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给宋子期说亲

宋安然明显一愣,“田姨妈?难不成田姨妈得罪了大姐姐?大姐姐特意来告状?”

宋安乐连连摇头,“同我没关系,同两位姨娘还有父亲有些关系。”

宋安然喝了酒,反应有些慢。想了好一会,才隐约猜到宋安乐的意思。

宋安乐继续说道:“今儿我和三妹妹先回荔香院,就听白姨娘在唠叨。说田姨妈对父亲有那个意思。”

“哪个意思?”

“就是那个意思?”宋安乐红着脸,很不自在,“白姨娘信誓旦旦的说田姨妈肯定是在打父亲的主意,想要嫁到咱们家做填房太太。”

“她在做白日梦吧。”宋安然有些上头,说出的话也就显得更为直接,更能表达内心情绪。

宋安乐偷偷一笑,“我也这么觉得。白姨娘说的有些夸张了。不过田姨妈未必就没这个意思。二妹妹,我觉着我们还是该重视这事,小心防备着田姨妈。瞧田姨妈今儿的行事做派,我真的被吓到了。要是哪一天,她也用这种办法赖上父亲,该如何是好。”

宋安然龇牙。是啊,瞧田姨妈的做派,就跟个‘老赖’一样。要是真使出浑身解数赖上宋子期,说不定还真能被她得逞。

“那就该将田姨妈赶出去,不让她住在侯府。”喜春插了一句。

宋安乐皱眉,“这里是侯府,又轮不到我们做主。而且今日我看老侯爷明显心软了。只怕赶不走了。”

“赶不走就赶不走吧,以后我们防着点就行。”宋安然抬手揉了揉眉心。

宋安乐点点头,应道:“二妹妹说的对,只能多防着她们。”

宋安乐面色犹豫,好几次欲言又止。宋安然心不在焉,并没有发现。倒是喜秋机灵,替宋安然问道:“大姑娘还有别的事吗?”

宋安然被提醒,这才发现宋安乐还有未尽之言。“大姐姐有话尽管说,我们是姐妹,不必如此见外。”

宋安乐低头,脸颊有些发烫,“二妹妹,我说出来,你可不能笑话我。”

“你再不说,那我可真要笑话你了。”

宋安乐脸颊一红,连忙说道:“别笑,别笑,我说就是。来京城之前,二妹妹曾说有办法让我同吴少爷见个面,不知二妹妹现在可有了主意?”

咦,没想到宋安乐竟然这么着急。宋安然忍着笑意,“原来是这件事情。大姐姐放心,我心里头已经有了想法。明日我就派人出去打听吴家的情况。等了解清楚后,我就安排时间,让大姐姐同吴少爷见个面。”

宋安乐又羞又喜,双手绞着手绢,轻咬薄唇,甜甜一笑,“多谢你,二妹妹。要不是有你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大姐姐干嘛同我客气,我都说了我们是姐妹,需要我帮忙的直说就行。”

宋安乐带着笑意,点点头,“我知道了。二妹妹,时辰不早了,你快休息,明儿一早我再来看你。”

“大姐姐慢走。”

送走了宋安乐,宋安然噗嗤一声笑出来,“大姐姐还真是急性子。”

“大姑娘是急着嫁到吴家去吧。”喜春打趣了一句。

宋安然笑道:“难怪老话都说女儿留不得,留来留去留成仇。”宋安然两辈子都没经历过恨嫁的心情,所以完全不能理解宋安乐为什么会这么急切。

喜夏小声嘀咕了一句,“不知道姑娘将来会嫁给什么样的人。”

喜冬抿嘴一笑,示意喜夏不要在宋安然面前提起这话。喜夏笑笑,表示明白。

脱衣上床睡觉,熄灯,闭眼。

一夜醒来,神清气爽,没有比这更美好的。

也是直到此时,宋安然才有时间细细的打量自己所住的地方。她住的是荔香院的主院,三间正房带东西六间厢房,地方是足够宽敞的。轻抚屋中的家具,全都是用上好的木材打制,只不过款式老旧了一些。应该是侯府的陈年旧物。

摸摸桌面,所有的家具都重新上过漆,同新打制的家具相比,摸起来手感明显不同。

屋中摆设不见奢华,只见厚重,这也算是侯府的底蕴。

宋安然摸到书桌边缘,上面有刻痕。很显然上漆的工匠不太用心,没有发现这个秘密。宋安然凑近了一看,上面刻了字,写的是“嫁?不嫁?”

