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颜宓升官

城外山庄,宋安然正在送别秦裴。

面对宋安然,秦裴不由得苦笑一声。

“我没想到因为我的归来,会引发这么多事情。更没想到秦衷竟然这么恨我。早知道……”

余下的话秦裴没有说出口,只是摇头轻叹一声。

宋安然问道:“如果早知道,你就不回来了吗?”

秦裴忧郁了一下,说道:“或许吧。我也不确定。”

宋安然笑了笑,对秦裴说道:“这一系列的事情的确因你而起,但是你不必自责。秦家被夺爵,和你没关系,全是秦衷咎由自取。秦颜两家生出嫌隙,同你更没关系。就算没有这次的事情,秦颜两家迟早也会翻脸。你的归来,只是一个契机,给了秦家一个翻脸的借口。”

秦裴笑了起来,“听你这么一说,我感觉好多了。”

宋安然笑道:“我是实话实说。你没必要将秦衷的错误揽到自己身上。秦衷巴不得你死,你又何必在乎他的死活。”

秦裴说道:“你说的对,我不会在意秦衷的死活,但是我没办法不在意秦家的结局。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将来你们能留秦家人一命。秦家养育了我一场,我不能眼睁睁看着那些人死在朝廷倾轧中。”

宋安然面容严肃地说道:“没有人要秦家人的性命,秦裴,你想多了。”

秦裴看着宋安然,反问,“我真的想多了吗?”

宋安然说道:“只要秦家人安分守己,他们自然会长命百岁。”

顿了顿,宋安然又说道?:“身为勋贵,不管有没有实权,都不可能逃开朝廷倾轧。最终会落到什么地步,不是别人能够决定的。

秦家想要过什么日子,端看秦家人自己的选择。如果秦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自然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如果秦家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就算被抄家杀头,那也怨不得别人。秦裴,朝中的事情你一清二楚,有些事情是强求不来的。你与其指望我手下留情,不如指望秦家人别再自作聪明。”

秦裴面有尴尬之色,“安然,你说的对。之前是我意气用事,请你谅解。”

宋安然笑道:“秦裴,你是一个有同情心,有感情的人。虽然偶尔不合时宜,但是却可以让人放心来往。你的担忧我都明白。不过你可以放心,在能力范围内,颜家肯定会照顾秦家。”

前提是秦家自己不作死。

秦裴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

秦裴对宋安然说道:“多谢!这段时间太麻烦你们。”

宋安然含笑说道:“我们是朋友,帮你是应该的。”

秦裴点点头,说道:“以后如果有机会在海外相见,我做东,你不要推辞。”

宋安然笑道:“将来真有那一天,当我们在海外相见的时候,你一定要好好的。此去路途遥远,你保重。”

秦裴郑重点点头,“后会有期,再见!”

“再见!”

秦裴跃上房顶,几个起落就消失在宋安然的视线中。

送走秦裴,宋安然的心情有些惆怅。宋安然在山庄里停留了半天,然后才坐上马车回国公府。

回到国公府,颜宓就问宋安然:“人终于走了?”

宋安然点头,“嗯,已经走了。”

“他可终于走了。他再不走,我都要将他赶走。”

颜宓不客气地说道。

宋安然笑了起来,“你想赶走他,怎么不趁着他还在的时候当面对他说。”

颜宓哼了一声,说道:“我这是给他留面子。”

宋安然抿唇一笑,“他可不会领你的情。”

颜宓挑眉一笑,说道:“谁会稀罕他领情。”

宋安然偷偷一笑,颜宓对上秦裴的时候,就是喜欢嘴硬。宋安然也不拆穿颜宓。

秦裴走后两三日,天还没亮的时候,白一急匆匆地从外面回来,将宋安然和颜宓都从睡梦中吵醒了。

白一告诉宋安然,有人在镇国侯府纵火。幸亏宋安然派了人一直盯着镇国侯府,在火势刚起来的时候就被发现了。火势已经被扑灭,并没有惊动太多的人。纵火的人也被抓住了,这会正在审问。

白一请示宋安然,接下来要怎么做。

宋安然闻言,和颜宓交换了一个眼神。

之前宋安然和颜宓猜测,或许某些人不甘心,还有后续的动作。却没想到,竟然会派人纵火。

宋安然问颜宓,“你说接下来该怎么办?”

