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清创术

19世纪的外科学,约翰可以讲些什么?

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如果对于21世纪任何一个外科专家来说,这都是一个让他们嗤之以鼻的命题。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任何一个外科医师都不可能讲清楚,但是对于19世纪末的外科学来说,讲起来就容易太多了。

说白了,这个时代的外科学没那么复杂。

为现代外科学奠基的消毒、麻醉、输血等技术,在这个时代都已经开始出现,但是在后世的外科医师们看来,现在的技术甚至连粗陋都算不上。而作为这几个领域的绝对“权威”,约翰?亨特拉尔先生只需要顺着自己以前的研究讲一下,然后展望一下未来就足够了。

而且……

“关于这些基本操作技术,我只强调一点!”

一个多小时以后,看着台下黑压压一片人头,约翰深吸了一口气道:“先生们,外科学要想脱离一门技艺的范畴,成为真正的科学,我们就必须要自己把它当成一门科学来看待!而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我们的经验是绝对不够的……”

此时整个礼堂中,只剩下了约翰一个人的声音。

对于任何一位外科医师来说,约翰的话都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了。从许久以前开始,内科学就是欧洲最古老的学问之一,但是外科学的发展则大相径庭。最开始的时候,外科医师和理发师是合二为一的,后来则渐渐独立了出来,直到这个世纪的下半叶许多医学院才开始有了外科这门课程,有了外科医师这个称呼。

粗鲁曾是他们的代言词,穿着肮脏的围裙、举着斧头和长锯则是他们一贯的形象。

虽然这些年因为麻醉、消毒等技术的进步,外科医师们已经逐渐有了一定的地位,但是如果和内科医师们相比的话还是相差较远。因此对于在座的许多人来说,约翰的话很容易就能得到他们的认同,因为只有外科学真正成为了一门科学。那么才有可能追上内科医师,不再成为他们眼中的“野蛮人”!

“所以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就是操作要标准!”

正中心的讲台上,约翰?亨特拉尔先生侃侃而谈:“病人们为什么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我认为不应该随意的去决定。而是必须有一定的指证,也就是说如果外科医师决定为病人做某项手术,则对方的症状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不能轻易动刀……”

“想要让外科成为真正的科学,我们必须要严格注意自己的形象!在我看来。穿着围裙、西服,甚至赤膊上阵做手术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而且为了尽可能保证手术台上的无菌状态,我们还应该待上帽子、口罩和手套,穿上隔离衣,并且保证它们在每一次使用后都能得到严格的消毒……”

“……手术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规范所有的操作,比如说皮肤消毒的范围、手法以及手术的铺巾操作等等,或许大家会觉得这样很麻烦,也会增加我们手术的成本,但是我们的研究已经证明。这样做的话可以大幅度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还有一些细节,我们终究也是要规范起来的,比如说持刀的手法,比如说切开皮肤和组织的步骤,再比如说最后缝合打结的方式等等。或许对大家来说,这些细节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必要,但是……先生们,用不了几年我就会向大家证明,它们的作用肯定超出了你们的预想,并且极为重要……”

……

接下来足足半个小时的时间。约翰都在强调着标准操作的重要作用。

标准这个词,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其实是相当陌生的,别说在刚刚发展起来的现代医学领域,就是在其中工业领域中也很少出现。所以约翰在台上讲的口沫横飞。但是台下人们的反应却不出他的意料之外,大多数都是一脸的不以为然。

当然,也有极少数人隐隐若有所思。

对于此约翰也不失望,他知道想要说服这些人要么就是拿出详实的证据,要么就是拥有着让他们不敢反驳的威望,而这两点暂时来说约翰都还没有具备。就像他刚刚说的外科医师“武装”一样。到现在算上美国,总共也没有几家医院外科或者开业的外科医师们愿意穿上笨重的隔离衣,尤其是在盛夏季节,口罩这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避之不及。

夏天光着膀子上手术台的,依然是屡见不鲜。

因此约翰并不是很着急,他需要时间去收集大量的临床数据,来证明他理论的正确性。像今天的演讲如果能引起一小部分外科医师的注意,进而让他们尝试自己的理论,那就是莫大的胜利——对于这个时代,你不能要求太高了……

“先生们,在今天演讲的最后,请允许我介绍一个最新的研究成果!”

当时钟的指针指向了十一点半的时候,约翰终于说完了自己对这个时代外科的看法,抛出了最后的大杀器:“就是关于外科伤口的处理原则!”

