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取与舍

“皇上,这封信是否要即刻发出去?!”孙承宗递过那封皇太极留下来的投降信,显然刚才皇太极最后的话,他们三人全部当作是病昏了头的呓语。大丈夫处世自然是事业名声重要,怎肯为了一个女人而羁绊住呢?!绝对是胡言乱语!

袁崇焕也有点小郁闷,作为皇太极十几年的对手,想不到碰面的时候完全被忽视掉了。当然,这是一场皇帝与汗王的对话,就是孙阁老也是一言不发。显然皇上所思考的跟他们大大不同,他们还是倾注于一场战役胜利的时候,皇上已经在考虑大明几百年后的事情。有容乃大,皇上的心思也庞大得自己完全跟不上思路啊!袁崇焕摇摇头驱散心中的想法,而身边的傅宗龙似乎也有同样的神色,彼此苦笑了一下!

我接过孙承宗手中的信,看了一下道:“爱卿怎么看呢?”

孙承宗迟疑了下道:“难道皇上担心其中有诈,微臣可以找个俘虏来确认下!”

我摇头笑道:“这信是真的,这个时候的皇太极肯定不屑于撒谎。”

“那皇上的意思是”

我掂量下这封信道:“豪格那里还有两万女真战士,若此信一去,豪格必然迫于父命而投降,但是我大明要这两万人做什么呢?他们一下子投降了,老大的功劳就凭空飞了,只怕辽东军还不满呢!”

袁崇焕听了这话很是尴尬,一时间不知道应不应该帮手下人出声。他想起孙阁老的话,就是让他不要陷在了派系中去。

“呵呵,朕不过是说笑,袁爱卿不用太在意。不过豪格那两万人朕倒真不想要了,一来豪格此人似乎不合适,二来两黄旗也没有其他的人选,那留他们这些人下来就是祸害,就让辽东军按既定的计划进行吧!”

“是,那这封信就不用送了!”

我露出一脸正气道:“送,朕既然允了当然要送。”顿了顿后面又接了一句:“只不过让人晚点送吧!”

“”三个大臣无语了!

发完愣的孙承宗突然想到另外一件事,忙收敛心思道:“启禀皇上,鞑子有八旗人马,还有多尔衮的镶白旗在赫图阿拉,该如何处置还请皇上示下!”

“多尔衮?”我不置可否道:“先让何可纲盯着吧,朕不是让辽东军分守各地了嘛,多尔衮也跑不了的。只是现在皇太极还没咽气,朕还是不打击他最后的希望了!”

“皇太极的希望?”

“皇太极肯从容来见朕,自然有他自己的原因,这点你们是了解不了了!不过沈阳之战,朕跟他都是赌徒,自然要给自己留点翻本的本钱。朕留下的就是袁爱卿,要是朕没守住沈阳,那么袁爱卿也会带领辽东军平复辽东!而皇太极的退路就是给女真人留下条根,多尔衮在赫图阿拉,若他强命多尔衮来,镶白旗也会放弃老窝的。但皇太极没有,估计冥冥之中他已经预料他们女真会失败,所以也打算给女真留下翻本的机会。皇太极虽然跟多尔衮不合,但他深知多尔衮此人的才智不在自己之下,有多尔衮带领,残余的女真人应该可以在深山老林保存下来。几百年前,女真人兴起建立金国,三十年前女真人又复舒了,皇太极大抵希望几百年后女真再次卷土重来吧!”

三个大臣都是才智之士,对于大战前后的事情自然一点就通。实际上,当京军偷袭到沈阳的时候,明金的形势就已逆转。即使如皇太极,只怕也没有信心打败明军了。只是有些事情不得不为,他无法带着满怀复仇心思的八旗逃入深山老林,只能是随着他们的金国一起灭亡了!

“皇上圣鉴,能将敌酋想得如此透彻,臣等拜服!”

“呵呵,有些东西事后才能看明白,上面的话也是朕见到皇太极后猜的!朕没有立刻打镶白旗的主意是因为朕希望解决了两黄旗再说。事情总是一步一步的来,这样才不至于出错!”

三个大臣拜服道:“皇上圣明!”

“好了,皇太极的事情就由他去吧,反正他也没几日可活了!傅爱卿连日来一路辛苦,就好好下去休息吧!袁爱卿,那两黄旗的事就交给你了,一切按既定计划进行,朕的大明不需要这么多八旗骑兵!”

“臣等遵旨!”

傅袁二人齐齐告退了,大殿上就剩下我跟孙承宗两个人。过了一会,孙承宗才出声道:

“皇上”

我打断他道:“阁老,朕知道你要说什么,即使这些年辽东军劳苦功高,但也不能成为军制改革的障碍。崇祯三年山东叛乱,你我君臣定下的兵制当然要实施下去。”

“老臣明白,老臣的意思是朝廷可以缓一缓,不要让下头的军士寒心!”

我点头道:““这个朕理会得,朕不是让辽东军立功去了吗!京军是要抢辽东军的风头,但还是会留些余地的!今天袁崇焕的表现没有让朕为难,这也多得阁老去开导。”

孙承宗有些吃惊,毕竟他去见袁崇焕是私下去的,不想皇上已然知道。但是这个吃惊他没有表现在脸上,仍旧是缓缓道:“皇上,袁崇焕并不拘囿于门户之见,即使老臣不去开导,他也能够想得通的!”

“嗯,他若没有这样的见地,朕也不会看上他!”

