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网开一面

因为毫无征兆的改制让京师到地方的官员都惶恐不安了一阵,特别是三条的出台让地方的官员大批下马。好在朝廷在崇祯元年跟四年的时候,录取了大批备用的进士做候补官员,再加上历年来留下的无职官员,应付各地方的出缺还是够的。虽然大规模换地方官员曾引起一定的动乱,但此时已经缴完赋税,有足够的时间给任的官员接手熟悉!

朝廷针对查出大批地方官员贪污受贿,一期的明刊上再一次宣扬官员要廉洁奉公,同时还将各地贪官的典型例写在上边。一时间朝野内外要求严惩贪官污吏,百姓们看到都拍手称。明刊甚至还透露,朝廷将计划建立无门无墙只有两块碑石的良知社,将那些毫无良知的贪官污吏雕刻成石人,跪在良知社受万世之唾弃。良知社就计划建在英魂祠跟忠良的对面,明显的要它们形成一个强烈对比!

明刊便是皇上的喉舌,这样的计划当然不是明刊的主编吃饱了没事做瞎写出来的。所有的人都相信这是皇上的主意,而且很就会实施出来。而看到明刊上这篇文章的官员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如果说三条只是要人身家性命,那么这个良知社就是让人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可以想象,那些犯官丢了性命后还要刻成石人日晒雨淋,遭人唾骂,背万世恶名。不仅是自己遗臭万年,连带着孙后代也抬不起头来做人。如此的处置,中国数千年来也只有白铁无辜铸佞臣的秦桧有这样‘礼遇’。

难道皇上要在本朝树立几百个‘秦桧’出来?

韩鑛作为内辅,又是主管礼部的内大臣不得不进宫求见皇上!他委实不敢想象在崇祯朝出了几十个佞臣后,地方的官员会有什么反应。虽然他也痛恨那些官员不严于自律,但他也怕年轻的皇帝过于冒进,让手下的官员闹出事情来。辅不仅是文武百官的表率,同时也是天跟官员的磨合剂跟缓冲剂!

当韩鑛跪在我面前行礼的时候,我已经预料到他会来见我,而且是为那帮官员求情!

“爱卿还是起来说话吧!”

“谢皇上恩典!”韩鑛起身后,他酝酿了下语气恭敬的奏道:

“上个月出的明刊上有一篇署名半介过客的文章中说到,要在英魂祠跟忠良的对面建立‘良知社’,用来惩治那些贪官墨吏,供世人唾弃。不知皇上是否知道此事!”

我轻笑道:“朕当然知道,而且这篇文章就是朕写的!”

“是皇上写的?”韩鑛委实有些吃惊,皇上写的东西不就是圣旨嘛,居然还拿到明刊上表,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之所以想到那些,是在前两年明刊搞学术辩论的时候,曾经有学提过要建一个墨吏堂,朕便是从中得了启。读书人都是爱名声的,特别是身后的名声。朕就是要用这个来威慑百官。”

韩鑛想到死后进入良知社的后果,心里不由一颤:“皇上如此处置不合大明律法,微臣怕官员们有意见,而且如此处置是否太过严厉了。”

对于国之硕鼠我是毫不留情,不由冷笑了一声道:“严厉?他们锦衣玉食,欺男霸女,横行地方!朕惩治他们就过于严厉了?!他们若只是走投无路杀人越货,朕也是杀人不过头点地,用他性命偿还就是。但这些墨吏们,拿的是国家的俸禄,犹贪心不足。他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明白什么是礼仪廉耻。知法犯法,朕就饶他不得。官员用大明官府的权力为非作歹,其祸害烈于普通百姓为害百倍。韩爱卿为官多年,不是不知道现在下边的情况。朕的皇兄皇祖,放纵了他们几十年,难道在朕的手上还要养着他们!朕说句诛心的话,不要说地方,就是你们朝中这些大臣,哪个家里没有几百亩地。”

韩鑛一听,慌的跪下道:“微臣有罪!微臣只是……”

我挥手打断他道:“起来吧,你们缴税,朕也不会为难你们。朕知道你们自己是道学先生,品质修养都是没得说的,但你们管得了家里人没有在乡下借着你们的官威做歹嘛?!几百亩地没有强买强卖嘛?!百官中不少是贫家出身,做官还不到几年,家里便有良田数百亩,这里面就没有猫腻嘛?”

