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建城伊始

可以说,所有建盘山城的人员都是当年营建宁远城的原帮人马,外加了赵率教跟满桂两个重量级将领。宁远城是在袁崇焕的监督下祖大寿率人马建的,城墙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尺,宁远由此成为了关外重镇。此次建造盘山城,虽然地利不及宁远,但胜在有了新的建筑材料-水泥!这一创造性的发明无疑添补了盘山许多不利的因素。为了抢占时间,几乎是所有人员都出动,可以想象数万人用水泥建城是何等庞大的规模。

祖大寿他们一到盘山,除了部分骑兵出去扫荡,使盘山成为女真人的盲区外,其他所有人等全部收集石料、沙石。所幸当年烽火台留下极多的废石,有了水泥也无需再烧制整齐的土砖,黄龙的船队运送各地区烧炼的水泥外,还派人采集沙子,不过沿海地区有的是大把的海沙,反而做混凝土的碎石不够用,搞得临近山东的矿山四处调运碎石。

在皇上的要求下,盘山的四道城门更是精心建造。除了深挖地基,遵化铁厂更是送来了数十条拇指大小的铁条,城门跟城墙四角都打下了桩,以钢筋做柱,然后再浇上混凝土。众人虽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显然有了钢筋的混凝土柱子显得异常牢固,这些地方将专门用来架设火炮之用。四月之后天气回暖,往往一个昼夜水泥便可凝固,建造的速度简直出乎袁崇焕的预料,一个月后盘山的城墙已经有了雏形。

“督师,这水泥可是好东西!看,这么快就建好了大半!”祖大寿骑着马跟在袁崇焕后边视察盘山城。

袁崇焕含笑着点头道:“是啊,有了水泥确实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

祖大寿接着话头道:“再过一个月,我们的盘山城绝对是固若金汤了。女真人就算来了,我们也毫不畏惧!”

说到女真人,袁崇焕露出凝重的神色,沉吟了会道:“盘山城虽然快建好了,但我也相信,女真人的兵马就快到了。”

“督师,但是根据探马回报女真人还没有派兵出动!”祖大寿有些不解。

“皇太极也是一代枭雄,咱们三路出战,又灭了他们的科尔沁部落,你认为他还会闲在沈阳城嘛?”

“那岂不是马上就要在这决战?”

“所以我们要加紧建城!”袁崇焕想了想又道:“晚上城墙未干的时候可以先造城里的防护墙、防弹坑等等。”

“是!”

随着建城的速度加快,锦州囤积的大批物资开始运往盘山,特别是大炮,已经从海路运到。马世龙更是从宁远征集了两万壮丁作为班军前往盘山,因为辽东军奉守辽人守辽的原则,在宁远一带的辽民都会按户籍编制在册,壮丁抽补作为班军,班军在兵员充足的时候只是作为候补,作些力气杂活,但到了战时,一旦兵力缺乏,班军也将跟正规军一样上前杀敌。随着各路兵马以及班军不断向盘山集结,盘山城内的人马越来越多。

盘山还在建造的时候,消息源源不断的传进沈阳。

“大汗,如今明军兵马四出,我们不能坐等给汉人欺负啊!”

作为皇太极的亲信,只有济尔哈朗才敢出言劝谏。科尔沁被灭后,不少蒙古贝勒都进言要带兵报仇,但皇太极都没有答应。后来皮岛的明军又四处作乱,盘山一带也有骑兵骚扰,就是女真贝勒们也渐渐不满起来,要求皇太极出兵教训明军,最后他们怂恿济尔哈朗出言。济尔哈朗找了个时间单独求见皇太极,将贝勒们的心思都说了出来。

“大汗,贝勒们,贝勒们都说都说咱们的兵马在盛京闲了这么久,是该去打击下明军了,不然他们都嚣张得要袭扰盛京了。”

说完,济尔哈朗低眉顺眼的瞧了眼皇太极,深恐大汗怪罪。

皇太极瞥了眼自己这个堂弟,不用问他已经明白了里边的弯曲,皇太极并没有责怪他被人当枪使,反而笑呵呵道:

“济尔哈朗,你要说的本汗已经明白,你是不是想带兵打战了?!”

“不是的,大汗,我只是觉得我们女真八旗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总不能让明人压着来打,向来都是我们去劫掠明人的地方,现在明人反而过来袭扰我们,这个这个,臣弟以为我们得出兵给予明人教训。”济尔哈朗见皇太极没有生气,便大着胆子将自己心中的话都说了出来。

“哦,下边的人都是这么想的?”

“是的,大汗!”济尔哈朗忙点头应着。

皇太极嗯了一声却没有作答,济尔哈朗只能在后头等着。过了好一会后,皇太极才道:“济尔哈朗,你说的本汗都知道了,让下边的儿郎们都准备好,本汗一声令下,你们便随时出发。”

“是!大汗既然有了主意,那臣弟就告退了!”