颜宓想了想,对白一说道:“将纵火的人交给我,我来审问。你和其他人继续盯着镇国侯府,或许后续还有事情发生。”

白一见宋安然点头同意,于是说道:“奴婢听国公爷的,这就去安排。”

白一离去。

宋安然和颜宓悄声说话。

宋安然问颜宓,“你猜是谁派人纵火?目的是什么?”

颜宓面无表情地说道:“纵火的人不外乎就是那几个人,不是元康帝看,就是秦家人。至于目的,我猜可能是冲着我们晋国公府来的。

秦家被贬为侯爵,三大国公府默不作声。如今外面都在议论纷纷,各种谣言满天飞。

这个时候秦家被人纵火,要是再死几个人,估计就有人该说三大国公府是在杀人灭口。到时候,不管纵火的事情是不是三大国公府做的,三大国公府都吃不了兜着走。”

宋安然和颜宓的想法一样。

秦家被人纵火,如果还死了人,肯定三大国公府嫌疑最大。到时候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就算长了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

颜宓要赶着去审问纵火的人,宋安然叮嘱颜宓一定要当心。

如果是秦家人自己放火,那问题不大。如果是元康帝命人放火,那问题就大了。

眼宓亲亲宋安然的唇角,说道:“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颜宓这一忙就忙了两天。

两天里,宋安然一直提心吊胆。一边要留意秦家那边的动静,一边还要关注朝堂上的风向,还要担心颜宓那里的情况。

好在一切风平浪静,并没有事情发生。

两天后,颜宓忙完了所有的事情,才回到国公府。

宋安然急切地问道:“事情怎么样?都解决了吗?”

颜宓点头,“事情都解决了。”

宋安然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问道:“纵火的人是什么身份?这件事情到底是谁在背后指使?”

颜宓握住宋安然的手,说道:“纵火的人,表面上的身份是一个卖菜的老汉。说秦家欠了他两个月的菜钱一直拖着不给,他一怒之下就偷偷溜进秦家放火。

这个老汉嘴巴很硬,用了各种手段,他都没有改口供。我都差一点被这个老汉骗过,还以为这个老汉真的只是一个单纯的菜贩子。后来深入调查老汉的关系,才发现这个老汉果然不简单。”

卖菜的老汉姓张,的确已经在京城卖了将近二十年的菜,从表面看老汉的身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个老汉有个远房侄儿在五成兵马司当差。

老汉的侄儿背后还有层层关系。颜宓抽丝剥茧,一层层的往上调查,终于查到了宫里。

一般情况下,查到了宫里,事情通常就查不下去了。

不过这种情况,只针对一般人。颜宓可不是一般人。

颜宓靠着自己在宫里的暗线,隐约的查到了邓公公身边的一个小内侍身上。

事情到了这里,真相已经昭然若揭。指使人纵火烧秦家的就是元康帝。

到底是元康帝直接授意下面的人这么做,还是下面的人自行领会圣意,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元康帝这么做的目的。

所有人都清楚,元康帝自己也清楚,他不可能一次性铲除三大国公府。那么元康帝这么做,仅仅只是为了试探三大国公府的态度,还是为了给将来的计划打下一个基础?

宋安然同颜宓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心里头都有些沉重。

元康帝步步紧逼,显得急不可耐,让人想大骂一句操蛋。

宋安然说道:“纵火不成,接下来元康帝应该不会轻易搞小动作。如此一来,我们倒是可以轻松一段时间。”

颜宓说道,“只怕轻松不了。元康帝已经开始收拾几个成年皇子。说不定这把火最终还是会烧到我们三大国公府的头上。”

宋安然轻声问道:“秦家被贬为侯爵,承郡王那边是什么反应?秦娟没有回娘家看一眼吗?”

