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远东的教育体系

1906年7月,远东。

这一年,在大清的土地上发生了数十起所谓的起义,但是都因为规模太小或者组织不够严密被镇压了下去。不过稍稍有点儿眼光的人都能看出来,大清的的日子已经不久了。所以更多的人开始接触革命党,更多的家庭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当然清政府也可以筹划起了所谓的“预备立宪”闹剧。

大清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了。

在中华大地陷入一片惶惶不安的时候,在四个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和长沙,却有那么一小批人浑然不顾外界的纷纷扰扰,自顾自做着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

三所大学,一个学院,一个诊所,在四个城市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1905年的时候,上海、南京和杭州建起了三所大学,并且招收了第一批学生。这三所大学的后台是著名的亨特拉尔银行,最近几年在上海滩混得风生水起,如今已经是远东最大的银行。而且因为这家美国银行对待中国人极为友善,做生意也都是规规矩矩的,名声极好,再加上他们常年与容闳合作,资助留学生前往美国和德国学习,也收获了极好的名声。因此哪怕去年因为美国人延长了排华法案的时间,国内反美之声大噪,也没有影响到这家银行的声誉。

所以和之前的小学、初中、高中和预备学校一样,三所大学的招生非常顺利。

300名大学生入学,开始这个时代中国最好的大学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硬件上自然不必说,在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要求下,三所大学无论教室、实验室,还是校舍、办公楼乃至餐厅等,都是这个时代中国的顶级。至于说学校里的教授们,一半是高薪聘请来的美国人,还有一半则是前几年出国留学的中国人,配上亨特拉尔出版社出版的诸多教材,刚刚建校一年的三所大学立刻便显示出了超强的实力!

因此到了1906年7月第二届的时候,招生处顿时人满为患了。

在亨特拉尔银行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每所学校扩招了一倍,也就是总计600个名额。但是蜂拥而至报名的人数则达到了三千余人,远远无法满足要求。要知道,按照三所大学的招生标准,敢来报名的都不是一般人,上不了学实在是太可惜了。

好在就在这个时候,另外几所学校开始招生了。

在江浙地区,亨特拉尔银行又建成了四所技工学校。学制三年,学费比起三所大学来更是只有一半,包基本的食宿。而更加重要的是,只要顺利从这四所技工学校毕业,那么就能找到一个薪水足够让一家人轻松生活的工作!

这是个承诺,每个学校都担保了的。

或许对于大多数富家子弟来说,放弃大学而读技工学校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平民子弟而言,读技工学校却没什么不能接受的。而且技工学校的要求很低,小学毕业就能报考,这吸引了大批平民子弟入学。

四所技工学校,招收了三百多名学生。

规模肯定是小了一些,但是所有的老师都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留学生,大批世界上都算得上先进的机器,也在六月底的时候从美国运抵上海,然后分配到各个技工学校。虽然都是一些二手货,但是在中国却都是好东西,这样的条件哪怕在美国都算得上不错了。

为了这四所技工学校,亨特拉尔银行投入了大笔的金钱。

而且这还不算完,按照亨特拉尔银行的计划,将会不停的招聘教师,购买机器,从而扩大思索技工学校的规模,明年招生量至少可以翻一番。而且另外的话,还有六所技工学校在江浙地区建设之中,最早明年,最迟后年就可以招生。

从小学到大学,从预备学校到技工学校,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雏形,慢慢在江浙地区逐渐形成了……

在建设教育体系的同时,亨特拉尔银行业没有忘记另外一件事情。

1905到1906年年底,亨特拉尔银行联合亨特拉尔出版社,向中国赠送了价值四十万美元的图书。其中光是《普通话与汉语拼音》一本书就赠送了超过三十万本!除了亨特拉尔系统的学校都强制性学习这本书之外,其他八万多本书几乎全部运送到京畿地区,赠送给了北方官话的幼童启蒙学校。

全部免费赠送,绝对算得上是大手笔了。

与此同时,上万套小学教材,数以千计的初中和高中教材也被赠送了出去,而这些书主要是送往江浙地区,大批教会学校或者中国人自办的现代学校选用了这套教材。专门针对中国人编写的教材,深入浅出,极易理解,大大降低了国人学习现代科学基础的难度。而且与之配套的是大批的教学实验仪器,以每个学校一套的数量,亨特拉尔银行赠送出了两百余套,价值四万多美元……

这些不求回报的善举,为亨特拉尔银行争得了巨大的声望!

