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办学堂

办学堂那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事关学子们的前途,任谁也不敢不认真。可孙晓君听杨继业的说法,学堂这边,会让学子试读,如果觉得好,才安心下来入学,多少有些儿戏。

不过,转念想,这么做起来,对学子确实有好处,但对夫子怎么说?在学堂,夫子是最为尊严的存在,只有夫子尊贵,任何人不敢对夫子的话不听,学子们才有尊敬和肃穆之心,才能安静下来学习。

俗话说:尊其师,信其道。只有坚信夫子所言是真理,学子才会接受。

杨继业并不解释,只是笑笑。孙晓君虽不得启发,但这是杨继业的事情,他也不好过多指手划脚。

孙晓君突然想到另外一件事情,说,“杨兄,荣盛镖局目前怎么样了?”

“应该正常,运送货物到荆蛮楚地那边交接吧,现在。”杨继业不瞒着舒贤俊,不能说的话,自然不说,事关敏感的话,也不会多说。“对了,孙兄,之前孙兄大义,一千担米粮,是以银钱结算还是以米粮结算?荣盛镖局危机过去,欠下孙兄和孙家的大人情,就先记下了,彼此合作,总要算明白欠账,以后才更多合作。”

“杨兄,我们俩就不提这些事情,他们自己去理会就好。”孙晓君作为文人,自然不愿意多谈商事。

“孙兄,我也明白。最后说一句,请孙兄见谅。”

“杨兄,请说。”

“孙兄,之前孙家接过朱砂矿的货物,我建议孙家不必要往外跑找销路。直接找恒源商贸,卖给恒源商贸的赵廷保,他会收的。至于要价高低,孙家那边自定吧。

孙兄,这一次要价别太低了,因为以后荆蛮楚地那边的所有朱砂矿,都会走孙家这边路子,价格会提升到正常的价位,孙家如果这时候要价低了,下一次不好提价,你说是不是?”

“啊……”孙晓君没想到杨继业会说这个事情,孙家之前吃下一下朱砂矿石,也是促成与荣盛百货之间的合作。

谁知道杨继业这时候说将朱砂矿石转手给恒源商贸,那为何不是荆蛮楚地那边直接与恒源商贸合作?

见杨继业面带微笑,非常自信,绝对不是玩笑。孙晓君也不问其中原因,回去与孙家的人谈到这个事情,孙家负责这事情的管事,也怀疑真假。孙晓君便让管事先找恒源商贸的赵廷保聊聊,问一问。

到镇远镖局卖掉消息传开的第三天,也就是周家对荣盛镖局动手不足十天,垣武城这边的局势已经明朗。

恒源商贸和周家看起来与往常没两样,但周家的门店面、商铺等,严重人力不足,可又不敢招新忍受,担心有敌手借机安插人进到周家来,周家反而更不安全。

恒源商贸那边的发展也显得平稳,但赵廷保已经离开,孙家的人没找到赵廷保,却找到宋道全,有意将朱砂矿石售卖给恒源商贸,宋道全得知朱砂矿石来至于荆蛮楚地,当即不还价,有多少恒源商贸吃下多少。

这样的合作没有对外泄露商机,宋道全也明白,这个哑巴亏是必须吃下,何况恒源商贸将这些货带出去,还是有一定利润空间。

此时的宋道全基本猜中荆蛮楚地的来历,实力和他们的真正意图,心里虽说后悔。但也明白,即使重新来一次,恒源商贸的立场也会走之前的那条。

原镇远镖局卖掉后,垣武城这边的人一直在猜疑,不知买家会用来做什么。特别是那三家镖局,担心接手的人还是开镖局,那么与之前的格局就不会改变。

而在第三天,原镇远镖局的大门上,突然挂出一块匾额:知书堂。大门两侧,各挂一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句)

而里面,目前暂时还是之前镖局的格局,一时间还没有改得过来。不过,进大门后,立有一竖牌,上面写有关于“知书堂”学堂的有关事项。

一是开办学堂,招收蒙童进行启蒙;

