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野望(上)

宋九不是想要王显下去,王显在西府是不管事的主,宋九却喜欢,无他故,有王显在,无疑自己前面就有一棵大树挡住,特别是眼下,不然自己做为两府唯一的元勋老臣,会格外显眼,尽管自己不老。

只好等今年稍稍恢复一点吧,自己就可以代替岳父前去河东呆上两三年,然后回来就没有那么显眼了。

上上下下才是宋朝官场上的真谛,一是让皇上放心,二是让官员不眼红,认为自己知道进退,这样才会不会弄得群起夹攻,最后灰头灰脸的下去。

因此开始准备发动计划。

这个计划得需要折御卿来支持,原先宋九提议让王承美也来支持的,可是因为没有李继迁崛起了,丰州王家力量很大,让赵匡义否决,宋九也就没有再坚持。

那一天,赵匡义亲自来到西府,所有胥吏退下,只有几位宰执,以及几位高级“参谋”,余下的只有一个折御勋。

其实无论折家与王家,对宋朝是比较忠心的,那怕没有西夏。这是地理的因素,北面就是契丹,不倚仗宋朝,他们能让契丹随时吞得骨头都不剩。

朝廷对他们也算还可以,虽赵匡义有些想法,但表面上给予了他们许多自治权,治兵权。

宋九将这个计划说出。

几个宰相与参谋大惊失色,连折御勋同样目瞪口呆。

曹彬道:“谁可以担当。”

“荆嗣!”宋九道。当然,不会仅荆嗣一人。

所有人不说话了,在宋九大肆宣传下,前线将士的功绩在后方广为人知,最红的人是李继隆。那真两次大败了宋军克星耶律休哥,不承认不行。余下的也有好几位,静塞军田敏,李继宣,杨延昭。呼延赞,杨业,尹继伦,还有就是这个荆嗣。

赵匡义呵呵乐了起来,手中拥有这个勇将,也是君主的幸福。

米信道:“这小子猛。”

田重进更是哑然失笑。还有谁比他更清楚荆嗣吗?不过他还是清醒地说了一句:“他长于冲锋陷阵,短于统帅三军,至少率领大军经验几乎没有,更短于治理地方。”

“寇准。”

“啊。”所有人又是讶然。

这背后赵匡义与宋九就没有再解释了,东府首相人选难,要杰出的人才。西府宰相也难,用武将恐非适宜,到西府不仅是谋划,现在谋划某种意义上也有参谋司分担,因此主要职责是处理军务上的政务,最好还是文官。然而文官又不懂军事,因此君臣二人立即想到当红炸子鸡寇准。让他再去磨砺一两年,那是最前线,那么在军务上就有第一手的磨练,这样除了张齐贤外,又有一名文武双全的人才。国家以后就有了更多的西府人选可供选择。

人选出来了,没有争议。

开始交头接耳商议。

这一天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一般皇帝与大臣说话,都有起居官员做记录的,若无起居官员。有时候太监也做记录,然后存档。但这一天做记录的乃是堂堂的西府副相张宏。事后这份存档也将它封锁起来。

第二天折御卿返回府州,赵匡义大肆赏赐。

计划的第一步便是从府州发起。

折御卿哪里最关健。

但这个计划离崔彦进当初的想法,早就变得面目皆非,毕竟那时情况与现在情况截然不同。只是关健的一点想法保留下来。

接着人事调动。

如今前线,定州是李继隆,镇州郭守文死了,有人议刘延翰接替,宋九却提议让袁继忠顶替,刘延翰先是有些不乐,不过想了一想,这样也好,呆在京城里享享清福吧。他也看出来了,朝廷是在准备培养后备人才了,他们这些老将会逐一淘汰下去,除非能打到潘美那种地步。

破虏军是孙全照,兵马都部署乃是崔翰,他们手下还有两员超级能打的战将,杨延昭与魏能。实际宋九很想以杨延昭代替崔翰,也将这个崔大炮调回来,不过翁婿关系,让他说不出口。

保州是呼延赞,雄州是刘福。这也是河北最危险的地段,除了这数员大将外,李继宣,田敏,孔守正等勇将也分别以不同职位,驻扎在这一地区。

相对于这一地区,莫州沧州霸州倒是稍稍冷门一点。

就在这时候,朝廷忽然做了一个变动,让荆嗣担任沧州兵马都部署,寇准知沧州。两人将“无为而治,爱好和平”的老将张永德换了回来,补充参谋司的参谋。

小寇莫明其妙。

他心中有些不服气啊,俺没有犯错,凭什么让俺去边关?