济尔哈朗得了承诺便退了出去,但是令他想不到的是皇太极并没有急着出兵。特别是探马回报说盘山一带有明军的骑兵出没,大汗也没有派人前去拦击。这一点也就算了,毕竟海州附近的姜弘立也没有禀报敌情。但是到了探马们打探到实情,明人在盘山建城,这一惊天消息委实将盛京城里的女真人吓得慌乱起来。盘山到辽阳也就百里距离,辽阳到盛京更是近得不得了。明人一旦在盘山建城,势必将危及到盛京的安全。众大小贝勒纷纷上言,要求八旗出兵毁去盘山城。但是这个消息传入皇宫后,皇太极却并没有多少反应。

“大汗,现在里里外外的将领都要求出兵,臣下手里已经有不少的奏折。”说这话的是范文程,他正在皇宫里跟大汗密言,因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敢当面说出兵的事情了。

“哦,这是他们第几次上言劝谏了?”皇太极似乎不经意的问道。

“回大汗,第三次了!”范文程老实的回答道。

皇太极并没有理会,反而问范文程道:“范先生,你怎么认为?”

范文程瞧了眼皇太极,似有深意道:“大汗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微臣不敢多言!”

“但说无妨!”

范文程顿了一下,他在皇太极面前不敢藏私,便把心中所想都说了出来道:“大汗,微臣觉得明军已经恢复了实力,而且兵势已经强于八旗,贸然的作战只会损失女真八旗的作战能力。而明人则相反,他们只需要再派一名将领率几万人马仍旧可以筑城威胁我们。”

“继续说下去!”皇太极望了眼范文程,眼中带着丝亮色。

“微臣觉得八旗势必还要跟明军作一次决战,但微臣却觉得此时还不太合适。”

“哦,何时合适?!”皇太极显然也认可了范文程的说法。

“微臣觉得既然是要决战,那就必须消灭辽东军的精锐主力,而且最好能够将辽东军的主要将领除去!以微臣对袁崇焕的了解,此人必然会身先士卒守在盘山城内,就好像当年他驻守宁远一般。”

“说的有点道理!”

“大汗,袁崇焕在广宁吃过我们一次亏,这一次他必然会集结更多的兵力与八旗对抗,而且盘山城也会造得更加坚固,所以咱们不能直接进攻,最好”

“好了,你不用再说了!”皇太极打断了范文程的话,他终于露出丝笑容道:“总算有人跟本汗心意相通啊。本汗知道现在外边的人都说本汗宠信女色不理朝政,但本汗心中所虑岂是他们所能想到的!”

“大汗圣明!”

“那些奏折你就不用管了,好好打理下边的事情吧!”

范文程哪还有不明白的,忙点头道:“是,陛下!”

他刚想着告退,皇太极补充了句吩咐道:“特别是粮草,一定要补充足!”

范文程重重的点了下头道:“微臣明白!”

第99章 广宁之失(三)第247章 反攻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110章 北国恩怨第175章 皇子监国第54章 被逼出城第53章 不变之局第14章 修不完的内政第131章 混水摸鱼第117章 热闹诗会(上)第199章 另类策略(上)第107章 作壁上观第299章 应势(下)第24章 朝鲜局势第72章 南辕北辙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291章 见识第292章 心里话第29章 安南之行第45章 计中之计第57章 心事第170章 人员调防第249章 消息第170章 人员调防第143章 新建船厂第33章 要保的内阁第141章 发配东南第251章 会师第108章 两个阴谋第136章 皮岛开始第114章 第二次演习第72章 冷处理第169章 过招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213章 阴招第104章 虚位让贤第172章 谁在得益第62章 偷袭?!第296章 下一步第119章 热闹诗会(下)第142章 谁有着数第302章 手段(上)第306章 问案第16章 另设太学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142章 水师参军第130章 醉有应得第193章 破城(上)第122章 红袖不添香(上)第146章 合纵之策第26章 算计第42章 独断专行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122章 红袖不添香(上)第156章 出发赤峰第109章 启蒙老师第6章 再回宫中第147章 私下协议第86章 女真内政(下)第34章 兵围大凌河第314章 提审第129章 远方客人(下)第191章 快刀乱麻第81章 夏季攻势(上)第42章 南退第92章 风花雪月夜(中)第316章 试探第9章 新任御史第272章 热闹第238章 条件第29章 安南之行第27章 出航第286章 回京任职第76章 风雨欲来第67章 不进则退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222章 惊秫第180章 图穷匕现第85章 女真内政(上)第129章 对酒当歌第275章 争夺(上)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159章 朵喀一战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难第263章 变革之年第143章 新建船厂第265章 分工第213章 阴招第279章 决裂(下)第244章 誓约第78章 河南之变第271章 指婚第249章 消息第288章 重点在南(下)第240章 选择第206章 暗含杀招第187章 不平等条约第256章 封赏第77章 皇后理事第199章 另类策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