听我的一声声质问后,韩鑛的额头上已经冒着细汗。他颤巍巍道:“微臣这就回去严查,看家人是否为祸乡里!”

看着韩鑛如此谨慎,我不由一笑:“罢了,这事你有空再说吧。朕还不会为了这些事情为难你们!比起地方官来,强买强卖之类的事情还算好多了!他们在地方借着各种名目敛财,丝毫不顾百姓死活,甚至连朝廷拨给灾区的救济粮他们都敢倒卖。淮安知府慕天颜借征收火耗,贪污十余万两,是强抢数十民女为妾,其他恶行不可胜数。朕已经命大内禁卫赶往淮安府,将那知府在府衙门口凌迟处死,以儆效尤!这些无耻的败类,既然做得出来,朕就要让世人以及后世之人都知道他们是一帮什么样的人渣!”说到后边,我的语气不禁越来越严厉。

韩鑛张大着嘴巴,这些事他也只是听闻,不想皇上早已知道!

“朕登基开始就提高官员待遇,俸禄比之以前提高十倍不止。他们还要贪污所用何处?朕看过户科给事中韩一良的奏折,里边讲的也很详细——地方官员贪污很大的一个诱因就是要送礼,要买官!地方官员贪污,朝廷里的官员就受贿,而且还是以各种各样的名义遮人眼目进行。这些朕早就知道了,朕之所以没有动作,就是要等待时机。既然女真人一时消灭不掉,那就先把大明的内政理清楚。现在女真人求和,跟蒙古人也结盟了,朕有时间来清理官员中的败类。朕在八月就想得很清楚,官场不治,大明何以强大!”

皇上的一番话让韩鑛胆战心惊,至少他已经知道,皇上虽然把锦衣卫变成了守陵的卫所,但仍旧还有人在做皇上的耳朵。特别是听跟皇上南巡回来的人讲,皇上特地制定了密折印鉴,只要有印鉴的人就可以直接给皇上上奏折言事。如果那样的话,地方官场却是没有什么事情能够瞒得过皇上。事已到此,韩鑛哪还敢把原先想好的劝辞说出来。

韩鑛唯唯诺诺的样,让我心里不由一叹。我缓了缓脸色道:“朕知道爱卿今日来是为了什么,朕也觉得如果一下抓这么多人进良知社,只怕百姓拍手的时候,下边的官员就闹起来了。爱卿是怕朕年轻冲动,一下伤了大明的根基,是吧?”

韩鑛心悦诚服的跪下道:“微臣确有此心,但吏治已到不可不严惩的地步,皇上一心求治,微臣不敢阻挠!”

“嗯,朕很高兴你有这个认识!”我笑着道:“不过爱卿说的是,这吏治还是要慢慢来。朕若是要的话,朕也不会忍了他们这么多年。这些官场的恶习有如恶疾,病去如抽丝,朕有心里准备!”

韩鑛听我话锋一转,愕然道:“那皇上的意思是……?”

“呵呵,朕在明刊上的那篇文章是造造声势,当然良知社朕是肯定要起的。只不过不会在这一批内找人进去!朕已经想好了,在崇祯七年前,所有暴露出来的犯官都不会进良知社,只是按常规的律法办。过了崇祯七年,朕就会每年选一批人进去,好好在那里罚跪!至于那些立有功劳的,主动认罪的,朕会考虑酌情减轻处罚!但以后要是还有官员昧着良心不”

韩鑛连连磕头道:“吾皇英明!”

“好了,不必磕头了!朕是成全你们这些大臣的脸面,也是成全朝廷的脸面!若要真的论起罪来,只怕朝廷已经没有几个大臣了!特别是吏部,当其冲啊!”

韩鑛还要说,我阻止道:“爱卿要说的,朕知道!你们为朝廷做事,朕是信得过你们的。即使出了什么问题,朕也会让你们体面的致休!原先的乔爱卿,曹爱卿,刘爱卿,孙爱卿,朕都没有亏待他们!朕也想着,以后官员致休,再一笔退休金,让他们安渡晚年!好了,不说这个先了!原先明刊上只是说说而已,过两天朕就会公文邸报,将朕方说的正式下去。你下去吧,好好办差,朕就满意了!”

“老臣记住了!”韩鑛含着泪退了下去!

