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两位巡抚

京师里的官员们因为京察给弄得鸡飞狗跳,皇上亲选,那些给罢黜的官吏不敢心存怨怼,也不敢到吏部、同年师生那撞木钟,收拾着包袱或外调或归家,新选上的官员们则兴高采烈的去上任了。京中各大世家所占据的职位虽没有撤销,但有不肖之人都从其家族内另选人才替代,京师大小官们都给刷新了一遍。

毛士龙得了皇上的重用,身价顿时倍增。当日那些嘲笑过毛士龙的官员们哪还敢大气说话,无不在他身前小心的赔不是。合并后的直隶省有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又管着北面蓟州、永平、通州、昌平、延庆诸府的民政。如果能得毛士龙的举荐,要谋个一官半职自然是十分容易,所以想走毛士龙门路的候补官员们不在少数。只是京察刚过,又有捕风营的存在,那些候补官员们不敢妄动。当然,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不少官员借着同年、同乡、世侄等身份登门拜望,没有关系的就办个诗会,茶会,请毛士龙过来风花雪月,顺便联络下感情。大家言语中虽没有很明白的说,但其中蕴涵的意思自然清楚。毛士龙见了一两次,懒于应酬又怕得罪人,只好找地方躲着。

毛士龙现在京师没有宅子,留在驿馆要被一大堆官员烦着。又有昔年的一批同年们邀着去同住,更有甚着要卖宅子给他。毛士龙刚被皇上启用,哪敢去招惹这些荤腥,最后一合计,厚着脸皮去找他的同年好友吴珄,暂时在吴珄的小四合院住了下来。吴珄是刑部右侍郎,那些想巴结的官员们只能望门兴叹了。

虽然当年同为进士的同年们现在也身居高位,但从一个候补官员一下子升为正三品的封疆大吏,这让毛士龙有些飘飘然。不过到了吴珄的小院,摆脱了小官们的纠缠,毛士龙渐渐冷静了下来。特别是国丈吴贞疏调任直隶巡抚,毛士龙觉得皇上调自己坐这个位置就别有一番意味了。

直隶在京师附近,府衙就设在了保定府。不仅皇上看着,连其他各省的巡抚也看着。办的好自然风光,要是出了错那就要被众人攻击。巡抚是国丈,人家自然要给点面子。但自己可就没有那么好挨了,出了事情就是自己这个布政使担着。不过毛士龙刚被任命,此时意气风发倒没有想到说自己的才学不能胜任。有弊则有利,他反而想着通过在直隶作出番事来,吴国丈有了政绩,皇上也高兴,自己必能更进一步。

有了这个想法,毛士龙更加小心翼翼,平常二门都不迈半步,就在吴珄宅里看书。他专等着吴贞疏进京后,两人再一起陛辞上任。

就在京察旨意发布不久还有一份公文从兵部发出,沧州总兵朱大典调任至居庸关,只是在纷纷扰扰的京察中大多数人都没注意到这点。大伙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了吏部,除去皇上钦点的官员,各地还有不少空缺,全指望着吏部选缺,吏部成了年头最忙的衙门。

到了崇祯八年四月,快马来报说吴贞疏夫妇已经到了京城驿站。秀儿自从知道父母要进京后就坐不住了,每日都过来问我吴贞疏他们到了哪。虽然直隶巡抚的衙门设置在保定府而不是在京城,这让秀儿有些不满意,但后宫不能干政,她也不敢对我说,只是跟婉琴闲聊的时候讲了几句。

对此我也是一笑置之,吴贞疏任直隶巡抚是最佳人选,不仅是因为他爱民,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是国丈。这样我就不会担心将来改制有人在京师弄鬼,朱大典去了居庸关扼住北面边兵入长城关口,京师三营屯在丰台,东面有通州一心学院,可以说京畿一带的布防已经完成,至少不管大明出现什么变动也不会影响到京师的安全。

吴贞疏做巡抚是可以,但在做事的魄力上只怕有所保留。毛士龙被困了七八年,巴不得有个机会一展才能,让他做直隶布政使只会使出浑身的精力来迎合我的改革。这样我就可以确保直隶能够率先完成改制,而且有吴贞疏跟我看着,也不用担心毛士龙初登高位后飘飘然就肆意妄为。