颜宓面无表情地说道:“承郡王府闭门谢客,如今是门前冷落。至于秦娟,到目前为止,她还没有走出过王府。”

宋安然笑了笑,“你说承郡王会不会认为元康帝收拾秦家,目的是为了敲打他?”

颜宓一听,也跟着笑了起来,“很有可能。承郡王这人喜欢胡思乱想,说不定真以为元康帝是在借秦家敲打他。”

宋安然抿唇一笑,承郡王现在这么老实,估计也是被元康帝的雷霆手段给吓住了。

宋安然同颜宓一起,将目前的局势仔细梳理了一遍,发现最大的弊端,就是颜宓的官职太小,很多事情都不能名正言顺的去做。

如今摆在颜宓面前最迫切的事情就是升官,至少要升到四品,从三品的位置上。

宋安然帮着颜宓出谋划策,颜宓现在在户部当差,以颜宓的资历不足以升到户部侍郎的位置上。但是颜宓和旁的人不同,他本身就是国公,以国公的身份出任户部侍郎,绰绰有余。

两人制定目标,剑指户部侍郎。然后敲定方案,势要让元康帝捏着鼻子升颜宓的官。

颜宓想做户部侍郎,归根结底还是要在粮食和银钱上面做文章。当然,宋子期的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

敲定了方案之后,两人就开始行动起来。

宋安然给四海商行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随着命令的下达,在众人没有察觉的时候,四海商行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同时,原先坐在户部侍郎位置上的两位老大人,莫名的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打压,承受着从政以来最大的压力。

时间转眼到了三月初,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

全国各地,出现小范围的旱灾水灾,情况不是很严重,但是如果不赈灾的话有可能酿成大祸。

赈灾是户部官员的职责。既然要赈灾,就需要粮食和以前,还要准备足够的种子。

两位户部尚书开始调度资源,原本一切都顺顺利利的,却不料最终还是出了问题。

户部派发下去的种子,竟然是假种子。因为假种子的事情,上万人发生了械斗,差点酿成了一场造反暴动。

这个消息传到宫里,当场就将元康帝吓出了一身冷汗。

做皇帝的最怕什么,不怕朝中有权臣,而是怕老百姓揭竿起义。

当一个王朝遭遇大规模的揭竿起义,也就意味着这个王朝走到了末路,最终结果实在是难以预料。反正史书上记载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每一次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元康帝很紧张,大周要是被灭了,当官的可以继续当官,他这个当皇帝的却必死无疑。

元康帝命人彻查此事。

随着调查深入,黑幕越来越多。不仅种子是假的,就连赈灾的粮食也掺了假。一斤粮食里面至少有半斤是石子。

看到这个调查结果,元康帝气的头顶冒烟,恨不得当场杀了户部所有官员。

户部尚书站出来表态,他一定会严查户部,谁做的事情谁负责。

只可惜,元康帝这会信不过户部尚书。

元康帝命锦衣卫调查户部,这下子又激起文官们的怒火。锦衣卫就是皇室的鹰犬,从成立那天开始就被文官抵制。

现在元康帝让朝廷锦衣卫调查户部的事情,真是欺人太甚。这是要将文官踩到地上,再狠狠碾两下吗?

在所有文官的反对声中,元康帝不得不改变主意,让都察院介入此事,调查户部这场烂事。

都察院介入,颜宓的计划才进行到了三分之一。

宋子期私下里让颜宓不要着急。做官一定要有耐心,没有耐心是做不好官的。

颜宓对宋子期说道:“岳父大人教训的是。不过小婿并没有着急。”

宋子期哈哈一笑,说道:“不着急就好。只要事情顺利,户部左侍郎的位置肯定是你的。”

颜宓躬身说道:“多谢岳父大人相助。”

宋子期拍拍颜宓的肩膀,对颜宓语重心长的说道:“只要你好好对安然,也不枉费我对你的一番心意。”

