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抓周

皇后这一出现, 袁胜兰也不提什么假传旨意的事儿了,许碧自然也没有再说什么——这里是宁寿宫, 刚才闹成那样太后都没有出现,明摆着是放任袁胜兰的,就算现在证明袁胜兰是错了,又能怎么样?

皇后是六宫之主, 可太后却是皇后的长辈,有个孝字压着呢。纵然皇后有心为她做主, 在宁寿宫也施展不开, 更何况,皇后未必就那么有心……

当事人都不言语, 其余妃嫔哪个还会不长眼地多嘴呢?自然都顺着夸赞起皇长子来。

皇长子方才被一片混乱吓到了,含着点眼泪四处看。这么点儿大的孩子, 离开永和宫几个月,已经忘记了许瑶。可小孩子也很敏感, 即使天天都跟袁胜兰见面,却跟袁胜兰也并不亲近, 这会儿受了惊吓也不敢向她求援, 缩在乳-母怀里惊慌地环顾周围这些不大熟悉的人。

许瑶在一旁看得心都要碎了, 却是这时候也不能哭出来, 只有死死忍着。许碧也不忍心, 退了一步笑道:“想来我是陌生人,小殿下头一回见我,有些不大自在。”

苏阮温声细气地接口道:“何止沈少奶奶, 殿下年纪小,不大出来的,就是我们也没见过几回,这一下子许多人,殿下自然有些惊着……”

梅若婉扶着腰笑道:“可见苏才人跟沈宜人是熟人了,这样一搭一唱的。可不是,这么一拥而上的,怎能不吓着皇长子呢,不大熟的,还是都往后退退罢。”

此言一出,便有几个挤得最近的小妃嫔讪讪的,一边往后退,一边就朝苏阮投来了有些不善的目光,很是嫌她多嘴的样子。倒是顾充媛笑着接了一句:“苏才人跟沈宜人竟是熟人吗?”

苏阮泰然道:“是当初我往京城来的路上认得的。后来在京城惊了马,还是沈宜人撞上救了我。”既然被梅若婉说破,她也不藏着掖着了。

梅若婉听见惊马二字就笑起来:“原来又是惊马啊。”

她正说着,就听殿外有人笑道:“原来人都到了。”一人身穿明黄常服,打头走了进来,顿时殿内的人就矮下去了一片。

许碧跟着行礼。就算她头一回见到皇帝,看那明黄的颜色也能认出来了。这是后宫,规矩不似前朝那么森严,许碧虽是外命妇应该避着皇帝,但也悄悄抬眼打量了一下。

皇帝将近而立,正是青壮之年,目光湛然,颇有精神。长相不说俊逸不凡,却也至少能打到七八十分。大约因在边关也呆过几年的缘故,身上又多了几分英气,把跟在他后头的佑王比得就有些文弱了。

许碧当然也是头一次见佑王,不过本朝成年亲王也就是他了,从身上的大红常服就能分辨出来,更不必说佑王的长相,跟佑王府小郡主真有那么几分相似。

佑王旁边就是一脸端严的佑王妃,但佑王妃身后,却是袁胜莲。

佑王和佑王妃进宫不稀奇,抓周总归还是家宴,可袁胜莲——袁胜莲只是佑王侍妾而已,当然她是袁太后的侄女、袁胜兰的妹妹,倘若许碧能来,她也能来,但问题是,袁胜兰和袁太后愿意她来吗?

许碧瞥了袁胜莲一眼,见她虽然低眉垂眼地跟在佑王妃后头,神色却很镇定,不由得暗暗吃惊——难怪袁胜莲敢拿打探袁太后的消息向沈家和皇帝投诚,看来委实是有手段的。

事实证明,袁胜莲确实有手段。从皇帝一进来,一众妃嫔们的心思就都不在皇长子身上了——与其羡慕别人的孩子,何如自己生一个呢?于是包括梅若婉在内,都围到了皇帝身边,倒是袁胜莲,不显山不露水的,就从佑王妃身后换到了袁胜兰旁边去了,还帮着乳-母给皇长子换了一条口水巾子。

许瑶不知道袁胜莲投诚之事,眼看着袁胜莲也往皇长子身边凑,不由得担心,低声对许碧道:“她会不会对殿下做什么手脚?”其实明知道多半不会,还是忍不住要担忧。

许碧正想移动过去跟苏阮说句话,闻言便道:“众目睽睽之下,除非是不要命了,否则无人敢动小殿下的。”

许瑶也知道是这个道理,只是忧心,尤其看刚才皇长子那含着眼泪却不知向谁求助的模样儿,真是心如刀绞。她固不愿看见自己儿子跟别的女人亲热,可皇长子跟袁胜兰不亲近,正说明袁胜兰对他不好,岂不更让人担心?