总的来说我对这个安排还是满意的,只希望他们不要让我失望。

这几天到京的除了我的国丈吴贞疏还有霸州参政杨嗣昌,按照大明的律法,他们进京后只能住在驿站,第二日就要来递牌子求见,见过我之后他们才能回家或者跟其他官员往来。所以我打算将他们一并见了,何况我的岳母吴夫人也要进宫,吴贞疏也少不得跟秀儿他们见一面。

第二日我便在平台召见了吴贞疏,距离上次我见他已经过了四年,吴贞疏比之以前略有些老相,皮肤还是黝黑黝黑的,看来这几年他在湖广也没有空闲着。

“吴爱卿快快平身,这几天秀儿一直跟朕念着,总算盼你们来了!”

“微臣多谢皇上跟慧妃娘娘挂念!”吴贞疏行礼之后才站了起身,从动作来看还算利落,我还担心这几年他在湖广把身体累坏了。

“嗯,湖广离京师千里,爱卿一路辛苦,方正华,给国丈看座!”

“是!”方正华赶紧从屏帐后搬出一个四方凳,抬到吴贞疏身后。吴贞疏连连摆手道:

“皇上,这使不得!微臣不敢君前安坐。”

“这有甚么使不得,现在殿内就你我君臣二人,你不必拘谨。坐吧,这样我们才好议事!”

吴贞疏知道皇上的脾气,也不敢再推托,只得坐了半个屁股,正襟危坐的等皇上发话。

我见他正经的样子,知道一时半会是改不了的。如果放到寻常人家,我还得给老丈人奉茶,但这是皇家,他是我的臣子,也就只有这样了。我笑了笑道:

“朕这次调爱卿进京一是为了公事,想借爱卿之力把直隶管起来,二呢,也算为了点私心,秀儿一直念叨着你们二老离得太远,想着你们能在京师附近也好有个照顾。”

“皇上”吴贞疏见我说道这个有点激动就要站起来,我摆摆手示意他坐下,他才重新坐回位置道:

“微臣对此正有本上奏,微臣斗胆想皇上收回成命,微臣难胜任直隶巡抚,恐伤皇上知人之明。”

“哦?怎么吴爱卿对着朕还说客套话?!”

“啊,臣不敢!微臣一家受皇上天恩,慧妃娘娘又在宫中侍候陛下,微臣已满足于此,怎敢再贪心直隶巡抚之位。臣恳请皇上另选贤能,微臣”

我打断他道:“好了,你是怕人说朕重用外戚吧!”

“皇上!”吴贞疏被我一语道破,顿时不知说什么好!

“举贤不避亲,用甚么人朕还是心里有数的,你也不要存甚么想法,朕三年前既然让你任湖广巡抚,如今让你任直隶巡抚又有何不可!你是朕的国丈,直隶又是外头各省的榜样,放给别人朕还不放心。你不要以为这个直隶巡抚容易当,朕的改制必然会从直隶开始,朕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来辅佐朕。”

“皇上”

“吴爱卿是朕的国丈,应该为朕分忧解难,直隶巡抚之事你就不要推辞了!”我的语气不容他推脱。

“是,是!皇上如此信任臣,臣定当尽心竭力回报君恩!”吴贞疏顿时明白皇上调任他做直隶巡抚,并不是因为他这个外戚的身份,而是另有考虑。如此他哪还敢推辞,一口就应承了下来。

“好嘛!你我君臣同心才能作出政绩来。这几年湖广你就治理得不错,连着几年都报了丰收,那边百姓生活如何啊?”

吴贞疏开始跟我详细汇报了湖广的情况,虽然说是大丰收,但是由于税收,亩产,地主收租的原因,百姓还是难得有餐饱饭吃。这几年他从陕西引进玉米、番薯才使得下层的佃户们不至于饿肚子。当然,吴贞疏在他的汇报中也阐述了他的施政理念,那就是给轻徭赋。只是在目前这个四处用钱的大环境下,他也不好明着跟我说。

既然他不说这个话题我也正好不说,我听完之后夸奖道:“恩,爱卿这三年在湖广辛苦了,朕就是希望你能再接再厉将直隶治理好,有朕为你撑腰,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做。你来之前,朕已经给你选好了一个下属,毛士龙做你的布政使,你看如何?”

