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千古佳对

在瓜田里看了一会,太阳起来,晒在人身上火辣辣的,阳光下站不住,徐平便就与两人转身回去。刚一进门,便就听到里面传来丝竹之声。

“夜来匆匆饮散,欹枕背灯睡。酒力全轻,醉魂易醒,风揭帘栊,梦断披衣重起。悄无寐。

追悔当初,绣阁话别太容易。日许时、犹阻归计。甚况味。旅馆虚度残岁。想娇媚。那里独守鸳帏静,永漏迢迢,也应暗同此意。”

走进几步,便就传来歌妓低沉婉转的歌声。

晏殊和丁度对视一眼,加快脚步,向着前方走去。

只见池塘边的亭子下已经聚了十几个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两个中年官人站在前边,正在指导着歌妓唱曲。

站在前边的正是此时的两大词家,柳三变和张先,一边围观的,则是欧阳修等一众馆阁的年轻官员。柳三变和张先与欧阳修和蔡襄是天圣八年的进士,有一份同年之谊在那里,今天叫了他们一起来徐平府上作客。

柳三变中进士之后,任了一任余杭知县,此次回京守选。张先则是在西京河南府任满,与欧阳修一起到的京城,等了几个月也还没等到合适的缺。

在前世徐平一直认为,都是写词的,如果遇到另一个人词写得好,那么一定会另眼相看,一下引为知己也说不定。此时两大著名的词家都在,欧阳修也有不少佳作传世,不由偷眼去看晏殊,看他会不会提携这几个人一下。

不想却见到晏殊面沉似水,丝毫没有见才心喜的样子。还不死心,对他道:“学士,前边教着歌妓唱曲的那两个人,都是天圣八年的进士,一个柳三变,另一个是张先,与我多年前有一面之缘。——哦,对了,那一天学士也在。”

晏殊点了点头,“嗯”了一声,再没有别的话。

徐平一时摸不着头绪,不知道晏殊是跟谁生气,貌似刚才他看西瓜田的时候兴致很高的啊,怎么忽然间就不高兴了呢?发动脑筋,好一会才明白过来。

后世虽然是诗词并称,这个年代却不是的,诗文并称,词则与曲并列。这不单单是名称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不同的地位。说一个人是文章大家,代表了一种欣赏和崇敬,而说一个人是唱小曲儿的,意思就大大不同了。

晏殊也做词,但那只是文人的休闲,基本全为小令,没有慢词,词意也是典雅而富有韵味。柳三变和张先则就不同了,本就以慢词著称,又多跟青楼女妓交往,所作之词大多都涉男女情事,通俗有余,优雅不足,晏殊自然就瞧不上。

这代表了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境界,不是都作词就能把这鸿沟填平的。

那些人看见了三人到来,急忙纷纷上前见礼。晏殊的地位不在于他的小令上,而在于他的文章。随着杨亿和钱惟演等人逐渐淡出舞台,晏殊现在代表着时文的最高成就,这才是他在文坛安身立命的本钱。而且他没有门户之见,尹洙欧阳修等人反对时文倡导古文,他一样欣赏,一样提携。

最后上前的是张先和柳三变,见过了礼,柳三变道:“下官自天圣八年离京,今日候选重回都城,恰逢徐待制府上的盛会。以前在外为官的时候,做了这一首《梦回京》,写一些离愁思绪,心有所感,不觉就让歌妓们演唱一番。”

晏殊面无表情地道:“今日恰逢休沐,徐待制盛情待客,邀请诸位同僚来他府上聚会一番。恰巧他家里种的北地西瓜成熟,邀人来品尝,是他的一番心意。来的都是朝廷里的清贵,一时之选,为了主人家脸面,这些冶词艳曲今天还是不要唱!”