很显然,这书桌是侯府上一代,或者上上代所用。宋安然甚至猜测,在书桌上刻字的人会是母亲蒋氏吗?

接着宋安然又摇摇头。当年宋子期的条件那么好,最年轻的探花郎,相貌出众,家中富庶,又无妯娌小姑掣肘。再没有比宋子期更好的婚配对象。蒋氏应该是心甘情愿嫁给宋子期的。只是没想到蒋氏在子嗣上会那么艰难,以至于连命都搭上了。

刚用过早饭,喜春就带来一个消息,“姑娘,田姨妈今儿早上醒来了。大夫说了,只要醒来就没大问题。再养个半月一月就能痊愈。”

宋安然指着喜春,同喜秋几人说道,“你们现在知道我为什么最疼喜春吗?就她这份机灵劲,打听消息的速度,就没枉费我的一番心意。”

“姑娘说的是。我们刚来侯府,连大门朝哪个方向开,都还没弄清楚。喜春已经出去转悠了几趟,认识了不少人,还第一时间带回关于田姨妈的消息。”喜秋笑着说道。

喜春得意一笑,“那是当然。也不看看我是谁,我可是包打听喜春。”

“哈哈哈……”

宋安然点点头,赞许地说道:“喜春,你很不错,就该保持这个势头。我们初来乍到,几乎是两眼一抹黑。大家都该学学喜春,主动出击,寻找机会。喜秋,一会给喜春一个一等封赏。”

“多谢姑娘!”喜春喜不自胜。

喜夏等人都打趣喜春,让喜春请客。喜春笑道:“不就是请客。晚上我出钱,给大家置办一桌酒菜。”

宋安然凑热闹,“我再给你们添十两银子,多置办两桌酒菜。将所有人都请来,马婆子也别漏下。就当做联络感情。”

“奴婢听姑娘的。”

说说笑笑,之后宋安然便启程去给古氏请安。之后又去见大太太方氏,提议在荔香院建一个小厨房,顺便在荔香院的后面,靠院墙的地方开一道侧门。这样一来,宋家的人就可以直接从侧门出荔香院,然后再从侯府的后门出去,就是大街,方便采买。也就不用事事走大门,麻烦侯府门房上的人。

方氏看在宋家送上银子的份上,而且事先宋安然也打了招呼,所以这次方氏答应得很爽快。

宋安然还没回到荔香院,修小厨房的人已经先到了。有现成的房子做小厨房,只需安置两张桌子,两个碗柜,再打两个大灶,搬来几个小炉子就行了。不用一天的时间,就全部办好。至于厨娘,宋家有现成的。

当初离开南州的时候,就考虑到可能不习惯京城的口味,特意带了两个厨娘到京城。这会正好派上用场。

当天晚上,宋家人就吃上了正宗的南州菜,一扫之前的萎靡,人人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刘嬷嬷负责给宋子期宋安杰宋安平送餐。

等刘嬷嬷回来后,白姨娘就急切的问她,“嬷嬷,老爷怎么样?习不习惯?”

刘嬷嬷见不得白姨娘这副样子,态度有些冷淡的说道:“老爷好得很,就不劳姨娘操心。二少爷胃口很好,大少爷也恢复了精神,用了一碗饭。对了,奴婢离开的时候,老夫人派了人过来请老爷去说话,说是有事情商量。”

“有什么好商量的?”白姨娘也不在意刘嬷嬷的态度,她这会只关注宋子期,连儿子宋安平都靠边站。

“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奴婢只负责送饭,可不能随意开口问老爷的事情。”刘嬷嬷从鼻子里哼了声,她是不满意白姨娘。当年蒋氏还在的时候,刘嬷嬷就没少针对白姨娘。

白姨娘很不满。如今她住内院,宋子期住外院客房,两个人隔了天远地远。想要见个面,亲热亲热还得找机会找地方。时日长了,只怕宋子期都不记得有她这么一个人。

更要命的是,侯府的小丫鬟们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个仗着有点姿色,就敢翻天。别说爬床,就是珠胎暗结也不是不可能。

