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打探到底

我参加诗会本是想看看有无朝廷遗漏的人才,但看了许久那些学子们都是一个劲的卖力讨好柳如是她们姐妹,况且我也不认为从风花雪月的诗词上可以考察得出什么实干才学。稍微想不到的是认识了一个喜欢戏剧的李仙侣,因为他会在京师待考,所以我也不急着找他。最有收获的是结识了另外一位奇女子,如果说傅夫人的奇是在格物致知,钱小姐的奇在断案推理,那么琴心姑娘则奇在见识卓绝。

在诗会上跟她一番话谈下来,真是有些相识恨晚的感觉。她对朝廷开海禁,建造船厂,广植玉米等朝廷诸多民生举措都有非凡的见解,甚至她还隐约的跟我提出了通货膨胀的问题,认为大明的海外贸易最好不要大规模直接输入白银,而是换回大明所需要的物资。大量的白银流入只会让物价腾升,富人易于奢侈!对于官府摊派火耗,琴心则认为要跟红毛人一样,将银锭铸造成银币,这样就无需重铸浪费民力。

谈到最后,我越来越发现民间是藏有奇才的,只是没有伯乐发掘而已。若是琴心是个男子,我便立刻封她为官了。可惜,我现在还没有让女子做官的魄力!带着满腔的惊讶我回到皇宫,到了乾清宫第一件事就是去找来王承恩!

虽然王承恩在张惟贤这件事上有牵连,但我仍旧很重用他。捕风营分成了两部分,但他还是捕风营的正头领,高起潜兼着副职。张惟贤事件后,我曾有意无意的试探过王承恩,他虽然被高起潜分了权,但办起事来却没有含糊。

我吩咐他迅速去查明琴心姑娘的来历!现在的我毕竟不是毛头小伙了,不是人家说什么就相信什么。而且我也很好奇,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琴心这样的奇女子。

十天以后,王承恩就回来禀报了。

“皇上,奴才根据旨意调阅了神宗实录,上头确实记载御史乔杜庄在万历四十八年因上奏谏阻加田赋而被贬广宁县做县丞。”

“那后来呢?”

“天启二年,广宁兵溃,乔杜庄以失土之罪缉入刑部大牢,后来部议时佥都御史左光斗为其直言,从而改为廷杖六十,流放九边大同府。”

我点点头道:“这乔杜庄不过是一个小小县丞,广宁之失非他之罪,不过朝廷有朝廷的体制,左光斗能够仗义直言也是有良心的人!你继续说下去!”

“乔杜庄挨了六十棍后就大病一场,根本上不了路,后来是乔妻带着儿女陪他去到大同府的!从后来打探的情报来分析,这时陪乔杜庄去大同的就有他的儿子乔驹还有乔琴心姑娘。”

“她就是这样去的山西?”

“是的,皇上!根据大同方面得来的消息,乔杜庄被分配到了得胜堡做苦工,虽然堡中士兵敬他原先是御史,不曾让他干重活,但是乔杜庄身子孱弱,棒伤未愈又匆忙赶路以致病症加重。三个月后,乔杜庄病死于得胜堡,卫所划名勾销,从此地方官府就没有乔家的确切记载了!”

“那后来呢?那时距离现在不过十几年的光景,总打听到其它什么?”王承恩说到这让我有些吃惊,我虽然猜到琴心姑娘是书香门第,但没有想到会是这样。

“是,是!现在乔家在大同也稍有点名声,奴才的人四处打听,终于找到几个知晓详情的人,据他们说,乔杜庄死后,因为治病花去了所有积蓄,只能是草草葬了无力扶柩回南。乔妻在得胜堡更是无以为生,便带着子女去了大同。”

“那她们母子三人在大同靠什么为生?”

“乔妻靠帮人缝补衣物过活,其子乔驹性格顽劣,常偷鸡摸狗帮补家里,乔妻为此杖责过多次,但乔驹屡教不改,邻人多有意见!”

我不禁叹道:“这个也算正常,饭都没得吃自然会干些见不得光的事!你接着说!”

“乔家在大同算是这样安定下来,但是没有多久祸从天降,新调来大同的一位边防千总在街上看中了乔妻,想纳其为妾!当时大同人皆唤那位千总为大胡子将军,具体姓名奴才还未曾打听到,有了实报奴才再来禀奏!”

“这个不关事,你先捡紧要的说!”

王承恩连忙道:“是,是!那位大胡子将军性格暴躁,经常酒醉殴打士兵婢女,乔妻又是官宦遗孀安肯再嫁便抵死反抗,最后乔妻在强抢之日碰壁身亡。当时乔驹十六岁,琴心姑娘七岁!”

“唉,朕没有想到琴心姑娘童年如此悲惨,居然父母双亡!难怪有些事情她有这样深刻的见解,估计都是她亲身经历过的!两个小孩子在当时又如何生活呢?后来怎样?承恩啊,你怎么净吊朕的胃口!”

王承恩陪笑道:“皇上听得心急,奴才继续往下说。乔妻死后,乔驹怕被大胡子迁怒便带着琴心姑娘趁乱不知去了何处!按照当时邻人的说法,他们是离开了大同!”

“去了哪?”

“没有人知道,后来乔驹他自己说当时他们逃到了塞外一家蒙古人那。那些蒙古人都是来私下互市交易的,他在那碰到了一群走西口的汉人,从此他也开始帮人走西口运东西!奴才的人四下打听,两年以后就是天启五年有人看到他回到大同,但干的还是私下走西口出草原!据奴才估计,这个时候乔驹已经赚到了银子开始自己拉人马做事!”