二是对童生、秀才这两类学子做考前指导,意思是经过考前指导后,学子参加秋试、春闱可包考取;

三是对成年的人们进行识字培训,让这些人可认字,然后推荐工作;

四是对从事商业规则的管理层,或者想晋升到管理层的人员,进行专业的管理方面的培训,培训合格,学堂负责推荐工作。

孙晓君、钱儒龙与秦浩然是一起过来的,听说这边要做一家学堂,特别地过来看。

走到大门,见门楣上的匾额:知书堂。觉得有些意思,再看到两边挂着的联,孙晓君不由地感概说,“杨咏石出手,果真不一样啊。”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好一对联啊,果真绝妙。‘道义’二字当真是圣人心怀,‘文章’二字则是我们读书立言立德之境界。”孙晓君见了这一幅联,知道这样的对联传开,必然又是传世的东西。

秦浩然原本不怎么在意的,但得知是杨继业准备在这里办学堂,那是华新社的自家人,总得过来看一看。见了这一联,也是感触良多。文人读书,终极的目标是什么?很多人心里都不清楚的。

对于不同的读书人,自然有不同的追求,有各自依托生存处境而设立的愿景。对秦浩然而言,他自谓有才学、有志向,但如今不过是一举人,还很穷。心里的感怀自然不少,也受到生活处境的变化,发生过改变。

可这时候,看到“道义”二字,便觉得心底的热流有滔天波浪,翻滚涌起。心潮澎湃,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世间读书人,多纠结在书本经学,多沉湎在诗词句读,多陶陶然于解读圣人之言,然后争论是非。在秦浩然看来,读书人不该如此,而是要将所学,有所用。如何用,用在哪?

秦浩然一直以来对自己也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论。而此时,见到杨继业这句“铁肩担道义”,便感受到自己该做什么了。

“这是谁家狂生,敢由此狂言?”一个讥讽不声音传出来。

第333章 杨咏石的曾经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368章 张涛到杭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464章 麻烦上门第14章 巫 家第456章 追与逃第179章 讨要战马第642章 太子监国第351章 购米粮的路子第611章 绝巅苏子第716章 出 击第372章 两万暗兵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16章 你赖皮第509章 校长人选第277章 诵诗扬名第436章 让我活命第381章 无需明证第628章 无路可上第158章 逼反蛮族第257章 轻松胜出第677章 谁递陈条第640章 召见杨盛文第495章 书堂选址第626章 徐金胜运气差第235章 乱了分寸第593章 进宫面圣第108章 信任训练第343章 耍蛮气第174章 猎杀杨继业第653章 星星之火第384章 批条在谁手中第269章 欺负人第294章 各方态度第234章 碎马脚第196章 初战大捷第325章 军心气势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497章 谁来主持第249章 第一招第18章 县学内第491章 进 城第345章 监军出场第58章 真面目第86章 装傻啊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235章 乱了分寸第178章 胜 出第38章 学内功第605章 外围肃清第150章 骑兵突袭第472章 哑口阻击第567章 鞑子增兵第706章 要见太子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384章 批条在谁手中第526章 到底有多强第543章 演武与誓言第352章 倭寇来了第3章 老 妈第555章 追击与反杀第504章 亲赴幽州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623章 初战有功第42章 太子刘静第625章 金银不用给第485章 胜利了第10章 三拳决恩仇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61章 豹虎斗第32章 萝卜干第412章 山里潜伏第350章 粥场郑明亮第364章 倭寇来源第385章 证据确凿第178章 胜 出第24章 俘获三个第639章 活不过三天第12章 讨价还价第536章 北地多豪侠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481章,倭寇噩梦第296章 孙家助力第528章 赴北地第97章 虎口夺食第262章 难选择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389章 奇袭见湖镇(一)第133章 给你选择第479章 进入战壕第456章 追与逃第460章 运送大队第219章 云长坪寨第717章 算你狠第273章 夜里的相处第589章 韩家论说杨继业第584章 皇孙见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