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突生横变

鹿善继果然如孙承宗所言,对兵事谋划颇有心得。我随口问辽东攻略,他想都不想便脱口而出,洋洋洒洒说了一盏茶的功夫。若不是长期在辽东驻防决不可能知道得如此详细,考虑得如此实际,至少里边有不少东西我以前就没有想到过。人还算不错,当然这还不能完全说明什么!我用手敲打着御案思虑了一会才道:

“朕若遣数千精骑,深入辽东境内,凡村庄皆烧,百姓皆杀!你们两人觉得此做法如何?”

姜曰广虽在场,但之前曾召见过他,所以今天并没有对他有所提问,他更多的是在旁听。皇上突然问起,他想了想便率先答道:

“微臣以为,辽东目前虽被女真人占据,但辽东的百姓仍为我大明子民,遽然派兵斩杀,臣以为有伤皇上仁德。两军交战,百姓无辜!辽东百姓已惨遭鞑子奴役,日夜所盼便是我朝大兵恢复辽东。其心所向大明,必不会真心助敌。倘若辽东百姓知悉大明军士袭杀同胞,便会真心实意投向女真人,此法得不偿失,臣以为不可取!”

我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道:“大明向来以仁治国,姜爱卿所言倒也不差,百姓确实无辜!鹿爱卿的意见呢?”

鹿善继低头深思了会才缓缓道:“辽东汉民虽然无辜,投敌也非其所愿,但他等夏秋所收粮食交给的却是女真人,在女真八旗中亦有我汉民,辽东百姓助敌显而易见。深入辽东焚毁村庄,斩杀百姓,便是对女真人釜底抽薪。两军作战打的更是粮饷以及兵丁的补充,只要能持续不断的骚扰,女真将不战而溃!”

“你觉得此法可行?”

“不,臣以为我大明不该行此办法!”鹿善继自相矛盾的说法让我有点觉得意外。

“既然可以让女真人不战而溃,为何不用呢?”

鹿善继解释道:“皇上,此法虽是良策,奈何我大明无力做到,故而不可行!袁督师在关宁组建铁骑,在以兵营为依托的野外,关宁铁骑尚可跟女真八旗一战。但若让其千里奔袭,微臣以为此非其所长。女真人自幼弓马娴熟,骑术更是高超,关宁铁骑若孤军深入辽东,恐难摆脱追击,易为女真人合围。数千精骑一旦损失,短时间内都无法补充,再者骑兵所费数倍于兵士,臣以为不可作无益之举。”

“哦!”我哈哈笑道:“原来你考虑的是这个!那朕再问你,如果是蒙古骑兵前去袭扰,你又以为如何?”

“蒙古人马术之精不亚于女真人,即便我大明骑兵有此能力,屠杀百姓终归为诡谋,杀戒一开将无利于大明军纪,也有碍我大明各军名声。此法属不得已为之!而以蒙古人前去,前边所言弊端皆无,微臣以为最是妥当。”

鹿善继能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皇上,辽东有上百万百姓,岂可一言而杀之!”姜曰广见皇上似乎准备采取这个办法,想到那些百万的无辜百姓,他忍不住出声道。

“助敌者乃是死罪,更有何话说!”

“皇上滋事体大,又关系皇上名声,臣以为还是慎重得好。不如交付内阁商议,或许更有良策。”姜曰广一时不知怎么辩驳,只好搬出内阁大臣来。

姜曰广是儒家出身,仁乃儒家思想之本。官兵杀百姓这等事情在他看来,自然不能接受。这不单是他,恐怕朝中大多数的大臣都不会答应。因为除去了仁的思想作怪,恐怕他们也担心史官的笔墨,为了自己后世的名声,他们是不会应允的。我想了想,觉得确实也是,如果朝廷公然袭杀百姓,就算以助敌的罪名出师,还是会有许多弊端的。看来自己就算要用这个办法,也要隐秘点好。

“以仁治国并非不好,但也要看对象而言。朕今日跟你们商讨这个问题,不是为了派兵前去扫荡辽东,而是关于你们在朝鲜所要面对的问题。朕已经说过,朝鲜必不能被女真人占领,否则女真人势大之后更难压制。朝鲜兵丁难与女真抗衡,皇太极必然挥军直抵朝鲜王京。你们所要做的就是坚壁清野,拖垮女真人。坚壁清野,说到底仍旧是百姓损伤最大,所以你们要有这个准备。当然朝鲜的损失,朕也会予以一定的补偿,但不管怎么样,你们都要确保朝鲜王不向女真人投降。”

“臣等记下了!”

