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长

韩家,韩玉芝见老爸从门外进来,迎上前去问了好,便准备告退,回自己闺房。

韩立仁点头表示了,对这个幺女,韩立仁心疼之余,又觉得很无奈。两三年来,虽说到韩家来说亲的人也有,但那些人家又如何放在韩家的眼中?

女儿的婚事,已经到了不能再拖下去的地步。实际上,目前幺女的婚事已经在京都中有不少议论了,上门来说亲的反而更少。

二子韩新勇考进士37名时,那段时间,京都对韩家有些新的猜测,倒是不少人上门来求亲。只不过,韩立仁觉得自家的地位会不会真有改变,是不是皇上对太子府的态度有了转变?

这份心疑之下,对女儿的婚事也在期待更好的人家。谁想,半年后皇宫那边并没有丝毫的迹象,太子府依旧一天比一天难过。

作为辅助太子的文华殿大学士,韩立仁在儒学上也是有一定建树的,虽说不能与同在太子府的张洪庭这样的大儒相提并论,他对儒学的解读和在实际中的运用,偏向杨盛文的主张。

有时候,想到杨盛文在位子上的那段时光,杨盛文虽说并不在太子府体系做事,可朝堂的工作和决策,对太子府的倾向是明显的。

而如今,太子府已经走到徒有其名,并没有半分实质的空壳子。这种状况,韩立仁的感受远比张洪庭等人要深刻。

近三年来,韩立仁也在努力着,用自身在儒林的一些影响力,试图让太子府在整个朝堂的影响力,稍微改善一些。只是,无论怎么做,都没有丝毫效果。韩立仁自然明白,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太子刘静的身体,没有丝毫好转,反而是一天天更糟糕。

太子的身体如此,无法承接大统,又如何让人看到太子府的希望?改弦易辙,那是很多人第一选择,为自己找更好的出路、更有远景的前程。

按说,韩家一门双进士,在最近几年中,儒林里也是有一些份量的。如果说韩立仁有意弃掉太子府而另投门户,是会受到欢迎的。

韩新勇在家,见父亲脚步沉重,似乎浑身都没力气的状态,明白父亲的心境。说,“父亲,不管怎么样,韩家会挺得住的。”

韩新勇两年前被任职,不过是一个八品的京官,钦天监主簿,这样的职位职能说普通。任职两年来,韩新勇也体会到在这样的职位上,想要有所作为,遥遥无期之感。

不过,韩家毕竟三个人在朝堂体系里,相互之间哪怕不能帮撑,各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总能够往下走。

韩立仁点点头,只是还在看着女儿的背影,这让韩家越来越尴尬的处境,也会让女儿未来与幸福越来越没选择的事实,让韩立仁不知所措。

韩新勇自然明白老爸的苦,一是太子府那边,很显然的一个事实,那就是太子熬过一天总有熬不过的一天。这样的一天一旦到来,韩家的处境会非常糟糕,可这时候又没有选择,不能主动。

另一个问题就是妹妹的婚事,想到这,韩新勇不免对杨家有些怨恨。要不是杨家,妹妹又如何会落到这样的尴尬的处境?

“父亲,妹妹的婚事还得看她的缘分,这也急不得的。”韩新勇知道这样的话,说出来毫无意义,但又能说什么。

“只是,苦了小幺。”韩立仁摇摇头。

“还不都是杨家给害的……”韩新勇抱怨一句,“不过,杨家那个书呆子,我看也毫无意思……”

“新勇,听说过《咏石》诗吗?”韩立仁沉默一阵说。

“嗯,听人说起。很不错的一首好诗。”韩新勇说着,将全诗念诵出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杨咏石的《咏石》诗,你知道杨咏石是谁吗。”韩立仁说。

韩新勇摇摇头,说,“据说是京都外传过来的,传得远,具体是谁做出来的,就不得而知。”

“这诗是某县学的夫子,在学考之际,临时出题。某秀才绕顽石一周,将这诗吟诵而出,才得杨咏石之名号。你说,这诗该是书呆子能够做出来么。”

听父亲如此说,韩新勇当即一震,说,“杨继业?”

