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花会

这个年, 许碧过得十分开心。

去年这个时候,她跟沈云殊在宁波, 虽然自在,可因为沈云殊身上有伤,也就是窝在屋里头罢了。今年倒好,一家团圆, 沈夫人又不用她管家事,她就只管跟着沈云殊去玩, 就是上元节整整三天灯会, 两人还甩开了兄弟姐妹们,悄悄跑出去看了一回, 顺便约了个会。

沈夫人眼看这夫妻两个如胶似漆的,心里着实有点儿不自在, 不过想想自己儿媳肚子里头已经揣了一个,眼瞅着就要生下长孙, 到时自能压长房一头,便也舒心多了。

只是她近来颇有些劳累。原本沈家家事都是她掌着, 那会儿家里人口不多, 沈云殊是长年跟着沈大将军在军营的, 其余儿女年纪又小, 便是对外应酬也并没有多少事。她身边再有红罗和林妈妈等人帮衬, 管起家来也是得心应手。

只是如今,家里添人进口,事情自然多了。且袁家一倒, 沈家在江浙就成了挑头儿的,外头的应酬陡然多起来,跟从前且不可同日而语。

董藏月进门的时候,沈夫人便悄悄把手里一些零碎事务都给了她,也是叫儿媳学着当家的意思。谁知这才没几个月,儿媳有孕,自然是劳累不得了。

原本到了年节应酬就多,再添上儿媳有孕,沈夫人就觉得自己每日忙得跟陀螺也似。偏她又听说沈大将军把前头书房里的事儿交给了许碧去管,于是更把后宅这些事儿攥得死死的,万不肯让许碧插手。

要说沈夫人的身体其实也没有多结实,在生沈云娇的时候就有些伤着了,之后虽然补养过,终究有些虚,等过了中元节,就觉得精神有些短。

可这开了春,各家就要办花会。从前杭州城里都是袁家办头一场,今年不同,家家都看着沈府呢。

沈夫人自也是想出这个风头的。第一场花会,本就是身份的标志,更何况沈云娇年纪到了,沈夫人惦记着她的亲事,也得叫她多在人前露露脸呢,故而强撑着又准备花会,结果花会还没开,沈夫人先病倒了。

沈大将军即使在家,其实也是多在前头书房里,但听说沈夫人这里请了郎中,便过来了,看她吃过了药便道:“如今事多,家里既然有儿媳,也该叫她们替你担一担,何苦自己这么劳累。”

儿媳是有,还有两个呢,可其中一个不是大着肚子呢吗?所以沈大将军说的这个,沈夫人一听就知道是许碧,连忙道:“不过是春天爱犯些酸懒罢了,并不算什么的。再说,这不是为了婷儿和娇儿,这种事,自然是得我来办的。”

沈大将军淡淡道:“许氏是长嫂,替婷儿娇儿操持也是应有之义。”

沈夫人怎么肯把沈云娇的事儿交给许碧?她到底是沈家的当家主母,就算某些消息有点滞后,如今她也知道,沈云婷当初跟梅若明的亲事,那就是许氏从中牵的线。结果怎样?所以她是万不能答应的,且生怕许碧搅了她的事儿,忙道:“许氏自己年纪也还小呢。要我说,如今她第一要务该是给大郎生个儿子,我正想着这天气暖了,请个郎中来给她好生调养调养,早点续了长房的香火才是最要紧的呢。”

沈大将军看了她一会儿,沈夫人被他看得有些心里发毛,只得道:“不过府里这些事,的确也该让许氏学一学,我回头就安排几桩事给她管,先叫她练练手。”

沈大将军这才点了点头:“婷儿娇儿也不小了,一样都该学起来。”

沈夫人答应了,等沈大将军一走,她倒真的把许碧和沈云婷沈云娇都叫了过去。也没别的,这不是府里马上就要开花会么,现成的习学机会,自然打这里开始呢。于是,许碧分到了茶水房,沈云婷分到了针线房,沈云娇则分到了布置花园的活计。

沈大将军听了这等分派,半晌无语,对沈云殊叹道:“堂前教子,枕边教妻,我没能教出来,是我的错。”

茶水房管什么的?当然是当日客人上门供应茶水的。这活计既不起眼又繁琐。做得好了没人夸赞,若哪里出了岔子却不免被挑剔。

说到针线房,这会儿花会时要穿的衣裳早就做好了,针线上都要做夏衫了,与花会有什么干系呢?