“啊,臣听闻过此人,微臣会与他一起齐心协力不辜负皇上的重托!”

“那就好!”我看了下时间,我跟吴贞疏也聊了许久,估计秀儿母子还在后头等着一家团圆,便道:

“今日我们就说到这,过两日你再跟毛士龙一起来觐见吧!保定府的衙门朕已经命人翻新,你们是直隶第一任巡抚,朕希望你们能给后来的人做个榜样。现在秀儿正在宫里见吴夫人,你也去见见秀儿吧!乐乐也有两岁多了,你这个国丈还没有见过呢!”

吴贞疏听我这么说已经激动得站了起来道:“臣谢过皇上,臣告退!”

太监领着吴贞疏去了后宫,他们一家人团聚我就不去凑热闹了,否则按着君臣的礼节大家都拘束,还是给点时间给他们共享天伦之乐。

我坐了会就示意方正华去宣杨嗣昌进来,杨嗣昌今年才四十多岁,正属壮年,也是我在封疆大吏上能用的人选之一。虽然崇祯元年的进士们已经成熟起来,但是还不够资历做到省一级的官员,在高层的任命上我还是得从以往的进士中选拔。原本还有一个广东巡抚张玮供我考虑的,但今年他任满之后,广东递上来个万民奏折,要求张玮连任。难得有人在南方疆域如此得民心,我也就顺了民意,让张玮再留一任,从而让杨嗣昌成了湖北巡抚的人选。

杨嗣昌进来后规规矩矩的叩首行礼,这是我第一次单独召见他,多少让他有些拘束。我打量了下,他个子不是很高,稍有些削瘦,官服穿的整整齐齐,估计是少年成名,脸上带着淡淡的自信。

“你可知朕召你入京是为了何事?”我首先发问道。

“臣愚钝不知,还请皇上示下!”

我拿起一份奏折道:“督察院的御史弹劾你在霸州肆意改制,强压大户引起不满,几乎酿成民变,你可知罪?!”

我这一声问话让杨嗣昌慌忙跪倒在地道:“回禀皇上,微臣冤枉啊!微臣治理霸州后,按田地征税,打击豪强也是有的,但这与皇上的圣意是一脉相承的。微臣全心为民,不敢有丝毫私心,请皇上明鉴!”

“不敢有丝毫私心?!朕并未有旨在霸州改制,但你却在霸州先行,这里头你就没有私心在?”

杨嗣昌叩首道:“回禀皇上,微臣虽移至霸州,但兼着河南副使之任,河南最先改制,微臣追随黄大人改革赋税,亲眼所见赋税之提高,百姓之拥戴。到霸州上任后,霸州境内有民三十余万,然田地多为富户官绅所占,兼并之烈已触目惊心。微臣到任不足一月,已发生饥民吃大户六起,饥民跟大户冲突两起。臣若不打击地主豪强,那才是激起民变。”

“那你是说朕讲错了你!”

“臣不敢,臣只是请皇上明察!”

“你有没有私心朕心里清楚,有人好利,有人为名!朕虽然没有说霸州不改制,但也没有现在就改。大臣中有不少人弹劾你阿谀朕的旨意,肆意在霸州改制,这个罪名你就跑不了!”

杨嗣昌没有想到进京居然是问罪,一下子额头就冒出细汗来:“微臣知错,请皇上降罪!”

我看戏份够了,便顿了顿后道:“知错就好,改制是朕提出来的,这个本身没有错。你在霸州的作为朕虽不怪罪你,但也不能支持你。毕竟朕跟大臣们有约在先,只在几个省份试行改制。霸州你也不能呆了,朕想着换一个地方给你!”

杨嗣昌听到没事,暗地里松了口气,也顾不得是贬到哪去连忙应承道:“微臣听从皇上差遣!”

“嗯,湖广现在分为湖北、湖南,湖南那边呢是蔡懋德管着,湖北这边的巡抚已经调任,朕想着你就去任这个湖北巡抚,先把担子挑起来看看!”