颜宓认真地说道:“岳父大人放心,这辈子我都会将安然捧在手心里。”

宋子期暗暗点头,说道:“希望你说到做到。”

随着都察院的介入,户部从上到下都没好日子过。最后户部左右侍郎被推出来顶罪,户部尚书大人则是上本请罪,实则是以退为进,保全自身。

元康帝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撸了户部左右侍郎的官职。至于户部尚书则是罚俸一年,这个惩罚对户部尚书来说不痛不痒,没有任何杀伤力。

户部左右侍郎的位置腾出来了,接下来就该商量谁来接任这两个官职。

户部左右侍郎都是正三品官职,是三品以下包括三品官员,梦寐以求的职位。觊觎这个职位的人有上百号人。但是真正有势力争取这个职位的人不到十人。

这十人里面没有颜宓。所有人都忽视了颜宓,或者说文官都没有将颜宓当成一回事,自然从一开始就没考虑颜宓。

颜宓不着急,他在等待必杀一击的机会。

十个人你争我夺,使劲浑身解数,只为了做上户部侍郎。

元康帝对这两个位置也非常看重,不肯轻易授人。就怕遇上之前的那两位户部侍郎,拿着朝廷的资源,干的全不是人事。

十人争抢,这个过程中不断有人败下阵来。

最后只剩下四个人,元康帝也打算在这四个人里面挑选一番。

却不料,颜宓在这个时候突然杀出来,以一种极其强势的态度来争夺户部左侍郎的职位。

朝臣们惊呆,就连元康帝本人也被惊了一跳,没想到颜宓会跳出来争夺户部左侍郎。

不过勋贵武将们却集体**,颜宓如果能够当上户部左侍郎,那就是勋贵里面读书出仕,坐上文官高位的第一人。

文官们集体否决颜宓,认为颜宓资历不够,不配做户部左侍郎。真要让颜宓当了户部左侍郎,那简直是荒唐,是天大的笑话。

勋贵武将们则说,颜宓身为国公爷,以国公爷的身份出任户部侍郎,那是绰绰有余。至于资历,在颜宓这里根本没用。

真要论资历,那不如论战功。论一论颜宓前些年立了多少战功。如今在草原上,还流传着关于颜宓的各种传说。

文臣和武将争得不相上下。

最后大家都看着元康帝,等着元康帝做决定。

元康帝肯定不乐意让颜宓身居高位。

颜宓官职不显的时候,都能干出一件又一件的大事。要是颜宓身居高位,那还得了,岂不是要翻天。

元康帝张口就要否决颜宓。

却不料,这个时候户部尚书突然站出来,说了一番话。

户部尚书告诉元康帝,这几年,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上,官仓存粮,弄虚作假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往往实际存粮还没有账本上的十分之一。长此以往,一旦遇上像前几年京城大旱那样的大天灾,情况蒋不堪设想。

不仅存粮作弊的情况非常严重,就连赋税也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

地方上各种摊派,各种名目繁多的赋税,甚至有些名目连户部官员都没听说过。无数老百姓被地方官府强制摊派的收费,逼得家破人亡。

现在情况还没蔓延开来。但是如果坐视不理的话,十年后,情况肯定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到时候,只需要一场天灾,就会引发一场动摇国本的**。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朝廷必须严查。

可是地方关系错综复杂,一般人还真没办法改变这种情况。

如果户部有一个身份地位足够高,手段足够狠辣的人坐镇,这种情况或许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户部尚书这番话,分明是在替颜宓张目。

所有人面面相觑,想不通户部尚书为什么会突然替颜宓说话。而且还说的有理有据,让人想反驳,一时间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元康帝死死的盯着下面的户部尚书,他在怀疑,户部尚书是不是被颜宓收买了,才会站出来替颜宓说话。

可是让元康帝没想到的是,不仅户部尚书站出来替颜宓说话,就连内阁两位老大人也站出来替颜宓说话。这两位老大人,还不是宋子期,更不是杨首辅。

要是宋子期和杨首辅站出来,分量会更重。

这个情况让众人目瞪口呆,都想不明白,这是怎么了。

为什么文臣最顶尖的几个官员会替勋贵出身的颜宓说话。难道不知道,这是在助长勋贵的嚣张气焰吗?