“嗡……”

听到这里的时候,台下小范围内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一个多月前,在德国的那次会议让亨特拉尔名声大噪,但是大家的主要目光都集中在了x线和抗毒素血清上面,只有极少数的外科医师才认真关注了这项所谓的伤口处理原则。不过这次来了伦敦之后,约翰的那本《亨氏外科学》又被赠送出去了好多本,不少人都看到了。

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质疑声当然很多。

不过台上的约翰当然不会在意,提起精神大声道:“先生们,经过我长时间的摸索和试验,找到了一个可以有效预防伤口后续感染的方法……”

在伦敦大学的小礼堂中,约翰详细的公开了伤口处理的原则。

认真来说,外科伤口的处理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相当繁复的过程,只不过对于19世纪末的医学知识来说,未来的那些标准明显是不适用的——太过复杂了一些。比如说注射破伤风毒素等等处理措施,这个时代根本就不可能。所以经过仔细的考虑之后,约翰把那些步骤进行了大幅度的精简。

说白了,就是清创、冲洗和缝合!

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

未来哪怕一个从未接触过医学的普通人,也知道受了伤之后一定要清除伤口中的脏东西,如果伤口的时间比较久的话,还要去掉已经腐烂或者失去活力的肌肉组织,然后消毒、缝合。但是在19世纪的时候,既然外科医师们已经意识到了需要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但是没有人认为处理伤口的时候还要彻底的清理,除了异物之外还要清除那些已经失去活力的组织!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步骤,让无数人为之丧生。

或许在平常的时候因为发生概率比较低,人们还看不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但是一旦到了某些特殊的时间段,比如说战争发生的时候,外科清创术的重要性就彻底体现出来了。受伤的军人们伤口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会导致感染并发率极高,而在没有抗生素的时代一旦发生了感染……

纯粹用酒精等消毒什么的,肯定是有用的,但是是不是像很多穿越小说中写的那样,在古代就能制出精确浓度的医用酒精,并且在战场上大发神威,救回无数的伤病,约翰?亨特拉尔先生就要持保留意见了。

一是要清除异物和失去活力的组织,二是要反复大量的冲洗!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答案,要知道如何判断肌肉组织是否失去活力本身就不简单,对于这个时代的外科医师有相当的难度,而约翰要做的就是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让伦敦的外科医师们形成一个粗糙的概念……

……

约翰离开伦敦大学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而经过了和数十人的交流之后,约翰早已经精疲力尽,脸上爬满了疲惫之色。

在送别约翰上马车的时候,李斯特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才开口问道:“约翰,你觉得……外科医师可以追上内科医师的地位吗?”

“当然!”

毫不犹豫的,约翰用力点了点头。

想想后世金眼科、银外科的说法,想想医学院最优秀的毕业生大多数希望选择外科而不是内科,想想美国住院医师match的时候外科难度远大于内科等现象,约翰毫不怀疑这个世界一样会走上这条道路。不是说外科医师就一定要强过内科医师,两者只是不同的岗位而已,但是外科医师的地位必然能够追上,这是毫无疑问的!

而且这个时间点,肯定不会太远了。

怀念着自己上辈子身为外科医师的风光,约翰认真的冲着李斯特沉声道:“先生,我可以像您保证,用不了太久,外科医师就能摆脱人们传统的看法,迎来外科的新时代了……”

……

不知不觉,又一卷结束了。(。)

第40章 投资第12章 意外的电报第40章 切入点第22章 资助第18章 条件第23章 作用第27章 多事第19章 46第3章 对抗第8章 辞呈第11章 无线电的消息第十八章第52章 印象派第50章 入股第十二章第12章 摩托罗拉第14章 期待第45章 朱尔典第38章 莫名的邀请第24章 划时代的发现第四十章第5章 传奇之路第17章 办法第24章 抵岸第24章 三大难题第34章 经济危机第9章 外科学的革命?第29章 庚子退款第30章 规范化第48章 引荐第13章 迫不及待第28章 切口第49章 订单第70章 圆满第42章 开始第59章 欢迎加入第5章 惊喜的礼物第12章 具备第20章 达成第32章 退休第6章 拖拉机第18章 集齐第42章 名与利第二十五章第25章 换个思路第9章 伦琴第15章 关系第38章 金矿第55章 无题第31章 分拆第66章 手套、帽子和口罩第二十二章第45章 汉冶萍第26章 学校第37章 太贵了第31章 交权第69章 真正的医院第19章 未来第44章 现代医学和它的未来第32章 合作第16章 为难第25章 梅契尼可夫第24章 宫保鸡丁第12章 两万美元第二章第25章 警告第49章 合作第29章 大萧条第十三章第20章 压痛第27章 消毒与麻醉第3章 战争第24章 宫保鸡丁第24章 转移第28章 投资第6章 前夜第4章 出兵第四十六章第十三章第4章 埃尔利希第9章 命名与推广第17章 破伤风第29章 检查第5章 副主任第五十章第15章 抢先第40章 准备离开第40章 科赫与菲尔绍第22章 庞大工程第2章 投资第30章 规范化第54章 让步第1章 荷兰人的殖民地第6章 又一位汤姆逊第50章 入股第7章 血战第9章 外科学的革命?第32章 赠送第41章 回报第16章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