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思家的情绪

石全彬长于富贵之家,自小入宫,二十多年间何曾见过这种山呼海啸的场景。近百巨大的石弹带着裂空声从头顶呼啸而过,气势就夺人心神。

过去了好一会,石全彬才回过神来,到山边看不远处的交趾军营。

那里此时已经是一片混乱,石弹打翻了灯盏和火把,引燃了营帐,好几个地方都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中人影窜来窜去,哭爹喊娘。

真正被这一波石弹打死打伤的其实只有两三百人,但气势实在惊人,又不知道宋军什么时候再发第二波来,交趾兵士在黑夜中到处乱跑。

徐平看了,叹口气道:“可惜,没想到这些交趾人如此难缠,这样打下去还能坚持得住,我还想着会发生营啸呢!”

营啸是军队的噩梦,石全彬倒是听说过,对徐平道:“交趾人多是同族近支入军,军纪又松懈,营啸这种事倒是不容易起来。”

徐平点头:“倒是,所谓有一害有一利,这倒是他们的长处。”

营啸是军队中兵士由于极度压抑的环境,精神高度紧张,突然发生的无意识的大量兵士暴乱,发生一次,基本上一支军队就废了。

石全彬看着混乱的交趾军营,口中道:“再打一波,这些交趾人必然就住不下去了!依我看,最少要后腿十里八里扎营。”

“算了,看看石砲效果就好,难不成真把交趾人吓走?我们这里数万人忙了近一个月,不把交趾大军引来战上一场,那就可惜了。”

石全彬知道徐平的意思,也不坚持,只是摇头可惜。

备了酒,两人下了山顶,去给刚才的砲手祝酒。

石全彬看着月光下高大的砲架,口中道:“前些日子在这里装的时候还不觉得,却没想到这石砲如此厉害!云行,你说这些石砲能够打远打近,随心所欲,到底是怎么调的来着?”

徐平指着砲尾上的铅配重块道:“看,那些铅块厚薄不等,轻重不一,放上不同的铅块,拉了上去销住,发砲的时候,突然打下销子,石弹便就飞了出去。石弹也不是一样大小,分成大小两种。用不同重量的铅块,配上大小不同的石弹,石弹飞出去的距离便就远近不同。”

石全彬看着似懂非懂,口中道:“有道理,不过看起来还是不够精细。”

徐平笑道:“石砲只能打个大概,又能有多精细?若是要精细,其实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调整。”

说到这里,徐平走上前指着装弹的砲杆道:“这砲杆其实长短也是可以调的,越长打得越远,短了则就近。不过战事一起,讲究是在最短的时间打出最多的石弹,所以这个地方一般是不调的。”

石砲用的是离心力,砲杆越长半径越大,石弹飞出去的速度也越快,确实能够细调,不过打起仗来意义不大就是了。砲杆的尽头就是弹兜,这个必须是活动的,砲杆到了最高点才能刚好让石弹飞出。如果石弹不能飞出去,玩笑就开得大了,砲毁人亡是必然。

石全彬上前仔细看了一遍,虽然原理还是看不明白,直觉得是觉得这东西制作精巧,里面机关不少,心中一动,对徐平道:“你这里还有没有多的?最好是小一点,日后我回京的时候也带一架回去,让官家看看。如果用起来方便,便让京里的都作院照样做上一些,发到军里去守城。”

这个年代画图纸是不成的,徐平是能画出来,可没有人能够看懂。而现在工匠能够看懂的那种示意图,徐平又画不好。

想了一会,徐平道:“这东西就是再小,一辆牛车也难装下。而如果拆散了,我怕你到了京城里装不起来,也闹笑话。这样吧,我们回去之后,我寻个手巧的,给你做一个特别小的,花瓶大小也就罢了。小虽然小,一切都照着这里的石砲来,你也好带进宫里。”

