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阴谋论者

韩一良的那个奏折我是有印象的,历史上他跟崇祯皇帝的那段对话我也记得。那天第一次看到奏折的时候,我也有借此机会在大明官场开展一次反腐倡廉的想法。可这几天思来想去,再加上成基命的到来,让我觉得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跟大臣们进行了天工改制的冲突之后,我隐约觉得大臣们中存在这样的一批人,他们可能反对我的改制,但又无法抗衡我的君权,所以想来个一拍两散!他们要让我在自己颁布的旨意下不来台,要我进退两难,要我无力施为,继而只得顺着他们恢复祖制。

是的,我察觉到了有这样一批人的存在,但我却无可奈何!因为他们都是以忠臣的面目出现,一副大义凛然,忠心耿耿的模样。他们的目的就是反对我的改制,在他们的观念里,只能按着祖宗的那一套来是对的,其它都是篡越。

偏偏,他们扯上我的大旗,所言所行都是我钦定的,并没有丝毫过错,所以我也就拿他们毫无办法。韩一良提出百官收受人情存在大量弊端,说的是没有错,可如果要以此来定罪,满朝文武就没有人了!以前大明的京官都是要靠收取礼金来度日的,谁让大明祖制将俸禄定得这么低,不收礼金怎么活!虽然现在经过我给官员加薪,可这歪风不是说刹就刹得住的,何况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韩一良提出这个奏议是什么居心,我现在还不清楚。为名也罢,反对我改制也罢,可以肯定一点的是,现在提这个是不合适的,至少不能以此来给大臣定罪。现在外边的官员们都在看着我的举动,如何处置韩一良的奏折成了一件头等大事。

我虽将奏折留中不拖延时日,但没有想到韩一良在几天后的朝会上向我当场提出这个问题,顿时大殿内鸦雀无声,氛围渐渐紧张起来,所有人都等着我话。

“韩卿家,你的奏折朕拜读了,写得还不错!”我尽量说得轻描淡写。

大臣们听了都没有出声,期待着我的下文!但我适时的收了口,没有再作言语。过了一会,大臣们明白我方的话就算是回答了。那模样就像紧崩的弓弦突然断开,整体都松弛了下来,长嘘短叹的,各种表情都有!

“皇上,微臣得皇上谬赞惶恐之至,不知皇上如何处置?微臣以为收取贿赂乃我大明官场之大弊端,非严惩不能杜绝!”写奏折的韩一良居然没有放过我,而是出来向我步步进逼。

我面上是还微笑着,心里已经将这个老头骂了n遍。我越看越觉得韩一良应该是我所怀疑的那一伙人,纯粹的是来给我找麻烦的,不然他瞎着急什么!好在我事先已经想好了对策,再来一次历史重演好了。

“嗯,韩爱卿,你所言乃金石良言,朕当然不会置之不理!”

听到我这么一说,韩一良面上甚有得色,满面春光的扫了眼两旁不敢出气的大臣!

我顿了顿又道:“朕在登基之时,已经提升官员俸禄,为的就是不想恪于操守的官员生活困馁,同时也是不给官员贪污有借口可找!收受人情礼金在普通百姓中而言,不过是礼尚往来罢了,但在官员中可就变了意味。因此,官吏以人情往来行贪污之实是必须要严厉惩治的!”

“皇上圣明!”韩一良第一个带头跪下道,其他大臣见状也稀稀落落的跪下。

我做了一个虚扶的姿势,道:“都起来吧!”

此事既然已经给皇上钦定,那么很就会划入刑部,此事关系重大,刑部尚书张致就不得不问了:“皇上,既然是要严办此事,不知皇上打算如何开始?”

我故作思虑了一会道:“查肯定是大家都要查,贪污腐化朕是深痛恶绝的,当然朕相信你们绝大部分都是清廉如水的忠臣,朕不会冤枉任何一个臣。”

“皇上明鉴!”这一次大臣们倒喊得很齐整。

我一挥手,停止了大臣们无意义的喊声,笑眯眯的对着前面的韩一良道:“朕办案要的是真凭实据,既然说是要严惩,那就马虎不得,需得仔仔细细的查了!”

“皇上所言甚是!”韩一良恭谨的回答道。

“既然如此,那一良就做表态,在你奏折中曾言:“臣两月来,辞却书帕五百金。’这五百金便是人情,你又是当事人,人证俱在那是不可抵赖的。你可将贿赂你的人名当众说出,朕立刻让刑部惩处。”

韩一良没有想到自己点起的这把火转眼间烧到他的头上,他的原意不过是想让皇上惩治恶,达到杀鸡敬猴的效果,不想皇上居然还要自己交待人出来。那些人可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怎好交待!

“皇上,这个……皇上……”所有人都在看着他,韩一良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我虽心里暗笑,但还是一脸平静的像是在等他回话。

“爱卿可以说了嘛?”

韩一良满脸涨红,摇摇头就是说不出话来。

我故作恍然大悟道:“难道是时日久远,爱卿想不起来了?”

韩一良期期艾艾的吐了口气,道:“微臣糊涂,微臣正是想不起来了!”

“那五百金呢?”

韩一良抹了抹额角流出的汗,忙辩解道:“是,是微臣风闻,听说有人要送微臣五百金!”

