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一屋不扫

教室有三间,目前用两间。

一间是大人们学习认字、计数的,是标准的夜校,识字补习班性质的,总五十人;另一间,则是七岁以上到十二岁以下的蒙童,到这里进行蒙学,目前的班额是三十人。

蒙学班才上几次课,记诵三字经和认读一些日常用语,比如亲属称谓的字。识字班基本上是巫家寨一些管理层,他们有一定的基础,杨继业要做的事情,就是强化他们的认字率,读写能力和计数、统计等能力。

先打扫蒙童这一间,巫素贞、巫小陆和杨继业三人打扫,随即,男孩和中年男子也过来参与。大家对扫地本来都不熟悉,也就杨继业从小学就训练过,便给其他人做指导。

告诉他们该如何清扫,力气怎么用才不至于满屋扬尘。扫完一间,寨子平时负责打扫的妇女过来了,见杨继业等人在清扫教室,忙跑过来跪地认错。

杨继业微笑着说,“婶子,这不怪你。我刚才和小六说了,以后,夜校这边的学生,每天都会安排他们值日,打扫好卫生的。”

“先生……”大婶都哭起来了,这个事情真如此,寨子的人会如何看她?这是巫龙交下来的任务。

杨继业也体会得到大婶的难处,笑着说,“四姐,你给她说说吧。要不这样,学生值日是学生值日,大婶的事务主要检查哪里没扫干净。查到没扫干净的,责令当天值日生扫三天。”

“杨大哥这个主意好,我觉得太好了。”巫小陆说。

巫素贞在村里名望可不小,除了她是巫家之女,千金小姐的出身,还有就是武力值高,在年轻一代女子里,也是主角的角色,寨子里的大婶自然听她的话。

蒙童学生们得到传讯,陆陆续续赶到教室。随后,见先生杨继业和巫家两人都在扫地,一时间不知要做什么,心里戚戚。

传讯让学生到教室上课的时候,也告知他们今天先生要检查各人的学业,不过关的,肯定要受到惩罚。这些人来到路上,一直在复习,将之前学过的字和三字经记诵的语句,都在念诵,要记牢基准,免得手板心受痛。

夜校班的学生,肯定要等天黑才会集中过来,因为这些人白天都有事情要负责。

蒙童们见先生扫地,想要帮忙又不敢,教室这边也没有工具。

杨继业将手中的扫帚,交给一个个子稍微大一些的男孩,转身到黑板前,在黑板上写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想想,又写一句: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等教室清扫好,桌椅也整理好,杨继业便让蒙童们坐下。教室里有五十个座位的,目前才有三十蒙童。虽然村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多,能够被选进来的,都是熟蛮族群中有地位的人的孩子。

杨继业先让巫素贞坐到位子上,微笑着说,“四姐,今后你就坐那吧。对了,寨子里如果还有女童想念书的,也可带一些来。这个与巫龙大哥约定无关。”

巫素贞听了,随即站起来,很严肃地说,“谢先生。”

“四姐,无需如此。”杨继业也知道,文朝里的先生,地位高高在上,神圣化的存在。学生如果没进步,落下学业,不仅可随意惩罚,还可将家长叫到学堂斥骂一通。家长必定是感激涕零,告罪不迭。

今天的课业是复习。杨继业先念诵了三字经,下面的蒙童便摇头晃脑地在诵读,然后自己记诵。

杨继业见哑巴男孩站在教室门外,走近了,笑着说,“想来就来吧,会写字吗?”男孩并不回答,却怯生生地进了教室,走到一空座位上。

寨子里的小子,也知道夜校这边来了一对哑巴,因为巫素贞之前交待过,不准欺负他们。小孩子对两人虽然好奇,不过是在门口偷看,不敢找男孩玩。

这时候,有蒙童看到男孩进教室,看一眼,旁边的人也看过来,但他们诵读声却不敢断。估计也在好奇,哑巴是如何读书的。

回到黑板前,杨继业手里的戒尺轻轻敲了一下讲桌。顿时,所有的声音都停下来,寂静无声。

杨继业点了五个人念诵三字经,都还不错,完整地记诵下来已学部分;然后,又点了两组,各十人,在黑板各一侧听写,让下面的人评判,哪一组得分高。

一堂课也就完成。稍微休息,第二节课开始,杨继业说,“今天,大家来教室的时候,看到先生和小六、四姐都在清扫教室。以前,教室交给大婶来做的。我决定,从今天起,教室的卫生由我们自己负责打扫,大婶帮检查,哪一天的同学没做好清扫工作,就处罚多扫三天。

为什么要这样做?”