孙承宗点点头,袁崇焕也是他认可的,既然皇上心中明白那他也不必废话了。孙承宗想起自己的事,笑着道:“皇上,那老臣致休的事这次回京后老臣还是从内阁位置上退下来吧!老臣的年纪”

我笑着打断他道:“朕知道你今年已经七十四了,朕也明白你的心思,阁老是想自己退下来给傅袁他们两人让路吧。”

被我一语道破心思,孙承宗倒也坦白:“皇上明鉴,老臣一来年纪大了,二来傅袁两位立下大功,且二人年富力强又帮得皇上,所以老臣才存了躲懒的心思,想着跟韩爌那老家伙一起养老饴孙了!”

“呵呵,想法是好,做人做事都要知道进退,但是朕还不准你退。朕还要借你的名头做些事情,兵制是阁老任内提出来的,自然要一起做到功德圆满。傅宗龙从西南出身,袁崇焕本就是辽东军出来的,他们都不方便。从哪方面想不如阁老合适!”

“这个”孙承宗提出致休当然有点私心的,急流勇退是臣子最明智的选择。当边患消除后,皇上将会采取大动作,孙承宗本能的不想坐到火山口,他孙家子嗣繁多,两个儿子早已入朝为官,孙子辈有五个进了一心学院,孙承宗当然不愿为孙家树立众敌。可当他听到皇上就是要拿他当枪使的时候,孙承宗人老成精,得罪同僚跟得罪皇上相比,孙承宗只犹豫了一瞬就表决心道:

“既然皇上要用老臣,那老臣再辞就是矫作了。”

我满意的点点头道:“嗯,处置完辽东的后尾还有一段时间,即使要升迁他们也没那么快。这就委屈阁老为他二人种树了,别人不记得朕也会记得孙家的功劳。”

得到皇上的承诺,孙承宗感激涕零的跪倒谢恩,像孙承宗的官位跟年纪,他要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后代子孙而已。当年让韩爌致休,皇上为了补偿特地赐了他家一个封荫,这官位没有给韩爌的儿子,反而是给了他唯一的孙子。这不仅让韩爌毫不怨怼,反而感激万分!皇上如此仁厚,那么可以预见自己家的待遇也不会差到哪去!

“好了,这个就这么定了。现在来说说辽东的事情,现在朕身边没有文官搞民生,就委屈阁老先帮朕忙着。不过这事情也只有阁老合适,整个辽东军、蓟州军、京军都做过你的部下。这辽东要想长治久安,朕觉得必须”

听完皇上讲述的计划,早已沉稳如水的孙阁老也忍不住抖动了一下。

“皇上,只怕大臣们反对,旨意给封存回来啊!”

“哼,咱们就在辽东把事情办了,等回京他们反对也无效!这事就这么办,有你们内阁同意还怕什么!你先好好谋划谋划,看看什么地方适合安置!”

孙承宗知道皇上的脾气,自己再劝也无效,只好应道:“老臣遵旨!”

孙承宗走后,长时间的思虑让我一阵头重,不由得走出殿散下步。撒云娜这个小妮子人影都不见,肯定又是趁着我接见大臣的时候跑去看热气球了。自从见到热气球在天上飞之后,这小妮子对骑马变得毫无兴趣,转而想着怎么飞上天了。对此我也是放任她去了,只是侯二他们没有我的旨意,哪敢让皇妃冒险,对撒云娜的命令也是装聋作哑。

我懒得去理会每天都上演的闹剧,转而在花园走走。转到凤凰楼的时候,正打算坐下呼吸下新鲜空气,突然远远的看到一个人从清宁宫出来。

第42章 独断专行第106章 京师调兵第39章 东巡第113章 演习开始(下)第246章 远征第109章 年内计划第302章 手段(上)第16章 另设太学第129章 远方客人(下)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136章 皮岛开始第222章 惊秫第279章 决裂(下)第177章 朕不许你死第18章 雪上加霜第86章 援手第194章 破城(中)第17章 皇权造势(上)第209章 推算第165章 演戏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185章 明荷战争(中)第178章 马有失蹄(上)第4章 出宫第22章 余尘未了第284章 较劲第76章 知己难求(下)第313章 观望第5章 亲自挑选第247章 反攻第245章 详情第18章 皇权造势(下)第307章 接连不断第208章 紧急军情第89章 秋赋时节第150章 逼敌来攻第118章 热闹诗会(中)第177章 峰回路转第142章 水师参军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48章 都是聪明人第217章 适得其反第119章 热闹诗会(下)第181章 风平浪静第137章 突围而出第310章 茶乡武夷第134章 中央银行第151章 将军第77章 皇后理事第125章 地理画策第308章 犹豫第126章 人尽其材第174章 傅山归来第1章 夜看明书第168章 斗法第213章 阴招第308章 犹豫第25章 廷训第75章 知己难求(上)第190章 最后的对话第314章 提审第310章 茶乡武夷第127章 不经意之间第202章 算计(上)第92章 结盟第297章 报纸第147章 私下协议第189章 通州之乱第16章 困难时期第156章 出发赤峰第3章 宫外世界第237章 组建第125章 地理画策第262章 军数第49章 买卖第58章 损兵折将(上)第264章 两位国公第168章 斗法第88章 公主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66章 出发第145章 简单任务第63章 各自息兵第148章 都是聪明人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1章 夜看明书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228章 善后处理第97章 二审定案第122章 暗波涌动第162章 法不责众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93章 歃血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难第187章 疑云重重(下)第175章 遇见第317章 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