我点了点头,一副教训的口吻道:“你是户科的给送事中,可以风闻奏事,但也不能查而不实的就拿到朝堂上来议!这是在浪费朕与大臣们的时间,好了此事下不为例,朕也不处罚你!以后的自省折,都必须查有实证,一一指出弊端能作数!比如韩卿家的这个收受贿金的奏折,就要写上某某贪污受贿的示例。这是揭露嘛!”

“臣等遵旨!”事不关己,大臣们早早就答话。

我转头对韩鑛道:“这韩一良的奏折虽有些言不由衷,不过也算明事理。韩辅,你觉得如何?”

韩鑛躬身道:“皇上所言极是!”

“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朕将会出台的律例,规范大臣的行为。此后,大臣不能私下借各种名目收敛钱财,人情往来者不能过……五十两白银,否则御史便有权弹劾!另外官员家属收受贿赂等同于官员贪污,朕可是会先抄家后定罪的,望各位臣戒之!”

“臣等明白!”

经此一役后,自省的奏折明显难写了很多,只有十几个死硬份仍旧没有向我投降。郑三俊自然是排在位,他跟那十来个人自成一派,事事都以祖制为规矩!朝堂议事少不得有些纷争,只是他们人少,我仍旧可以强行通过我的决议。

没有过多久,我居然收到一份奏折,署名是刑部都给事李觉斯。李觉斯原先也是反对我改制的,后来递交了一个请罪折。他现在要写什么上来呢?我带着疑惑翻开往里边看,只看了数行,便不由拍案叫好!

“微臣窃居刑部都给事,于户,兵,工,吏皆不甚了了。今皇上欲改制而诸大臣阻之,何哉?唯恐不利于大明耳!今大臣只知在朝堂争辩,诸论汹汹,实则闭门造车也!微臣恐传闻过耳不实,乘巡陕西之便,沿途探访。天工之伎,在陕西各县劝耕务农,饥馁渐减,米脂诸县曾有四月旱情,而民无所死,其功大焉!臣特记三二事,以白天工学院之大作用……”

我大略的看了一下,里边有不少就是大段详细的介绍天工技术人员在陕西推广玉米番薯花生的情况。其中还有写特重描写的细节,比如那个技术员带兵下田示范,哪个三年未归家等等之类。李觉斯妙笔生花,几十行字就塑造出天工技术人员一心为民的崇高形象。

我合上奏折,心想这个李觉斯倒也不错,懂得实事求是的去当地实际考察一番回来下结论。总比那些顽固不化的家伙要好很多。这奏折用处极大,李觉斯原先是反对改制的,现在赞成,期间的转变就很能说明一切。

于是我马上叫来黄宗羲他们几个,让他们把李觉斯的奏折直接刊登在《明刊》的页。明刊一行,舆论自然一边倒。让我有点没有想到的是,明刊出来没有多久,郑三俊的联盟是突然垮解,只留下郑三俊在内的两三人。鉴于天工改制的事情已经过去成了既定的事实,我也特地开恩,免去了郑三俊他们自省的任务,免得总有人在议论改制错对的事情。

经过两个多月的对抗,后仍旧是我取得了胜利!

第102章 处理结果第94章 决不简单第59章 归来辞去第179章 提议第15章 整顿后的三营第81章 行路难第161章 自找麻烦第173章 听案(下)第113章 畅所欲言第216章 强行拦截第235章 成效第8章 南粮北运(下)第70章 河道第17章 接连交错第118章 骑兵之战第189章 通州之乱第132章 兼职说客第173章 听案(下)第86章 女真内政(下)第114章 第二次演习第32章 没事瞎转第88章 等待归来第20章 大同会盟(下)第64章 烦事一堆第131章 家事国事第109章 启蒙老师第149章 三败林丹汗第159章 再接再励第222章 惊秫第151章 重建察哈尔第315章 铁案第86章 援手第86章 援手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122章 暗波涌动第198章 屠戮(下)第276章 争夺(下)第133章 方案图纸(上)第286章 回京任职第15章 两方责难第100章 危机四伏第307章 接连不断第51章 进退两难(上)第3章 巡视三营(中)第283章 富余粮食第3章 巡视三营(中)第142章 水师参军第102章 处理结果第176章 揭破第125章 地理画策第191章 兵临城下(中)第32章 没事瞎转第44章 进犯朝鲜第12章 文华殿的雷厉风行第8章 阉党尽除第109章 启蒙老师第304章 复职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62章 偷袭?!第162章 运粮第161章 自找麻烦第102章 处理结果第269章 情由第272章 热闹第166章 苦等第10章 官商不法第7章 新皇登基第74章 青楼才女第206章 暗含杀招第271章 指婚第169章 后宫听政第196章 屠戮(上)第23章 女真对策(下)第36章 一度失利第9章 新任御史第233章 敌酋之死第109章 年内计划第264章 两位国公第4章 巡视三营(下)第83章 扬州风波第7章 新皇登基第53章 血战遵化第75章 知己难求(上)第213章 阴招第107章 作壁上观第247章 反攻第263章 变革之年第5章 皇帝病了第17章 皇权造势(上)第193章 破城(上)第9章 改革开始第11章 应对计策第309章 请旨第124章 敛财大计第181章 会盟之行第186章 明荷战争(下)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170章 人员调防第86章 女真内政(下)第85章 女真内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