只是这些担心却是说不出口的。一时人来齐了,袁太后才带着敬亲王出来,吉时也快到了,便摆起桌子给皇长子抓周。

宫里预备的东西格外周全,琳琅满目地摆了一大张桌子,皇长子被乳母抱着坐到桌子中间,睁着黑葡萄一样的眼睛看了一周,就直接爬了两步,伸手抓了一本书,乃是一本《论语》。

抓周抓书,若是放在外头人家,着实是个好兆头。就是在宫里,皇长子抓起书来,嫔妃们也是一片称赞之声,都说将来必定是个好学的云云。唯是许瑶,脸上堆笑,手却在袖子里攥得紧紧的。

宫里抓周,能放在桌上的自然没一件不好的东西,许多都是金镶玉嵌。这本《论语》也是宝蓝缎子做封面儿,还系了红绸带,做为一本书来说也是讲究得不行。可书这东西,本来要装饰也有限,你看旁边那把小弓,不但涂了金粉,上头还雕花填彩,更是引人注目。就更不用说另一边的一方印,上头还嵌了宝石呢!

才周岁的小孩子,哪知道什么前程,还不是都依着天性随手抓取?这孩子的天性,不就是会注意那些鲜艳夺目的东西吗?可皇长子对别的东西看都不看,爬几步就朝着书去了,这真是他天**做学问?许瑶才不信呢!与其说是天性,倒不如说是有人训练过他,就让他抓书。

抓书好不好呢?若是书香门第之家,那好得了不得!可是在皇家,做学问能坐上皇位么?皇帝可不需要个书呆子。真要是光潜心学问去了,顶天就是一个贤王!

皇长子现在还小,后头也必然还要有别的皇子出生,,许瑶当然不会现在就想到继位上去。可是她生的毕竟是皇长子,若说没想过那个位子,就是骗人了。故而,想到袁胜兰叫人训练皇长子的用心,许瑶就恨得牙根儿痒痒——这么小的孩子,不过是抓周而已,袁胜兰都要算计一番,又岂会真心待皇长子?

小孩子抓周,多有犹豫不定故而拖延了时间的。当然,这也是个乐趣儿,一家子看着个白白胖胖的孩子在桌子中间转来转去看花了眼,一时逗他拿这个,一时逗他取那个,该多么热闹?

结果,到了皇长子这儿,整整准备了一大桌子,皇长子嗖嗖就奔书去了,抓住了就不放手。宫里准备了好几天,皇长子连喝口茶的时间都没用就抓完了。

一时间殿内这个气氛——不能说是不好,毕竟皇长子抓完了,还抓了书,让众人很有恭维的话可说,比之抓了个绢花儿胭脂盒什么的要强得多了。

算了吧,皇长子抓周,怎么可能出现绢花胭脂盒之类的女儿家用的东西?倒是皇长子这一门心思地就奔着书去,实在让明眼人看了都有点若有所思啊。

皇帝笑着抱了皇长子,笑道:“有向学之心,极好。”说着就叫宫人,“把这书仔细收起来。”

宫人过来取皇长子手里的书,皇长子还抱着不放,很警惕的样子。最后还是皇长子的乳-母哄着,才把书要了出来。

梅若婉扶着腰,轻轻嗤笑了一声。袁胜兰这个蠢货!教孩子抓东西,这倒不为稀奇,多有人这么干的,但做得如此明显,就是愚蠢了。瞧瞧,喝口茶的工夫这抓周就抓完了,尴尬不尴尬?