我站起身道:“好,朕知道两位卿家不会让朕失望。朕命姜爱卿为朝鲜使团正使,鹿爱卿为副使,待火器司将火雷弹装完,你们便可出发。这火雷弹是用于给朝鲜守城之用,朕已给了曹文诏旨意,你们一并带去。”

“臣等遵旨!”

说完之后,我心中又有点疑虑。皇太极真的会如我所预料的这般攻打朝鲜嘛?除了打朝鲜,他能还有别的什么计策呢?此时大明以朝鲜为主战场的筹划已经全面展开,若是估计错误,这损失可就大了。皇太极会不会按历史的脚步走下去呢?!

我深吸口气,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对他二人道:“女真人之攻必为朝鲜,你等此去先在朝鲜静观变化。朕再嘱咐你们一句,朝鲜百姓的命是命,大明将士的命也是命,甚至连大明的赋税也有人命存在,你们要三思而行!”

姜曰广率先叩头道:“皇上教诲臣铭记于心,臣等将在朝鲜誓死拖住女真人。”

嗯,姜曰广虽然有些妇人之仁,但此人看来还是不错的。朝鲜抗战,他们作为明朝使者身居后方,虽然未必有事,但毕竟是身犯险境。他们没有跟我扯皮,也没有找借口推脱,这比起历史上崇祯的那些只懂得指手画脚的大臣可要好得多。我刚要夸奖他们两句,在宫门外伺候的李凤翔跑了进来。

“皇上,兵部尚书傅宗龙大人求见!”

傅宗龙这时候来有什么事情呢?难道也是为了朝鲜的方略而来!

“宣他进来!”

李凤翔下去后,我想了想还是对姜曰广他们道:“今日就商议到这,下去吧,朕稍后会有旨意给你们!”

“臣等尊旨!”

姜曰广跟鹿善继刚下去,傅宗龙就迈着大步进来,仿佛是在行军一般。我原以为他升任尚书后,不在军营里带兵应该移居养气,有份文人的仪态,不想未有什么转变。我笑呵呵道:

“傅爱卿前来所为何事?”

傅宗龙跪下行礼道:“臣傅宗龙叩见皇上,微臣此来是有急报禀奏!”

“急报?何处发来的急报?”

“回皇上,是神武营提督卢象升所发的急报!”

西北,原来是西北!我松了口气,不是辽东就好。不然朝鲜这边还没有准备好,要是皇太极搞点什么,此时还真难应付。

“他所报何事?”

“卢象升禀报,他们在数日前得到确切消息,发现察哈尔的林丹汗领着部落在西宁卫北面的打草滩休养生息。”

“林丹汗他还没有死嘛?”我不禁脱口而出,按照历史发展,他应该在那里出痘而亡的,怎么到了现在都还没有死呢?这实在太出乎我意料了。

“是的,林丹汗并没有死!我大明又重立了额哲汗,微臣觉得此事关系重大,所以接报后便急着向皇上禀报。”

这个问题真是头大,要是给察哈尔知道了林丹汗的消息,事情会演变成怎样呢?!以察哈尔来号令蒙古的方略那就肯定不行了!我不禁敲了敲额头,真是令人头疼的难题!

看到皇上一副苦恼的样子,傅宗龙安慰道:“皇上,此事只有微臣知悉,只要严令卢象升封锁消息,在大同的察哈尔人未必能够知道!”

我不禁皱眉道:“此事瞒得一时,岂能瞒得长久!林丹汗若是重回草原,谁能拦得住!”