望着韩鑛出去的背影,我心里一阵感叹。大明毕竟不是开国的时候,开国伊始可以大刀阔斧。而今大明在崩溃边缘,经不起太大的动作,所以只能是慢慢来了。现在我建一个良知社,至少可以阻止官员再胆大妄为。

就在我准备下公文之时,京师里又起了一场风波!

京里的巡查御史吴玉来报,他在一座酒楼亲眼见六部有三个郎中主事接受了贿赂。一个是答应把士兵冬服的制作下放给某商家,一个是答应调动某人官职,还有一个是答应科考的时候给予帮助。三个人分别都是兵部,吏部,礼部办具体事务的郎中主事。

第二日,都察院就上报刑部拿人,两个主事一个郎中都抓拿到案,他们对此事也供认不讳。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后来那些买官之人却不见了。根据三个案犯提供的情况,现他们所说的人名都是虚乌有,连要得到好处的人名也是假的。什么商家,什么官员,什么举在朝廷记录中都不曾存在。

而前去抓人的巡城御史吴玉原先对此事毫不知情,他能到现场是因为有人留言,说有钱权交易,让他赶往某座酒楼。吴玉为了明辨真伪特意走上一趟,同行的还有刑部给事中高斗枢,也只是给吴玉拉来作作人证。

刑部的奏报说根据种种证据表明,这一次贪污受贿案是有人故意弄出来的。让人假扮要买官之人,去六部走后门,然后再通知御史来抓。问题是这个要来试六部官员的人是谁,谁会是幕后主使呢?吴玉他们没有审查出来,把这个难题交给了我!

但事情还没有了,到了晚间,三个案犯竟然都自杀身亡。留有遗书一封,都是希望看在他们认罪身亡的份上不要让他们进良知社云云!

当我听到消息的时候,郁闷得我不行!三个主犯一死,岂不是死无对证!这样一来,究竟是何人作假根本就无从知晓。莫名其妙的是,这些人为什么要去试我的六部大臣呢?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如果说是为了他们三人的职位,那可能性极小,因为这些重要的官职任命都是要经过我筛选后确定的。如果从终受益者而言,得到利益的人是我,毕竟在朝中抓出来了三个蠹虫!换而言之,大概吴玉他们也猜想是我让人去干的,所以也没有继续追查就上报了。

这种假贿赂虽不合情理,又是拿大臣开刀,确很符合我做事的风格!

我感觉犹如吞下一只死猫!

特别是在朝会的时候我提到这个案件,文武百官的表情明显很复杂。这回我知道,整件事情被算计的人居然是我,而且我还辨无可辨!君臣同心同德的氛围给搅得一塌糊涂!这个结局是我不想的,我不想用帝王之术来统驭他们,希望他们能够与我同心,以治理天下为己任。君臣的对抗,只会让臣滋生私心,政府效率低下!

但现在我已经不想解释,只能是追查下究竟是何人要做这样的一件‘好事’给我!

好在正式的公文下后,缓解了官场紧张的氛围。那些被抓的案犯都有逃脱生天的感觉,尽管还是会被抄家,被削籍!

——分界了——

虽然朝野内外都在整治贪官污吏,但无论闹得多大,这个震动也没有影响到军队,皇上布的三条是对准地方官的。所以还在陨西大营的洪承畴看完明刊也只是笑了一下,暗幸自己转成了武官,不然也不知道过不过得了这关!

“洪大人在看什么呢?”说着一个瘦脸的将领进来,一屁股坐在椅上。

洪承畴抬头看了一眼,知道进来的是京营参将王朴,在三大营也只有象王朴这样出身世家弟的下属敢不经通报进他的大帐。王朴原本不是京师三营的人,只是因为是全营大练兵,所以皇上也从京师各卫所调了些将领加入。洪承畴看着王朴吊儿郎当的样,不由眉头轻微皱了些许!

不过洪承畴在京为官数年,知道这样的纨绔弟还是不招惹得好,几百年的世家,谁知道他跟谁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将明刊在茶几上一放,笑着道:

“原来是王参将,本官方在看这个月的明刊!”

王朴斜着眼看了下明刊,便幸灾热祸的笑道:“皇上真是圣明,居然想了这么个办法!嗯,那些在地方捞油水的人要糟了!洪老哥,你说是不是?”

