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炼狱的开始

(十分辛苦的和尚求推荐票,求鼓励……)

见陈希亮为了说服自己读书,连真宗皇帝的广告词都拿出来了,陈恪不禁暗暗偷笑……他上辈子好歹也是二三十岁的人了,怎么会连简单的道理都不懂?谁不知道大宋朝有两个阶级——君与士大夫是一层,其余人等是另一层。

当大宋朝的官,不仅有地位、有尊严、有经济收入,而且相当于拿到一面免死金牌——这是个不杀士大夫的国家啊,就算犯了法,顶多就是罢官、流放,不抄家、不株连,更不用担心哪天会被自杀。要不后世读书人,怎会那么神往大宋呢?

不说别的,皇帝亲自作广告的工作,那肯定是有政策倾斜的。除非实在不是那块料,否则不读书求出仕的话,绝对是脑袋被门夹了。

但是做惯买卖的人,一要察言观色,二要藏住心里的想法。陈希亮的心意自然没什么好猜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只盼娇儿好读书。从根本上,两人并没有冲突,然而陈恪的性子,带着前世的烙印,最不愿受人管束。他不奢望无拘无束,但要争取尽可能多的自由,便装出一副无心向学的样子,等着陈希亮给出优厚的条件。

这个分寸要拿捏好,不然把陈希亮惹毛了,可就得鸡飞蛋打了。

正所谓‘君子可以欺之方’,不欺白不欺啊……

果然,陈希亮率先出价了:“只要能完成每天的功课,其余时间你可以自由支配!”

“每天都要应付功课的话,时间太琐碎。”陈恪还价道:“不如一段时间检查一次,这样你好我也好。”

“你要那么多时间作甚?”在陈希亮印象中,这么大孩子,不就是玩么,还用拿出整日的时间来玩耍?

“不瞒爹爹说……”陈恪便道出,自己这几日的去向。

陈希亮起先气不打一处来,直想揍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子,但当听他说到,陈恪决定将炒菜技术传授给那蔡传富,使其有能力养活老娘时,陈希亮又感动了:“那蔡老板的确是孝子,你能帮他的话,实在是一桩积善积德事。”说着拍拍他的头道:“原来汝等昨日,是做此勾当去了,直说不就完了?何必瞒着我,白吃一顿板子不说,还关了一宿的禁闭。”

“……”陈恪轻轻一记马屁奉上道:“哪想到你这么……开明。”

“某本就个开明的老子。”陈希亮果然受用,呵呵笑道:“你可以去教他厨艺,不过入股之事,就免了吧。君子不趁人之危,我们只要回账来就是了。”

“……”陈恪心说,真是个败家老子,便坚持道:“我们家将来也需要个进项,总不能光指着爹爹下力气,收回来款子后,还是在他店里入点干股吧,横竖不欺他就是了。”

“这样,等他生意好起来再说,”陈希亮不是那种古板之人,想想也是个理,万一自己长病生灾,孩子们总不至于饿死,便叮嘱道:“到时候人家有能力还债,还愿让我们入股,就不算我们趁人之危了。”

“是。”陈恪点见敷衍过去,便很痛快道:“全听爹爹的。”

“那就五天检查一次功课。”陈希亮也不知道这样对不对,但他愿意试试。因为他从陈恪的身上,感到了无穷的活力。不免生出一份期待,想看他能折腾出一番什么样的新天地!

“还是十天吧……”

“嗯……”陈希亮鼻音浓重。

“五天就五天……”陈恪果断接受,不敢再还价。

~~~~~~~~~~~~~~~~~~~~~~~~~~~~

陈恪还是小看了陈希亮,君子虽然可欺,但智商一点不低,陈希亮在父子之约里,还是留了后门的——父子只约定五天一查,但课业量多少,却掌握在老子手里。

古人学问无遗力,岂能让顽劣儿讨清闲?

而且老陈是铆足了劲儿,想让自家三郎和苏家二郎比一比,倒要看看谁家儿郎更优秀!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以最高的标准来要求陈恪,在具体制定课程之前,陈希亮先对陈恪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考试。结果发现他的大学知识要远好于预期,但小学知识却一塌糊涂。

这年代,以经学为大学,称语言文字之学为小学。比起宋人来,陈恪有超时代的知识积累,分析问题更加全面,思考角度更加新颖,加之他自幼熟读儒家典籍,对一些微言大义的解释与阐发,自然远超同龄人,甚至比陈希亮也不遑多让。

但陈恪的知识支离破碎,不成体系。对一些经义理解的很深刻,对一些经义又曲解的很厉害,对一些经义更是一窍不通……不过在陈希亮看来,这很正常,因为自己从没对他讲解过经义,只要他反复背诵。

这倒不是陈希亮偷懒,而是因为此时教学方法如此。一者,是为后续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二来,是这些圣人之言都有深刻的哲理和内涵,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讲了也未必明白。需要学生自己体悟,然后等到进入高一层学习时,由学问深厚的宿儒,来传道授业解惑的。

无论如何,陈希亮认定陈恪的悟性极高、思考能力极强。在没有老师讲授的情况下,就能自己想到这么多东西……简直是大儒的胚子啊!

‘孔夫子小时候,也不过如此吧……’做父亲的不无意淫的想道。要是他知道,陈恪的那些惊艳之谈,都是从后世的书籍、网络上看来的,不知该有多失望。

但在小学方面,陈恪的表现就惨不忍睹了。

所谓小学,就是要求学生对字词辨形体、通音韵、明训诂。

首先是辨形体,陈恪虽几乎无字不识,可一笔字写得太丑……这倒不是大问题,因为古人并不是从幼年开始习字,他们认为幼时‘骨软易伤’,所以要等到孩子长大些。才开始教其提笔练字。大约就是从十岁开始,而三郎还不到十岁呢。

真正的麻烦在‘通音韵’和‘明训诂’方面。所谓音韵,就是文字的读音,所谓训诂,就是对字词的解释。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不通音韵,就无法真正训诂。

陈恪的麻烦就在这里,由于时代的古今迁移,地域的南北阻隔,彼此的语音差异是十分明显的。所以他在陈希亮面前,才尽量少说话,就是怕被识破露馅。

但你要读书识字,押韵做对,就必须掌握今人的声韵调。更恐怖的是,除了掌握宋代人的声韵外,还得掌握古人的……唐代人有唐人的音韵,汉代人有汉人的音韵,先秦人有先秦的音韵,掌握不好那时代的声韵调,就无法真正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字……因为训释词义,往往需要通过语音来说明问题。

其实,宋代人自己都不怎么治小学,不去深究经文的含义,也不去探索古人的声韵,但那只是说一般的士子。凡是有成就的大学问家,无一不精通音韵学和训诂学,因为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基础打不好,上层建筑自然谈不上多牢固。

陈希亮就坚持认为,不通文字、声韵、训诂、天文、历法、数术,不能读古书,只能人云亦云,不能发前人所未发!

他这是把自家三郎,照着大儒的方向培养啊!

