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三司商铺

天刚蒙蒙亮,曾公亮便和弟弟带着三个可靠的仆人,急急向城北行去。

三月清晨的汴梁城,到处都是浓浓的雾气,在路上走不大一会,就被打湿了身子。路上的行人不多,只有早起的小贩急急匆匆地在雾气里穿行。

曾公亮有些心焦,对身边的人道:“都走得快些,今天三司新铺子开张,去的人必然多。我们不能及时赶去,不定就有看中的货物被人挑走了!京城回一趟福建可不容易,一定要选好带的货物,又要轻便,又要值钱,可是马虎不得!”

几个人诺诺连声,加快了脚步。

绕到城西,刚过了州西瓦子,就听到北边传来惊天动地的噼里啪啦的声音。

一个仆人不由停住脚步,疑神疑鬼地道:“前边什么声音?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那是新铺子开张放的烟花爆竹,又热闹,又喜庆,还能招揽客人。三司开铺子是什么手笔?自然跟普通人家不同!我们也买一些回去,等到福建的铺子开起来的时候用!”

曾公亮是见过上元节烟花的,又早就跟人打听了三司铺子开的底细,可不会像仆人那样乱猜疑。要说鞭炮也真是个好东西,放了热闹驱邪不说,还能招人过来。

众人加快脚步,向城的北方行去。

相国寺左近,州桥不远,朝着汴河边的大道的一处铺子,门前一早就挤满了人。

这是三司在京城开的七处铺子中的正铺,规模最大,也最气派。汴河边本就有三司店宅务的很多房子,甚至还有货场,挪出一些来做商铺一点也不难。若是其他人想在这里开店可不容易,但对三司来说,这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韩林学士梅询带着侄子梅尧臣站在前面,对身边的石中立道:“学士,听说这铺子里新奇货物不少,今天会有很多官员过来选购。不知你中意什么?”

石中立嘻嘻笑道:“我就是来买几盏煤油灯回去,沿着家里院子游廊挂上两排,足够气派了!不过,我这种俗人早早来就还罢了,梅学士怎么也来得这么早?听说这里卖的都是新场务制出来的玩意,又没有外洋来的好香,你能买什么?”

梅询一甩自己香喷喷的双袖,微微一笑:“场务制出来的就没有好货了?那是你没有用心打听了。我听说了,今天铺里卖的有一种新制的皂,不用皂角,又香又洗得净,极是珍贵。而且听说场务里制得有明镜,宫里已经有人用过,照得人清亮无比!”

石中立撇了撇嘴:“那我一会跟着梅学士,你买什么我买几样,回去哄家里的女人玩。你用的东西,妇人一向也都喜欢用。”

梅询微微一笑,并不以为意。做一个香喷喷的男人,是他自傲的事,谁说只有女人才会在意这些?男人家终日出来见人,要更加注意自己的仪表。

石中立是以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还是要在学士院当值的,与梅询份属同僚,两人一下早朝就约了一起到这里来。翰林学士职位清闲,石中立又一向没正经惯了,通进司那里根本就没去,直接来到了这里。

正在外面议论纷纷的时候,铺子的大门终于缓缓打开,两个小厮从里面出来,向两边一站。然后才有三位主管跟着出来,先向周围的人拱手,中间一个朗声道:“多谢诸位客官捧场,小号多有怠慢。我们这间铺子是三司属下产业,京城里的正铺,物美价廉,明码实价,童叟无欺。等一会各位尽管入内选取自己喜欢的货物,一手付钱,一手取货,甚是便捷。不过今天刚刚开张,来的人多,难免拥挤了一些,众客官多多担待!”

讲完这一番开场白的套话,铺子里才又走出两个大汉来,一人手里挑着一支鞭炮,高高举起来,一个小厮手里拿着香火跑上来点着了。

登时惊天动地的声音就响了起来,伴着浓浓的黑烟,传来刺鼻的硝烟味。

众人却不觉得这味道难闻,都是兴高采烈,随着鞭炮声精神也振奋起来。

石中立对身边的梅询道:“三司做事果然大气,这两支鞭炮也不少钱。等到过几天我摆寿宴,也弄这么两支来放一放,喜庆热闹!”

梅询微微一笑:“有什么稀奇,听说这铺子里就有鞭炮卖,过一会你只管买便了!”