中下层的文官想不明白这里面的名堂,但是元康帝却看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看明白后,元康帝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是文武联合起来的征兆啊。什么时候,文武官员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完成了串联?

元康帝猛地朝宋子期看去。宋子期可以说是联络文武的桥梁,这一切会不会是宋子期谋划的?

元康帝想起,当初宋子期算计许首辅的那一连串组合拳,许首辅本人到最后才看清楚这套组合拳的目标,可是那时候已经迟了。

如今元康帝也尝到了这套组合拳的厉害,真正体会到了宋子期的手段有多阴险。

之前那什么假种子,什么村民械斗,什么黑心赈灾粮,以及后来的都察院介入调查,户部左右侍郎被撸掉,这一连串的事情,最终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护持颜宓上位。

元康帝再次倒吸一口凉气,宋子期好深沉的计谋,好阴险的手段。连他这个皇帝都被玩弄于鼓掌之中。

元康帝想通了一切,却气的吐血。他情愿做个糊涂人,至少不会被气的五脏六腑都在发痛。

当初看许首辅溃不成军的时候,元康帝无比的兴奋,无比的轻松。

可当这些计谋用在他身上的时候,元康帝只剩下咬牙切齿。

元康帝死死地盯着宋子期,宋子期宋大人却一脸坦然,直面元康帝的目光。

元康帝心头呵呵冷笑两声,宋子期很好,非常好。到了这会,还能面不改色,做出一副坦然的模样。

元康帝衣袖遮掩下的双手,早就攥紧了。指甲划破了皮肤。可是元康帝一直忍着。现在的局面,元康帝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为了一个户部侍郎,同文武做对,这对元康帝没有丝毫的好处。至于被算计的事情,元康帝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这么丢脸的事情,元康帝肯定不会张扬出去。如果真的张扬出去,唯一的结果就是让人看笑话,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增添一点谈资。

元康帝深吸一口气,强忍下这口气。他暂时忍下来,他是皇帝,他总会找到机会收拾这对翁婿。

元康帝冷哼一声,当即下旨,任命颜宓为户部左侍郎。

颜宓跪在地上接受了任命。

元康帝高居龙椅,死死地盯着下面的颜宓。

颜宓长得很好看,没人能在容貌上同颜宓一较高下。可是这张脸落在元康帝的眼中,却显得面目可憎。

元康帝冷冷一笑,语气森冷地对颜宓说道:“颜爱卿,户部的重担,朕就交给你了。你一定不要让朕失望。”

颜宓貌似恭敬地说道:“微臣定不会辜负陛下的嘱托。”

“那就好。”

元康帝嘲讽一笑,起身,甩袖,退朝,气呼呼的离开了。

文武大臣齐齐恭送元康帝离去。

之后,大家又都纷纷恭喜颜宓。

颜宓最想感谢的人就是宋子期。没有宋子期的帮忙,颜宓的计划不可能成功。

而且颜宓也很好奇,宋子期到底是怎么说服户部尚书还有内阁的两位老大人,让他们帮忙出面说话。

颜宓私下里试探户部尚书,户部尚书的嘴巴就跟蚌壳一样,一句实话都没有。

颜宓又偷偷试探内阁的两位老大人。

两位老大人倒是挺和蔼的,可惜,同样没有一句实话。

颜宓无奈,只能出动宋安然。让宋安然亲自询问宋子期真相。

三月底,宋安杰大婚。

宋安然带着一车的贺礼来到宋家。

宋安然先去见了小周氏,了解婚礼的准备情况。接着才去书房见宋子期。

宋安然见了宋子期,开口就说道:“多谢父亲相助,让大郎如愿以偿。”

宋子期示意宋安然坐下说话。

宋安然抿唇一笑,说道:“父亲,我和颜宓都挺好奇,父亲到底通过什么办法说服了户部尚书大人,还有内阁两位老大人?”