韩立仁微微点头,长叹一声,也不知是感叹什么。杨继业本来与韩家有着最深的关联,可因为右丞相府被贬斥边关蛮地,杨盛文也是出于善意,才主动解除彼此的婚约。

按说当时幺女才十岁,另选人家婚配也当时,然而,这么多年来却一拖再拖,始终没有给幺女选得佳人。

近一个月来,韩立仁确实每天都能够见到太子,可他心里沉重。太子的状况越来越差,已经是风烛残年之际了。虚浮的身子,连抬手、说话都极为艰辛,每天坚持两个时辰处理太子府的事务,实际上,如今太子府又有什么事务要处置?

韩立仁也明白,太子如此坚韧地坚持,也是用这样的坚韧,不过是对外表示太子府还在。但这又有什么意义?

作为太子府系的人,只要不想脱离太子府,对太子这样的坚韧,心中还是非常尊敬的。太子之苦,远比他们要苦,但太子何曾抱怨过一句?

那虚浮、惨白、汗流满面的形象,深深刻在太子府每一个人的心里,这也是太子府这边的人始终还在运转,哪怕实际上都已经没有什么业务、没有什么权力。

对于离开京都五年的杨家,韩立仁因为退婚的事,多年来再也没有关注过杨家的事情。可他也明白,杨家对于儒林的影响力,并没有韵味杨盛文离开京都而减少。

“杨继业十二岁考取秀才,但后来,一直未能参加乡试……”韩立仁将自己所知,告诉心气较高的二子,也是想让他从杨继业这受到一点刺激。

韩新勇站着,看向前方某处,不知要说什么才好。韩家双进士,确实让韩家有不小荣光,受到称赞。这杨继业的《咏石》诗,确实很了不得啊。可惜,杨家不是右丞相府了……

第497章 谁来主持第385章 证据确凿第645章 重开右相府第51章 冬梅杀到第93章 初进县衙第498章 议婚事第356章 挺过来了第337章 冲阵强杀第47章 低级粗糙第225章 看不透第112章 土茯苓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225章 看不透第168章 刘耀辉出面第15章 巫 龙第257章 轻松胜出第229章 失 宠第31章 逃 学第527章 文朝周边外族第151章 削劲的血性第18章 县学内第105章 二皇子刘伟第437章 收获丰厚第595章 死士刺杀第156章 二对二第356章 挺过来了第213章 至少两年第41章 微 澜第474章 少爷少爷第108章 信任训练第651章 不欢而散第2章 有鬼呀第67章 一声炮响第716章 出 击第558章 破坏战场痕迹第18章 县学内第326章 住泾延镇第97章 虎口夺食第447章 发酵与演变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595章 死士刺杀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285章 赶时机第141章 准备出发第182章 第一亲第432章 巫豹战大和尚第479章 进入战壕第704章 安 睡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298章 夜里出货第153章 六十招,命还在第643章 尚书秦钟彬第295章 恒源商贸的要求第664章 杨妈的紧箍咒第33章 看夜校第670章 经营北地思路第140章 改进的方向第274章 身子麻第344章 此计可行第280章 百十斤第63章 一路冲杀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287章 行动了第121章 回都蛮寨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590章 轻度脑溢血第562章 鞑子来了第599章 见湖镇汇报1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17章 夜校之议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87章 战后相见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614章 杨家幺儿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6章 过 关第473章 嘤嘤地哭第62章 杀匪虎第667章 北地耕织第249章 第一招第142章 代边蛮寨古尚坪第379章 领军需第68章 决战起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395章 奇袭见湖镇(七)第57章 攻 杀第116章 削劲哥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484章 宫崎山之死第688章 当断得断第347章 芒劲角第148章 第一战第59章 肠线及缝合第708章 有多强第512章 见老爸第330章 没信心第75章 赴死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