至于花园,花会赏的就是花园,做得好了自然是人人都看得见。且年前沈夫人就惦记花会的事儿,这园子早就打理好了,哪里还用沈云娇真去做什么呢?三人里头,也只有沈云娇得的这一件事儿既轻省又出彩。沈云婷那就是个虚名,至于许碧,就只有干出力了。

沈云殊倒笑了笑:“媳妇与女儿原本不同。”无论是他还是许碧,都从来没指望着沈夫人呢。就这茶水房的事,许碧早就跟他说了,并不动那些人,只是把各人职司重新明确一下,谁领什么职务,管着哪里的茶水都要落在纸上,白纸黑字儿写明白了再按上指印,到时候谁出岔子就打谁板子,哪个也别想推诿!

至于说露脸什么的,其实许碧真的不大稀罕。武将人家,还是要靠战功说话,只要沈云殊风光,她就是从不露脸,地位也摆在那儿呢。再说,她都嫁人了,还要那么些能干的名声做什么呢?倒不如让给小姑子们了。

这话,夫妻两个早就商议好了,沈云殊便道:“虽说婷儿是庶出,到底她年纪大一点儿……”婚嫁也该有个次序,沈云婷上一桩亲事没成,这会儿更得抓紧些了。不说让她抢了沈云娇的风头,至少姐妹两个也该差不多才好。

沈大将军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道,沈夫人做得这么明显,也是因为香姨娘如今被禁足,不复从前风光之故。而且,就连借口也是香姨娘自己授人以柄,沈夫人说了,不敢把布置花园的差事派给沈云婷,怕她在日头下晒得久了,又或是吹了风,脸上再发疹子。

“婷儿的病已经好了,就让她们一起布置园子便是。”沈云殊一锤定音,“至于那些管家理事的道理,叫姨娘多跟婷儿说说吧。”沈夫人是不会用心教了,那就只好交给香姨娘,如今她别的地方不能去,跟沈云婷倒还是可以多见几次的。

沈大将军默然片刻,道:“等她们两个嫁了,就分家。”他是教不好沈夫人了,也不能强按着她的头叫她把中馈之权交给许氏,尤其是,许氏还未必愿意接她的手呢。倒不如分了家,各自去做主。

沈云殊咳了一声道:“就算分家,儿子也得奉养父亲呢。”他是长子,就算分了家,沈大将军和沈夫人也得跟着他过呀。

沈大将军摇了摇头,道:“只怕过几年,朝中会调你去京城。”

沈云殊扬扬眉毛:“前些日子许氏娘家给她送了年礼来,许氏与我说,我就想着,恐怕这事儿瞒不住了,朝中精明人太多……”确切点说,能在朝廷上站住脚的,就没有几个傻子,他们父子能瞒过这么久,还是因为他们完全斩断了西北的根基,几乎等于是两手空空地来到江浙,但转眼三年,袁家覆灭,沈家反如此风光,此事自然会引人注目,从而怀疑到皇帝对沈家的态度。

沈大将军瞥他一眼:“许氏连这个也想到了?”

