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凯旋(中)

吕公弼一边看着信,一边拍案道:“东平郡王真如冠军侯转世啊!”

“呵呵,”文彦博呷一口茶,捻须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老夫是不赞成这样冒险的,”话虽如此,却不禁露出微笑道:“不过还真像霍去病呢……”

两人相视一笑,思绪都回到千年前……两次河西大败之后,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决定投降大汉。汉武帝不知真假,命霍去病前去受降。谁知他人还没到,匈奴人的军队却开始哗变,浑邪、休屠两王也举棋不定。结果霍去病仅带领了几个亲兵,就冲过了黄河,直抵匈奴人的王帐,命令两个匈奴王平息叛乱!

千年以降,人们都无法想象,霍去病当年是何等勇气敢只身犯险,要知道他可是害得匈奴人‘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罪魁祸首,匈奴人很有可能杀掉他或者扣押他!

然而霍去病居然就镇住了近五万个匈奴人,带着他们回到长安……

虽然赵宗绩的对手和霍去病的对手,远远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如今也不是那个汉人雄风正劲的年代,在这个整体萎靡的文弱之世,赵宗绩的举动亦需要不逊于霍去病的勇气和智慧!

这确实是一个不同以往的赵氏子孙!

从追慕千年的思绪中回过神来,吕公弼才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怎么之前一点都没听说过?”

“自然是被枢密院压住了。”文彦博淡淡道:“西府之中,大都是韩琦的亲信,把消息压上个把月,并非难事。”

“看来他们是想等赵宗实成为储君再说。”吕公弼恍然道。

“不错,”文彦博点点头道:“但事已至此,你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他们也不会再捂盖子了。要不了多久,官家便可名正言顺的将殿下召回京城了!”

文彦博说的一点错都没有,三天后的早朝上,枢密院便上奏,戴小八已经授首,虔州盐寇之乱基本平定。

官家闻言大悦,问诸位相公该如何封赏。

王拱辰道:“些许叛乱,纤芥之疾,派东平郡王和孙沔率大军前去,本就有杀鸡用牛刀之嫌,现在若是大肆封赏,只怕会让百姓以为官家不公!”

“王枢相此言差矣。”文彦博大摇其头道:“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此次虔州盐寇叛乱,若是换一个人平定的话,恐怕就是寇匪合流,势大成患的局面。当初在广西和交趾作战也是如此,如果不是东平郡王智谋高超、魅力超群,收复了广源州的蛮族,使他们为朝廷所用,同时又剪去了交趾人的爪牙,那些凶蛮的交趾人,怎可能这么快就臣服?若是没有东平郡王在,恐怕朝廷要多花上千万两银子,多调集几十万大军,也未必有今日之效。”

“这两场都是平定内乱之战,不是为我大宋开疆拓土的。功劳大不大,不看仗打得大不大,斩获得多不多,而是要看结束的快不快,避免了多少损失。所以微臣认为东平郡王有社稷之功,上次之赏太薄,这次正好补齐。”

文彦博这样一说,别人竟一时无法反驳,赵祯深表赞同的点头道:“不错不错,依文相之见,应该如何赏赐?”

“自古以来,军功最重!不赏何以固山河?”文彦博沉声道:“老臣以为,钱帛之外,应当进爵一级!”

“万万不可!”几名大臣同时喊道。赵宗绩现在已经是郡王,再进一级就是亲王!开什么玩笑!

“有何不可?”文彦博冷冷望着吴奎道。

“这……”在文相公冰冷的注视下,吴奎感到了面对韩琦时的压迫感,缩缩脖子道:“庆陵郡王……才是郡王呢……”

“这有何相干?”文彦博沉声问道。

“呃……”吴奎想说,你不能让他爬到未来储君头上啊!但是打眼一看,便见韩相公微微摇头,只好把话头硬咽下去:“倒也不相干……”

“五殿下这个亲王,是人家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换回来的。”文彦博睥睨着朝堂,大声道:“谁要是眼红,也去沙场上走一遭,要是也能凯旋而归,我文彦博一样替他去争!”让他这么一说,赵宗绩封亲王,竟似是板上钉钉了!

韩琦不说话,朝堂上一片寂静,官家便淡淡道:“就依文相之言吧!”

见这回真是板上钉钉了,满朝文武的表情精彩极了……有吃惊、有迷惑,有气愤、有深思。

下朝回到签押房,吴奎埋怨韩琦道:“相公为什么不让争了?”

“闭上你的鸟嘴!”他生气?韩琦更气炸了肺,一下摔碎了常用的茶壶,咆哮道:“你个蠢货还有脸说!你说赵宗绩就好了,干嘛要扯到王爷身上?!”

“我……”吴奎眨着懵懂的眼睛,惶恐的看着愤怒的韩相公。

“如果文彦博抓住话头,问你殿下有何功劳怎么办?他要是攀扯到二股河的案子怎么办?”韩琦恶狠狠的盯着他道:“你让殿下颜面何存?威信何存?!殿下的大事就是让你们这班蠢材坏掉的!”

吴奎被训斥的低下了头,他这才意识到,原来局面并非想象中那样大好,韩相公更多的是虚张声势……

“难道就眼看着赵宗实当上亲王?”待韩琦消了火,吴奎才小心翼翼的问道:“这样殿下岂不在他之下?”

“不把二股河的案子解决掉,就永远是这样的局面!”韩琦咬牙切齿道:“说起来,我还是小瞧了文彦博,这老货对势的把握已臻化境,面对这样的对手,永远不该把势用老!”