宋九算是看出来了,与张齐贤与吕蒙正相比,小寇心态上稍逊一筹了,于是刻意将他喊到西府,说了一句:“好好去做,哪里有可能会发生一件重大的事件,否则朝廷不可能让荆嗣去沧州。”

但寇准也是大嘴巴一个,没有一个人对他说出真相。

小寇下去,宋九就等着时机。

然而这一年却让他十分失望。到了七月,吉、洪、江、蕲、河阳、陇城等处大水,淹没了许多庄稼民宅,这个受涝灾的地区从富裕的江南西路到荆湖地区,再到京西路甚至陕西部分地区。这边是海水,那边却是沙漠,开封、陈留、封丘、酸枣、鄢陵等地区继续大旱,颗粒无收。朝廷只好下诏,这些受灾地区免税一年。

而且两年灾害,影响收成,去年的所谓九年储粮全部用来赈灾了。京城粮价越来越贵,为了平息民怨,国家只好拿出一部分钱帛,在税粮之外又购买了一些粮食,开仓平价销售给百姓,以免奸商哄抬粮价,让百姓怨怼。

这样的年光,什么计划也不能发动。

那就继续在西府呆着吧。

为了不让大家产生一种抬头看高处的感觉。宋九除了处理西府政务外,几乎一年内全部消失,若非十月里发生的一件事,宋九几乎在这年内完全隐形。

先是桂州下面的白州知州蒋元振。

宋朝官中薪酬在历朝历代中算是最高的,除了薪酬外还有许多赏赐。因此王禹偁才上书减少不必要的赏赐。但也要看,一是现在官员薪酬还没有达到最高点,有人算账,说包拯在工资最高的时候,将各项薪酬赏赐一起加到一块,一年收入能达到几千万人民币。但那是宋仁宗时代。若是现在,即便做了枢密副使,还没有那么高。

其次要看职位高低,若是一个小知县的什么,收入同样不是太多,至少现在不行。

但还要看。

就象后世公务员一边嘴上叫苦。一边又有许多人竞相考公务员,因为除了公开的薪酬赏赐外,还有许多灰色的收入,甚至直接贪污受贿,或者利用手中职权做生意,在宋朝士大夫人家做生意的有很多。

可是想做一个真正清官,官职又很低。那么那点收入就不行了。

蒋元振就是如此,原来是一个小官,作风又清廉,然后心里面琢磨,俺为人正派,又没有什么后台,看样子是难以升官了,可是家属又多,这一大家子生活困难,怎么办?岭南物价低廉。这些年发展也挺快,俺还是求岭南官吧。求他处官职难,求岭南官职还不是很容易。于是朝廷将其调到白州担任知州。

蒋元振便将家人放在离岭南不远的潭州供养,然后将薪水寄给他们。可其收入还是不足以使一家子幸福的生活,于是只好熬自己。啜菽饮水,缝纸为衣。

但他为政简易,颇得百姓爱戴。岭南最好的时候还是宋九潘美在岭南的时候,那时候从南汉暴政中走出,容易满足,再加上宋九王明潘美他们精心治理,那时的岭南百姓是满满的幸福。到现在,还有无数百姓想念这几人,特别是宋九的好。

后来生活提上来,就不那么容易满足了,而且也知道宋朝官员也未必都是宋九那样的官,虽比南汉好,可一样的良莠不齐,有好官有坏官。难得一个好官,因此白州百姓十分拥护蒋元振。

按照宋朝制度,秩满了就要迁任了,然而广南转运使考虑到没有适合的官员代替,居然将他强留下来,七八年时间不得代。蒋无振没有作声,他家人不乐意了,正好朝廷派了采访使下去,便对采访使反映,是不错,俺家元振做了知州,可白州一个小又穷的地方,收入低啊,俺家元振这么苦,你们忍心看下去吗?