白姨娘本人就是从侯府出来的,她对侯府内里的龌蹉不敢说一清二楚,至少丫鬟层面的她都清清楚楚。可别到最后防了田姨妈,结果又被小丫头钻了空子。

白姨娘跺脚,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最终还是得靠自己才行。

白姨娘傲娇的甩头,“哼,不说算了。改明儿我亲自去见老爷。”

松鹤堂内,宋子期正陪着老夫人老侯爷说话。

大家先是拉家常,说说蒋淑的过去,怀念蒋淑年轻时候的事情。

接着老夫人口风一转,“女婿啊,让安然这孩子管家,也不是个事,你说对不对?我瞧着安然的性子有些好强,估计也是因为管家闹的。再说了,姑娘一天天大了,总有一天要出嫁。总不能到那时候,还让安然管家吧。要我说,女婿也该想想自己的事情,早点娶一个回来,一方面替你打理内宅,走动官场上的关系。另外一方面也好替你管着几个孩子。”

顿了顿,老夫人古氏又说道:“安然养成如今这性子,依老身看来,就是这些年太放纵的缘故。若是有人从旁这看着她,她也不会如此争强好胜,半点不容人。”

老侯爷频频点头,“说的没错。昨儿发生的事情,老夫也都知道了。虽说是菲儿她们有错在先,可是安然也太过咄咄逼人。这性子不好,容易得罪人不说,以后嫁了人,又如何同公婆妯娌相处。而且京城这地方规矩大,人多嘴杂。要是安然在外面控制不住脾气得罪了人,传出不好的名声,连家里面的姑娘都会受到影响。”

宋子期面无表情,让人猜不透他的情绪。“岳父,岳母,这些年小婿在南州,多亏了有安然帮忙打理内宅,才使得我心无旁骛的处理官场上的事情。安然是有不对,性子的确有些好强,可是不能否认她这些年的功劳。而且她将安杰教得很好,我很满意。”

老夫人心头不满,宋安杰哪里好了?除了聪明外,哪里都不好。竟然敢说蒋沐元没规矩,不知礼,真是岂有此理。上下尊卑都不知道。哼,也就是个死读书的。

古氏偷偷戳了戳老侯爷。老侯爷轻咳一声,放下茶杯,“贤婿啊,安然这孩子的确很能干,老夫都听说了。你和淑儿将她教得很好。至于性子,她年龄不大,还是有机会改正的。如今要紧的是你得赶紧娶一个回来,好替你打理内宅,管教孩子。还要为你开枝散叶。宋家五代单传,人丁单薄。就说贤婿你,遇到难处,连个帮衬的兄弟姐妹都没有。你已经吃够了没兄弟的苦头,难道还要让孩子继续吃你吃过的苦头吗?”

宋子期表情凛然,不得不说老侯爷最后一番话撬动了宋子期。宋家五代单传,别说宋子期如今没个兄弟姐妹帮衬,就连五服以内的族人都没有一个。

宋家祖籍远在汉阳,祖宅只有几个老仆看着。每年清明宋子期回不去,也只能依靠几个老仆祭祀祖宗。对于这一点,宋子期引为最大的遗憾。若是有个兄弟,或者有一二族人,每年清明的时候,祖宗们也能得到子孙的香火供奉。可如今年年让老仆代为祭祀,算什么事。

也不能怪宋子期如此重视祖宗家族。

要知道,自古以来祖宗就是一个家族的立身根本。大周朝这片土地上的人,自古以来的信仰,不是佛教,不是道教,不是儒家,而是祖宗。祖宗才是贯穿古今的最坚定的信仰。

至于儒释道三教,对自己有用的时候就信。没用的时候,就抛在一边。没错,这片土地上的人对儒释道三教的态度就是这么功利。唯独对祖宗的信仰,是纯粹的,是深刻在骨血中,然后将这种信仰一代代的遗传下去。就算有一定的功利心在其中,也是极为有限。

什么叫做家族,人丁兴旺才能称之为家族。一人一个家不能算家族。

这些思想深入宋子期的骨髓,从他出生起就刻在了他的血液里。可以不做官,可以没有钱,但是不能不敬祖宗,不能不开枝散叶。

老侯爷见说动了宋子期,于是再接再厉,“到安然他们这一代,虽然终于打破了宋家单传的厄运,可是只有两个儿子也太少了点。万一其中一个出点什么事,到时候你要怎么办。而且只有一个嫡子,可不是兴家之兆。”

宋子期微蹙眉头,面带疑惑的问道:“杰哥儿是淑儿所生,也是岳父岳母的亲外孙。你们就不担心,小婿娶了继室,又生下儿子,会对杰哥儿不利?”