宋子期面无表情地说道:“户部尚书胡大人在朝堂上说的那番话,并不是虚言。现在地方官府糜烂,情况比我们了解得更严重。这个时候,户部的确需要一个有身份地位,而且还有手段的人来处置这些事情。”

宋安然说道:“”儿女不信,单靠这个理由就能说动户部尚书胡大人。朝中有身份地位,又有手段的人可不止颜宓一人。其中有好几个都比颜宓更有资历。

宋子期轻声一笑,说道:“可是那些人没有一个做阁老的岳父。”

宋安然愣住,紧接着笑了秋来。她是真没想到,宋子期也会开玩笑。

宋子期继续说道:“安然,你是不是文武的界限很明显?认为文武永远都不可能真正合作?”

宋安然侧着头,问道:“难道不是吗?文官看不上勋贵武将,认为勋贵武将都是一群莽夫,只知道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混吃等死。同样,勋贵武将也看不起文官,认为文官虚清高孤傲,沽名钓誉,只会玩嘴皮子功夫。”

宋子期说道:“你说的都对,但是你一定不知道,十个文官里面,就有十个人羡慕勋贵。你也说了,勋贵都是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混吃等死。

安然,能够躺在祖宗功劳簿上混吃等死,也是一种莫大的福分。

这世上人人都想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混吃等死,可是文官却没有这样的机会。

文官一旦致仕,要不了几年就人走茶凉。如果子孙有出息,那家族还有继续兴旺的可能。

要是子孙没出息,十年以后,一个区区七品的县令都能欺负到头上作威作福。对比勋贵的待遇,再来看看文官的待遇,也就难怪文官看不惯勋贵。

实在是勋贵天生就比文官们更幸运,幸运的人总是比较容易遭到大家的羡慕嫉妒。文官想要封爵,太平盛世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

但是文官可以和勋贵联合,甚至是联姻。等到有朝一日文官致仕,退出朝堂,只要还有勋贵这门姻亲在,也就意味着在朝堂上的关系没有断。

勋贵可以世世代代传承,世世代代居京城,从来不曾远离朝堂。朝堂对他们来说,就是伸伸手的距离。

可是官宦世家,没人能够保证家族里的人能够世代为官。一旦离开了官场,也就等于远离了朝堂,意味着在官场上多年经营的关系被斩断。

安然,文官集团是个非常焦虑的一群人。沈一帆为什么处心积虑的算计皇位传承,要在朝堂上搅弄风雨,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家族。

他希望沈家能够世代居京城,能够世代靠近朝堂,能够世代繁荣。多少人辛苦一辈子,也无法达成这个目的。”

宋安然听完这番话,表情有些凝重。

宋安然问道:“父亲的意思是,胡大人同内阁的两位老大人都想和勋贵联合?文官都清高,他们看不起勋贵,怎么可能放下架子同勋贵联合?”

宋子期笑了笑,说道:“有我这个前车之鉴,你认为他们还会继续清高下去吗?”

宋安然愣住,转眼又想明白其中的关键。

宋子期同晋国公府联姻,当初是惊掉了一地的眼睛。当时很多文官都不理解宋子期的这个举动,甚至有极端的人,认为宋子期背叛了文官集团。

但是宋子期用蒋家化解了这个危机。毕竟宋子期本人娶的也是勋贵家的姑娘,宋安然嫁给勋贵家的子弟也无可指摘。

自宋安然嫁给颜宓后,发生了许多事情。

不管曾经那些事情有多凶险,最终宋子期,以及颜家都有受益。

两家人,一个从文,一个从武,文武结合,简直是将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宋子期这个前车之鉴,给了不少人启发。

文武之间的壁垒,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样森严。很多时候,大家都碍于名声,或者是被误导了,才不敢打破这层壁垒。

