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三零 章 长公主和李良的决断

书接上文,却说郑德游说于长公主郑天虹道:“李良足智多谋,无尘院好手如云。为了万全起见,皇姐,您必需答应臣弟三件事,否则臣弟也无能为力。”

郑天虹面色变换不定,她迟疑了一下道:“什么事?”

郑德道:“第一,待李良出京后,皇姐必需采取心动控制住父皇!这样才能断绝李良的后援,而臣弟也好动身。”

‘父皇,为了大唐,只有对不起您了!’郑天虹沉吟了一下道:“可以!”

“第二,”郑德道:“李良和臣弟离京五日后,必需将皇兄驾崩的消息昭告天下,并助我儿天赐登基!”

“没问题!”对于郑德的这个要求郑天虹很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对于让郑德之子郑天赐继承皇位她是一贯支持的,也认为这样做对大唐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这第三吗!”郑德对着郑天虹深施一礼道:“天赐登基后,请皇姐说服驸马交出兵权!”

郑天虹娥眉跳动道:“十四弟,你太过分了吧!”

“皇姐!”郑德神色从容的道:“除了说服驸马交出天鹰、地虎两大军团以及羽林军外,您还要协助皇帝将五王的王军、国公的府卫、兵部所属这些大唐的军队收归到皇帝的控制之下!”

郑天虹冷笑道:“是在十四弟,你的控制之下吧!”

郑德道:“臣弟以为您所以为父皇欣赏,成为我大唐执掌朝政的长公主,不是因为您才能过人,也不是因为您政见不凡,为的却是您为了郑氏江山愿意付出一切。现在大唐就到了需要您交出兵权的时候了!”

郑天虹道:“扼制皇权过盛是高祖皇帝立下的规矩。”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郑德道:“高祖皇帝时中原五国并立,为了避免后世子孙不肖,所以他老人家才会定下此律。然,现今中原一统,天下归一,大唐辖下地域广阔。若是重新划分封地,王爷和国公们必不能如往昔常驻京师,久必生乱。若是封地不改,他们必然也会不满,还会生乱。只有将兵权收归皇帝,大唐江山才可永固。臣弟以为,收回他们的兵权后才能给于他们更多的封赏。”

郑天虹道:“若是交出兵权,只恐本公主一家命不久矣!”

郑德道:“皇姐所言极是,臣弟确有此心。然臣弟虽有此心却无此力,除去李良之后,若是再去了皇姐,以臣弟的威望焉能服众,刚刚一统中原的大唐帝国顷刻间就会分崩离析。”

郑天虹审视着面前的郑德道:“这些年来,十四弟变了许多啊!”

郑德道:“臣弟没有变,只是几番沉浮使臣弟看的透彻了一些。”

郑天虹道:“好,皇侄登基后我会说服驸马交出兵权的。”

郑德道:“臣弟保证除了兵权外,其他朝政仍由皇姐执掌!”

“以何为保?”

“皇后之位。皇姐的长女彤儿聪慧过人,堪为大唐国母。”

“好!待天赐同彤儿大婚后,兵权自会交接。”

养心殿外郑德同郑天虹击掌为盟,而李良也从太上皇处来到了养心殿前。

不久之后,太上皇传下御旨,言皇帝已经大好但仍需静养,群臣无需滞留宫内,朝政一切如旧即可。

怎么刚刚传出皇上病危的消息,可这转眼间又说好了?

虽然有不少的人觉得其中蹊跷,但太上皇龙威尚在,群臣之首的长公主和相国也都没有表示异议,众臣子也只能领旨回转。

出宫之前,郑天虹引李良入勤政殿道:“相国大人,今日多有得罪,还往相国体念本宫因皇兄……乱了心神,不要挂在心上。”

李良道:“这是哪里话来,长公主殿下与陛下兄妹情深,悲痛之下对臣有些误会也是能够理解的。”

“相国如此大度,让本宫更加愧疚了!”说着郑天虹对李良报以万福。

李良忙还礼道:“些许小事,长公主殿下切莫如此。”

郑天虹道:“皇兄驾崩的消息虽暂时控制了下来,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而太上皇又属意由十八弟来继承大统,所以本宫以为,当务之急必需要让宪弟尽速回京以安人心,相国以为如何?”

李良道:“长公主所言极是。”

郑天虹道:“不如由相国坐镇京师,本宫率羽林军精锐两千前往迎接宪弟。”

‘你去?你去我如何放心?’李良阻拦道:“不可。”

郑天虹祥怒道:“莫非相国不放心本宫?”

李良道:“长公主又误会臣了。臣以为,长公主若是离京,会使人心动荡。若是谋害陛下的真凶在旁推波助澜,只恐臣压服不住。而臣懒散世人尽知,三五日不露面决不会让人有疑。所以还是由臣前去迎接宪殿下吧!”

郑天虹故作思虑,片刻后道:“如此有劳相国了。为防生变,相国离京后本宫会实施戒严。望相国快马加鞭,早去早回。”

“定不负太上皇和长公主所托!”