梅皇后轻咳一声,含笑道:“看咱们皎哥儿这样,将来必定是一门心思钻研学问的人。”袁胜兰固然是做了蠢事,可这事儿大家心里明白就行了,似梅若婉这般定要露在面上的,也未见得聪明。可别忘了,皇长子毕竟是皇上的儿子。

顾充媛连忙笑道:“可不是。也就是咱们皇家不能去科举,不然说不定要出个状元郎呢。”

皇帝便笑起来,逗弄着皎哥儿道:“我们皎哥儿将来要做学问,是不是?”

皇长子对皇帝较其余妃嫔要熟悉得多,被他逗了几下,就咧开小嘴笑了。

白白嫩嫩的小孩子,又生得胖嘟嘟的,咧嘴一笑就别提多可爱了。皇帝眼神也柔和了许多,抱着皇长子又颠了颠,直到看他有点犯困的模样,才交给乳-母抱了下去。

许瑶眼巴巴地看着皇长子被抱走,恨不得自己也能跟了去。正心不在焉的时候,忽然觉得身后有个人靠了过来,轻声细气地道:“婕妤这样,才是真牵挂小殿下的。”许瑶回头一瞧,正是袁胜莲。

这会儿皇帝正向袁太后问安,又问敬亲王的功课,佑王夫妻也在一边附和。至于其余妃嫔,都盯着皇帝呢,竟没人注意到袁胜莲悄悄地凑了过来。

这是袁胜兰的妹妹,许瑶自不会大喇喇地接这个话题。袁胜莲却似没觉察到她的冷淡,轻轻叹了口气,目视袁胜兰,依旧低声细语地道:“小孩子,睡觉也要有个大人在旁边哄着才好。这若是亲娘,怕不早就跟了孩子去,哪能就真放心把孩子扔给乳-母嬷嬷们,自己就不管了呢。”

许瑶忍不住也往袁胜兰那边看了过去,只见袁胜兰全副精神都放在皇帝身上,不时插话——其实也不止是她一个,殿内妃嫔皆是如此,还有哪个记得今天是皇长子抓周呢?

袁胜莲轻叹道:“说到底,谁比得过亲娘呢?若是自己不能生,抱个孩子过来也还会尽心,可昭仪娘娘自己还想生皇子,又怎会对皇长子真尽心照顾呢?”

话都说到这份上,许瑶再也不能装听不见了:“袁娘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袁胜莲微微笑了一下:“没什么意思,我只是想,若是昭仪娘娘能把皇长子还给婕妤,那该多好……”

这也是许瑶的想法啊,可这怎么可能呢?

袁胜莲仿佛看出了许瑶的心思,压低声音道:“若是昭仪娘娘以为自己有孕了,怕就不想养皇长子了。”

她轻声细语地道:“其实,若是养别的皇子,昭仪或许也会用心,可皇长子是婕妤所生,就因着沈少奶奶,昭仪只怕也……”

许瑶心里悚然一惊,冷声道:“袁娘子不也是袁家人吗?”

“那可是不一样的。”袁胜莲低笑了一声,“我是庶出。当初,婕妤对沈少奶奶,想必也与对家里三姑娘不同吧?”

这话说得实在刺人,若许瑶还是在家做闺女的时候,怕不就要变脸了。只是如今许瑶也是今非昔比,何况袁胜莲这些话大有深意,且句句说中她的心思,不由得她不压下那点不悦,道:“听袁娘子这意思,难道与昭仪和太后不睦吗?”袁胜莲跟袁胜兰不和是肯定的,可是上头还有个袁太后,袁胜莲敢与袁太后做对吗?

“这是哪儿说的话呢……”袁胜莲却是又笑了,“若是昭仪娘娘说自己有孕,太后自然是欢喜的啊。再说,若不是昭仪有意,皇长子由谁来养,太后大约也并不在意罢。”

许瑶轻轻皱了一下眉毛:“昭仪娘娘‘说’自己有孕?”袁胜莲两次说话,不是加了“以为”就是加了“说”,可都没直接说袁胜兰“有孕”,这话听着可有些不大对劲啊。

袁胜莲便笑了笑,没接这个,反倒是道:“若真天从人愿便好。”

许瑶虽还抱着警惕,可实在是太想皇长子能回自己身边了,沉吟了一下便道:“袁娘子何以有此愿呢?”皇长子回到她身边,对袁胜莲有什么好处?

