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爆发

一个坏消息后面紧跟着一个好消息,让约翰的心情顿时好转了不少。

无线电在这个时代无疑是个极为夺人眼球的发明,尤其是航海、战争以及商业等领域,拥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当然,对于穿越者而言,无线电的发明和完善还意味着另外一个重要的行业也将诞生——广播、电视等传媒业!

正是很清楚这一点,所以约翰拒绝了别人参与其中的打算。

无论早就发现了无线电价值的摩根等人,还是测试过样机后兴趣大起的海军部,老亨特拉尔在约翰的同意下都给予了坚定的拒绝。你们想资助可以,但是想要拿钱入股就别想了,亨特拉尔家族在这上面前后投入了六位数的资金,可没有打算在这个时候让出自己的利益,至少也要像交流电那样,有了商用的基础之后才行……

……

和老亨特拉尔等人判断的一样,亨氏综合医院遭袭事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警察局来走了几次过场,就再没有了消息,而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托马斯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扬这件事情。两天后住院的几个黑帮成员自行出院,几天后亨氏综合医院的保安数量增加了一倍,这件事情就很少有人再提及了。

这个时代的纽约,这种事情也太常见了。

事实上也就前几天约翰才时时关注一下,但是很快他就没有兴趣去纠结了,因为随着时间进入到六月份,他去年下半年种下的许多种子就像是被人施肥了、浇了水一样,猛然间大范围的爆发了!

1889年6月,一个在历史上再平淡不过的月份。

但是就在这个平淡的月份里,从欧洲到北美,从柏林、伦敦、巴黎到纽约、多伦多,一篇篇的论文就像约好了一样,在五月和六月扎堆出炉了!

这一点约翰其实也稍稍有些意外,虽说他在去年年底一口气抛出了诸多新“发现”。但是按照原本的估计,怎么也要到今年年底的时候其他人才有可能得到相应的结果。毕竟进行研究、积累病例都是需要时间的,而且现在的技术水平也着实低了点……

但是约翰千算万算,还是估计错误了。

首先他低估了这个时代的医师们。虽然大部分的内外科医师都浑浑噩噩,每天为了挣一点儿诊金而四下奔波,甚至还有不少人依然顽固的守着体液论等古老的理论,用着放血术等过时的技术,但是与此同时。欧洲和北美都不缺少经历了新式教育的医师们。这方面德国人是绝对的佼佼者,经过实验室训练的很多德国医师很容易就可以接受约翰的理念;其次的话,约翰也高估了这个时代医师们的节操,在他习惯性的看来,要想证明、哪怕只是阐述某一个理论的话,至少也要积累几十个病例再来谈吧?而等积累够了病例,还要花时间把它给写出来,发给相关的杂志,编辑们还要审稿、加工、排版……

一年的时间,已经相当急促了。

约翰没想到的是。别说几十个病例,就算十个病例那些医师们也不愿意去等,往往有那么两三个甚至一个就急急忙忙的写成论文,投给了相关的期刊杂志。而且这年头的论文也不像未来,有着各种各样严格的规定,医师们写的随意,期刊发表的也随意,不像未来的论文要等一年,有时候只需要两三个月甚至更短……

最热闹的,无疑是憋了很多年的外科。

外科消毒技术、阑尾切除术以及局麻就不用多说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开始接受这三项“新”技术,有关他们的论文继续保持着上升的势头。而且随着这三项技术的日益成熟,已经有不少外科医师开始尝试难度更大的外科手术……这些东西一百多年以后每年也要发表无数篇,更别说在这个刚刚被提出的时代了。只不过对于1889年的外科学来说。更被那些顶尖外科医师们看重的却是另外三个方面:外伤清创术、输血技术和外科基础操作技术规范!

在约翰?亨特拉尔先生提出的新式外科清创术之前,外科医师们清理伤口时很少考虑清除坏死、失活或者严重感染的组织,最多也就是在李斯特等人的倡导下,用石碳酸或者酒精等进行消毒。在很多外科医师看来,新式清创术的重点就是清理伤口的异物与坏死、失活组织,然后反复冲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变化,改变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命运——在五月和六月发表的十六篇相关论文里面,几乎所有的统计结果都表明,病人们的感染率大幅度下降,治愈率高的让人难以置信!