回到家中,李良召集心腹人等将宫中之事讲述了一遍。

“兄长!”已经是李良干妹婿的许靖沉声道:“您中了长公主以进为退之计了,只恐您一离开京师,这里立刻就要变天了。到时,即便你能迎了宪殿下归来,也不能如愿。”

李良道:“明知是龙潭虎穴,为兄却不得不跳啊!能否迎得回宪殿下,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死穴了。所以虽然明知长公主是在引我上当,但也不能不上啊!”

童天奇道:“二哥(姐夫),不如趁京师尚未戒严,我们连夜远遁,关他谁来当皇帝。”

“说的轻巧!”李良道:“若不能处理好此事,天下之大,已无我等容身之地。”

许靖道:“不如由我带领无尘院的人手前去迎接宪殿下,兄长留在京师牵制长公主。”

李良苦笑道:“京师是长公主的地盘,天鹰、地虎、羽林军尽在她手,若是我在外,凭借何无坪、英无风、欧阳无双他们掌握的几十万人马还能够让长公主有所忌讳,不敢轻易发难。”

张智挠着头道:“既然长公主能控制京师,她为何不立刻动手,非要把大人引离京师呢?”

李良抄起镇国金锏道:“长公主郑天虹此人的公心大过私心,若是以兵变的方式确可轻而易举的解决掉我们,但是这样不但会给后人留下一个不好的榜样,对大唐的未来甚为不利。而且中原刚刚统一,原丰、卫、燕、赵国民的民心还没有尽数归唐,她恐刀兵再起。”

许靖道:“请兄长示下,我们该如何去做?”

李良道:“天奇,张智,你们今晚带上我的令牌到我三哥和各位国公哪里走一趟,陈明利害,让他们在我未迎回宪殿下之前,务必保证同太上皇的联系。我走后,你们一刻也不可放松,只要太上皇能出面,京师的天就翻不了!天奇,你要听从张智的调遣。”

童天奇道:“二哥放心,小弟绝对不会误事。”

张智道:“我看,还有几位尚书那里也要通通气。”

“好,就按你说的办。京师就拜托给你们了!”李良:“许靖,你召集无尘院的好手,明日随我动身。”

许靖道:“前几日传来消息,前朝余孽在东海边有所动作,师姐已经去查看了。师姐身边有不少高手,我们可以传书师姐让她前来相助。”

“甚好!”李良道:“夫人,你也同我一起去吧,我料这一路之上,大规模的军队攻击是不会出现的,但是刺客绝对是少不了的,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冯如玉道:“我今晚就让人把娘和孩子们送到三哥那里。”

就在李良安排迎接郑宪还京事务的时候,郑天虹也说服了岳阔。虽然通过长久的合作,岳阔打心眼里不愿意对付昔日的好友兼师长,但是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却由不得他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郑天虹保证将来给李良留一条活路。

第 六十九 章第 六 章第 五十一 章第 九十四 章 镇国金锏第 一零二 章 御史城第 一二七 章 树欲静风不止第 七十一 章 老将和牛犊第 一零五 章 考验第 六十一 章第 九十三 章 风起云涌第 七十 章第 一二零 章 月下剑舞第 九十九 章 具有大唐特色的御史大夫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议战事(中)第 八十八 章 家宴风云第 九十二 章 弃子争先第 四十七 章第 八十 章 虎妞与骆驼第 二十八 章第 六 章第 五十一 章第 六十七 章第 一 章第 三十四 章第 一百 章 长公主第 一一四 章 师徒问答第 七十三 章 主帅间的较量第 一二五 章 郑德的展望 (下)第 十六 章第 一一一 章 睁眼说瞎话第 三十 章第 三十二 章第 五十九 章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议战事(中)第 四十一 章第 一零五 章 考验第 七十三 章 主帅间的较量第 三十八 章第 一 章第 一零七 章 我们都是蛀虫第 十八 章第 一零八 章 小王爷第 二 章第 一 章第 一零七 章 我们都是蛀虫第 三十二 章第 十二 章第 二 章第 三十三 章第 八十八 章 家宴风云第 六十一 章第 六十一 章第 七十 章第 四十 章第 七十二 章 情况怎么样了第 一一八 章 避暑胜地第 七十七 章 又战断魂坡第 一一四 章 师徒问答第 一一七 章 预谋中的水淹三军第 九十六 章 郁闷的李良第 一一七 章 预谋中的水淹三军第 十一 章第 八十五 章 栽赃陷害第 二十九 章第 十八 章第 一三一 章 京师风云第 一 章第 七十二 章 情况怎么样了第 一二四 章 西泉村议战事(下)第 四十五 章第 四十一 章残念第 六十七 章第 九十一 章 文卫的后手第 十四 章第 二十八 章第一零四章 四无公子之风生水起下第 一一一 章 睁眼说瞎话第 八十一 章 京城风波起 上第 四十九 章第 十八 章第 二十二 章第 十一 章第 十九 章第 四十九 章第六十四章第 五十一 章第 四十二 章残念第 二十三 章第 七十 章第 三 章第 八 章第 七十 章第 四十五 章第 一三四 章 不明白?不,明白!第 四十四 章第 三十一 章第 五十一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