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盘山选址

现在辽东督师的驻跸已经移防到了锦州,现在辽东军马俱往东前移。袁崇焕所建的重镇宁远也换成了马世龙驻守,而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只留有一万人,由总兵宋伟镇守。对于这点,傅宗龙曾提过意见,认为山海关是关内京畿最后的保证,最好保证有三万人马较为安全。但是奏折上去,皇上却拒绝了这个保守的提议。袁崇焕对此也很是赞同,因为现在山海关已经是大后方了,现在的最前线推进到了了右屯卫,而下一个目标将是盘山。如果前方失利,那么退下来的兵马也足够保证山海关有充足的兵力来守城。如果八旗敢绕过锦州、宁远攻打山海关,那正是袁崇焕求之不得的事,他将调动所有人马关门打狗,而皇上所依靠的却是十万京营。

当然这些都不是袁崇焕所要想的,现在他要考虑的是盘山城该如何建,又要建在哪的问题。颇具大略的敌酋皇太极是绝不可能让辽东军平平安安的将盘山城建起来,那么如何建城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锦州跟大凌河等城的修缮都是袁崇焕选择女真人无力顾及西面的时候完成的,是以选择一个好的时机建城可以避免跟女真人仓促野战。要是建城的时候有一支骑兵骚扰,且不说能否建成,一不留心可能导致全军覆没。所以即使袁崇焕一早就接到了皇上的回复,但他还是不敢大意贸然决定。

工部曾派来一名营缮主事,他主要是带来了京师天工研究院的几名研究员。研究院的威名,袁崇焕还是知道的,他们现在用的很多新型火器都是研究院发明的。因此,袁崇焕很是礼遇几位研究人员。当然这几名研究人员也没有让袁崇焕失望,经过他们调配出来的水泥解决了袁崇焕担忧的一个大问题。有了水泥后,城墙凝固的时间大为缩短,而且也不需要象以前一样烧土砖或者磨平石块,只需要在地桩堆砌石块,用水泥填补缝隙,几日便可稳固,水泥的出现更是容易筑造炮台。加上水泥之物容易大量锻造,为盘山筑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袁崇焕拨给研究员三千班军,专门负责制作建城的水泥。

至于建城的时间早就已经确认了,那就是盘山城必须在今年造完。否则一到冬天,女真人出兵一合围,那么筑城的人马就很难维持下去了。现在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在哪里造城了,所造地方必须是一个要地。袁崇焕在地图上研究了许多次仍旧是不放心,所以决定亲自到盘山考察。

袁崇焕一提出,祖大寿就提出不同意见:“大人,还是属下去吧!”

袁崇焕知道祖大寿是好意,但仍旧回绝道:“这次是我们辽东军再一次往沈阳进兵,断不得大意,所以本督决定还是亲自去查看!”

其他人也纷纷劝袁崇焕不要冒险,但是袁崇焕性子向来倔犟,众人只好加派人手以确保袁督师的安全。谷刚想不到袁崇焕要亲犯险地,又想到这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便主动请缨,想跟着袁崇焕一起到盘山考察。袁崇焕略微一沉吟,便点头应允了。

考察的路线是从海路出发,然后从辽河出海口逆流而上到达盘山。因为是走水路,相对安全很多,女真人也完全没有想到明军会通过这种方式来盘山打探。如果皇太极知道袁崇焕这样来了,非得集结所有兵力务必把这心头大患给灭了不可。

谷刚随袁崇焕站在船头,放眼打量岸上,望了一圈心中不由大惊。谷刚还是第一次到关外来,初初以为盘山的地方自然是多山之地,但实际上盘山却是一片空旷的平原。在这种的地方如何可以凭险而守,女真人又是骑兵居多,袁督师在这筑城岂不是犯了兵家大忌!谷刚忍不住出声问道:

“督师大人,这里是平原,为何不能不选一个隘口筑城呢?”

袁崇焕背负着双手闻言久久不语,最后叹息了一声道:“谷统领说得是,但我军东进必须筑城,而筑城又必须分开一段距离,离得太近虽然安全,但筑城耗费极大;离得远却不安全,所以必须是一个合适的距离。从右屯卫到这较为合适,这里虽没有山,但有战舰作为防御算是弥补不足。”

“原来如此!”谷刚算是明白了,但谷刚在辽东也做了不少的功课,对于辽东的地图还是熟悉的的。他又问道:“那既然是靠河防守,大人为何不在三岔河建城,那里的平西堡不是重堡更适合作战嘛?”

