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各有各的难处

三司的长官厅,陈执中看着王博文带回来的小册子。最后把册子合上,招头对坐在下首的王博文道:“徐龙图果然用心,把钱庄的事顶事无巨细,都写得清清楚楚。好了,有了这本册子,我们便就可以上书朝廷,请在全国各路推行京西路的钱庄新政。只要钱庄在全国推行开来,缺钱就不是什么大事,河南府的飞票自然而然也就不是问题了。”

见陈执中用手拍着册子,满脸都是欣慰之色,王博文小心问道:“省主,你真地要在全国推行钱庄新政?能够推行得起来吗?”

陈执中看着王博文,缓缓开口:“仲明为何这么问?”

“不瞒省主,依下官在河南府所见,徐龙图虽然尽心尽力编了这册子,但对钱庄能够推行开来却不以为然。下官觉得,徐龙图这么看总是有自己的道理在——”

听了这话,陈执中的脸色有些不好看,接着问道:“徐龙图如何说?”

“徐龙图当时的原话是,‘且不说中书那里怎么看,钱庄能不能建起来,就是建,今年也不可能了。’下官觉得,貌似徐龙图觉得中书根本就不会同意在全国推行钱庄新政。”

陈执中沉默了一会,又问王博文:“那你怎么看?”

王博文低头想了想,才道:“这一次去河南府,其实我还是了解了一下那里钱庄推行得如何。在下官看来,徐龙图在京西路推行钱庄新政,并没有下死力气,还是留了不少的口子。比如孟州和襄州,李相公和张太尉不同意,便就没有行钱庄新政。而在其他州军,钱庄新政是和他们设的什么公司同时推行的,那些公司也可以把铜钱存在手里。正是因为如此,反对新政的人可以找到办法规避,而且徐龙图并没有刻意打压,他们闹得也不大——”

陈执中一笑:“还不大?有人抢劫钱庄,杀死不少人命,抢走数千贯铜钱。最后更是有一个什么童大,放火烧酒楼,最后搞得连留守司通判孙沔都被贬到岭南去了!”

“这两件案子跟钱庄新政的关联不大,孙沔此人贪财好色,官场上名声本就不好。此事是他指使自己的知院主管,乘着新政出来大家不熟的空当,肆意敛财,最后把事情做砸了。搭上了他家里主管的性命,自己也被远贬。那些破财的人家,恨他恨得牙痒痒的。若不是被贬到了岭南去,说不定还有许多人不放过他呢。”

孙沔这种身份,当时案子在朝廷里也是闹得沸沸扬扬,当然京城里传的与河南府发生的实际情况总是有点出入,但孙沔因为贪财闹出乱子来的基调却是一样的。正是因为有孙沔一案在先,朝堂里反对钱庄新政的人必定不少。

不过陈执中也没有真地推行新政的意思,对此并不在意。他感到有意思的,是徐平明明看出了自己的意图,还尽心尽力地编了这本册子,显然是帮着自己渡过难关。一方面帮着自己,另一方面又毫不掩饰自己对此举没有信心,这态度耐人寻味。

喝了口茶,陈执中才道:“徐龙图为人谨慎,做事情从来留有余地,如此做并不让人觉得奇怪。我们若是在全国推行钱庄新政,只怕就不会如此和风细雨了。”

王博文苦笑:“下官也正是这个意思,三司要做徐龙图在京西路做的事情,绝不可能那样从容不迫。——可下官觉得,三司现在很难做到啊!徐龙图什么身份?仅仅是在京西一路推行新政,若不是后来有棉布带来的大量钱财,也是要有反复的!”

徐平的官职与陈执中一模一样,还多了一个永宁郡侯,还多了交趾的军功,做得还这么艰难,陈执中凭什么在全国推行下去?王博文不信,恐怕根本就没有人信。徐平推行新政是以利诱为主,基本没有进行威逼,陈执中哪来的本钱这样做?现在仅仅因为河南府的飞票欠款三司就快要破产了,哪里还拿得出钱来利诱天下!

陈执中不想再讨论这个问题,摆了摆手:“我们先把奏章上去吧,且看看政事堂那里到底怎么看,慢慢再说。对了,徐龙图还有什么话交待?”

