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忧天杞人(中)

“臣等参见大王殿下!”没有想到今天要上朝的大臣都是被内宫侍卫从府邸召了回来,一路上连奔带跑的,进了大殿还在气喘吁吁。

“平身吧!”

高坐在宝座上的李倧似乎没有看到臣下的失仪,而是用了很淡定的语气说道,面上也看不出什么神色。两班大臣偷偷打量了眼,都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只是李倧异乎寻常的镇定,让他们觉得很是惊讶。

大凡君王急召群臣,总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商议,或喜或悲或焦急一看便知,但今天大王却稳当当的端坐在上边,群臣来了,也不急着开口议事。不过因为是王上相召,众人还心浮口躁的,谁也没主动出来发问。大殿之中静悄悄的,只有大臣们粗重的呼吸声。

过了一会,待官员们的喘息声都平复下来后,李倧才淡淡开口道:“前些日子,领议政李元翼不幸病倒,朝中失一重臣。此时大明使者来朝,事务繁多,领议政一职不能空缺,孤想着令一人兼任其职。”

“终于来了!”下边所有的臣子心中无不冒出这个念头。李倧虽然是轻描淡写的说着,但伊昉、金自点他们却紧张得要命,袖中的拳头握得紧紧的。这几日两派互相明争暗斗为的就是这个位置,现在大王终于提出来了,今日难免又要争斗一番!谁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呢?!伊昉跟金自点不约而同的对视了一眼,又迅速的将目光移开。南人党倚仗的是凤林大君跟大明使者对大王的影响,西人党凭的是诸多大臣的上书。两人觉得自己这一派应有六成的赢面,都抬头挺胸的站在班位上,等待自己的人发言举荐。

但是

李倧没有给臣下发言的机会,他说完后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各位臣下的奏折,孤王已经看过,何人调动升任孤王已经有了人选!这也是孤王今日召你们来大殿的缘由。来人,颁王旨!”

在群臣的惊愕目光中,内侍总管拿出了一卷红色的书帛--那是已经写好的旨意。总管直接摊开来念道:

“奉大朝鲜国王王旨曰:礼曹判书伊昉,忠君体国,夙秉勤劳,才优经济,特擢兼领议政一职。以工曹判书赵翼玉迁礼曹判书,大司宪沈器远升工曹判书,提学李显英为大司宪,大司谏李敏求改为吏曹参判,副承旨赵廷虎任大司谏。钦此!”

王旨一出,南人党顿时得意洋洋,领议政一职最终还是被他们南人所得。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南人一派人手有限,空缺出来的工曹判书最终让西人党沈器远当任。西人那边自然不甘,参赞金鎏马上出列道:

“启禀大王,微臣以为伊昉任领议政并不合适!”

作为崇尚儒学的朝鲜国主,在政事上一般都会作出听取群臣意见的姿态。金鎏说了这一句话后,按习惯李倧应该会询问缘由,然后再由臣下阐述。但这一次,李倧却没有给金鎏说话的机会,他一句话就堵住了西人党大臣们的嘴。

“此事乃孤王的意思,你认为这个任命有问题,难道金鎏你比孤王还圣明嘛?!”

“这个微臣不敢!”金鎏慌忙回道。

“既然如此,那就退下吧!”李倧刻意的加重了几分语气。

回到班列中的金鎏心中那个悔啊,早知道他就一口气全说出来,然后再跟其他大臣一起拆伊昉的台,那样或许有机会让大王收回王旨,现在却给皇上堵了回去,其他人自然不能再出来谏言了。想到谏言,金鎏环视了朝堂内一周,顿时发现今日来上朝的官员中竟然没有一个御史,甚至连一个司谏官都没有!这就等于今日朝堂上大王所发旨意,根本就没有人能站出来驳回。

[涅盘中文论坛

金鎏偷瞥了眼宝座上的大王,难道今日的一切都是大王刻意安排的?!还是那些南人党在背后搞的鬼?!大王要是向着南人,他们这些人可就有难了!金鎏又望向他们这一派的领袖人物,左议政金自点,却看到金大人仍旧一副平静的神色。金鎏不由暗暗佩服金大人涵养的功夫,这个时候居然也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站在右列首位的金自点知道事情已经不可挽回,大王要任命伊昉为领议政的想法早已经定下,否则不会只是召他们这些三品以上的大臣来。刚听王旨的时候,金自点确实是很惊讶,很气愤,他甚至想过带领西人党的大臣挂冠谏言。但听到后边,那一瞬间的冲动顿时冷静下来。

“你以为你们南人党就赢了嘛?!”

