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再据优势

在秀儿的协助下,很快我就找好了太监的人选。这些人都是在魏忠贤上台前侍侯天启帝的,自然对玩很有一套。秀儿嫌这些人轻佻,正欲打发出去。所以我接手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像一群饿急了的小狗看到了能给他们肉骨头的主人,在我跟前摇头晃尾的。

不可否认的说,这些太监都还过得去,京师里好玩的东西他们都一清二楚,甚至连一些我都不知道的玩处,他们都晓得。要不是我颇见过世面,说不定还真让他们带着去那些地方逛一逛。

“罢了,你们说的朕都知道了。朕把你们要过来,是让你们去国宾馆侍侯林丹汗的两个儿子。你们所具有吃喝玩乐的本事都好好施展出来,朕要这两个小孩玩得开开心心。要是你们不好好干,朕就将你们交回给慧妃处置。”

听到我说要将他们发到国宾馆侍侯蒙古人,一些人就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但我说完最后一句,他们又连忙点头哈腰的答应。看来秀儿还是很有手段的,这件事就算定下了!

过了几天,前去大同安置察哈尔部的宋献策回来了,同时也带来了蒙古各部对林丹汗家眷被俘的意见。批过奏折后,我在乾清宫召见了他。

“皇上,微臣这次见到了斡赤伦跟达来台吉,斡赤伦就希望大明能善待林丹汗的子孙,达来台吉却说皇上怎么做,他都没有意见。”

“哦,达来台吉的想法还可以理解,毕竟他们这些大汗都是黄金家族的旁系子孙,林丹汗的子孙死了,以后则没有人能奈他们何!这斡赤伦倒奇怪了,怎么会想着让朕善待额哲他们?”

宋献策摇摇头道:“回皇上,蒙古人血统地位森严,有点类似于我中原魏晋之际。可能斡赤伦是敬他们是黄金家族正统吧!”

我想了想觉得好像也是,便换了话题道:“喀尔喀部宰赛汗那边有没有消息?”

宋献策低着头请罪道:“回皇上,微臣让斡赤伦派出过几次使者,都没有消息。宰赛汗没有扣留使者,但也没有接见过。”

“喀尔喀离辽东近,他们又与女真人交战求和数次,喀尔喀部已经给女真人渗透,宰赛汗的几个儿子都投到了女真人那里做额驸,他现在就是想抽身,只怕也没有那么容易。喀尔喀部的事就慢慢来,只要他们以后不出力配合女真人便算成功了。那鄂尔多斯部现在怎样了?”

“回皇上,鄂尔多斯部已经过黄河到了呼和巴什格山附近,达来台吉虽然派出使者过去,但他们的大汗额仁沁济农要求喀喇沁部退出归化的牧地,达来台吉不肯,双方就耗着。”

看来蒙古的事情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解决,现在靠朵颜部跟喀喇沁部还是不足以坚守蒙古草原的。我只怕皇太极一收拾好女真人内部,就会拿蒙古开刀。辽东的科尔沁部是死心投靠女真人了,漠北的喀尔喀又不管漠南的事情。那么实际上仍旧要由大明维持西面的防御,让大明两面作战还是有点难度的。好在我已经有了计划,正好一举解决。

“朕打算两个月后在归化城跟蒙古诸部重新会盟,你将这事跟通知蒙古人,你就作为大明的使节。这次察哈尔部的苏泰福晋也会去的,会盟必须要以大明为盟主,共同对抗女真人。至于盟主的位置,相信察哈尔部不会跟大明争的,你好好把差事办了。”

“微臣遵旨,在会盟中要是蒙古部落提出其他的要求,微臣该如何办理?”有了上一次的事情,宋献策多了个心眼,特地问上一句。

“就依照朵颜部落的条件来定吧,再有什么事你就写奏折上来。好了,下去吧!”

“微臣记下了,微臣告退!”

我估摸着苏泰福晋已经从林丹汗死亡的消息中恢复过来了,便再去了趟国宾馆。虽然林丹汗实际上还没有死,但对于漠南蒙古的局势而言,已经跟死没有区别。现在距离崇祯七年夏天也就半年时间了,林丹汗又不再回漠南蒙古草原,所以提前说他的死亡消息,结果是一样的。

等我进去的时候,两个蒙古女人面色平静,而且在没有司官的指挥下懂得用大明的礼仪很规矩的给我行礼,显然她们对我的第二次到来早有预见!从司官的禀告来看,她们的汉语有了不错的进步。特别是那个叫撒云娜的小女孩,很有学习语言的天赋,很多简短的汉语对话都已经掌握了。

询问过她们的学习情况后,我支开闲杂人等,继续接着上回的话题道:

“上次朕跟你说关于重建察哈尔部的事情,苏泰福晋考虑得怎样?”