“还有,徐龙图对最近绢价暴跌极为不满,说是绢帛本是钱的一种,跌得太快,让天下无所适从。绢帛价跌,天下的钱就更加不够用了。”

“不跌又能怎么样?谁有办法!他在京西路制了那么多棉布出来,还一下子销到全国州军,三司想拦都来不及!难道他徐龙图还有办法止住绢价?”

王博文小声道:“临别前徐龙图向下官提了称提之术,说是三司应该严禁各路各州县的府库向外卖绢,并从民间收绢入官,让绢价跌得不要过快。”

陈执中听了不由苦笑:“称提之术,最要紧的是要有本钱,三司现在哪里来的本钱去买绢?不要说是民间的绢,就是光从内库出来的,我都应接不暇了!我自然知道现在这样做不是办法,不但是绢价跌得过快,民间乏钱使用,就是下年的夏税如何收都让人头痛。可手里没有钱,谁有办法?州县眼看着绢价一天天跌下去,不让卖绢我拦能够拦得住?”

钱粮是对地方官最重要的考核事项,现在这种情况,三司就是下令不许向外卖,他们也会偷偷地想方设法卖。陈执中倒是想禁,可问题是禁不了啊。更不要说内藏库的内侍鼠目寸光,天天撺掇着赵祯把库里的绢大量放出来,京城的市场都乱套了。现在陈执中最头痛的倒不是这些,而是夏税,一向都是收钱和绢的,绢价这个样子,下年怎么收?

对此王博文知道一些,对陈执中道:“省主是难,但下官觉得徐龙图说的也有道理。只要现在咬紧牙关,暂时把绢价稳住,只要熬个一年半载,说不定有转机。”

陈执中苦笑着摇了摇头,没再说什么。道理他自然是懂的,但问题是他做不到啊。单单凭三司的力量,怎么能够决定得了这种国家大政,而政事堂一时半会又指望不上。

自转过年来,吕夷简和王曾两位宰相的矛盾越来越深,大有势不两立之势,朝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徐平在京西路还感觉不到,陈执中在三司,可是深受其害。王曾还顾全大局,只是反对吕夷简,尽量不影响国家大政。吕夷简可就不行了,几乎每项朝政,但凡有可能都被他拿来跟王曾斗,下面衙门有苦说不出。

陈执中自然知道钱庄新政是推行不起来的,实际上就连称提,这个时候也不可能。

第28章 月夜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179章 远方的汉人第11章 德政第110章 广发邀请帖第7章 贵人相助第54章 心有不足第218章 钱是什么第176章 钱粮为纲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10章 广发邀请帖第6章 拦路的强盗第151章 论事不得论人!第176章 一日两待制第170章 思家的情绪第58章 仙人跳第205章 内外交困第8章 通判厅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206章 望远镜第31章 探花郎第175章 农事八字第133章 矛盾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72章 夜袭第28章 意外之喜第194章 进退之间第134章 假于阗国第319章 使节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术第38章 与陈尧佐的分歧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253章 收网第234章 龙游浅滩被虾戏第29章 政本初心,从民所欲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绢第17章 回声第17章 奴仆无私财第210章 札付两路第17章 自己的路第83章 猛虎入狼群(一)第39章 待以客礼第36章 洞房花烛夜第32章 各怀心思的同僚第130章 刘太师的烦恼第133章 疯狂时代(四)第151章 新市场第229章 讲不清楚第4章 马政第153章 顺势而为第100章 虎威第159章 人手难题第80章 起风雷第95章 河边的官署第115章 诗文精进第117章刀锋下的小山村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19章 共剪西窗烛第33章 家信第35章 众说纷纭第64章 归来第206章 望远镜第279章 破城第132章 兵进门州第40章 从前第152章 纠缠第239章 别做书呆子第48章 下忠州第23章 秋意第258章 有一种态度叫沉默第4章 许愿第90章 猛虎入狼群(八)第308章 战争也要本钱第61章 官吏斗法第115章 徐昌听到的消息第78章 刘小妹的愿望第102章 钱法类书第211章 王素田庄第163章 两府议事第180章 转机第122章 火光冲天第147章 破绽第123章 吕夷简的担心第150章 席卷谅州(中)第153章 尘埃落定第23章 这就是侠客?第78章 要知耻第165章 吕夷简的条件第96章 贵客盈门第78章 入瓮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43章 盼盼要定亲了第39章 待以客礼第101章 新法可验第116章 清理后患第80章 契丹的压力第306章 狮子搏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