宋家连着两代人打破了这层壁垒,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方向。

所以当宋子期对户部尚书胡大人,以及内阁的阁老们提出合作的时候,他们都心动了。

双方之间的合作协议很快达成,扶持颜宓坐上户部左侍郎的位置只是第一步。之后大家还有很多后续动作。

这些后续计划,是为了双方更好的合作,同时也是为了对抗元康帝,分薄元康帝手中的皇权。

只有文武真正联合起来,才能真正压制住元康帝手中的皇权,阻止元康帝为所欲为。

想明白了这里面的关键,宋安然长舒一口气。

站在朝堂上的那些人,没有一个是笨蛋。当需要文武对立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调转枪口,同武将对立。可是当需要联合的时候,他们也会毫不迟疑的放下成见,大家一起合作共赢。

宋安然自嘲一笑,世人果然都是无利不起早。

宋安然对宋子期说道:“父亲,女儿都明白了。”

宋子期欣慰地笑了笑,说道:“你能明白就好。此事你心里清楚就行了,不要往外说。颜宓那里,你提点他两句,想必他都能自己想明白。”

宋安然说道:“我听父亲的。父亲,你说文武真的能够联合吗?”

宋子期说道:“是不是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用。”

宋子期指了指皇宫方向,然后说道:“陛下权威越来越重,如果不加以限制,只怕会出现第二个永和帝。那对文臣武将来说,都将是一场灾难。”

宋安然点头称是。

元康帝越来越神经病,而且有变成疯子的趋势。这样的人,偏偏还手握皇权,那简直是个可怕的事实。

这个时候,限制皇权,是非常有必要的。

接着宋子期又嘱咐了宋安然几句。

宋安然连连称是,之后告辞出了书房,前往花厅待客。

今日是宋安杰大婚的日子,宋安杰已经出发去杨家接新娘子。

宋安芸带着孩子回到宋家,她将孩子交给奶娘,然后就开始对宋安然诉苦,“二姐姐,我都快累死了。”

宋安然戳了下宋安芸的额头,“你哪里累了?”

宋安芸理所当然地说道:“带孩子累。”

看着宋安芸明显隆起来的肚子,宋安然说道:“孩子都是霍延和奶娘在带,别以为我不知道。”

宋安芸得意一笑,指了指自己的肚子,“现在肚子里又有一个,累死我了。”

宋安然关心地问道:“这一胎怎么样?闹腾吗?霍大夫怎么说?”

“说胎像很好。至于我,能吃能喝,我估计这一胎是个哥儿,实在是太闹腾了。每天晚上都要狠狠的踢我,害得我一晚上都睡不好。”

宋安然笑道:“都快是两个孩子的娘了,说话稳重点。”

宋安芸连连摇头,“稳重不了,一稳重我就觉着难受。二姐姐,你什么时候也生个闺女,我喜欢闺女。你家阳哥儿和垚哥儿,实在是太调皮了,有好几次都将我家香姐儿给欺负哭了。”

宋安然笑了笑说道:“生闺女的事情看缘分。阳哥儿和垚哥儿要是欺负了香姐儿,你告诉我,我回去收拾他们两个。”

宋安芸赶紧拦着,“别,千万别收拾两个小子。忽略他们调皮捣蛋的一面,其实两个小子挺可爱的。”

宋安然也觉着自己的儿子挺可爱的。听宋安芸这么一说,宋安然还得意地笑了起来。

宋安芸翻了个白眼,“瞧把二姐姐美的。改明儿我也生个儿子,让儿子学一手医术,狠狠收拾你家阳哥儿和垚哥儿。”

宋安然抿唇一笑,说道:“好啊。我正愁同龄人里面,没人能收拾他们两个。”

两姐妹说说笑笑的,这个时候白一从外面走进来,对宋安然说道:“启禀夫人,奴婢在外面遇到了韩术。韩术想见夫人一面。

宋安然一听韩术的名字,顿时大皱眉头。

自从韩术做了承郡王府的属官,宋家几乎就同他断绝了来往。宋安然这里,更是将韩术抛到了脑后,只当没有这个表兄。

如今韩术找上门来,说是来参加宋安杰的婚宴。所谓来者是客,就算宋家不欢迎他,也不可能将他赶出去。

如今韩术想见宋安然,宋安然直觉没什么好事。

宋安然问白一,“韩术有没有说为什么要见我?”