这实际上就是个小孩玩具了,徐平口上说着,心里想着做的时候一定要多做几具,除了送石全彬,等过几个月自己回京,也是给孩子的玩物。

此时已经到了明道二年,徐平一边在谅州打仗,一边挖空心思想调回汴梁。随着时间临近,徐平的目标也越来越明确,就是三司盐铁判官。按制三司每部应有判官二到三人,此时的盐铁司判官却只有宋庠一人,而且这种局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简直就是专门等着徐平回去。

宋庠是天圣二年的状元,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的连中三元的人物,比出身那是比徐平强得多。但徐平强在地方上经验丰富,而且有治绩,主持蔗糖务与盐铁司打交道也多,吏事熟悉。

三司判官不是个好职事,除非当跳板,不然真正有门路的人是不会接这个职务的。三司使作为宰执四入头之一,经常有得宠的大臣在这个职务上镀一下金,几个月升任宰执,一年几换都是常事。结果就是三司使对三司的日常事物并不熟悉,经常由三部副使主持三司日常事务,而一些具体的脏活累活便落到各部判官身上。

三司判官的任职条件很宽泛,从员外郎到郎中,只要官阶不高过本部副使就可以。而且由于事务太过繁杂,一般都要求久任,一当七八年近十年的大有人在。徐平不怕事务太多太累,这几年他也是经验丰富,自信应付得来。至于久任更是他求之不得的事,在家门口上班,怎么说也是舒心惬意的。

这次石全彬刚好到谅州,徐平把他留下来也有自己的心思。如果能够漂漂亮亮打一仗,他回去在皇上面前为自己美言几句,事情便多了几分把握。

太后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再是死抓大权不放,她也没多少天好活了。明眼的人都已经看出来,皇上亲政的日子已经不远,除了张耆那种与太后关联太深无法调头的,朝中大臣都开始为自己的后路打算。石全彬的地位现在看着不起眼,一旦皇上亲政,作为身边人,他也会水涨船高。

临时抱佛脚不如平时多烧香,既然早有这一层关系,徐平也不会浪费了。

(晚上还有一章。)

第44章 打起来了第188章 以何处为准?第54章 将要离去第54章 家贼第36章 酿酒第40章 出人意料第60章 新的门路第6章 买书第47章 一年一考第7章 尴尬的接风宴第4章 风雨邕州路第64章 三路出击第90章 发酒发肉第102章 首告第315章 结个善缘第82章 不好的预感第172章 农事第120章你们都姓赵第195章 反攻第68章 冬日牡丹第14章 欧阳修认输第44章 细盐第203章 打铁趁热第196章 补丁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114章 心经第74章 请君入瓮第77章 账目第172章 能战方能和第66章 心中无血,出师大吉!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37章 三头目第186章 应对第128章 优迁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46章 意料之外第15章 摆摊第25章 对决第35章 三轮车第59章 致太平(一)第36章 他乡遇故知第139章 柳三变求官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36章 他乡遇故知第6章 手段第74章 请君入瓮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256章 皇城司出马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145章 自杀的晋州进士第105章 先生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61章 按户配炭第192章 殿中演武(为勿忘黑岛加更)第326章 惟有一战第140章 兵发广源州第58章 说不到一块第73章 废后风波(下)第25章 官场浮沉第83章 炸城门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92章 猛虎入狼群(十)第63章 放生池第48章 好汉惜好汉第305章 他们怎么来攻?第161章 特旨升迁第54章 官与民第5章 报恩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203章 换相(中)第38章 与陈尧佐的分歧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吗?第24章 烦心事第121章 风高放火天(下)第122章 火光冲天第126章 不是盗贼的盗贼第194章 富矿之地第6章 书生张载第176章 静守岁月第69章 光耀门楣第118章 突围第299章 不吝重赏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国?第263章 狄青的请求第254章 出路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55章 左右虞侯第37章 月夜杂谈第88章 弃杖不杀第23章 蔡襄之错第45章 扶你上马可好第251章 多争堂除第184章 大战将起第173章 再起波澜第240章 身后殊荣第105章 神道设教第12章 知己知彼第206章 学士入东府第114章 大战将起第246章 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