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规范也是如此,不少外科医师在听了约翰的讲座,并且拿到那本“亨氏外科学”之后,用了半年的时间来验证书上的各项基本操作技术。一百年后的外科基本操作给他们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根本就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了……

至于说以前不被广泛重视的输血技术,也来了一次大逆转!

如果说之前因为英国两起惨案的影响,不少医师对血型理论敬而远之的话,在柏林的那次会议之后发生了改变。因为提出并完善它的人是约翰?亨特拉尔,这位一口气扔出了那么多新技术的外科医师自然而然的受到大家的重视,因此在1889年的上半年,总计十一篇四十一例临床输血的病例被写在论文中,发表了出来。结果也相当的让人震惊,因为严格按照血型配型以及相应技术来执行操作之后,那些原本因为大出血而必死的病人们,有二十九个人被救了回来!这个数字不仅大大高于给病人输送牛奶、羊奶、酒精或者其他奇怪东西的成功比例,证明了血型理论的正确性,同时也让外科医师们看到了利用输血来尝试更大难度手术的可能性!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人在认真的考虑了……

除了外科之外,维生素理论、心肺复苏技术、抗毒素血清和X线造成的影响同样不小。

几乎每一种新技术和发现都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维生素理论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心肺复苏技术和之前的腹部冲击法掀开了现场急救的新篇章,白喉抗毒素血清以及随后被埃尔利希发表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让无数医师为之疯狂,而X线的出现则掀开了现代诊断技术大发展的序幕……

1889年5月开始,整个医学界就像是一锅被烧开的水一样渐渐热闹了起来,而随着更多的论文在6月被发表出来,约翰?亨特拉尔这个名字终于开始闪闪发光了。

1889年,距离1879正好十年。

十年之前,约翰?亨特拉尔被外公派去的人带离了那个东方古国,来到了未来的世界中心纽约,那时候的他只是一个充满了迷茫的穿越者;十年之后,同样还是一个穿越者,但是约翰已经不再迷茫、恐惧,他已经渐渐的融入了这个世界。

十年的时间,确实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十年之后的今天,最让约翰兴奋的事情不是他“发明”了自行车、磺胺和诸多新奇玩意儿,也不是让自己的名字成为了全世界医师们瞩目的焦点,更不是创下从柏林到纽约的偌大家业,成为全纽约乃至全美国的顶级富豪,最让他兴奋的事情,是自己再一次选择了成为一名医师,并且看着一百多年后的医学技术一步一步的走进了这个时代……(。)

第26章 那就是挑衅!第25章 皇室请柬第10章 X线第51章 年龄第59章 半边天第15章 抢先第12章 摩托罗拉第19章 抉择第51章 开幕第3章 新家第27章 实验第31章 哗然第46章 兴奋第51章 逼迫第17章 会长第25章 换个思路第14章 19世纪的培训班第29章 愤怒第四十六章第33章 重病第16章 无题第6章 李斯特第7章 血战第25章 爆发第21章 翻脸第54章 让步第37章 在意与不在意第3章 战争第4章 副教授第39章 脱离第8章 危机第五十三章第10章 隐患第40章 终章第24章 交换第10章 样品第39章 博物馆第75章 认真考虑第10章 大事第12章 说服第17章 宴会第42章 开始第17章 电报第34章 ABO血型第5章 毕业第34章 怀疑第20章 形势第14章 中央公园第39章 博物馆第32章 出诊第31章 哗然第18章 想做的,能做的第38章 金矿第25章 够分量的邀请第3章 共舞第十二章第48章 引荐第10章 计划第45章 订婚?第8章 共识第24章 三大难题第1章 纽约,纽约!第12章 尊贵的客人第27章 耐心第39章 袭击第25章 爆发第59章 欢迎加入第2章 搭讪第24章 孤独第48章 重磅交易第27章 学生们第10章 落幕第32章 出诊第37章 任务第53章 合作第14章 开端第66章 手套、帽子和口罩第19章 46第28章 布里斯特夫人第17章 噩梦第35章 无畏第三十四章第28章 大神第53章 买画第五十二章第50章 校际体育第46章 孩子和信第24章 否定第11章 房子和礼物第13章 讲述第16章 吸食第2章 是时候了第35章 1897第36章 我的名字第56章 温暖第16章 争第13章 迫不及待第18章 卡内基第50章 校际体育第35章 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