这几日苏泰已经跟囊囊将林丹汗死的事情说了,她们也商量了种种的可能。虽然她们不知道林丹汗是否死了,但目前来说,建立新的察哈尔部对她们没有什么损害,反而是一个极好的出路。我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囊囊丝毫没有觉得惊讶!

蒙古女人极有主见,必要的时候也参与政事,元朝就出了几个有名的监国皇后。苏泰福晋此时已经拿定主意,开门见山道:“大明真的愿意帮我们察哈尔部建立新的牧地?”

“当然!不管林丹汗如何,朕都愿意帮你们重建察哈尔部!”

“那其他部落要是来为难察哈尔部呢?”

“这个放心,朕会为你主持公道!”

“那额哲要继任大汗!”

“朕早就说过了,完全没有问题,你也将会是察哈尔部的太后。”

她见我答得豪爽,心中又犯疑了:“大明为何要帮我察哈尔?”

这答案我早就想好了:“大明跟蒙古人斗了几百年,双方伤亡都很大,朕继位以来,就想着两家和睦相处。你们在草原,朕在中原,本就可以相安无事。朕就是借着这个机会,跟蒙古人和解!当然,你们要加入明蒙的同盟,共同对付女真人!”

苏泰福晋想了一会,大概觉得理由还算合理才道:“暂且相信你!可你能保证以后放我们回察哈尔部?”

我慢条斯理的坐了下来,喝了口茶悠悠道:“放自然会放你们回去的,察哈尔部总要个大汗来统领的。不过这也要看你们的表现,你们要让朕放心才是!”

苏泰福晋她们可能没有想到我说的放心是指何事,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我见她们没反应,便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再过两个月,朕会让蒙古诸部在归化城正式跟大明盟约,朕希望太后你能代表察哈尔部去出席这次会盟,而且推举大明为盟主。”

苏泰福晋指着囊囊道:“那她们呢?”

“她们自然要在京师,而你先去察哈尔部宣布建立部落的事情,然后再去会盟。之后你仍旧要回到京师来,等到未来的大汗成长起来了,朕再让你们去接管察哈尔部!”

苏泰福晋知道无可选择,便只有道:“陛下可要为今日之语跟我盟誓,他日我儿成人,陛下就让他回部落担任大汗!”

“好,朕跟你盟誓,若朕违了今日所说,苍天共弃!”

苏泰福晋她们见我这么说才松了口气,表示答应两个月后的归化之行。

事情都是按着计划发展,我继续做着我的安排:

“既然你们住在京师,也是大明的藩国,朕就要保证他们两兄弟的待遇,这里以后就作为你们的行苑。为了你们在京师的安全,朕给你们配备了几个侍卫,你们没有什么事情也不要随便出去,所需要的物事,朕会让人供应。你们这次来的仓促,身边没有什么人,除了几个年长的蒙古侍从,朕再给你们几个太监。这可是朕亲自挑选的,方正华,将东西拿进来。”

很快方正华领着一群太监进来,他们手里都捧着绫罗绸缎,金银珠宝进来。把苏泰福晋她们看得眼花缭乱,她有些不敢相信道:

“陛下,这是……”

“朕说过,朕会让林丹汗的子嗣快乐的过着日子,既然已经是察哈尔部的太后跟大汗,朕不能委屈了你们,否则其他的蒙古王公会说朕小气的。”

面对我华丽的糖衣炮弹,她们只有行着蒙古人的敬礼向我表示感谢!

有了三个大部落领头跟大明结盟,相信鄂尔多斯部也很快会向我这边低头。我心情愉快的回宫了,苏泰福晋那我任命了一个叫杨春的太监作总管,有什么事情也会禀告过来。想起那两个美丽的蒙古‘寡妇’,我不禁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象史书中说的一样,把她们收进后宫,从而使大明皇室凌驾于黄金家族之上呢!