洪承畴不置可否道:“朝廷总有朝廷的安排吧,咱们既然领兵打战,就只要把这些流寇消灭在山里就行了。”

“洪老哥已经安排妥当了?咱们往哪打?”

洪承畴不悦道:“这是军情机密,待进攻的时候,本官自会让传令官给你指示!”

那王朴似乎不受洪承畴的语气影响,涎着脸道:“洪老哥何必见外,咱们都是过来这练兵的,洪老哥运筹帷幄,给小弟露点风声也不为过!”

洪承畴心里起了警觉,喝问道:“你要知道本官的计划做什么?你虽是世家,有爵位在身,但在军营内,本官可是军法无情!”

王朴见洪承畴威,讪讪的笑道:“洪大哥别生气,我这不是为你着想嘛?”

洪承畴见他话锋一转,不知要说什么,就冷着脸道:“王参将为本官着想什么?”

王朴故意凑前道:“洪大哥,咱们来到这鸟不拉屎的鬼山区大半年了,可知道京师里边的情况怎么样?”

“邸报跟明刊上不是写着有嘛!”

王朴指着明刊道:“这里边那些官员的死活跟我们都没有关系,但有一条是很重要的。那就是皇上已经任命原先的辽东督师袁崇焕做了京营提督,也就是代替了洪大人你的职位,同时调任耿如杞做帮手。”

洪承畴不以为然道:“这有什么,本官在这里剿匪,京中的大营也要人管着,皇上任命袁大人做提督,这没有什么问题!”

王朴轻笑一声道:“我的洪大哥,你怎么不想想这提督的位置可就只有一个!现在我们是在这里剿匪,但是剿完匪,大伙都回京师三营了。大家都兵还是兵,我王朴也回燕山卫做指挥使,就是不知道洪老哥到时去何处呢?”

“这……皇上自有安排!”

王朴看到洪承畴迟疑的神色,便添了一把火道:“洪大哥的略小弟向来佩服,京师三营也是在大哥手下一手组建。但袁崇焕战功赫赫,皇上对他的偏爱也是有目共睹。以后只怕这京营提督之位就是袁崇焕的了。现在兵部可是满员,洪大哥已是从二品,根本就没有位置给大哥你调!”

洪承畴面无脸色的缓缓说道:“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本官再转文职,到下边当地方官也好!”

第84章 南北对峙(下)第136章 网开一面第99章 广宁之失(三)第118章 骑兵之战第58章 损兵折将(上)第62章 酝酿第106章 京师调兵第159章 朵喀一战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151章 将军第24章 高手第48章 糖衣炮弹第195章 破城(下)第8章 南粮北运(下)第117章 未雨绸缪第59章 归来辞去第128章 远方客人(上)第19章 大同会盟(上)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难第140章 有点意外第249章 消息第83章 扬州风波第89章 遣使第175章 皇子监国第65章 唯一合格第161章 迁移第230章 皇太极第151章 将军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09章 年内计划第190章 最后的对话第107章 作壁上观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35章 攻城初战第14章 越俎代庖第96章 过河棋子第63章 杀伐第109章 年内计划第7章 突生横变第180章 图穷匕现第38章 坚守待援第210章 攻与不攻!第289章 官商第48章 糖衣炮弹第61章 援兵第16章 另设太学第102章 竭力应对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91章 风花雪月夜(上)第87章 朝鲜使者第175章 皇子监国第281章 问题(上)第89章 秋赋时节第246章 远征第277章 暗中布局第275章 争夺(上)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306章 问案第71章 变数第202章 算计(上)第137章 两向夹攻第98章 广宁之失(二)第265章 分工第204章 计划有变第98章 愈演愈烈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198章 屠戮(下)第154章 乐极生悲第157章 绝不妥协第103章 再建二军第157章 绝不妥协第203章 算计(下)第216章 强行拦截第184章 再见福晋第249章 消息第160章 强硬政策第175章 遇见第63章 杀伐第193章 破城(上)第47章 通州之行第149章 三败林丹汗第298章 应势(上)第106章 京师调兵第17章 接连交错第244章 誓约第73章 结交好友第83章 扬州风波第130章 醉有应得第101章 当头一棒第39章 皇太极的打算第225章 围困布点第102章 竭力应对第161章 自找麻烦第63章 各自息兵第13章 意外惊变(下)第24章 朝鲜局势第158章 天工改组第13章 辽东局势第84章 钉子第220章 恶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