沈云殊摸摸下巴:“倒也没有想得那么明白,再说,许家也着实让人疑心。”

沈大将军默然片刻,道:“你比我有福。”能寻到一个情投意合之人,还甚是聪慧,实在难得。

沈云殊嘿嘿笑了一声,假假地谦虚了一句:“也不算了,不过是儿子运气好些罢了。”他一看沈大将军的神色,立刻又补了一句,“其实儿子都是借了父亲的福气,就是这门亲事,不也是父亲给我定的么。”

沈大将军刚板起脸就忍不住想笑:“你这油嘴滑舌的脾性,到底是像了谁?”反正他不是这样,就是连氏,也是个温婉端庄的性情,与沈云殊半点不像啊。

沈云殊嘿嘿笑道:“反正是父亲和母亲生的,究竟像谁,儿子怎么会知道呢……”

沈大将军有几分无奈地抬手点了点他,道:“说正事。”

沈云殊便正色道:“从前在西北,儿子官职尚低,跟在父亲身边也不显什么。但在浙江这几年,儿子升了官,咱们父子也就越发引人注意,想要将咱们分开,也在意料之中。不会有人想江浙变成第二个西北。”

沈大将军叹道:“若是江浙能有一支出色水军,你我在不在江浙任职有何重要?只是朝廷里到现在还有人在喊着海禁,你若走了,只怕再调派来的人反要拖后腿呢。”

沈云殊冷笑道:“反正朝廷已经下旨抗倭,又有几次倭患,没人敢明着阻挠的。父亲就只管训练水军,至于朝廷拨银之事,儿子去跟他们打嘴仗。想来有袁家父子血淋淋的教训摆在这里,他们纵要阻挠,也得想想宫里太后呢。”这毕竟死的是太后的娘家人,不是死个把小兵那么简单。皇帝都捏着鼻子给袁家赐了“忠武”二字,难道是为的禁海吗?

“也不知道那些喊着禁海的人,究竟都是些什么打算!”沈云殊说到这个就不觉恼怒,“不练海师,岂不是由着那些倭人海匪侵袭?我若去了京城,得好生查查这些人,究竟是为了什么。”

沈大将军叹道:“无非利益而已。你难道忘了,当初在西北的时候,那几家子是如何与北狄人交易的?他们也是喊着封锁城关,不给北狄一针一粟的。”结果呢,嘴上喊得好听,禁止商人与北狄人交易,自己却暗中向北狄贩卖物品以牟重利。

“海运,岂不比与北狄的交易更有厚利?”沈大将军揉揉眉心,“陛下要设市舶司,有些人可是不情愿呢。”

沈云殊淡淡道:“陛下既然下定了决心,就不是他们能阻拦的。”实在不行的时候,杀就是了。就像当初在西北,他们也是杀得人头滚滚,才止住了与北狄的私下交易不是?

“这些人与当初北狄那些人不可同日而语。”沈大将军叮嘱了儿子一句,“你若是去了京城,不可冲动。”

沈云殊点头答应,忍不住问:“父亲这么说,难道是旨意快下来了?”

沈大将军叹道:“我倒是巴不得晚些呢,但听朝廷那边的消息,只怕今年就会调你回京城了。也幸得袁胜玄死了,否则还真要留个后患呢。”

沈云殊嘿嘿笑道:“说起来这真是运气了,还是许氏说要带表妹出去的,谁知就在盐官镇上撞见了袁胜玄呢……”

沈大将军想想也觉得好笑:“大约许氏八字与你确实相合。”

说到这个,沈大将军不由得不再叹一声:“你委实比我有福气啊。”许氏是个懂事的,更难得是有心胸,仅从连玉翘一事上,就能看出她的厚道和豁达来。而他在这上头,实在运道是差一些。结发妻子早亡,至于继室——方才他说没能教好妻子,与其说是他无能,倒不如说他对沈夫人并没有那许多耐心,也从没想过让她做一个他心目中的好妻子,只要她不惹什么大麻烦,他也就容忍了。

沈云殊看看父亲的神色,宽慰道:“好在夫人也只是些妇人的小心思……”并不是真正的狠毒之人,所以看在父亲的份上,他能容忍;看在他的份上,许氏也能容忍。

沈大将军到底是长叹一声:“罢了。”事已至此,夫复何言呢。

沈家的花会如期举行,宾客盈门,却来了个不速之客。

虽然袁翦父子俱亡,但沈家这花会仍旧给承恩公府上送了请帖,承恩公府也来了客人,许碧就在承恩公世子夫人身边见到了袁胜莲。

这确实出乎众人意料之外,虽则袁胜莲是出嫁女,一年的齐衰已然期满,出来走动并无不妥,但她远嫁京城,还是在佑王府里做妾,能回杭州已经让人有些惊讶,更不必说登沈家的门了。