还有一个官员员姚益恭,他初为兴国军通判,因作风清廉爱民,朝廷召赴阙转任,兴国军老幼千余人遮道,不让其离开兴国军。姚益恭没有办法,只好在夜里让兵卒将城门打开,偷偷离开兴国军。然后到了须城,因为治理得好,衙堂上连鞭扑都没有动用过,连续三年下来须城大治,结果转任时又有无数百姓跪求转运使留下姚益恭。

采访使将这两个官员事迹禀报赵匡义,赵匡义在朝会上宣读这两个官员事迹,然后诏书赐蒋元振绢三十匹,米五十石,姚思恭绢二十匹,米二十石。

宋九忽然举起牙笏道:“陛下,臣有罪啊。”

赵匡义莫明其妙。

宋九又说道:“臣估价一匹绢一缗多钱,米虽贵,现在一石也不过四五百文钱。蒋姚清廉能干如此,臣相信整个大宋几千名地方官员,能与之相比的不会超过两百人,但陛下赐蒋元振绢米资不过六十缗钱,姚思恭资四十几缗钱。然而臣前段时间与家人去顺店小叙一顿,便吃掉两百多缗钱。臣有罪啊。”

大家失笑,赵匡义也哑然失笑,于是改诏,赐蒋元振绢三百匹,米五百石,姚思恭绢二百匹,米二百石,同时迁升两级职官,以作诸地方官员的榜样。

宋九这才徐徐退下。

实际他还想说一件事,那就是地方官员的转迁制,宋朝官员转迁越来越频繁,这也是不对的,想要为政出色,最少得呆上三四年时间,如自己在江州,好不容易将诸矛盾问题解决,开始准备治理了,朝廷将自己调到京城。若是再给自己两年时间治理,那么自己在江州也会让百姓爱戴地离开。如此频繁的调动,不仅朝令夕改,使百姓不能适应,官员为了尽快升迁,也开始做表面工作,导致各地仁政不能落实下去。

但这是东府的责任,于是宋九没有说出来。

宋九的做法,终于使他在诸大臣中不是那么另类。然而不是每一个都象他那样,赵普下去了,宋琪李昉等老臣也离开了,王沔环顾左右,上面是吕蒙正,旁边是辛仲甫,他心中就有想法了,凭什么吕蒙正能做首相,俺就不能做首相?

第5章 损人不利己第166章 镜子(上)第224章 谁敢惹(下)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第449章 风起第477章 几千年的话题第286章 落幕第48章 后院第466章 很短的飙风(中)第291章 大鱼第133章 荒野(上)第522章 第三十七计(上)第245章 献酒(下)第195章 国舅(上)第521章 无耻第367章 相才第176章 真是他第122章 吃肉第505章 历史的玩笑第123章 两重天(上)第348章 必死(下)第31章 到处是黄金第201章 父亲(下)第239章 太监国度第501章 相轻相攻第320章 大江(上)第37章 果子(下)第402章 铁血之路(二)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3章 好戏第374章 交锋(上)第328章 怜奴第29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46章 正八品第315章 脱变(上)第57章 可怜的老师(下)第430章 四人帮(上)第42章 真小人第380章 交锋(下)第166章 镜子(上)第457章 我非张说,彼非姚崇第344章 矫正(下)第398章 自作聪明(下)第119章 变化(上)第533章 大结局(一)第453章 山后第119章 变化(上)第162章 提亲(下)第373章 原因第61章 爱因斯坦第233章 千古遗恨第225章 大宋第一战将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291章 大鱼第515章 捉猫猫第306章 不杀人第289章 郭成仪(上)第440章 妖星(上)第283章 春闱(上)第205章 简单如何演绎成复杂(上)第431章 四人帮(下)第120章 变化(中)第1章 狗血的剧情第179章 开业(中)第263章 辞戟(下)第515章 捉猫猫第79章 勇退第43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第237章 宋无敌(上)第14章 陌生的小苹第258章 天堂的**第480章 不杀第28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下)第222章 低产时代第267章 海货第103章 远方的朋友第483章 奇葩(上)第132章 抢老婆第209章 游园(下)第434章 神的黄昏(三)第211章 思念第298章 飞虹第227章 双子星第240章 脱变第264章 人才二百十八章 归来下第86章 巡察(上)第484章 奇葩(下)第21章 麻烦来了(上)第34章 第一张画(上)第438章 神的黄昏(七)一百零七章 种花养草第178章 开业(上)第371章 那一年第123章 两重天(上)第528章 黑土地第369章 拓跋第142章 又是豪赌(下)第11章 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