金自点带着一丝冷笑望向对面的伊昉!升任领议政大人的伊昉刚谢恩回位,看到了对面金自点的眼神,他多少明白些金自点的意思。今日大王颁下王旨,看似乎是南人党赢了,实际上两派却是半斤八两,谁也没有占到便宜。只是比起期望来,西人党一派的收获少了点而已。

在李元翼未病倒之前,朝内左右议政,左参赞,吏曹判书,户曹判书,大司宪这几个要职上都是西人党的人,而南人党只有领议政,右参赞,礼曹判书,工曹判书,大司谏。其余各曹都是中间派,或者是跟王族有密切联系的人。大王的旨意中确实是让南人党保留的领议政跟礼曹判书两个高位,但同时也将工曹判书给了西人党作补偿,这样西人党在六曹中就占据了一半!为了平衡,王上又将大司宪给了南人党的李显英,李敏求这个大司谏改任吏曹参判,作为南人党的棋子打入西人掌管最久的吏曹之中,空缺出来的大司谏一职则由赵贵人的族人--外戚赵廷虎当任。

从总的来说,南人跟西人在这场变动中都没有压倒对方。实力仍旧保持着平衡,但两派却丢失了九卿之一的大司谏一职。如今外戚中,具氏兄弟的具宏是刑曹判书,具仁垕是义兴府使,申景禛是御营厅兵马使。赵廷虎当任大司谏,使得外戚在朝中政治上的实力得到提升。

领议政一职的争夺就这样落幕,大殿里各臣的想法不一,有的看得透的,有的看不通的,有的想下朝后商议的,也有似乎什么都没有看见的。不过大殿上却没有人站出来说话,国主李倧似乎也没有说话的意思。

新上任的领议政伊昉自然不能让朝会出现冷场,否则大王兴师动众的召集大臣来,没有几刻钟就无事可议,然后再大家散朝回去,这面子上也不好看。他灵机一动,便出班道:

“启禀大王殿下,大明使者来我国已有十数日,所举方略应尽快予以回复。拖延过久,恐上国见责!”

李倧没有想到伊昉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方略的事情,他本打算臣子们对他的旨意没有意见后,便散朝算了。不过他转念一想,趁着现在将事情解决掉也好,免得到了上朝人多嘴杂,言官风闻奏事,弄得两派又要争执。他挺正身子道:

“孤亦正虑于此,伊卿家的意见如何?”

伊昉自然推行他们南人一[涅盘中文论坛派的主张,当下回道:“回禀大王殿下,北虏女真屡屡犯界,烧杀掳掠罄竹难书,既无上使来朝,我国亦当卧薪尝胆,以雪昔日之恨。今使者奉诏书而至,约朝灭虏,大明乃我朝宗主之国,北虏乃朝鲜之世仇,亲明应约自不待言。且,公主嫁于天子,明朝两国亦是亲家,出兵助明乃份内之事。微臣以为,使者之方略可行。”

李倧尚未回应,右议政李适便站出来反对道:“微臣以为伊大人所言不当,使者所提方略并非出兵,而是坚壁清野,备战北虏,如此耗费巨大,敢问伊大人,可知北虏何时会犯界?”

李适提的问题相当刁钻,女真人什么时候会侵犯朝鲜,除了皇太极估计没有人知道。既然都不知道女真人是否会打朝鲜,就这么劳民伤财的搞备战,岂不是杞人忧天!朝堂上的目光一下子集中的伊昉身上,看这个新任的领议政如何应付!

伊昉毕竟任礼曹判书多年,这点应变之才还是有的,他微微一笑道:

“李大人,这北方三道备战抗虏一直来都是本朝国策,难道也是多余的?”

“可天启七年来,北虏有八年未曾犯界!”

李适说的是实话,八年都没有打战了,为什么就要备战呢?!这代表了很大部分人的心声,伊昉回答得更绝:

“既然如李大人说,八年未有战事,为何此时大明天子下诏朝鲜备敌?”

伊昉是将备战的理由全推到了大明天子身上,天子既然这么下诏,自然有其下诏的原因。这个缘由他不清楚,金自点也不知道,但都不能否认大明必定是因为某个原因才遣使者来下诏书的!否则,为什么使者是现在来呢!

“这个”金鎏不由语塞。大明是宗主国,天子犹如君父,背后说天子坏话自然是说不出口的,既然天子无错,那应诏又有何错!

赵翼玉也添一把火道:“我朝出兵助明,此乃大义。虏人得知,必会迁怒于我国,备战抗虏并非多余。且,北虏受制于西面,北方乃荒蛮之地,南侵我朝也在情理之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旦骑兵突至,我等以何为战,身为大臣岂可以国祚犯险。”

原本郁闷的金鎏愤而出言道:“诸位大臣顾得大义,就不顾本国之黎民百姓乎?!”

赵翼玉毫不留情的反驳道:“舍身存义,此乃圣人所教!”