听了这话,柳三变涨红了脸,连连称是。就是一边的张先,也觉得脸上有些持不住。张先也作慢词,但还不至于像柳三变一样几乎首首不离青楼女妓。

说起来柳三变出身名门,父辈有的在南唐就已经出仕,有的在太宗真宗朝中进士做官,算是官宦世家。长兄柳三复天禧二年进士,次兄柳三接也中今年进士。

柳三变自己少有文名,但科举之路坎坷,由于被认为轻薄无行,多次落第,直到中天圣八年甲科,得授余杭知县。但他这喜欢跟青楼女子搅和在一起的毛病却怎么也改不了,纵然任上政绩过得去,台谏那里的风评却是非常不好。这次回京候选,能够平调去再做大县知县就很不容易,一个不好,降官也是有可能的。

这种人物,晏殊自然早就知道他的事迹,结果一见面,又在这里唱青楼艳词,心情一下就坏了。哪怕市井的人再怎么喜欢柳词,晏殊眼里可不是这么回事。

柳三变与张先讪讪地退到一边,丁度见场面有些僵,对晏殊道:“学士刚才不是得一佳句?何不作出词来,就让歌妓演唱,也是一桩雅事。”

晏殊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请徐平让人取了纸笔来,就在旁边桌上挥毫,顷时写就。直起腰来看了看,满意地点了点头,朗声道:“前些日子,我偶得一佳句,几个月不得佳对,时常烦恼。刚才与丁学士和徐待制说起,徐待制应口而出,竟然就成绝对,解我数月来胸中块垒。今日相会,得徐待制此一金句,足慰此行!”

说完,让人把写成的词递给一边的歌妓,让他们演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琵琶响起,曲调婉转而明快,歌妓展开歌喉,把这流传千年的名词《浣溪沙》唱了出来。这小令虽然不如慢词富于变化,但别有一种韵味。

词是曲的词,而曲必有调。柳三变刚才的《梦回京》是大石调,讲究的是风流蕴藉,天然带着一股旖旎气息,所以晏殊称其为冶词艳曲。《浣溪沙》是中吕宫,婉转而又轻松明快,这才是这种聚会应该要演奏的曲子。

一曲唱罢,欧阳修看看徐平,试着问道:“刚才学士所说待制所对的,莫不是那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真是千古绝对!”

(备注:柳永宋史无传,事迹不详,书里采用的是天圣八年中进士说,而一般认为他是景祐元年进士,因为景祐元年他为睦州推官。但也有记载他在此之前任过余杭知县,那么就该是天圣八年了。仅为一说,读者明白就好。至于名字,从两个兄长的名字看来,他的本名就是柳三变,改名应该是在仁宗斥责之后的事情。被晏殊不喜历史上就是如此,虽然晏殊也曾称他为贤,实际就连张先都取笑过他。还有,柳永应该是比晏殊大四岁,比张先大三岁,晏殊是神童登第,当时的年龄并不大。)

第166章 我们不同意第156章 做事就好第68章 军民鱼水第177章 风波将起第80章 起风雷第177章 天下大义第69章 姚黄魏紫第275章 税役改革第207章 玻璃产业第93章 多方牵连第20章 送行第80章 小人难缠第306章 货币循环第124章 谁愿意扫垃圾第304章 那便来战!第179章 请从三司始(补上月欠更)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325章 还可以做朋友第13章 诸事要请示第95章 垂钓黄河第182章 内部货币第197章 遣散出宫第38章 必胜之势第238章 天圣寨攻防第176章 李迪的转变第28章 出使归来第27章 冲突第32章 长命缕第183章 中书条例第221章 细腰城第36章 往事如烟第214章 僵局第310章 最后争取第27章 小隐君第7章 第一权臣第153章 攻城(上)第254章 此一时彼一时第272章 换将第273章 算准了你会来第90章 捉襟见肘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么办?第7章 贵人相助第17章 卿非别人可比第262章 战是义战第31章 端午(下)第46章 慎选西平王第57章 孙二郎的生意经第72章 鱼水第88章 猛虎入狼群(六)第36章 孟州通判第123章 出书第61章 按户配炭第37章 逼迫第274章 我有一计第322章 我们一起讲道理第51章 绿影亭第157章 花纹不甚美第34章 都不可行第16章 难处第81章 臭味相投第67章 找盟友第25章 你不明白第206章 兄弟阋墙第199章 传承第197章 马肉不好吃?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235章 陇右军来了第206章 兄弟阋墙第89章 定论第95章 垂钓黄河第76章 增兵第184章 钱明逸的机遇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80章 小人难缠第58章 夜战(中)第202章 兵临城下第51章 大案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136章 握成拳头打人第18章 春忙第44章 往事难回首第294章 打出个太平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135章 节制两路兵马第192章 豪客购物团第297章 伎艺人第72章 鱼水第232章 狼烟第3章 护卫铁骑第194章 立场第101章 七源州第61章 入社第25章 廷辨第151章 春狩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吗?第51章 大案第147章 渌州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