承恩公府的人能来,一则是因为明面上袁沈两家并没有撕破脸,二则是沈家也只与袁翦这一房有矛盾,与承恩公府素来不大相干的。可袁胜莲却是袁翦的女儿,居然也会来就未免有点那个了……

沈云娇不自觉地就露出点防备的神情来。她虽不知道钓鱼台一战的真相,可袁胜玄与倭人一起在盐官镇的事儿无人不知,就算官方的说法是袁胜玄被倭人胁迫,有点脑子的人也都能猜到真相。那袁胜莲跑到杀父杀兄仇人家里来,难道还能是真来赴花会的?

不过袁胜莲低眉垂眼,并不像来找麻烦的,承恩公世子夫人表情倒略有些尴尬,却也没特别介绍袁胜莲,反是对许碧笑道:“老夫人原也想来的,只是昨天晚上略着了些凉,今日便有些不大自在,只得叫我带着她们姐妹过来了。”

沈云娇撇了撇嘴,到底没说出什么来。这毕竟是沈家的花会,你下帖子,人家客客气气地来了,沈家难道还能把人拦在门外不成?就算袁胜莲要生事,也只得等她生了事再应对了。

沈家的园子也是十分精致的,这会儿玉兰花盛开,如同无数只紫白二色的蝴蝶落在园中,虽不是什么特别名贵的花木,景致也颇可观。春光正好,宾客们散在园中,三五成群,说说笑笑,也是一派和睦气氛。

这种花会,其实各家都是想带自家的女孩儿出来露露面的,故而年轻女孩儿甚多,少不了做做诗作作画或吹吹笛抚抚琴,总之就是展示一下才艺了。似许碧这样已经成婚的,多半就不去凑这个热闹,只管做个绿叶了。

许碧在园里绕了一圈,看沈云婷和沈云娇都各自与几个女孩儿在一处说笑,也就放心下来,正要找个地方歇歇脚,忽听背后有人低唤了一声:“沈少奶奶——”回头一瞧,正是袁胜莲。

许碧对她点点头:“袁娘子。”说起来,对袁胜莲还真是挺难称呼的,听说她至今在佑王府只是个侍妾,要恭维呢可以叫一声袁夫人,可今儿园子里有正经的承恩公世子夫人,再叫袁胜莲夫人,可就实在有点别扭了。

袁胜莲看起来倒并不在意许碧如何称呼她,反是往前走了两步:“我想跟少奶奶说几句话,不知便宜不便宜?”

这里本来也没有别人,袁胜莲甚至连个丫鬟都没有带,许碧打量她一下,也就示意知雨往远处退了几步:“不知袁娘子有何事?”袁胜莲看起来瘦了许多,倒是更显得纤弱,别有一种楚楚动人的味道。

虽然人看着娇弱,可袁胜莲一开口,就有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思:“其实,沈大将军和沈少将军,才是陛下心腹之臣吧?”

虽然现在这可能也不是个秘密了,但如此开门见山也是少见,许碧扬扬眉毛:“袁娘子说什么?”

“少奶奶别误会。”袁胜莲似乎从许碧的话里得到了答案,说起话来更自信了,“其实这事儿,怕也只有我那位在宫里的妹妹不知晓了。”

“袁娘子没有对宫里昭仪娘娘说起吗?”许碧确实有点摸不清袁胜莲的意思了,看着她绝不像是来兴师问罪的,但若说是来结盟,那也太不可置信了。

然而事实证明,再不可置信的事都能发生,袁胜莲轻声道:“我为何要对她说?不过我倒是想提醒一下少奶奶,此事,太后必然是知道的。少奶奶觉得,太后会怎么做呢?”

袁太后现在还能做什么呢?许碧在心里暗暗说了这么一句,口中却道:“治我们沈家的罪吗?”

袁胜莲就笑了一声:“少奶奶说笑了。据我所知,太后什么都没有做呢。少奶奶不觉得,这很奇怪吗?”

