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算计

吏部左侍郎张好古自那天下了朝回来后,一连几天心里都有些忐忑,自从魏忠贤倒了后,他老担心有人在后面对他使刀子。因为他也是走魏忠贤门路上来的(详情请看若干年前的初中课本《连升三级》),所幸这两年没有和他们走得太近,不然现在自己也恐怕身在狱中了。即使这样,他们这般人仍旧给打上了魏忠贤余党的烙印,这也是他心里不安的原因。

这日刚在书房没有坐下多久,家丁来报:“刑部宪部郎中魏照乘大人,御史张孙振大人,大理寺少卿姚明恭大人,翰林院庶吉士陈演大人,国子监祭酒李建泰大人,前来拜见老爷!”

“请进来。”

一会,五个身穿便服的官员鱼贯进来。大家都彼此稔熟,只是拱拱手互相打了下招呼就围着坐下了。这来的几个官员都是跟张好古一样,或多或少以前都跟魏党有些关系。饮过一巡茶后,张好古开始跟他们议上了正题。

“各位,对皇上那天在太和殿的训词有什么看法?”张好古在这群人中,职位稍高,隐然是领军人物。

姚明恭是大理寺少卿,为人最是精细,想了想,

“张公,皇上这么讲是不是对我们有所察觉?”

“应该不会,最近除了这些进士外,并没有其他的事,再说我们不是峰尖上的人,上面有皇上的人顶着。皇上应该是对所有朝臣们说的。就怕东林人给我们下什么绊子,我们不齐心是不行啊!”张好古摸了下自己的八字须。

魏照乘接口道,“那是,那是!历来朝臣哪代不是各自抱成一团?”

张孙振也说道,“那些进士们就像苍蝇,哪个大臣那没去转过,就连皇上最新提拔上来的贺大学士,还不是一样有人去攀关系,何况他家还住着个探花!”

李建泰笑嘻嘻的说,“这个大学士,是个呆子,给我们的张公给蒙过去了!上次吏部清洗,拿的就是我们张公的评语。”

姚明恭献媚的说道,“那是,周大人看样子也该致休了,这吏部尚书很快就是张公的囊中之物!”

张好古虽有这念头,但也不好表露出来,“岂敢,岂敢,我能终老这任上就满足了。”

魏照乘没有转弯的说道,“张公,我们这班人都是你保下的,若是张公能够任吏部尚书,我们也可以跟着沾光。不然那韩老头那帮人对我们总肆无忌惮。”

李建泰愤愤的说道,“可恨那刘鸿训居然把我们撂下一边,每次我送去的礼品都给退了回来,任是连门都不让进。好像撇开我们,他就不是旧党的人。在那些东林人眼里,他也不过是魏党留下的余逆。”

张好古言道,“算了,人各有志。等有一天他孤立无援的时候,就后悔了。听说严国焘要回来了?”

魏照乘道:“再过十来天就到了,皇上没有怪罪他,倒是这小子走运。”

陈演瞟了魏照乘一眼,说道:“那小子上回来派人孝敬了你多少?”

魏照乘笑呵呵的说:“这还不是大家有份!大理寺卿丁忧回家,大理寺还不是姚老弟说得算。只要我们的姚大人定下判决,斩了那知县,大家都可以高枕无忧。这回严国焘回来是要好好孝敬下张公才是,好让张公给他谋个肥缺,我们也多个援助。”

张好古摆了摆手,“我们也不是缺他这个钱,现在是要人来压制东林那些人。他们看似没有结党,实际上还不是一个鼻子出气。记得第一次上堂朝议,他们就想拿我们开炮!这些人啊,用心险恶!既想除掉我们,又还要个好名声。”

姚明恭道:“那是,我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只要我们这群人一条心,他们就拿我们没办法。六部中我们在座各位这也是手中有实权。张孙振大人也该积极对着他们开炮,等他们到了刑部,就让他们好看。皇上最忌讳的就是结党,我们过了清洗那一关也就没有这党的嫌疑了,而东林人可就不一样。他们虽然给批过,可那个党字还是存在的。只要咱们抓住这条,不怕他们能上天。”

张好古满意的笑了笑,“明恭这话说得对,别的先不说,东林党人可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就算我们想平静过日子也不成啊,我们也要以攻为守。好了,大家就说到这吧,太久总会留人口实。”

其他五个人都起身纷纷告辞。张好古望着他们出去的身影,心里一阵感叹:他也不想弄这么党出来,可东林人只怕未必放过他们这些人。“众口铄金”是不得不防。他能留的人实在不多,上次吏治那些太明显的都给清了,现在的书生对他们也是不屑一顾,自然是去东林那边。那些来投靠的,多半是些小人。这些人聚多了会是个祸害,就连那严国焘,要不是朝中势力较弱,他也不想保着他。

张好古刚在感叹,他那宝贝的弟弟就带着一群家丁回来了,这张四知是他家最小的弟弟,比张好古小了十几岁,给家中人都宠坏了,成天出去惹事生非。张好古有心调教也是有心无力,家里太多人护着了!