蒙童们本身就不敢有质疑,杨继业随后指着黑板早就写好的字,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间屋子的卫生你都不能清扫干净,又怎么治理天下?清扫一屋,也是处理自己身边最细小的事务。从小事做起,逐渐学会处理事务,锻炼自己处理事务的能力。

一个人的能力怎么得来的?小动物会学习动物妈妈的行走、扑击,学妈妈寻找食物等等,都是在学习,强大自身,才能生存下来。我们读书是更高级的学习,书本里是前辈、先贤的知识、处理事务的经验,这是我们必须好好学习的。

另外,学习做好身边的事情,是更直观地一种锻炼。就比如我们扫地,只有动手去做了,想了,才会知道怎么用力气才扫干净,又不会扬尘等;又比如我们去砍柴,知道砍柴要先把刀磨锋利了,砍柴才不费力气。

身边的事情很多,我们不可能每一件都去做,但必须去做一部分,在动手做事的过程,动脑筋,思考怎么才能将事务处理得更好……”

讲一阵,杨继业将另一句话也写在黑板上: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随后,讲了一个故事,将历史上清朝刘蓉的故事讲出来,说明一个人要从细小的事务中,养成好习惯,长大之后,才能够有更强的本领。

第128章 圣学教化第325章 军心气势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119章 高福高寿第694章 夜 战第411章 王府军开拔第222章 功夫不负第595章 死士刺杀第207章 年少英杰第533章 多高士第501章 殿试中榜第161章 杨猛出战第448章 去皇宫第628章 无路可上第86章 装傻啊第86章 装傻啊第75章 赴死之杀第416章 张靖海家世第142章 代边蛮寨古尚坪第169章 交战规则第580章 鏖战寨墙第65章 匪众逃散第660章 了心愿第95章 二八分账第464章 麻烦上门第569章 分头跑第108章 信任训练第395章 奇袭见湖镇(七)第97章 虎口夺食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344章 此计可行第23章 乱斗及旁观第72章 平叔现身第183章 议定攻山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545章 情况有异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586章 再临垣武城第291章 各家选边第8章 闯王府第54章 逃得掉吗第508章 教学理念第363章 刘府夜谈第624章 拼死硬杀第494章 未来三年第612章 强军铁军第685章 抵达裕口县第103章 用杨家束缚杨家第611章 绝巅苏子第71章 刺杀技之威第617章 寄望皇孙第401章 大儒登门第135章 谈崩了第540章 一戳难防第644章 聚仙楼第414章 张靖海第169章 交战规则第436章 让我活命第467章 方家之谋第194章 小六出战第420章 不缺胆气第365章 又得赶路第441章 直接斩杀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71章 刺杀技之威第671章 十万人为根基第100章 我们做第560章 阿德到来第344章 此计可行第365章 又得赶路第709章 新仇旧恨第498章 议婚事第40章 端阳诗会第492章 生祠与奉供第704章 安 睡第329章 知府唐俊词第61章 豹虎斗第343章 耍蛮气第139章 洞内作坊第444章 突然发难第443章 传假令第319章 匹夫有责第154章 朱成章和刘世博第403章 三件宝第292章 飞鸽传信第90章 知与行第376章 护墙交战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418章 两人见面第130章 演 说第394章 奇袭见湖镇(六)第613章 刘裕论政第302章 杀意森然第553章 邀入伙第706章 要见太子第713章 一枪撂倒第591章 姜是老的辣第280章 百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