袁胜莲脸上的笑容便收敛了些,眼神里露出一丝怨恨之色:“能出口气,我也高兴。”

嫡庶那些事儿,许瑶自家就清楚得很,却还是要再说一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呢。”当然这话对袁胜兰没用,可对袁胜莲来说,宫里有个得意的姐姐,对她在佑王府可也有好处啊。

袁胜莲把身子微微向许瑶倾了倾,低语道:“婕妤错了。昭仪荣,我就也能荣吗?若是只有一桶水,只能浇一棵树呢?”

许瑶默然。若是只有一桶水,自然会浇棵长势好的树,这个时候可就没有什么一荣俱荣了,只有我荣你枯,才能稳占这一桶水。

“何况——”袁胜莲细细地道,“与其指望着别人分你一点荫蔽,倒不如自己做那参天大树。沈少奶奶如今,可不就成了么?”

许瑶还算有些理智:“你们可不同。”一个是妻一个是妾,并不能同日而语。再说,袁太后指望着拥立有袁家血脉的皇子继位,才把袁胜兰弄进宫来,可袁胜莲是进了佑王府,她就是好了,对袁太后又有什么用呢?难不成,袁胜莲还能入宫?

想到这个可能,许瑶自己都被吓了一跳,连忙给按下去了。

袁胜莲被许瑶刺了一句,却是神色半点不变,低头微微一笑:“饭总要一口一口吃不是?便是我不能好,能拉下一个来也是好的。”

这里也不是长谈的场合。不一时皇帝就起身道:“为皎哥儿这抓周,母后也操心好几日了,这又乱了一上午,母后也该好生歇歇,儿子前头还有些奏折要批,就先回去了。”目光一扫众嫔妃,道,“你们也都回去罢,别扰了母后休息。”

众人自然也跟着起身告退。大队人马出了宁寿宫,佑王夫妻带着袁胜莲走了,许碧身为外命妇,也要告退出宫,皇帝倒仿佛刚看见她似的,笑道:“沈佥事正在前头呢,还与我说,必要来接你。你且多留片刻,等着他办完事来接吧。”

袁胜兰听见一个沈字,脸上就忍不住有些扭曲。皇后已经轻笑一声道:“沈大人实在是有意思——既这样,沈宜人与苏才人不是相识的?就去苏才人那里说说话儿罢。”

许瑶正想拉了许碧去自己那里,商议方才袁胜莲说的那些话,却被皇后中间横插了一杠子,只得眼睁睁看着许碧跟苏阮走了,直等回了永和宫偏殿,才咬了牙道:“防我跟防贼似的!”

知韵今日跟在许瑶身边,自是听见了袁胜莲的话,不禁道:“娘娘,那袁氏的话,不能信啊。”

许瑶阴沉着脸坐了了片刻,道:“也未必不可信。”若她是庶出,也不会甘心看着嫡出姐妹风光无限,自己却狼狈不堪的。

可这么一想,许瑶便不由得对许碧又多了两分戒心。

袁胜莲在袁家是何情形她不知晓,可许碧当初在许家是如何被欺负的,许瑶一清二楚。如今许碧得意了,真会帮她这个嫡姐的忙吗?

若是这般想来,或许倒是袁胜莲更可联手,毕竟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且看着吧……”许瑶思忖半晌,终是低声道,“若她能成自然是好,若是不成,我也没答应她什么。”横竖她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不过,若是袁胜莲说的是真话,那她从现在开始就要好生盘算盘算,若是皇长子真能回到她身边,她要怎么样,才能让皇后把他抱去交泰殿抚养呢?至少从目前看,皇后对她是有些不满的。

“知棋呢?”许瑶想得心烦,便问了一句。这个知棋是她慢慢在一众宫人里提上来的,别看年纪不大,进宫已经六年了,人头甚熟。

升了婕妤之后,她这偏殿里又多了两个宫人两个内侍的名额。这知棋不是什么已有头脸的大宫人,可也别小看了这些不起眼儿的小宫人们,宫里到底还是她们的人数多,彼此之间若是互通点消息,能知道的事儿就多了不少呢。提拔了知棋之后,许瑶对宫里的消息便灵通了许多。