金鎏话一出,连西人党的人都不禁摇头,南人党则大喜。在这个问题上,西人党没有大义作前提,如何争得过他们!但金鎏仍出声抗辩道:

[涅盘中文论坛“百姓乃国之根本,徒损百姓何益?‘百姓为重,社稷为轻,’,‘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此亦圣人所言。”

金自点当然不能坐看自己这派的人被诘难,他也站出来解围道:“启禀大王殿下,孔圣人立儒学,以仁义礼信为本,仁者爱人,却是以仁在前边。近年来,我国虽未有战事,然丁卯胡乱致使北方各道破败严重,至今未能复原。加之各处时有灾情,国力并不宽裕。再者,北虏凶蛮恶煞,毛饮茹血,人人以劫掠为乐,微臣斗胆一问,谁敢言领兵与其对阵可赢乎?!”

金自点这话让在场所有武将都变了脸色!因为李成桂开国是以兵权夺位,李朝建立后,实行兵将分离制度,无定将亦无定卒。太宗后更是以儒学为治国之典,重文轻武,是以朝鲜数百年来兵威不盛。而北虏之善战已经超越了蒙古人,一强一弱高下立判。让朝鲜军去跟女真人作战,那简直就是去送死。这个问题,不管再怎么顾及面子,满朝上下都有这个觉悟!

金自点见没有人搭话,便继续道:“既然如此,我军派出人马更多是维持地方,负责后勤,完全可在形势明朗之时再出兵。如此既无需担心引起北虏南侵,也不致失信于大明!”

伊昉针锋相对道:“如此首鼠两端,只怕未出兵已见罪于双边!”

金鎏还要出来驳斥,只听见李倧出言道:“罢了!这样争吵就能解决问题嘛!”

大臣们见大王发话斥责,都躬身谢罪道:“臣等惶恐!”

李倧满意的看着群臣们,他们都必恭必敬的站着等他发话。对于大明使者这件事情上,商议了这么久,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那就是折中之法。多年来,李倧夹在两派之间,学会了如何用平衡之策协调朝内党争的关系。现在既然两派各有相反的主张,那就折中实行好了!

“孤曾命弘文馆修撰光海君实录,书成之后,孤在里边看到一句话:‘二百年忠诚事大,死生一节’。废人李珲能有这番见识,何况孤王乎?!不论两百余年来朝鲜乃大明之藩国,就以宣祖时,大明救朝鲜于水火,此兵便不可不发!忘恩负义,孤有何面目为君,尔等又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

[涅盘中文论坛李倧这话说得斩钉截铁,西人党那边没有臣子敢出来反对!而伊昉恐夜长梦多,早站了出来道:

“大王圣明!大王既有定见,宜召大明使者共同商议,亦可早报天子知悉!”

李倧点了点头应允道:“如此甚好,来人,去请大明使者上殿议事!”

第九十六章第151章 将军第197章 屠戮(中)第240章 选择第248章 怠慢第131章 混水摸鱼第75章 逼迫第276章 争夺(下)第108章 两个阴谋第28章 正副失和(下)第165章 美女的诱惑第8章 南粮北运(下)第186章 明荷战争(下)第308章 犹豫第178章 借口手机站第54章 被逼出城第20章 战前风云第1章 夜看明书第174章 判决第12章 文华殿的雷厉风行第57章 退兵(下)第158章 天工改组第13章 意外惊变(下)第167章 围城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307章 接连不断第56章 烦人的兵制改革第225章 围困布点第78章 河南之变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228章 善后处理第312章 将计就计第168章 宫门之争第301章 意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87章 朝鲜使者第164章 争权第132章 兼职说客第41章 会战第84章 钉子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61章 援兵第312章 将计就计第114章 第二次演习第104章 虚位让贤第137章 两向夹攻第300章 转变第194章 破城(中)第104章 发回重审第12章 文华殿的雷厉风行第151章 重建察哈尔第165章 演戏第319章 待命第46章 势如破竹第185章 明荷战争(中)第12章 文华殿的雷厉风行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难第282章 问题(下)第105章 非我族类第251章 会师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168章 斗法第245章 详情第8章 南粮北调(上)第170章 惊天计划第170章 人员调防第23章 眼泪的威力第4章 巡视三营(下)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60章 收获第122章 暗波涌动第24章 朝鲜局势第60章 收获第32章 没事瞎转第274章 归来第269章 情由第6章 再回宫中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152章 再据优势第45章 募捐第72章 南辕北辙第24章 高手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53章 血战遵化第139章 战果辉煌第256章 封赏第68章 太原第46章 宗族第224章 郁闷女真(下)第311章 乱子第37章 学生,老师第180章 图穷匕现第85章 女真内政(上)第128章 意外相遇第298章 应势(上)第143章 女真踪迹第158章 商讨第141章 发配东南第105章 非我族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