——分界线——

当我遐想翩翩的回到乾清宫时,徐光启却在宫外等我回来。上次我交代他研究新型的不透风‘帆布’后,就没有见过他,想必他一直都在研究如何制作达到我要求的帆布。今天他来见我,恐怕是有些眉目了。

我一边进宫一边道:“徐爱卿,是不是帆布的事情有了进展来见朕啊?”

徐光启笑呵呵行礼道:“正如皇上所料,微臣想了个法子,不知是否合皇上的心意?”

我坐上宝座后道:“那徐爱卿说来听听!”

“微臣试过许多材料,但总还是很不如意。最后仍旧是用回到了麻布,也只有麻做的帆布才够结实!”

“哦,那爱卿怎么保证它不透风的?”

“微臣的法子比较简单,就是用精细的亚麻做成麻布,然后在麻布的一侧贴上一层牛皮纸。微臣用的是一种叫做叫”鸟栖“的树木,分泌出来的树汁,此树汁粘性极强,贴在麻布上不易脱落。这牛皮纸又防水,做帆布可以勉强。只是遇到大风浪,微臣未曾试过就不知会如何!”

说着他从衣袖里拿出了一块他制作的样板给我看:“请皇上过目!”

我开始看他乐呵呵的样子,还以为他发明了一种新的布料工艺,没想到也只是给麻布加了补丁而已。不过退一步想想也是,除非能够发明涤纶,否则哪有不透风的理想布料!我接过方正华递上来的麻布,仔细打量了下,徐光启的发明虽然有些简单,但多少还是符合我的要求。

“但朕要求的不单是这么一块,而是要数块能够连接起来,在它们的连接处也要保证不能漏风。”

徐光启思考了一下道:“不知皇上要求这帆布制作多大才合适?”

多大?这倒把我给难住了!虽然我知道一些原理,但是这也是试验阶段,因为空气热膨胀后的密度不知怎么算,热气球里又非密封的理想气体,大气压差也就不知道,所以要多大的球体也是不知道的。还有吊篮负重的重量也没有个确切的数字,看来要先试验下。

于是我试着画了一个热气球的大概模样,然后标明尺寸道:

“朕要做成这么样的一个球体,下边有个锥形的口子。模样大概就是这样,只是大小难以计算,你先试着制作一个内径六尺的来看看。”

徐光启熟悉几何画图,看了我的潦草设计图后明白了我要的的东西是什么模样。他端详了一会后问道:

“微臣驽钝,皇上之前曾言这是用做战舰帆布,不知做成圆形有何妙处?”

“呵呵,朕当日可不曾这么说过。这是要这种步来建设朕的空军,既然是大明皇朝,自然是海陆空都要齐全的!”

我一时兴奋说得徐光启都糊涂了:

“皇上,这海陆空是指何物?”

“哦,在陆地上的部队就是陆军,象大明各处的卫所,边军,京营都是;海上的就是海军,水师就是海军了;这空军自然是指天上飞的,大明现在没有,所以朕要建起来。以后跟女真人一战,说不定就要靠空军的威力。”

尽管徐光启是此时大明最接近科学的官员,但面对这个世界还没有的东西,当然是惶恐了。人类第一次乘坐热气球飞上天空,那要等到十八世纪末期。现在他们都认为,能在天上飞的东西,不是鸟,就是神仙。

徐光启张大个口,惊讶道:“天上飞的空军?皇上,这人怎么在天上飞啊?”

“哈哈,这还不简单,朕要做的实际上就是一个热气球,只要把……对了,朕怎么把这个给忘了,这个东西就是放大了的孔明灯。朕只是在下边不仅放着蜡烛,还要吊个篮子,人就坐在里边。”

徐光启给我这么一说,总算明白我要做什么了!然后我又给他详细讲了热气球的构造,操作等等,直让徐光启叹为观止。

“皇上,我大明要是早有此物,那女真人早就望风而降了!”

“嗯,朕也是最近才想到有此物,而且没有好的材料,朕怕在空中出事,一旦这球体在空中破裂,这上面的人可就有死无生了。此物目前还有许多缺陷,所以朕想爱卿先做一个小的来看看,然后再研究改进。”

徐光启躬身道:“皇上睿智过人,所说尽是奇思妙想,老臣这就回去制作。不知皇上用何物来点燃?”

“这个朕想过了,蜡烛太小,是升不起它的。所以朕想着还是用煤油,你用一个酒坛大小的罐子做成大号的煤油灯,灯心要粗,火要大才行!”