知棋连忙从外头进来,许瑶便道:“把小厨房做的桂花糕再搭几样点心,给明玉阁送过去,不用急着回来。”

不用急着回来,就是让知棋在那里想办法打听打听许碧跟苏阮说什么呢。知棋是做惯了这事的,当即点头,去小厨房收拾了东西,就往明玉阁去了。

只是许瑶哪里知道,知棋出了永和宫,便有个小宫人不知从哪儿钻出来,与她一路同行了好远,直到明玉阁外头才分了手。知棋进了明玉阁,那小宫人便顺着另一条路,直去了交泰殿。

梅皇后正歪在罗汉床上,道:“把若婳那丫头送出宫了?”

捧月忙道:“是。是奴婢送婳姑娘出宫门的。”

梅皇后轻轻嗯了一声,半闭着眼睛若有所思。捧月轻轻替她捏着肩,有些好奇地道:“婳姑娘也有趣,要道谢,为何不叫家里往沈家去呢?就是她去了,不就能见着沈宜人了,如何还要劳娘娘赏赐,还要把沈宜人叫到宫里来?”

捧月捧雪两个,是梅皇后陪嫁的丫鬟,主仆三个相处了有二十年。捧月素来是有什么不解就问的,梅皇后也喜欢为她解答,只当解闷。

只这一次,梅皇后却没有明白地回答,反是笑了一声,半晌才道:“这可不一样。”

捧月不解:“什么不一样?难道两家还因着亲事没成,有些隔阂?”

梅皇后笑着摇头:“若是去沈家,那是去道谢的。”

捧月更有点糊涂了,想了一会儿才道:“是因为不想自己父母低头?”

梅皇后仍是摇头,看捧月一脸不解,正要说话,就见个小宫人进来,便收了笑容道:“怎样?”

小宫人低眉垂眼地道:“回娘娘的话,棋儿姐姐说了,婕妤跟沈宜人说了好些好话,什么姐妹之情,一荣俱荣之类,还说,不想皇长子养在景阳宫。”

梅皇后听见“一荣俱荣”几个字,眉梢微微一动:“沈宜人怎么说?”

“沈宜人说,到底是姐妹,盼着日后只有好,没有坏。”

第136章 拐子第23章 上香第111章 绝患第17章 洞房第83章 我不第144章 野心第100章 上钩第122章 冲突第136章 拐子第58章 位份第3章 嫁妆第181章 大局第162章 法会第1章 待嫁第34章 正位第5章 镇压第143章 坑人第88章 远见第142章 赔礼第86章 相许第7章 旅途第101章 死讯第79章 夜课第127章 糊涂第159章 阴谋第10章 绑架第66章 剿灭第7章 旅途第14章 结拜第61章 前途第120章 谢礼第63章 府里第25章 旧事第1章 待嫁第33章 庶女第169章 伺机第162章 法会第24章 偷听第23章 上香第22章 谈判第150章 假孕第40章 恶客第106章 成亲第93章 除夕第159章 阴谋第156章 恨意第84章 摊牌第95章 归来第93章 除夕第6章 姐妹第10章 绑架第85章 谈心第165章 提亲第3章 嫁妆第172章 庆寿第144章 野心第20章 眼熟第106章 成亲第60章 头痛第92章 年关第71章 连环第94章 宫宴第71章 连环第156章 恨意第18章 敬茶第49章 相遇第125章 心事第169章 伺机第138章 提亲第56章 辩论第74章 过节第57章 舌战第30章 行刺第73章 意外第172章 庆寿第9章 求救第59章 欢喜第31章 戏精第69章 又遇第73章 意外第8章 驿站第45章 应召第96章 请功第151章 目的第179章 出征第22章 谈判第135章 有孕第71章 连环第176章 失火第56章 辩论第152章 一见第60章 头痛第12章 杀人第14章 结拜第177章 同归第14章 结拜第99章 设局第82章 及笄第4章 谈判第164章 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