“皇上,能瞒一时也好!现在内蒙古诸部落已拥护我大明为盟主,察哈尔又在大明的掌控之中,林丹汗势弱,能揭起的风浪也有限。”

我叹了一口气道:“傅爱卿,你可知道朕让宋献策去察哈尔的用意?”

“臣斗胆推测,宋献策此行虽名为参加额哲汗的继位典礼,但实际是要联合蒙古各部落讨伐投靠女真人的蒙古部落。”

“你说得不错,但更重要的是朕想着长期控制住蒙古骑兵,不单是讨伐蒙古,而且还要对付女真人。没了黄金家族继承人的号召力,这个方略就没了效果!”

“原来如此!”傅宗龙也皱起了眉头。

我沉默了半刻,思来想去都没有想到应对的方法,毕竟林丹汗的命运已经改变,林丹汗要是不死,那他又会作什么打算呢?林丹汗远在甘肃,我根本就无从想象。等等,我记得林丹汗是死在崇祯七年夏秋季,但具体哪个月份我倒没有记清楚,现在是七月,今年又是闰八月,卢象升他们发现林丹汗行踪的时间则更早,会不会林丹汗现在又或者差不多就死了呢!

我为自己的这个发现弄得兴奋不已,林丹汗的命运走向大多数都符合了历史,他现在也在打草滩,跟历史记载的一模一样!那他也应该是会在今年死去,再也没回漠南蒙古!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只不过林丹汗还活着的消息要处置好。想毕,我便对傅宗龙道:

“罢了,就依爱卿所言!先让卢象升封锁住消息,蒙古的事情就尽快去办!现在走一步算一步!你去给宋献策传旨意,让他尽快启程。至于林丹汗那方面,先让卢象升他们静观其变!”

“臣遵旨!”

第309章 请旨第186章 疑云重重(上)第22章 女真对策(中)第64章 暂时的宁静第264章 两位国公第156章 君臣相争第32章 没事瞎转第132章 兼职说客第11章 应对计策第10章 官商不法第48章 率兵拦截第167章 围城第45章 募捐第290章 难处第271章 指婚第16章 另设太学第155章 改行建庙第164章 福晋的决定第294章 舆论分化(上)第12章 意外惊变(上)第31章 到收网的时候第110章 北国恩怨第159章 朵喀一战第178章 借口手机站第168章 斗法第172章 听案(中)第135章 再议条件第256章 封赏第219章 填土作战第107章 作壁上观第55章 回程第22章 余尘未了第108章 两个阴谋第186章 明荷战争(下)第267章 远图布局第109章 年内计划第60章 损兵折将(下)第84章 南北对峙(下)第248章 怠慢第57章 退兵(下)第232章 扶持计划第114章 第二次演习第281章 问题(上)第229章 该给的才给第254章 到京第206章 暗含杀招第29章 安南之行第73章 结交好友第245章 详情第52章 进退两难(下)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130章 醉有应得第118章 骑兵之战第36章 角逐第165章 美女的诱惑第106章 京师调兵第157章 绝不妥协第2章 巡视三营(上)第298章 应势(上)第103章 再建二军第21章 女真对策(上)第115章 吃亏买卖第258章 册封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218章 又见陷阱第196章 屠戮(上)第165章 美女的诱惑第173章 再起争执第166章 苦等第159章 再接再励第25章 驿馆闲谈第214章 有进无退第148章 都是聪明人第176章 揭破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74章 噩耗第312章 将计就计第225章 围困布点第279章 决裂(下)第105章 疑点难点第74章 噩耗第30章 论才,论财第20章 战前风云第25章 驿馆闲谈第292章 心里话第158章 天工改组第56章 退兵(上)第186章 疑云重重(上)第16章 困难时期第65章 唯一合格第8章 阉党尽除第41章 会战第25章 驿馆闲谈第135章 再议条件第293章 发明第148章 都是聪明人第33章 锦州城内第189章 通州之乱第262章 军数第42章 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