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进宫面圣

见到儿子回归,太子刘静心中安定,当晚,父子俩说了很久话。对于杨家的情况,刘铭了解不多,可对杨继业这位先生,那是发自骨子里的敬佩。

刘铭处在死亡边缘,又到了即将崩溃的关口,此时,遇上杨继业,让他得到安宁的生存环境,让他看到自强之后的强大,看到人的另一种活法和希望。

同时,杨继业带来的很多打破刘铭固有观念的东西,让他在新奇之余深刻地认同这些事情。种种因素之下,刘铭对于杨继业的认可,已经不弱于病体缠身犹在疼爱他的父亲。

听了儿子所说,刘静太子也深有感触,对这个年少的杨继业很好奇。其间,阿德对杨继业也是比较看好,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当年那个京城有名的书呆子,到荆蛮楚地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才有如此大的改变?

太子刘静想当面看看杨继业,这对文朝以后的传续也会有巨大影响到存在。只是,杨继业在荆蛮楚地,一时间也不可能到京都。

早早得知父皇不上朝,太子刘静多少有些别样的想法。按照昨天朝堂的热烈,今天怎么可能不上朝?难道一夜之间,父皇对太子府由认可转变为怀疑?这也是极大存在的局面,文昭帝对太子府一直都有防范之举,朝堂的人都明白这一点,太子刘静心里也知道如此。

历史上不少父子争位的故事,到文朝后,文昭帝一直都严防这样的事情发生。太子刘静也懂得,在太子位上几十年来,体会是非常深的。

不早朝,意味着什么,说明昨天带回来的胜利、军功都被淡化。如果父皇有意如此,朝堂其他人自然能够看到这些的。

不过,太子刘静还是选择主动去皇宫面见父皇,请安。从孝道上说,这也是必须之举。太子刘静毕竟才从北地返回京都,请安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到皇宫,却遭到了拒绝,没那个进入皇宫面见父皇。对太子刘静而言,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也习惯如此待遇,默默地返回太子府。

不过,才回到太子府,却听到另一个消息。那就是张洪庭主导下,传圣旨去荆蛮楚地将右丞相杨盛文召回京都。具体的任职还不明,可皇上召回被贬边地的杨盛文,本身就说明了圣意,不难猜测和推断。

太子刘静当即将韩立仁找来,两人讨论这个事情。韩立仁也为今天突然得知的消息,也是心情难安。召回杨盛文,是好还是坏事?

推想前后,韩立仁觉得应该是好事。太子刘静北上取得成就,这时候将亲善于太子府的杨盛文召回,不是要强化太子府一系吗?

如果说召回杨盛文,是要将杨家除掉,这显然不可能的。文朝以来,一直都善待文士,而杨盛文在儒林中更是最顶尖的大儒,受到士林推崇和敬仰。这样的存在,如果说文昭帝要除掉杨盛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韩立仁是在半路遇上太子府前来的人,随后近太子府,与太子刘静论及今天突发的事情。

“太子殿下,召回右相是朝中人早就有设想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韩立仁说,“不然,当初右相遭到贬去边地,就不会留下右丞相府不动。

殿下在北地为国立功,这个节骨眼上,召回右相,那就是需要右相回京来辅佐殿下了。太子府有右相扶持,我想,很快就能够稳定大局……”

更近一步的东西是不可说的,两人心里明白,却不说出口,就不会有什么忌讳。

“殿下,快则十来天,慢则半个月。右相就再回京都,到时候,这里的局面就会明朗。不过,下官以为,殿下也不能完全等右相到来。这些天,京都必然……”