白一点头说道:“韩术说,他想和夫人谈一谈关于承郡王的事情。”

宋安然嗤笑一声,“承郡王府同本夫人没有丝毫的关系。你去告诉他,就说他找错了人。”

白一躬身领命,“奴婢遵命。”

白一离去,宋安然就将此事丢到了脑后。

宋安然同姐妹们闲聊,后来蒙静也来了。

蒙静对宋安然说道:“二姑奶奶,一位自称姓韩的官老爷找安平说话,我本想拦着安平。

可是安平说,那位姓韩的官老爷是家里的表亲。既然是亲戚,我自然不好继续拦着,只能让安平去见这位韩姓官老爷。

此事我觉着有些蹊跷,本想禀报太太,可是太太貌似也不熟悉这门亲戚。我没办法,只好问到二姑奶奶这里。二姑奶奶,这位韩姓官老爷到底是哪里的亲戚。他和安平见面要紧吗?”

宋安然一听韩姓官老爷,顿时就意识到,此人是韩术。

看来韩术被她拒绝后,又找上了宋安平。

宋安然估计,韩术本想找宋安杰的。只可惜宋安杰今天是新郎官,走哪里都有一群人跟着,肯定没空搭理他。所以韩术才退而求其次找上宋安平。

宋安然冷哼一声,韩术如今还挺会钻营的。

第200章 废太子第23章 出头第78章 我们适合做夫妻第1章 交代遗言第153章 江道死,两情相悦第137章 颜宓表白安然第346章 头痛症第176章 进山第59章 怪异第44章 闭嘴第231章 手段第324章 作大死第243章 王爷想提亲第167章 钱途第240章 大奇葩第328章 安然生子第9章 送女人第12章 腹泻第292章 安然挖坑第327章 拿银子告状第328章 安然生子第166章 请客第326章 宋大人报复沈家第102章 机智脱困,刘素素之死第147章 揭露真相,黄雀在后第170章 过年第153章 江道死,两情相悦第92章 不怕男人耍无赖第273章 颜宓归来第51章 善后第349章 生死有命第245章 哭鼻子第153章 江道死,两情相悦第201章 临死之前第162章 家事第95章 开撕沈夫人第214章 大婚(下)第259章 催生孩子第316章 太妃死周氏死第309章 分家第258章 颜定大婚第99章 安然有钱任性,刘素素出现第354章 正式分家第180章 提亲第57章 送银子第129章 宋大人的桃花,出大事第39章 小丑第365章 一线生机第49章 杀人啦第310章 怒火第368章 安然的怒火第381章 元康帝死第62章 给宋子期说亲第364章 生病第137章 颜宓表白安然第291章 各凭手段第178章 真相第99章 安然有钱任性,刘素素出现第254章 教训定亲第81章 安然查亏空第20章 登徒子第61章 三位少年第209章 不乐意第181章 娶我第24章 明知不可为第388章 颜均争天下第271章 相亲第21章 清算第296章 谁害谁第61章 三位少年第237章 宋大人的反击第114章 宋子期出狱第382章 刘小七第249章 寿宴相亲第150章 行宫避暑, 打劫粮船第150章 行宫避暑, 打劫粮船第61章 三位少年第33章 恨意第346章 头痛症第309章 分家第81章 安然查亏空第167章 钱途第300章 宁三老爷死第387章 有人找死第53章 怕死第139章 想娶所以撩第360章 邓公公死第118章 以死相逼,大反击第165章 逼死第273章 颜宓归来第351章 安然生女第138章 心乱如麻,二房提亲第193章 救人第191章 出大事第367章 伴读第138章 心乱如麻,二房提亲第287章 颜宓的野心第108章 教训安平,求娶安然第156章 颜飞飞闯大祸诬陷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