经过了几次战争之后,中国人对“鬼佬”们的印象已经差到了极点。他们一边畏惧洋人,一边又痛恨洋人,而亨特拉尔银行的所作所为无疑是标新立异,在上海滩诸多的外资银行中独树一帜,自然就引起了中国人的好感。

因此借着这个机会,亨特拉尔出版社名声大噪。

而除了教材之外,那些可以让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书更是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比起中国人翻译的图书来说,这些书用近似于白话的文字撰写,更加的浅显易懂,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书不但更加贴近时代的潮流,而且大多都配上了简单的插图,比如说最新款的汽车、无线电技术等等,更加的形象、直观,也更容易理解。

于是在短短的两年中,这些书卖出去了十几万本,利润刚好把赠送的《普通话与汉语拼音》给赚了回来……

……

就在亨特拉尔教育体系全面发展,逐渐影响江浙等地的时候,在上海和长沙两地,另外两个人也在努力着。

1906年10,上海德文医学堂举办了开学典礼。

埃里希·宝隆接受了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资助,让后世同济大学的前身提前一年面世,并且获得了柏林大学等德国顶尖大学的鼎力支持。在亨特拉尔银行的资助下,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四所德国医学院校将会每年派出年轻学生前来中国,协助宝隆进行教学。

而就在这一年,长沙一间面积不大的西医诊所开业了。

爱德华?休姆……不,爱德华?胡美成为了这所小诊所的负责人。同样因为有了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帮助,小诊所的建造绝对是高标准,而且也配备了大量先进的设备,比如说x光机和心电图等等。而且为了满足胡美的需要,约翰还一次性给他送来了大量的药物,免费供他使用。

只不过……

在这个时代的长沙,一个外国人,或者说一个西医想要给人看病可不容易。

中医的攻讦就不多说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也无法理解西医,或者严格来说的现代医学。所以连续一个星期没人上门之后,胡美只好自己走上街头。这年头,平均寿命也就三十多岁的中国多得是病人,而且很多都是那种病变直接就在脸上、脖子上的那种,所以胡美就很干脆的找到这些人,上去拉住对方,说要给人家免费诊治。

一个疯鬼佬的传说,就在长沙城里流传了开来……(。)

第23章 最后第1章 代表第3章 阻碍第29章 兴奋第27章 消毒与麻醉第29章 开腹第19章 恫吓第15章 help!第52章 礼物第12章 两万美元第54章 让步第16章 辛亥革命第10章 基础培训第4章 准备与等待第9章 慢慢来吧第25章 新模式第四十六章第44章 准备完毕第73章 说服第17章 积累第37章 同船第27章 多事第29章 愤怒第31章 现代法医鼻祖?第5章 毕业第2章 新俱乐部第15章 抢先第27章 耐心第6章 李斯特第41章 日薪第28章 日常第5章 帮助第5章 帮助第36章 我的名字第9章 邀请第36章 发展第四十五章第12章 恐惧第1章 帮助第26章 交易第13章 看得到未来第37章 任务第23章 王子第41章 第一篇论文第21章 摊牌第2章 招生第29章 检查第6章 美元与电灯第二十六章第2章 报纸第2章 等待第50章 发表第16章 又见卡内基第10章 会议第26章 交易第57章 同归于尽第1章 交易第11章 担心第33章 让我们开始吧第28章 切口第44章 现代医学和它的未来第34章 ABO血型第27章 改良破宫产术第26章 交易第35章 开玩笑?第34章 出售第24章 三大难题第16章 为难第30章 中国第12章 推荐第1章 离开第16章 无题第三十五章第14章 焚烧第7章 演说第10章 隐患第14章 邀请第54章 建一所医学院?第5章 传奇之路第25章 梅契尼可夫第19章 容闳第13章 讲述第17章 积累第17章 科赫第40章 终章第15章 最好的时代第50章 大方第42章 信任第36章 急见第3章 准备第36章 巅峰第19章 交易第2章 期待第1章 离开第十八章第56章 招揽第19章 提前的一幕第8章 失落第22章 越开越好第17章 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