~~~~~~~~~~~~~~~~~~~~~~~~~~~~~~~~~

找出问题来,自然要对症下药,陈希亮开出了第一份作业——临《广韵》正文一遍。

所谓《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共五卷,是开国时官修的一部韵书,也是历代韵书集大成者。全书收字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个,注文共十九万一千六百九十二字,基本上是谁看谁吐,望之尚且生畏,哪里提得起学习的兴致?

这当然不符合宋朝,将科举做成最广泛事业的目标,所以真宗年间,为了便于士子记诵和掌握,降低应试难度。礼部又颁行了较为简略的《韵略》,只收字九千五百九十个,较《广韵》少了许多。

但陈希亮对三郎高标准,严要求,自然跳过《韵略》,直接奔《广韵》去了。

三郎看到这五本韵书,哪怕正文也有两万六千多字,还得用正书,一字不得潦草!不禁心中狂叫:‘你妹啊,还让我干别的不?’

他提出抗议,但陈希亮掀起温情的面纱,露出了严酷本相,面无表情道:“按照约定,只要你一次没完成功课,特权就要取消!”说着冷冷笑道:“与其在这里哀叹,不如赶紧提笔写字!”

“啊……”三郎惨叫一声,倒在床上。原本还对他争取到自由,无限羡慕兄弟们,全都只剩下深深的同情。

----------------------------------------------分割-----------------------------------

新章节写得不易啊,查了不知道多少资料。同志们,需要票票勉励一下。

第349章 夏(下)第29章 幸福会远么?第162章 对策第192章 璇玑第326章 哀莫大(下)第9章 陈希亮第366章 府尹难当(下)第371章 狗急跳墙(下)第5章 算计第258章 雷厉风行第333章 大师(中)第103章 西南无战事第15章 活在大宋第40章 正版天下第352章 和亲(上)第340章 迟暮美人悲(中)第365章 齐王殿下(上)第21章 传说中的神技第344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下)第336章 为善政忙奔(下)第291章 奇迹之城(下)第279章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下)第224章 商业机密第306章 使辽(下)第279章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中)第322章 大宋禁军(上)第79章 岳阳楼第241章 了结第127章 小日子第83章 大案第214章 说客第51章 中岩书院第282章 段氏(上)第9章 陈希亮第331章 武学与武举(下)第337章 失蹄唯退后(上)第372章 似是故人来(中)第376章 曝光(中)第270章 司马光第254章 春闱第121章 扑朔第358章 日食(中)第335章 兰畔照双衣(上)第317章 小妹进京(上)第181章 写你妹的太学体第311章 伊人无觅(中)第48章 聚首第202章 客从故乡来第192章 璇玑第306章 使辽(上)第298章 真相大白(上)第301章 全民偶像(下)第123章 拉风的太学体!第164章 品茶第310章 金风玉露(中)第377章 黯然销 魂(中)第344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360章 绯闻(下)第358章 决堤(中)第320章 空额(下)第116章 皇帝的苦恼第324章 真相大白(中)第360章 绯闻(上)第142章 耳光第364章 风水轮流转(下)第370章 伏杀(下)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上)第292章 受降(中)第284章 刺陈(上)第106章 寿辰第158章 三少爷的剑第7章 眉山寻父第329章 皇家武学(上)第102章 杨家将第378章 宾天(中)第297章 滇铜(中)第288章 无奈的老高(中)第376章 曝光(上)第144章 水淹七军第362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中)感谢感恩感动以及感想第344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第332章 经筵(中)第320章 空额(中)第374章 好家伙(中)第379章 白虎堂(上)第97章 帝心第337章 失蹄唯退后(上)第285章 献土(下)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184章 斗智第102章 杨家将第65章 少女与字典第81章 宿命的相遇第106章 寿辰第150章 手术第99章 我敢!第99章 我敢!第193章 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