古氏当即说道,“老身当然担心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可是侯爷同我保证,说你肯定不会委屈杰哥儿,老身这才愿意替你打算。而且老身也想着,你娶继室这件事情,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不如老身出面替你相看一个知根知底的人。如此一来,无论是对你还是对孩子们都好。”

老侯爷又接着说道:“你放心,我们肯定会替你找一个容貌家世出众,品性良好的女子。”

宋子期嘴角一翘,笑着说道:“岳父岳母如此关心小婿,小婿真的是无以为报。只是续娶一事,还需仔细斟酌,暂时不着急。”

“怎么不着急。”古氏急了,“安杰眼看着就懂事了,安然也到了说亲的年纪。还有你家的大姑娘,也该出嫁了吧。没有当家主母替你料理孩子的婚事,你一个大男人忙得过来吗?你们男人啊,考虑事情的时候只看着外面,看不到家里面的难处。这家里没个当家理事的女人,总归是不像样子。”

宋子期说道:“岳母说的很在理。家里的确缺个女人。只是婚姻大事,不可儿戏。开枝散叶的事情暂且不说,首先得保证几个孩子的安危。”

“你是担心老身给你介绍一个毒妇回来,谋害几个孩子吗?老身做事有那么不靠谱吗?”

古氏很不高兴,脸色一板,“你别看老身整日里待在后院,好像没什么见识,那是因为老身老了,不喜欢动弹。想当年老身年轻的时候,每日里迎来送往,见识过的人不比你们当官的少。这人情世故,女儿家的心性,老身一清二楚。再说了,如果我们挑选的人你真不满意,到时候你提出来,我们再替你寻一个就行了。”

宋子期沉默不语,显然是在考虑。

老侯爷捋着胡须,表情很轻松,他没古氏那么着急。这种事情,最好是两厢情愿。“女婿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只要我们两老能够办到的,肯定会帮你办好。”

宋子期含蓄说道:“小婿一时间也想不到具体的要求,因为在这之前,小婿还不曾仔细考虑过婚姻大事。今日辜负了岳父岳母一番用心,是小婿的不是。不如给小婿计几日,我仔细想一想,等想好后再请岳父岳母出面,替小婿相看婚事。”

古氏想要再劝,老侯爷提脚一踢,古氏不得已只能先止住话题。

老侯爷笑道:“贤婿说的在理,婚姻大事的确该考虑清楚。这样吧,先让你岳母安排两个人到你身边伺候。就当是红袖添香,也是佳话。”

古氏明显愣了下,反应过来后,连连点头,“说的不错。我这里有不少容貌出众的丫头,都是精心调教出来的,而且还识得几个字,放在女婿身边伺候正合适。”

宋子期含笑说道:“岳父岳母一番好意,小婿心领了。小婿如今前程未定,暂无儿女心思,还请岳父岳母收回成命。”

古氏愣住,双眼直愣愣的盯着宋子期。给他说亲不答应,给他送女人也不同意,这女婿也太难伺候了。莫非女婿不想同侯府扯上关系?如果真是这样,又干什么住进侯府。

老侯爷却想得更多,他捋着胡须,一边打量宋子期,一边沉思。自从蒋淑嫁给宋子期后,侯府前前后后往宋子期身边少说塞了有五六个女人。到如今,除了一个白姨娘外,其他人都不在了。莫非宋子期认为侯府手伸得太长,心头有了怨言?还是说宋子期早有了打算,已经看好了合适的人家。

古氏张口就要质问,老侯爷赶紧按住,瞪了古氏一眼,不许她胡说八道将人给得罪了。

老侯爷干脆起身,笑呵呵的,跟个老神仙似得,“女婿,我们翁婿两人去书房说话。前些日子老夫得了一副字画,你替老夫掌掌眼,看看是不是真品。”

“老爷子?”古氏不明所以,正说着婚事,怎么一转眼又说起字画,还要去书房。

老侯爷回头对古氏说道:“老婆子,你不是说这些日子都没歇息好吗?今儿赶紧睡,老夫和女婿精神头好,我们翁婿二人还有许多话要说。”