“那琴心姑娘呢?”

“不知道,奴才没有打探到!不过奴才猜测,当时走西口如此危险,乔驹必是找了个地方安置琴心姑娘,否则带在身边极不稳当!”

“说得也是!”

“皇上登基后,大同府正式重开互市贸易,乔驹的生意也从暗转明,并在大同城里买下个店铺。崇祯四年,皇上南巡山西减了晋商的税额,乔驹也蒙圣恩,生意越做越大,在大同城买了现在的宅子,花银三千两。作为一个商贾也算是大手笔,乔驹在大同渐渐有了名声。”

“那这几年就没有琴心姑娘的消息了?”

“回皇上,琴心姑娘是家眷,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外人极难打听到。认识乔驹的朋友都知道他有个妹妹,但何时接回的倒不清楚。崇祯七年蒙古人攻大同,兵荒马乱中更加物是人非,奴才的人没有凭印,没有查到什么旁证。不过据乔家的下人说,琴心姑娘幼时曾寄居在别人家,十四岁上下才回到大宅,十六岁开始帮哥哥乔驹料理生意,后来山西需要大量耕牛,乔驹便以茶、盐、药物引进竟大获其利。其后乔驹眼光独到,雇用民力挖掘煤矿运至京师、遵化贩卖。”

“呵呵,看来这乔驹还是颇有眼光,大同有的是露天煤矿,那些可是上等冶炼的好媒。这么说,琴心姑娘到京师就是来掌管京中分号的?”

“应该是如此!不过琴心姑娘到京师后结识不少学子,又碰巧认识了杨爱、陈圆圆两位姑娘。她们一起举办诗社,吸引了不少朝野诗人加入,声势越弄越大,后边的事情皇上就知道了。”

“就打探到这么多?”

王承恩略微沉吟了下道:“奴才还打探到一个关于琴心姑娘的传言!”

“哦,说!”

“大同曾有传言,乔驹之所以送琴心姑娘进京是因为琴心姑娘已经年过二八,但却未在大同寻到合适人选作夫婿。乔驹无法,顺便将妹妹送来京师,以期望京中的才俊能够入得妹妹的青眼。”

“进京找夫婿?”

“是的,大同坊间传闻乔驹这个时候送妹妹进京是为了能够将妹妹嫁与进士新贵,因为明年将是科考之年,若是琴心姑娘能够在之前选中一个真具学识的寒微之士,此举倒也极可能成功。加之琴心姑娘进京后遍结身居才名的寒微之士,奴才以为这传言倒非空穴来风。”

“嗯,这也有可能!乔家已经颇为富足,乔驹现在必是想跟官家拉上关系!但现任的官员早已妻妾成群,以琴心姑娘的性子还不如嫁与未来的进士作正妻。”

“皇上圣鉴!”

想不到查到最后居然是这样的一个结果,我心里有些高兴又有些失望,这样的奇女子若是早早嫁作人妇岂非浪费了!我长叹一声道:

“承恩,今天朕问你的事情不得向其他人泄漏,明白嘛?”

“奴才遵旨!”王承恩连忙应答道。

就在这个时候,有小太监进来禀报:“皇上,翰林侍读学士陈子龙求见!”

第128章 意外相遇第64章 烦事一堆第297章 报纸第22章 女真对策(中)第8章 阉党尽除第179章 马有失蹄(下)第1章 夜看明书第181章 风平浪静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171章 听案(上)第189章 通州之乱第272章 热闹第64章 烦事一堆第25章 廷训第63章 杀伐第207章 接应第95章 事发突然第190章 兵临城下(上)第131章 混水摸鱼第247章 反攻第172章 听案(中)第115章 吃亏买卖第57章 退兵(下)第136章 网开一面第4章 出宫第6章 再回宫中第168章 斗法第212章 夺气第110章 训练京营第67章 臣子的无奈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68章 太原第313章 观望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89章 秋赋时节第67章 不进则退第207章 接应第33章 要保的内阁第19章 到宫外走走第161章 自找麻烦第238章 条件第250章 反复第162章 法不责众第65章 预谋南巡第97章 广宁之失(一)第233章 敌酋之死第164章 福晋的决定第271章 指婚第111章 -兵部渎职第79章 朝议第225章 围困布点第40章 北伐第243章 协议第92章 结盟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91章 风花雪月夜(上)第31章 忧天杞人(下)第285章 构建平衡第88章 公主第2章 巡视三营(上)第34章 兵围大凌河第138章 呼啸而来(上)第242章 劝说(下)第156章 出发赤峰第318章 双管第293章 发明第63章 杀伐第251章 会师第1章 谋而后动第8章 阉党尽除第46章 宗族第65章 预谋南巡第220章 恶斗第120章 红颜似知己第311章 乱子第204章 计划有变第136章 皮岛开始第23章 眼泪的威力第177章 朕不许你死第43章 西回第75章 逼迫第253章 回銮第191章 快刀乱麻第136章 网开一面第283章 富余粮食第10章 官商不法第6章 再回宫中第1章 夜看明书第117章 热闹诗会(上)第232章 扶持计划第53章 不变之局第99章 难以兼顾第159章 朵喀一战第5章 亲自挑选第39章 皇太极的打算第39章 东巡第94章 决不简单第263章 变革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