石中立有些不信,自上元节的烟花后,很多富贵人家都想买点烟花,在生日节庆的时候放来助兴,却根本无处去买。听说上元节放的是特制的,专供皇宫的好物,市面上并没有人卖,着实让人扫兴。这铺子要是连这都有的卖,那可是跟百宝阁一样了。

鞭炮声停了下来,从铺子里走出四个三司的军将,分到门两边站立,手一扬把门两侧牌子上盖着的红锦扯了下来,随手扔在一边,昂首挺胸,巍然站立。三司的生意,自然要派属下的兵士过来看门,维持秩序,也显得气派。

两块牌子,左边是“货通天下”,右边是“财源广进”。

这个时代的人讲究含蓄,这么赤-裸裸的口与还是很少见的,是徐平根据前世的习惯命人制出来,请翰林院的待诏特制的,看着很是顺眼。

到了这个时候,三位主管才一起拱手:“诸位,小号开张,多谢惠顾,大家里面请!”说完,两边各站一位,中间的主管带着人向内走去。

不说相国寺这里,曾公亮带着兄弟和仆人紧赶慢赶,到了城北的时候也已经太阳升起来了,雾气都散去,整个世界都清清亮亮。

看着周围整整齐齐的房屋,曾公亮奇怪地道:“什么时候这里成了这个样子?前些年我随着父亲拜访李防御家,这里还到处都是菜地,现在怎么都不见了?这些房屋都是新建的,不知是京城里的哪家豪户有如此手笔!”

一个仆人道:“官人不知道,这都是三司新建的房屋,用于安顿新建场务里的工匠和官吏。城北的铺子正是在这里,官人看那里人多的地方不就是!”

曾公亮顺着仆人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离着百十步远的地方挤满了人,热闹非凡。

没想到三司把这处京城的大菜园变成了这个样子,现在如此热闹,不知几代人一直住在这里的李昭亮家是怎么想。是庆幸自己的房子值钱了呢?还是感叹再也没有清静了呢?

“官人,那铺子已经开了,我们快快赶去!不要被人抢了先!”

正在曾公亮心里感叹的时候,仆人焦急的声音让他回过神来。

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34章 都不可行第61章 入社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190章 新的机遇第151章 春狩第138章 愤怒第296章 舆论争取第76章 那些同年第73章 地方反应第15章 久违的京城第76章 那些同年第35章 我有三策第64章 编修三司条例第46章 谁能一定对?第285章 军制大改第125章 搜寻第121章 风高放火天(下)第245章 养子秘诀第17章 最难是缺人第145章 自杀的晋州进士第112章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第167章 准备做大事第22章 大秦国故事第65章 要将功赎罪第184章 商业机会第108章 对面的人家第316章 大火第110章 过河拆桥第68章 冬日牡丹第152章 纠缠第58章 说不到一块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82章 水淹三军第220章 再对天章阁(中)第280章 善后最难第130章 重度近视第15章 摆摊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30章 众矢之的第59章 夜战(下)第300章 闲着也是闲着第310章 死局第148章 由他们去吧第121章 风高放火天(下)第39章 黄师宓第30章 斥责第280章 狄青离去第67章 猜测第134章 疯狂时代(五)第188章 开战第31章 能否铸钱?第62章 这有何难?第35章 众说纷纭第133章 无妄之灾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27章 小隐君第155章 解套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269章 对峙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155章 解套第10章 诏旨回京第88章 改制第4章 炒花生第196章 机遇第11章 清贵之选第288章 分岐第188章 以何处为准?一点说明(前面误发收费章节报歉,补偿方法见内容。)第29章 生活不易第71章 北巡第305章 他们怎么来攻?第113章 赤子与行者第46章 意料之外第183章 富国安民策第238章 做事难第69章 山雨欲来(下)第213章 预算第2章 秀秀(上)第194章 进退之间第329章 私下奏对第158章 渌州战事第36章 手舞足蹈第116章 对冲第96章 移风易俗第50章 牛羊满栏第297章 伎艺人第56章 钱入户等第44章 打起来了第80章 花开富贵第71章 北巡第84章 猛虎入狼群(二)第96章 取他人头来第101章 七源州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34章 杂事说一下最近情况第230章 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