杨嗣昌没有想到是来一个大转弯,足足愣了好一会才省过神来。刚才皇上还训斥他,没有想到最后的结果是让他跳了一级直接做了巡抚。

“啊,臣谢皇上恩典!”

我笑了笑道:“你别这么快谢恩,在湖北能否做好还要看你的本事。你有志改革赋税,朕不能冷了你的心思。霸州还未有旨改制,朕便给你换个地方。只是湖广是大明产粮的重区,你不可乱了江楚,凡事三思而行。”

“微臣谢过皇上教诲,必当谨从圣意治理好湖北。”

“恩,霸州的事情朕就先记着,你的功过待你在湖北任满之后再说!”

“是!”

我看了看时间,距离午餐还有一个时辰,便对杨嗣昌道:“现在难得有个外官进京,朕也许久没有出去了,你就给朕讲讲霸州的情形,什么都可以讲讲。”

“微臣遵旨,霸州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得六年,因是益津关口故称霸州。三国时称霸城”

今天午后的时间都给秀儿她们一家团聚好了,我没有去景仁宫,而是去了田妃那休息!今天选的两个巡抚,国丈吴贞疏呢就怕他太保守,所以我尽量的给他打气;而杨嗣昌呢,我就怕他一下子升为巡抚,为了讨好我,在下头乱搞一气,所以召见的时候打压了下他的锐气。而且很明白的告诉他,他的心思我明白,告诫他不要为了名声而治民。

这么处理后,我就让吏部发文,让他们去上任了。虽然对于吴贞疏以及杨嗣昌、毛士龙的任命有臣子上奏折反对,但我都留中不发了。有内阁支持,大臣们也无可奈何,只得接受我的旨意。

而我大明的版图上,很快就出现了一个直隶省,一个湖北省,一个湖南省。还有安徽省、江苏省都在郑三俊的统理下逐渐划分出来,原来的江南南直隶最终只会剩下一个江宁府。

我如此打算着!

第237章 组建第16章 另设太学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153章 载人热气球第270章 伤兵第102章 处理结果第183章 结果一样第109章 启蒙老师第85章 南京兵部尚书第254章 到京第278章 决裂(上)第247章 反攻第275章 争夺(上)第194章 破城(中)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260章 召回第96章 过河棋子第92章 结盟第285章 构建平衡第155章 纨绔子弟第284章 较劲第93章 风花雪月夜(下)第104章 虚位让贤第253章 回銮第200章 另类策略(中)第186章 疑云重重(上)第261章 驻兵第168章 斗法第198章 屠戮(下)第21章 女真对策(上)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64章 暂时的宁静第151章 将军第151章 将军第16章 另设太学第13章 辽东局势第105章 疑点难点第174章 傅山归来第145章 简单任务第315章 铁案第226章 调动第48章 糖衣炮弹第86章 援手第5章 皇帝病了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15章 整顿后的三营第57章 退兵(下)第295章 舆论分化(下)第312章 将计就计第130章 醉有应得第309章 请旨第219章 填土作战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54章 险胜第162章 法不责众第109章 启蒙老师第200章 另类策略(中)第17章 接连交错第124章 身份悬殊第157章 交锋第220章 恶斗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144章 水淹盘山第13章 意外惊变(下)第155章 纨绔子弟第150章 逼敌来攻第159章 再接再励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36章 角逐第6章 额哲归国第76章 知己难求(下)第98章 广宁之失(二)第172章 听案(中)第230章 皇太极第21章 女真对策(上)第14章 修不完的内政第48章 糖衣炮弹第20章 战前风云第91章 风花雪月夜(上)第78章 河南之变第247章 反攻第62章 偷袭?!第95章 事发突然第177章 朕不许你死第152章 畅谈局势第175章 皇子监国第296章 下一步第33章 要保的内阁第20章 战前风云第18章 雪上加霜第302章 手段(上)第127章 物尽其用第124章 敛财大计第208章 紧急军情第34章 秀儿进宫第111章 -兵部渎职第78章 假红毛番子第152章 再据优势第161章 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