老侯爷拉着宋子期,直接前往外书房。

古氏气不打一处来,又觉晦气。

袁嬷嬷不在身边,古氏就将大丫头红衣叫过来说话,“你说姑爷是什么意思?老身苦口婆心同他说了那么多,他怎么就不听。难不成他还真替淑儿守一辈子吗?哼,除非他不是男人,不混官场。”

红衣紧张兮兮的,小心翼翼的说道:“老夫人息怒,或许姑爷真没想好。”

古氏摇头,她不相信。自从蒋淑过世,宋子期身边就没添过人。这对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来说,实在是有些不正常。

古氏啊了一声,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莫非女婿看不上老身介绍的人,嫌弃老身的眼光?”

红衣低头不语。

古氏越想越觉着是这么回事。比如腊梅,黄花大闺女一个,结果宋子期硬是不理会,害的腊梅赖不住寂寞跟人跑了。比如蒋淑还在的时候,送过去好几个人,也只有最精明厉害的白姨娘笑到了最后。当然白姨娘也是其中长得最好的一个。

古氏猛地拍自己的大腿,“果然如此。姑爷这是嫌弃老身的眼光。早知道是这样,老身只管按照绝色的挑选,不怕姑爷不就范。”

说罢,目光就朝红衣瞥了瞥。

红衣脸一红,连忙低头,心里头砰砰砰的跳。

古氏暗暗点头,红衣无论是容貌还是气度,比那小家小户的嫡出姑娘还要出挑。换身装扮,说她是大家小姐,也有人相信。

红衣试着出声,“老夫人,时辰晚了,奴婢伺候您歇息。”

“老身还不困。”古氏摆摆手,“姑爷的事情没个说法,老身心里头就不安稳。”

红衣就说道:“可是咱们侯府并无合适的姑娘,老夫人打算从哪里挑选合适的人给宋大人?”

“侯府是没有,可是族中有啊。老身早就合计过了,族中年纪合适,辈分合适的有好几个。一个个挑选,总能挑出一个姑爷喜欢的。就算蒋家挑不出来,不是还有老身的娘家嘛。”

古氏越说越兴奋,恨不得马上就给宋子期办婚事。

“可是老夫人真的不担心安杰表少爷吗?”红衣怯生生的问道。

古氏皱起眉头,心中有几分不悦。“难道老身担心,姑爷就不会娶女人吗?真是荒唐。”

“奴婢知错,请老夫人责罚。”

“罢了,罢了,你先退下。”

“奴婢遵命。”

外书房内,老侯爷拉着宋子期开始谈人生,谈理想,谈官场,谈朝廷,谈文武,没有一句是涉及婚事的。老侯爷一再表态,只要宋子期有需要,侯府一定会用所有的资源来帮助宋子期。

宋子期的表现同老侯爷比起来就很含蓄。自始至终宋子期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表态,所有事情都是模棱两可。就连老侯爷承诺用侯府所有的资源帮他,宋子期依旧不动如山,好似淡泊名利,根本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

老侯爷一时间有些犹豫了,莫非他判断错了。这女婿的城府越来越深,让人难以下结论。可是这些事情又不能直接问,大家虽然是翁婿,同样也都是官场上的人。官场上的规矩,凡事都要讲究迂回,弯弯绕绕的,该明白的自然明白,不明白的也要装做明白。

老侯爷一时间也没办法。反正宋子期说会仔细考虑他们的提议,那就给他几天时间,等合适的时候再问他一次。

翁婿二人分别,各自回房歇息。

回到客房,宋子期的脸色变得极为阴沉,眼中闪着寒光,显得很愤怒。他狠狠的捶打桌面,心中怒火翻腾,却又发泄不出来。侯府管的太宽,手伸得太长,看来很有必要提醒侯府,别太自以为是。

宋子期将小厮洗墨叫进来,吩咐道:“侯府送来伺候的人,不准他们进入书房。要是有谁不要脸往本官身边凑,就直接踢出去,不用再问我。”

“小的遵命。”洗墨领命而去。

宋子期住在侯府,有许多不方便,可他依旧坚持住进来。别人不清楚其中缘由,洗墨身为贴身小厮,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说来说去,一切根源都在刘家身上。