“又去哪里闯祸了?”

“没有,在城南一带转悠了下就回来了。”张四知对这哥哥还是有些畏惧。

“你也老大不小了,整天就知道出去玩乐,这京城多少官宦人家,多少皇亲国戚,你若是惹到他们,你这条小命就没了。”张好古显得有些苦口婆心的教导他这个小弟。

“哥,这我知道,那些人小弟是不会去招惹的。”

“知道就好,你也别乱来,给人留口实,不然你哥我也有麻烦。”

“知道了。那我回房了。”

张好古挥挥手,又是长叹一声。

而他们这几个人聚会的消息没有传到皇宫,但是却传到了某些人手中。

京师某官宦人家书房,有两人正拿着这消息商谈。

“大人怎么看这件事?”

“由得他们去闹吧,我们还是低调点。”一个锦袍中年人坐在书桌前,看了纸上的消息,说道。“皇上最忌讳结党,那些进士们到处跑门路,才引来皇上在朝堂的那番话。皇上是时候会拿他们开刀的,连在那些地方上的官员也是会给慢慢换掉,听说河南六府四十二县,都快给黄道周换完了。”

“那样也好,这样才可以腾出位置给我们的人。”

中年人摇了摇头,顺手烧了纸条,很低沉的说道:“我们不要结这个党,大家心里彼此明白就可以了,不然我们也会走前人的路。在京城官场中,想独善其身是很难的,没有一帮人,总有给人群起而攻的时候。谁都想往上爬啊!”

“下官知道怎么做了!”

“现在还是不要太招摇,慢慢来吧,人要精不在于多。”

“下官明白了!”

“可知皇上最近那边有什么动静?”中年人缓缓说道。

“下官得到消息,皇上在几天前召见了王公公,询问了下各地的情况。对新进的进士们也很在心,特地询问了下他们在京的行踪。”

“看来皇上要动手了,皇上对下面的人还是不放心。可叹张好古那帮庸才,居然看不出皇上要严国焘进京的用意,湖广出的乱子,谁都知道这跟他这严总督大有关系。皇上会不知道吗?!皇上是用他来钓鱼!”

“哦,钓张好古这帮人?”

“不,钓朝中的所有人!”

那人思虑了下,“大人,那我们要不要推他们一把?”

“嗯,不用了,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吧。这不变才是变化之道。在皇上那,越表现得无心朝堂争斗,越是有利。你这几日也不要总是来我这了,免得节外生枝。”

“大人高明,下官明白。”

……

一场风雨似乎随着严国焘的回京行程,慢慢迫近朝堂,有多少人会卷入其中呢?朝中权力又是否会重新构建呢?京中不少人都在思考着,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难眠之夜。

第63章 各自息兵第117章 未雨绸缪第296章 下一步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145章 简单任务第18章 皇权造势(下)第191章 快刀乱麻第84章 南北对峙(下)第184章 明荷战争(上)第33章 锦州城内第123章 要的是钱第176章 揭破第189章 何处寻君第1章 谋而后动第164章 福晋的决定第159章 朵喀一战第281章 问题(上)第67章 臣子的无奈第139章 战果辉煌第143章 女真踪迹第66章 出发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50章 迂回策略第177章 朕不许你死第285章 构建平衡第83章 扬州风波第45章 募捐第212章 夺气第214章 有进无退第172章 听案(中)第186章 明荷战争(下)第135章 再议条件第278章 决裂(上)第38章 坚守待援第108章 操炮之术第8章 南粮北调(中)第134章 中央银行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181章 风平浪静第199章 另类策略(上)第163章 阴谋论者第114章 第二次演习第230章 皇太极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难第175章 皇子监国第46章 势如破竹第263章 变革之年第168章 宫门之争第228章 善后处理第53章 不变之局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83章 君臣暗斗第318章 双管第303章 手段(下)第49章 买卖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52章 进退两难(下)第45章 募捐第72章 南辕北辙第295章 舆论分化(下)第14章 修不完的内政第38章 朕是校长第103章 再建二军第30章 论才,论财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120章 另起炉灶第45章 计中之计第3章 宫外世界第175章 遇见第44章 进犯朝鲜第168章 宫门之争第142章 水师参军第192章 兵临城下(下)第261章 驻兵第50章 迂回策略第147章 私下协议第218章 又见陷阱第24章 高手第126章 人尽其材第2章 巡视三营(上)第253章 回銮第80章 喜事第280章 出发远行第119章 热闹诗会(下)第66章 出发第299章 应势(下)第165章 美女的诱惑第108章 两个阴谋第250章 反复第212章 夺气第118章 骑兵之战第122章 红袖不添香(上)第70章 京察(下)第76章 风雨欲来第105章 疑点难点第16章 另设太学第312章 将计就计第257章 团聚第75章 逼迫第211章 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