街李府附近,买下一处大宅,也并非难事。”

李如成沉沉叹出一口气,“小东家,子不成器,我便只有这一位孙女了。”

“若我徐牧有了嫡子,婉婉生下的第二个,他会姓李。权当是报答老侯爷的救国心。”

听着,李如成哆嗦着坐了一会,脸色变得精彩起来,不知该哭该笑,有浑浊的老泪,从眼角里渗出。

“袁侯爷并无说错,小东家是个人物。只待风云一起,真要化龙腾空。”

“老侯爷谬赞。”徐牧不卑不亢。

“定北营的事情,你怎么想。”李如成转了话题,目光开始变得灼然。

“侯爷怎么想。”

“明年一开春,小侯爷或会撑不住。所以,年关之前,事情便不能等下去。我已经调了两万定北营,准备入内城。”

“其他的定边大将呢。”

李如成仰头大笑,笑得声音嘶哑无比。

“有人把小侯爷中毒的消息带了过去,小东家觉得,他们会动吗?说不得,这些人早就沆瀣一气了。”

“计计连环,小侯爷独木难支。”

恍惚间,徐牧又看见了那一袭白衣胜雪的人影,披着满头的霜发,孤零零地踏入风雪之中。

“小东家以后的路,我都有些迫不及待想知晓了。”

徐牧沉稳不动。

“开了春,你便去一趟西北。”

“为何。”

徐牧微微皱眉,他以为李如成还不死心,想着让他去定北营做裨将。

“记着你的话,留我李家一份血脉。”李如成勾着手,从怀里摸出半面青铜虎符,沉沉放到了桌上。

虎符,金者为帝王家,银者为王公家,而铜者,即是大纪的那些定边大将所用。

一半携身,另一半留给营地的心腹。若合并无误,则能调兵遣将。

“原本想着,再试你一番。但时间太紧,索性便算了。左右小侯爷那边,也听了你太多的事情。”

“便算婉婉的一份嫁妆。”

徐牧眼色微动。眼前的半面虎符,对他而言,何其的重要。先前在侯府,袁陶说娶了李小婉,便能执掌李如成的定北营。

他没有尽信。

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东家,何德何能,吃了碗软饭,便能执掌五万余的大军。

其中涉及的因素,可太多了。

但现在,李如成真把半面虎符,摆在了他的面前。

“这面虎符,你只能调八千人。”李如成声音凝着,“我考虑了西北的马匪,驻防的兵力,另外,还有入内城救国的。国可乱,江山不能乱。”

“这八千人,算是婉婉的嫁妆。”

“若是大事可期,天下太平,你便莫动,安心做个富贵公。”

“若是事不可为,这八千人,便是你安身立命的资本。”

徐牧犹豫着点头。

“在往后,不管是袁侯爷,常状元,抑或是那位萧宰辅,其他的定边将,义军领袖,侠儿堂主,都不能尽信。”

“你徐牧,不是寄人篱下的狗,你要腾飞入云,哪一日老子就是死了,都会眼巴巴地看着你起势。”

“我向来只信自己,连天公也不信。”徐牧沉着声音。

“好!”李如成面色欢喜,站在冷风中,终归是年入古稀,说得急了,便连着咳了几口。

“徐牧,定不负老侯爷所托。”

“不对,娶了婉婉,你也该喊我祖爷。”

“祖爷。”徐牧抬着头,没有任何矫情。

“哈,老子李如成,到底是得了个小贤婿!”