袁崇焕微微摇头道:“三岔河那里的古城子、平西堡都是很不错的地方,但是一来远了些,二是靠南了点,而且那的辽河只有七十步的宽度,女真人用火箭便可烧了我们的战舰。”

谷刚知道这些东西是经验,只有亲自经历过才能明白,便虚心倾听受教。袁崇焕指挥战舰逆辽河而上,沿途更是跟谷刚一一点评地势的优劣。虽然河道安全,但是战舰也不能太过深入,否则若让女真人知道,那么建城的消息就泄漏了。经过再三衡量,袁崇焕还是选了一个地方。此处也在盘山地区,但是地势却没有那么平,到处都是小山坡。而且靠近辽河,方便战舰随时防御跟支援。当然最重要的是周围有许多破败的烽火台,当年大明在辽东每隔几里就建了烽火台,这是为了传达外族侵入的消息,后来被女真人攻破辽东长城防线后,这里的烽火台全部给女真人毁掉了。但是遗留下来的城砖、石头可以用来做筑造新城的材料,加上研究院的水泥,很快就可以建立新城起来。

回到锦州后,袁崇焕开始面对下一个问题。除了刷选何人去筑城,更重要的是何时出发!毕竟至少有五六万人马去,决不能靠海运来实现运输,而且也会被女真人发现。如何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显然是袁崇焕要谋划的。

在回来的路上袁崇焕就一直在思考了,但还是没有想到一个妥善的办法。思虑再三,袁崇焕决定召开会议集思广益,召集了满桂、赵率教、祖大寿、裴国珍、左辅、朱梅、郭广、谷刚等一干将领。

“各位有什么法子,都可以说说!”一上来袁崇焕就开门宗义。

满桂知道这种情形自己是没法插上嘴,不过身为总兵官要是不说话那就太逊了。所以他想来想去还是用自己最擅长的法子,便大声道:

“督师,按我老桂的想法,咱们用骑兵把那些地方给扫一遍,到时候没有兵也没有民的,那鞑子就不知道我们在那做什么了,等他们发现我们早就建好城了!”

袁崇焕知道满桂的性子,微笑着点头道:“满总兵说得也是个主意,大家还有什么办法?”

赵率教接话道:“满总兵说得是,不过若是单一的清除盘山地区,只怕女真人会有所怀疑。我看就直接多骚扰些地方,这样女真人就猜不到我们的意图了。”

“对,对,对!我也是这个意思!”满桂见有人支持自己的意见更是高兴。

“这个混水摸鱼的做法不错!”袁崇焕点头以示认可,他又转头望向祖大寿道:“大寿,你怎么看?”

身为袁崇焕的爱将,祖大寿当然不能不发表意见。他沉吟了会道:“督师,属下的意思跟满总兵一样,不过既然是要混淆女真人的耳目,属下以为不如来一个更大的混水摸鱼。”

“哦?”众人都等他下边的话。

祖大寿干咳了声道:“与其在辽西制造机会,属下以为不如发挥皮岛镇军的作用,直接骚扰女真人的老巢,这样女真人便会调集兵力往东包围。西边一旦松懈,我们便有机会筑城了。当然属下以为不论怎样最终都会要跟女真人一战,这样才能巩固盘山城!”

“嗯,你说得不错,只是皮岛连续受挫,再次深入本督须得考虑,考虑!”袁崇焕刚要点评祖大寿的建议,外头一个亲兵进来了。郭广忙走过去,亲兵趁机禀告了一下,然后递上了封公文。郭广知道事情重大,便嘱咐亲兵在大帐做了戒严,不允许任何人靠近,然后郭广才将密信转交给袁崇焕。

在帐内的都是辽东军的高级将领,又是袁崇焕亲自荐拔的,是绝对信得过的属下。所以他也不避忌,当面就打开来看!袁崇焕看过后,便将信件示以众人道:

“各位,这是皇上给本督的密信!”

第272章 热闹第61章 援兵第83章 扬州风波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153章 五点要求第2章 巡视三营(上)第288章 重点在南(下)第80章 喜事第46章 宗族第192章 下任首辅第128章 远方客人(上)第220章 恶斗第58章 损兵折将(上)第194章 破城(中)第138章 呼啸而来(上)第171章 听案(上)第6章 再回宫中第237章 组建第186章 明荷战争(下)第31章 忧天杞人(下)第173章 听案(下)第211章 战意第13章 意外惊变(下)第14章 越俎代庖第181章 风平浪静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48章 率兵拦截第61章 提前的叛乱第95章 平沈战前第306章 问案第314章 提审第49章 买卖第140章 有点意外第47章 惊惶失措第169章 过招第114章 第二次演习第117章 未雨绸缪第20章 战前风云第306章 问案第318章 双管第243章 协议第84章 南北对峙(下)第221章 升空第183章 君臣暗斗第267章 远图布局第81章 行路难第14章 越俎代庖第217章 适得其反第19章 到宫外走走第56章 退兵(上)第122章 红袖不添香(上)第91章 南国方略第93章 歃血第14章 越俎代庖第68章 京察(上)第214章 有进无退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30章 论才,论财第128章 远方客人(上)第175章 遇见第312章 将计就计第40章 北伐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286章 回京任职第174章 傅山归来第68章 京察(上)第53章 不变之局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23章 要的是钱第72章 南辕北辙第141章 发配东南第111章 攻占双方第71章 变数第180章 图穷匕现第187章 疑云重重(下)第7章 突生横变第24章 高手第8章 南粮北运(下)第57章 退兵(下)第42章 独断专行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66章 出发第30章 忧天杞人(中)第38章 朕是校长第122章 暗波涌动第79章 朝议第160章 强硬政策第3章 巡视三营(中)第156章 出发赤峰第256章 封赏第90章 说服第314章 提审第292章 心里话第174章 傅山归来第49章 王京大火第83章 扬州风波第216章 强行拦截第61章 提前的叛乱第21章 女真对策(上)第93章 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