宋子期能下定决心来京城,是因为通过刘家的事情,宋子期得到了足够多的政治好处,并且同京城某些人搭上了关系。可是宋子期对刘家赶尽杀绝的行为,并且通过刘家捞取政治资本的事情很明显是不容于文官集团。虽然现在文官集团内没人敢提起泰宁帝,但实际上大部分人对泰宁帝都报以同情。并且对泰宁一党的人,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真以为南州上面那些当官的不知道刘家有问题吗?其实人家早知道。只要锦衣卫不查,京城不问,那些当官的个个都耳聋眼瞎,只做不知道。

这一次也是刘家倒霉,竟然惊动锦衣卫来查案。锦衣卫一出动,即便有人愿意保住刘家,也不得不掂量一下自己的身板能不能扛过锦衣卫的酷刑。所以等锦衣卫对刘家出手的时候,那些当官的依旧耳聋眼瞎,只当什么都不知道。

这也是如今官场上常见的一种态度,既不做锦衣卫走狗,去抓泰宁一党;也不会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脱罪。这就是官场心照不宣的两不政策。

偏偏宋子期迫于压力,或许更多是为了捞取好处,他对刘家果断出手。锦衣卫能那么快抓住刘家的把柄,可以说宋子期居功至伟。

文官集团内,已经有不少人对宋子期表达了不满。这个时候宋子期想要破局,就必须独辟蹊跷。于是宋子期带着一家人住进了侯府。住进侯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侯府,同勋贵,尤其永和朝的勋贵搭上关系。

永和朝,文官不如狗,勋贵嚣张走。可是勋贵中也分三六九等,第一等自然是跟随永和帝造反的那帮人。以永和帝护短的性子,只要不是造反,就算是杀人放火,就算是贪污腐败,永和帝也会保下他们。所以这帮人也是全天下最嚣张最风光的一帮人。

第二等就是仁宗朝赐封的那几个勋贵,勉强还能入永和帝的眼。

第三等就是跟随太祖萧成功打天下的那帮人,蒋家老祖宗就是其中一个。这帮人虽然还有不少人立于朝堂,可是他们离永和帝太。永和帝虽然不会像对待文官那样对待他们,可是也不会对他们另眼相看。这也是为什么侯府的日子越过越艰难。没抱上永和帝的大腿,只能靠老祖宗的的余萌过活,不得不说侯府的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虽说这第三等的勋贵不是那么值钱,可是他们有关系啊。几代人,近百年的经营,同第二等勋贵,第一等勋贵或多或少都有来往,有的还是儿女亲家。这官场上的事情,要么靠能力,要么靠关系。

西江侯府再落魄,可依旧拥有宋子期可望不可即的关系。

只是宋子期还没有和永和朝的勋贵们还没搭上关系,侯府就开始插手他的婚事。也难怪宋子期被气了个半死。

宋子期闭目沉思,他决不允许有人插手他的婚事,却也不能将侯府得罪。

思来想去,唯有借助侯府的名头,还有某些人的关系,主动出击,同那帮骄纵的勋贵们搭上关系。

想到大舅子蒋淮耳根子软,好说话,不如先将人忽悠过来,先借用蒋淮的关系。

想好了一切,宋子期就决定明日请蒋淮喝酒,拉拢关系。

一大早,白姨娘打扮一新,提着食盒前往外院客房见宋子期。

白姨娘想得很美好,陪同宋子期用过了饭食后,然后红袖添香,然后这样那样。想到香艳处,白姨娘捂住嘴,偷偷的笑出声来。要是能够趁此机会再怀上一个孩子,那就更美好了。

白姨娘却不知道,大太太方氏早就盯上她了。白姨娘刚出荔香院,大太太方氏那里就得了消息。

等白姨娘还没走到二门,大太太方氏就带着人,气势汹汹地堵住白姨娘的去路。

“哟,这不是白姨娘嘛。如今你可是贵人,我想见你一面都千难万难。”方氏横眉冷对,言语讥讽,就差直接动手了。

白姨娘顿时缩起脖子,避其锋芒。心道晦气,怎么就碰上方氏。今儿出门的时候就该先翻翻黄历。不过她也清楚,住在侯府,迟早都要面对方氏的责问。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早。

白姨娘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婢妾见过大太太。”

配上那一身桃红色,喜气洋洋的装扮,这副低眉顺眼的模样实在是缺乏说服力。

“别,你可不是婢妾,你如今是宋大人身边的人。我就算有天大的脸面,也不敢使唤你啊。白姨娘,我说得对吗?”