徐牧抬起头,只看着李如成双鬓的苍发,心底涌起一股悲凉。他大约猜得出来,大纪的这两位侯爷,是想要做什么。

“小婿,这事儿你莫要插手。小侯爷也说过,留着你,至少是留了一枚火种。”

“哪日你真烧起来,便替这天下,烧出一片人间清明。”

“徐牧知晓……”

徐牧起了身,起身平手长揖。心底对于面前的老人,心生出一股敬仰。

“小婿,还有一件事情。我那犬子,留在澄城也不太安全。”

“那便同去马蹄湖。”

虽然不喜李硕墨,但没法子,得了八千人的虎符,再加上好歹是李大碗的老爹,总不能丢了。

“小婿啊,雪又要来了,准备变天了。”

“要变天了。”

站在亭子中,一股不知哪儿渗入的寒意,冻得人身子打抖。

第四百八十五章 三老抱剑入沧州第十三章 襦裙第三百六十八章 军师回蜀第二十九章 我洗净了身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请主公入蜀州第六百一十一章 陆休入凉第五十九章 三百头的军功第四百六十四章 恭送总舵主第五百七十九章 江山雾笼,白衣负剑莫等闲第二百一十六章 袁陶的托付第一百九十二章 定北侯第六百零一章 夜色里的白甲第四百一十章 天公之妒,状元之才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宫前的城墙第三百七十八章 富人狗吏的天府九郡第二百三十九章 脏人尤文才第二百七十八章 望州老卒营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参知第六百二十一章 袁安的反击第三百零九章 四方围剿第四十四章 回望州第七十六章 棺材铺生意的,替卢公子测身!第一百七十三章 血色望州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恭迎天下布衣入蜀第六十七章 内城里的“盛世”第二百三十七章 免死铁券第一百二十五章 骑枪所指第六百二十章 来凉州的路上,我拔了一颗老参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援老卒第一百八十九章 夫人发月俸啦!第八十一章 西坊第八十八章 且当我是故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燕州三张第三百五十四章 蜀南第二百九十八章 疯狂的北狄攻势第四百四十二章 古之霸王第三百九十六章 点将抚民第六百一十四章 老余当第四十章 傲娇小书生第六百一十一章 陆休入凉第二百零四章 风将军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争之世第五百四十一章 筑沙城第五百零四章 我儿孟霍第三百三十二章 盾船第五百三十一章 谁是内应之将第十五章 四通路,老马场第三十九章 烫手山芋第三百三十八章 雨季过去第四百六十六章 轻骑营第二百六十七章 渝州王,入长阳第五百七十八章 弓家子第五百零四章 我儿孟霍第五百八十九章 蜀州之翼,已经展翅第一百七十章 那一年吾有十九,立志报国第九十三章 常家镇第五百五十五章 各军汇聚第四百七十六章 沧州四鹰第六百零三章 两骑对战第四百零五章 合山镇四屋先生陈家桥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平国的援军第四百九十章 严阵以待的沧州水师第五百零四章 我儿孟霍第五百四十五章 擒贼先擒王第五百一十五章 伪帝的传闻第二百一十九章 关外三州的传闻第二百四十一章 披甲的顾鹰第五百二十三章 殷六侠第五百四十二章 围攻庐城第二百零一章 暮云州张大彪子第五百三十章 逃出凉州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陵山脉第四百七十七章 “苏家女”第一百八十一章 归心似箭第二百三十四章 赭石第二百零九章 朕乃大顺皇帝第一百八十八章 背道相驰的老友第四百九十七章 思乡女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我白得两个爹?第一百二十九章 卧龙出潭第七十八章 与东家同饮第一百五十二章 枯草里的侠儿第二百四十五章 便叫徐家军第四百九十七章 思乡女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设计破凉骑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姓侯袁陶第五百三十章 逃出凉州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活捉布衣贼”第三百三十五章 浮山第三百二十六章 入蜀的第一战第三百六十八章 军师回蜀第四百五十章 斩三张(二)第一百七十章 那一年吾有十九,立志报国第一百八十五章 公子白衣胜雪,只是面染寒霜第九十四章 东坊宵禁第五百零五章 归蜀第六百零三章 两骑对战第四百零四章 愿为主公耳目第五百七十四章 传闻里的沧州变局第一百九十九章 染血的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