她不等许碧说话就管自说了下去:“太后所倚仗的,都毁在沈家手中,若少奶奶是太后,会不会报复沈家呢?可太后如今不是从前了,沈家又有陛下庇护,太后又能做什么呢?”

“袁娘子这话未免有些前后矛盾了吧?”许碧暗暗惊心于袁胜莲说得如此直白,脸上却是不动声色,“太后既然不能做什么,那什么都不做,又有何奇怪呢?”

“太后,不是这样的性子。”袁胜莲却并不打算跟许碧打太极,径直便道,“依我看,太后一定在等能报复沈家的机会。如果皇上并不打算听从她,那太后还有什么办法呢?”

许碧目光一闪:“如果昭仪生下皇子——”

袁胜莲摇了摇头:“依我看,太后没有让袁家女生下皇子的意思。”

这句话说得,就实在令人吃惊了。许碧也不由得直了直身子:“袁娘子此话何意?”若是不让袁家女生下皇子,太后把袁胜兰弄进宫去做什么?

袁胜莲轻笑了一声:“若是太后有此想法,何不选袁胜蕊呢?那才是太后的亲侄女。”

许碧摇头:“承恩公府可比不得尊府。”

袁胜莲干脆地道:“可我那妹妹根本不是什么聪明的人。想用她邀宠,实在太过费力。”

许碧仍旧摇头:“她有足够的份量,在后宫就不可能被冷落。更何况,一个不太聪明的人,才更好控制。”

袁胜莲咬了咬嘴唇:“但我觉得,太后确实并不是想拥立有袁氏血脉的皇子上位。她对袁胜蕊太冷淡了,我总觉得,她生怕袁胜蕊进宫似的。而且,若她真想让我那妹妹生下皇子,又何必让她在宫中守孝呢?若是梅氏女先生下皇子,岂不就占了先机?”

许碧打量她两眼:“袁娘子与我说这些,究竟是何用意呢?”这些话其实颇有道理,但问题是,为什么是袁胜莲说出来的?

袁胜莲又咬了咬嘴唇,犹豫片刻,才道:“倘若我能设法探明太后欲行何事呢?”

这下许碧也不禁神色微动:“袁娘子说什么?”

“我说——”袁胜莲仿佛下定了决心,“我替沈家探明太后的打算,可好?”

第124章 意思第171章 做媒第144章 野心第180章 举丧第85章 谈心第155章 嫡子第36章 挑拨第104章 回家第107章 暴病第70章 教导第68章 报捷第105章 红白第111章 绝患第18章 敬茶第53章 选中第81章 利害第89章 有喜第153章 私心第170章 风暴第66章 剿灭第45章 应召第70章 教导第143章 坑人第95章 归来第95章 归来第51章 林家第87章 日常第20章 眼熟第40章 恶客第21章 心思第101章 死讯第92章 年关第152章 一见第52章 赏花第131章 事发第26章 内情第38章 茶园第60章 头痛第104章 回家第77章 说亲第84章 摊牌第40章 恶客第15章 婚前第81章 利害第74章 过节第176章 失火第156章 恨意第65章 不祥第112章 皇子第79章 夜课第89章 有喜第127章 糊涂第62章 表妹第55章 游园第107章 暴病第74章 过节第124章 意思第147章 名气第20章 眼熟第151章 目的第91章 过年第179章 出征第98章 良配第13章 获救第171章 做媒第10章 绑架第86章 相许第37章 行动第7章 旅途第154章 钟情第66章 剿灭第72章 中秋第21章 心思第80章 冲突第156章 恨意第164章 权衡第120章 谢礼第68章 报捷第7章 旅途第53章 选中第98章 良配第22章 谈判第57章 舌战第76章 顺心第4章 谈判第146章 重逢第53章 选中第2章 议定第41章 打脸第127章 糊涂第8章 驿站第107章 暴病第132章 大比第50章 回门第162章 法会第24章 偷听第163章 小产第58章 位份第11章 劫道第83章 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