韩琦已经开始后悔,那日跟官家摊牌了。所谓底牌,威慑力最大的时候,往往在打出去之前,一旦打出去了,反而会让自己束手束脚……

“这次算是让那厮赢了一招,”韩琦深深一叹道:“来日方长,我们再扳回就是……”

但文彦博显然不是那种见好就收的君子,一旦让他得手一招,接下来便是绵绵不尽的后手!

在下次朝会上,他又提出,希望以郊迎大礼,迎接目前还是郡王的赵宗绩凯旋。

这下韩琦也忍不住了,出列道:“文相所言匪夷所思,当年你平定贝州王则之乱,朝廷可曾以郊迎大礼迎接?”

贝州王则之乱,算是这几十年第二大的内乱了,第一大的是侬智高之乱,当时整个岭南都沦陷了,所以狄青平定叛乱后,享受到了天子郊迎的厚礼。不过文彦博平定贝州之乱后,可是安安静静回京的。虔州戴小八之乱,在群臣心目中,显然无法与贝州之乱相比,何况赵宗绩已经得了亲王的头衔,再享受郊迎大礼的话,确实说不过去。

“若只是东平郡王凯旋,韩相公这样说倒也罢了。”文彦博却成竹在胸道:“但是韩相有所不知,滇王也要入京朝见,如今已经与东平郡王汇合一处。这是大理归附后,他首次进京朝见,且大理为大军平定广西出了大力,于情于理,合该以郊迎之礼待之。”

韩琦一听,心中一凛,为了给赵宗绩造势,这帮人真是无所不用啊!竟把段思廉拉来充场面!他自然知道滇王段思廉欲进京朝贡之事,圣上已经恩准了数月,却迟迟不见动身,原来是等着和赵宗绩同行!

“郊迎滇王合该如此。”见韩相公失神,尚书礼部侍郎胡宿赶紧顶上道:“但是迎接凯旋是军礼,这跟迎接藩王的宾礼不是一回事儿,岂能一概而谈?”

“胡侍郎此言差矣。”文彦博这边,也站出了如今翰林学士冯京……这位‘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的冯状元,可谓大宋朝的人尖子。之前因为他岳父富弼在朝,为了避嫌,一直在地方做官。富弼丁忧后,赵祯便在第一时间将他召了回来,这里面有他岳父的面子在,但也跟官家对他的好印象分不开。

只听他朗声道:“开宝八年,武惠王灭南唐而返,同行的还有来汴京朝见的吴越王,当时太祖皇帝以郊迎大礼待之,倒也没有人说,军礼和宾礼不能并行!”武惠王就是曹彬,当然这个王爵是追封的。

“这……”在大宋朝,祖宗法度就是天,人家举出了太祖的例子,胡宿登时无语。

“郊迎也可以,但是官家乃是君父,断无出迎儿子的道理。”好在这时韩琦回过神来道:“臣恳请,由庆陵郡王、判开封府赵宗实,代天子郊迎!”

韩相公此言一出,文彦博不禁心下一沉,暗道这老鬼果然不能小觑,竟在这么短时间里,便想到了化解之道,还反将我一军!

第285章 献土(中)第327章 于心死(下)第9章 陈希亮第107章 礼物第146章 营救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31章 一鸣惊人第320章 空额(下)第256章 一群逆天贼第5章 算计第302章 状元岛(上)第139章 我是你姨夫啊!第58章 豪夺第361章 官司(中)第230章 用钱压死你!第175章 早朝第228章 汴京钱号第322章 大宋禁军(中)第155章 生为备胎的父子俩第343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中)第357章 祥瑞(上)第308章 状元见状元(中)第331章 王元泽(上)第356章 制科考试(下)第307章 燕云(中)第276章 传胪(上)第357章 暗战(上)第296章 最宝贵的财富(上)第182章 大龙头的宝藏第二五二章 第277章 东华门外,状元唱名!(中)第281章 大理国(中)第312章 皇帝的决断(上)第145章 杀戮第132章 天籁第47章 包黑子很稀罕么?第310章 金风玉露(中)第349章 夏(下)第375章 困扰(下)第8章 苏氏第367章 破鼓(下)第290章 西线无战事(上)第281章 大理国(上)第126章 无言第28 九章 无耻的小陈(上)第357章 暗战(中)第210章 纨绔第377章 黯然销 魂(中)第297章 滇铜(中)第92章 路第111章 后娘第296章 最宝贵的财富(中)第307章 燕云(上)第283章 困龙(中)第二五二章 第214章 说客第371章 狗急跳墙(上)第79章 岳阳楼第90章 赵宗绩第357章 暗战(中)第333章 大师(下)第228章 汴京钱号第361章 官司(上)第348章 春(上)第288章 无奈的老高(下)第220章 硝烟散去第185章 投资第361章 官司(中)第333章 大师(下)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下)第326章 哀莫大(下)第一七就章 锁厅试第302章 状元岛(中)第222章 青天第375章 困扰(上)第378章 宾天(下)第319章 谁主浮沉(上)第326章 哀莫大(上)第295章 国际骗子(上)第90章 赵宗绩第86章 余文帅第57章 送别第273章 回应第376章 曝光(下)第288章 无奈的老高(中)第358章 日食(中)第152章 史上最强承事郎第45章 二郎失恋记第325章 丑闻(下)第361章 人选(上)第53章 打虎亲兄弟第376章 曝光(上)第318章 云诡(下)第114章 大生意第176章 罢相第137章 开始下雨了第79章 岳阳楼第178章 秋闱第45章 二郎失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