白姨娘尴尬一笑,“太太真会说笑。是太太给了我一个前程,将我送到宋大人身边。如今我虽然是宋大人的人,可太太要是有吩咐,婢妾莫敢不从。”

方氏似笑非笑,“你此话当真?”

白姨娘连连点头,“婢妾不敢欺瞒太太,婢妾这些年其实一直惦记着太太,一直想找机会回报太太,只可惜隔着几千里远,婢妾有心无力。”

“你如果真想回报我,现在就是机会。”方氏死死地盯着白姨娘。

白姨娘偷偷撇嘴,面上无比恭顺,“请太太吩咐,婢妾一定全力以赴。”

“不需要你全力以赴,只需要你将你知道的事情都说出来,以后我就不再找你麻烦。”

白姨娘权衡了一番,面上还算平静,绞着手绢的双手却透露出她内心的紧张情绪。她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太太想知道什么?”

方氏朝身后挥挥手,然后示意白姨娘跟上。二人朝花园深处走去,下人们则远远地跟在后面。

方氏想要了解宋家的一切,尤其是宋家到底有多少家资,几个姑娘能得到多少嫁妆。还有宋子期到底想娶什么样的女人做填房。另外,腊梅的事情,她也要追究。要不是因为腊梅不在了,她对宋家的了解也不会停留在三四年前。

白姨娘暗自嘀咕,方氏的野心真够大的,到这会还惦记着宋家的钱。也不想想,宋家有子有女,宋子期也是个精明厉害的主,岂能让方氏的盘算得逞。

可如今形式比人强,尽管白姨娘心中不忿,这会也得老老实实的将宋家的情况往外倒。

不过白姨娘也很实在,“太太,婢妾不管家,宋家到底多有钱,婢妾也不知道啊。不过三个姑娘的嫁妆肯定少不了。”

“你在宋家十几年,你会不知道宋家有多少钱?”很明显,方氏不信任白姨娘。

白姨娘叫屈,“太太,陈姨娘在侯府十几二十年,那她知道侯府到底有多少钱吗?婢妾就好比陈姨娘,身份限制,很多事情都不是婢妾够资格去了解的。”

陈姨娘就是蒋蔓儿的生母。

方氏恼羞成怒,“没用的东西。将你送到宋家,除了会生儿子外你还会做什么?”

白姨娘不以为然,会生儿子就是最大的本事,至于其他的,同儿子相比全都无关紧要。

方氏没法,又问道:“那你说说,安然她们三姐妹的嫁妆有多少。”

白姨娘笑了起来,“太太问这个,婢妾倒是知道一些。大姑娘的嫁妆已经开始预备了,据婢妾了解该有三四万两吧。”

“什么?她一个庶女也有三四万两的嫁妆?”方氏被震惊了。侯府的姑娘,即便是嫡出,了不起也就三万两出头。至于庶女,七八千两就给打发了。要是嫁得好,再添一点,最多也就一万五千两。再瞧瞧人家一个庶女,还是从乡下地方来的,都比侯府的嫡出姑娘多。这人比人,真是要气死人。

“如此说来,宋家岂不是有百万家资。”方氏张口结舌,不敢细想。

白姨娘一脸骄傲,“老爷有没有百万家资,婢妾不知道。不过婢妾知道,我家老爷不差钱,无论是对婢妾还是对下人都格外大方。”

方氏连连冷笑,能不大方吗。赏银都是几百两上千两的给,几家比得上宋家的豪富。

方氏冷笑一声,问道:“照着你这么说,宋安然岂不是能有十万出头的嫁妆?”