我其实考虑过用天然气的,但这个时代我去哪找天然气,就是找到了也没有东西装。而煤油是在这个时代燃烧值比较高的燃料了,比起原先的第一架热气球来说,我这个还是较好的选择,在十八世纪欧洲人制作的热气球可是在火盆里烧稻草作为加热源的。

“微臣明白!”

在没有电,没有内燃机的情况下,很多东西都是发明不出来的。虽然自己知道很多原理,但机器是由零件构成的,没有精密的加工机床,说什么都是白搭。我其实一开始最想制作的是蒸气机,毕竟第一次工业革命就由它引起的。可问题在于没有好的密封件,根本就达不到要求。以前橡胶密封圈我用得极多,可把橡胶树汁做成橡胶那可就难为我了。虽然我可以把这个研究方向告诉宋应星他们,但研究出来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所以现在还是制作一些比较实用的东西,象这个热气球就是给女真人逼急了才想出来的。

徐光启已经预见了此物的神奇之处,要是能够将人载上天空,那他徐光启可就流芳百世了。所以徐光启出宫后直接去了天工学院,他怀着极大的热情,将各衙门所隶属的工匠全集中起来,全力赶制热气球。

人多自然力量大,五天后,徐光启请我到天工学院去看成果。

这个内径两米的热气球做得相当小巧,做工更是没得说,甚至有些麻布上还秀了图案。下边圆锥形的口子下边延长了四条大麻绳,吊着一个半大的篮子,篮子里放着徐光启他们做出来的大号煤油灯。

卖相还不错,就看实际怎么样了!

——

上面字数已够五千,下边随意说两句:

老实说我对热气球这东西不熟悉,几乎这个时代的人想到的都是飞机,很少想到热气球,飞艇什么的。第一架热气球出现在1783年,在法国实现了载人飞行,不过那确实是麻布加纸做成的。虽然本人也很怀疑它的安全性能,但偏偏是成功了。在我印象中一直来都以为是涤纶布料出现后,才出现热气球的。所以主角代表着我的想法,没有一开始就研究空中部队。这回是给女真人逼的,没办法,什么都总要试一下了。

第138章 呼啸而来(上)第242章 劝说(下)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174章 判决第151章 重建察哈尔第271章 指婚第28章 海战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90章 收与不收?!第136章 皮岛开始第178章 马有失蹄(上)第144章 两个侍卫第18章 皇权造势(下)第57章 退兵(下)第146章 辽东换帅第232章 扶持计划第33章 锦州城内第302章 手段(上)第167章 围城第76章 知己难求(下)第124章 敛财大计第89章 遣使第97章 二审定案第142章 谁有着数第102章 竭力应对第231章 取与舍第46章 宗族第152章 畅谈局势第82章 夏季攻势(下)第231章 取与舍第237章 组建第105章 非我族类第200章 另类策略(中)第291章 见识第170章 人员调防第15章 两方责难第217章 适得其反第188章 借用第156章 君臣相争第261章 驻兵第51章 各施其道第56章 退兵(上)第254章 到京第158章 商讨第180章 图穷匕现第242章 劝说(下)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计第65章 预谋南巡第47章 惊惶失措第188章 借用第147章 论谁对错第288章 重点在南(下)第183章 君臣暗斗第126章 人尽其材第156章 君臣相争第159章 再接再励第8章 阉党尽除第174章 判决第20章 战前风云第87章 鼎立局势第20章 大同会盟(下)第45章 计中之计第1章 夜看明书第182章 两头敲打第56章 退兵(上)第282章 问题(下)第37章 学生,老师第147章 私下协议第294章 舆论分化(上)第106章 峰回路转第8章 南粮北运(下)第236章 转机第233章 敌酋之死第113章 畅所欲言第145章 简单任务第238章 条件第92章 结盟第61章 提前的叛乱第83章 扬州风波第12章 文华殿的雷厉风行第114章 第二次演习第175章 遇见第304章 复职第320章 説客第127章 不经意之间第129章 对酒当歌第80章 喜事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274章 归来第122章 暗波涌动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87章 鼎立局势第92章 结盟第15章 整顿后的三营第302章 手段(上)第32章 初闻战报第10章 陕西流民第92章 结盟第215章 整军再战第110章 训练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