对于韩立仁这样的提议,太子刘静心里明白。杨盛文回京对太子府有利,他能够看到,其他人自然也能够看到。

上午自己去皇宫求见遭到回绝,那下午还得再去,至少,要得到什么时候可见到父皇的消息。如此,对于太子府在京都的地位,才更为安全。

杨盛文抵达京都之前,太子府肯定会有很高的危险性。敌手肯定感受到文昭帝对太子府太多的改变,很可能要乘杨盛文抵达之前,做出最后的手段。

当然,杨盛文返京都路程也会有危险,肯定有不少人都不希望他回京都。

对于太子府接下来会面临什么样的危机,对方狗急跳墙时,会有什么样的过激行动,如今也只能猜测。好在太子府这边,阿德回来,刘静也从之前的禁军里选调离一队人听用,实力上有所提升。

太子刘静同韩立仁讨论之后,对于接下来要做到事情,还是做了周密的部署。即便可用的力量不多,但太子府的防卫力量这几年都是少而精。

下午,让韩立仁回家休养,刘静便组织了三马车出太子府。三马车都是空的,太子刘静、刘铭和阿德与另外两人,早就在韩立仁的车里离开太子府。

刘静并没有去韩府,在某一个早有准备的拐角处,从韩立仁的马车中除去,到另一马车。对于刘铭返回太子府的事情,是太子府目前最为机密之事。

跳开别人的监视,有阿德这样的大宗师级别在身边,脱开其他人的监控还是不难的。等到傍晚,太子府三马车前后出行,吸引外人的注意力,到街上后,三马车分散开。

而太子刘静却已经到达皇宫前,这边已经有太监接应入宫。老太监始终都不露面,真正侍候在太子刘静身边的人,也都是老太监安排的,可用之人。文昭帝那边醒来后,立即有人传信给太子刘静,刘静便在寝宫见到文昭帝。

文昭帝精神不错,固然有装给儿子孙子看到用意,也是因为见到了刘铭这个皇孙。刘铭一直给文昭帝很好的印象,觉得刘铭的相貌本身具有那种登临巅峰的命格。

如今见到刘铭,见他神态又有不小转变,年纪小小,有沉稳和大气之韵,自然老怀甚慰。

第520章 哑巴开口第610章 西湖传说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374章 积怨在心第663章 杨妈的欢与乐第554章 留火种第119章 高福高寿第146章 态度粗暴第202章 开 仓第109章 教数字第717章 算你狠第26章 女孩与老者第165章 竹 石第441章 直接斩杀第30章 内功是什么东西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401章 大儒登门第29章 伯权大师第128章 圣学教化第716章 出 击第388章 见湖镇外第148章 第一战第703章 谁家相公第98章 忠心换枪第605章 外围肃清第321章 选兵和后勤第253章 荣盛镖局第104章 汗如雨第672章 心与善第56章 各方反应第34章 《劝学诗》第705章 离开豫南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680章 陈条之辩第65章 匪众逃散第699章 排禾县第216章 项目开工第371章 解愁一席话第53章 混乱起第58章 真面目第290章 五家齐聚第60章 大火阻路第536章 北地多豪侠第56章 各方反应第28章 酬 谢第439章 几种作物第181章 处置中年文士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60章 大火阻路第278章 九个一第57章 攻 杀第46章 一把竹筒枪第672章 心与善第545章 情况有异第640章 召见杨盛文第497章 谁来主持第311章 左丞相府选兵第7章 铁 叔第691章 什么来路第640章 召见杨盛文第393章 奇袭见湖镇(五)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138章 仿制成功第67章 一声炮响第446章 筹划新粥场第132章 谈不拢第197章 破关卡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梁第46章 一把竹筒枪第284章 孙大炮第51章 冬梅杀到第661章 见面欢第525章 怒气难平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庄第697章 钦差到第131章 黑脚蛮主第684章 堵决口之策第87章 战后相见第371章 解愁一席话第178章 胜 出第375章 远袭倭寇第542章 亲自下场第150章 骑兵突袭第142章 代边蛮寨古尚坪第602章 刘浪成熟第331章 何来军粮第148章 第一战第695章 城门交锋第294章 各方态度第285章 赶时机第275章 文名单薄第295章 恒源商贸的要求第146章 态度粗暴第567章 鞑子增兵第184章 夜行军第144章 小王爷读书少第570章 命不该绝第38章 学内功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