“这个婢妾就不知道了。不过二姑娘是嫡女,肯定只多不少。”

方氏心动,十万嫁妆啊。要是谁娶了宋安然,岂不是一下子就发财了。

白姨娘是伺候人的,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一看方氏的表情,她就知道方氏对十万这个数字动心了。

于是白姨娘添油加醋地说道:“我家老爷最宠安然,给安然准备的嫁妆肯定不止十万,十五六万,二十万都有可能。而且安然管着家,这些年下来,肯定积攒了不少私房钱。没有一万也有八九千。还有,蒋氏过世的时候,还留了一半嫁妆给安然,那些嫁妆也该值一两万,两三万吧。而且铺子上每年都有收益,一年年积攒下来,估摸着这一块得有一两万两。这样算下来,不算嫁妆,光是安然手中捏着的银钱,就有好几万两。说不定比太太还要有钱。”

废话,当然比她有钱。至少现银比她要多。方氏心里面很不是滋味,想她堂堂侯府当家太太,还没有一个小姑娘有钱,这让人情何以堪。

不过宋安然越有钱,她就越心动。要是这些钱都能落到自己手上,那该多好。

白姨娘见方氏眼热,于是再接再厉,说道:“别看安然性子要强,一副精明厉害的模样。只要太太略施手段,以孝道压着她,让她交出嫁妆,再制造点别的麻烦,那宋安然就蹦跶不起来。到时候,太太要她往东,她绝不敢往西。那些嫁妆要怎么用,还不是太太说了算。”

方氏连连点头,白姨娘的话有些道理。只是……

白姨娘又蛊惑道:“婢妾早就看那宋安然不顺眼,要不是因为她,婢妾也能管着宋家内务。要是婢妾管着宋家,届时太太想要知道宋家到底有多少钱,婢妾只需去账房查一查就知道了。只是太太肯接纳宋安然给你做儿媳妇,婢妾一定万死不辞的帮忙,保证让太太达成心愿。要是太太实在不喜欢宋安然,大不了等我家老爷外放后,太太想办法磋磨她,将她磋磨死,岂不是一了百了。届时人没了,嫁妆留下,这等好事真是求都求不来。”

------题外话------

五月来了,夏天还远吗?小伙伴们都要美美的,个个肤白貌美大长腿。

第146章 宋大人助攻颜宓,安乐定亲第118章 以死相逼,大反击第257章 颜宓挖坑埋人第269章 继续打脸第285章 上门寻亲第252章 宋大人有喜第73章 拒婚第275章 月子第250章 老太太发怒第341章 告密第68章 狐狸尾巴第322章 颜宓夺权第345章 收买人心第79章 凭什么原谅你第261章 安然有孕第372章 搬家第290章 狠狠砸第193章 救人第212章 给安然添妆第177章 出现第195章 都活着回来了第75章 将那些人的嘴巴用大粪堵上第54章 侯府第380章 颜宓归来第60章 讨要首饰第271章 相亲第33章 恨意第304章 大反击第165章 逼死第258章 颜定大婚第391章 最后一战第309章 分家第76章 弄死吴守信第221章 装病失败第278章 战斗蒋沐绍第28章 过关第19章 姐妹争吵第22章 告状第255章 博弈第96章 祸根送出,韩太太上门相亲第2章 不知好歹第366章 去东南第108章 教训安平,求娶安然第68章 狐狸尾巴第365章 一线生机第349章 生死有命第94章 到沈家相亲第188章 死人第27章 审问第118章 以死相逼,大反击第80章 大少奶奶之死第174章 治病第45章 小鬼打架第297章 两桩婚事第284章 反对第167章 钱途第251章 生孩子第188章 死人第205章 荡漾第225章 我有钱第347章 惠妃死第250章 老太太发怒第50章 杀就杀了第147章 揭露真相,黄雀在后第96章 祸根送出,韩太太上门相亲第304章 大反击第275章 月子第280章 宋大人同颜宓的默契第296章 谁害谁第239章 进宫第288章 过年第45章 小鬼打架第313章 明妃死第275章 月子第169章 见面第349章 生死有命第343章 咎由自取第297章 两桩婚事第111章 以身相许,交换秘密第362章 嫌弃第18章 风云将起第154章 文袭民死,田嘉死第8章 纨绔本性第293章 告状第107章 两根救命稻草全完蛋,忽悠侯府第287章 颜宓的野心第176章 进山第374章 退路第50章 杀就杀了第225章 我有钱第120章 田姨妈死第179章 耍流氓第130章 先赏王爷,再下地狱第38章 反讽第3章 蒋氏之死第341章 告密第273章 颜宓归来第11章 收买第39章 小丑第93章 宋子期升官,侯府种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