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誓约

多尔衮去过皇太极的陵墓后,又去参观了一下京军的操练。因为他没有参加盛京的决战,对于京军的战斗力很好奇,同时他也想比较下京军跟正白旗,看下京军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京军的人知道来人是多尔衮,有意在他面前展示军力,特地来了个四段击,这让多尔衮打开眼界,他已经看出这种火枪的攻击模式将对骑兵造成巨大伤害,特别是京军火枪明显优于辽东军,射得更快,打得更远。如果几十年前是这样的队伍驻守在盛京,他们大金国能否兴起还是一个未知之数。这些年明军的变化真的相当大,以往女真八旗敢吹嘘以一敌十的对抗明军,如今只怕是不相上下了。

让多尔衮有点失望的是,因为只是一般的晨练而已,京军的素质可以比得上辽东军,但热气球却没有看到。多尔衮看了一会知道见不着只好回到客栈,刚进门就看到一个明军侍卫站在厅堂等他。

那侍卫见到他,上前一步道:“贝勒,皇上有旨宣你觐见!”

侍卫说得不卑不亢,既没有大内侍卫的骄横,也没有大肆勒索的行径,这让多尔衮不禁刮目相看。且不说以往明官的腐化,就是他八哥皇太极的亲卫到各旗传旨的时候,都少不得拿点好处,把鼻孔拱上了天高人一等似的。知微见著,侍卫如此表现可见皇帝何等了得。多尔衮心思被这么一转,倒勾起了他对明人皇帝的好奇心。

听说皇帝与他年纪相仿,却力挽狂澜的中兴了明国。先是灭了权阉,后是组建京军,荡平了国内的动乱,又偷袭了盛京,将如日东升的大金国给生生扼杀。这份文治武功,让多尔衮概然生叹。他想见识下连他八哥都对付不了的汉人皇帝究竟什么模样。多尔衮愣了下,才朝那侍卫拱手道:

“那有劳这位将军引路了!”

侍卫见多尔衮不跪下接旨,嘴角微扯本想训斥的但又强行忍住了,毕竟女真在汉人眼里跟蒙古人等同于蛮人,他们现在还没有投降,训斥起来谁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再者皇上很是看重和谈,连袁督师这样的重臣就作了礼官,他一小小侍卫自然不敢闹出什么麻烦来。作大内侍卫的这点眼力都没有,那可就混不下去了,他微微点头带着多尔衮进了内宫。

盛京内宫还是如以往一般,但宫中却换了主人,多尔衮郁闷的打量了下周遭的景物才进了崇政殿。殿里头已经站了几个人,除了见过的兵部尚书傅宗龙,袁蛮子,还有一个竟是他的嫂子庄妃娘娘大玉儿。前头一个身材高大满头白发的老者,估计就是原来的辽东督师孙承宗。多尔衮接着往里头看去,只见殿正中宝座上坐着一个身着明黄服饰的人,年纪与自己不相上下,双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他还没有说话,那人就带着温雅笑容道:

“多尔衮,你来了,朕可是盼了许久!”

“多尔衮见过皇帝陛下!”在其他大臣的注视下,多尔衮不得不行礼,只是在崇政殿向明人皇帝跪倒叩头委实有点屈辱的感觉,但为了女真人的未来,多尔衮必须要低这个头。

多尔衮进来的时候我不禁眼前一亮,他果然一表人才,不仅模样甚是俊朗,而且带着一股英武之气,大抵我的对手中就多尔衮符合我原来心中的设想,心下对他不禁起了爱才的心思。我见多尔衮双腿弯曲已有臣服之心,就不想给他难堪,出言拦住他道:“好了,不必多礼了,咱们说说两族和约的事宜。”

多尔衮就顺势不跪了,仍旧躬身回道:“谢皇帝陛下!”

“朕听傅尚书说多尔衮你有不同的意见,不妨现在说出来听听。”。。。。。。

多尔衮知道此乃关系到女真的命运,将酝酿好的话都说了说来:“陛下,如果大明真心跟我女真和谈,多尔衮自当欣从。但此刻我女真民弱人少,若大明有意赚正白旗,那女真薪火就此泯灭,多尔衮不得不谨慎才是,多尔衮斗胆请陛下让女真子民安心迁移。”

我微微笑道:“多尔衮说得是,此事朕已与大玉儿商议过了,盟誓的生铁碑已经铸成,这铁碑将树在你们的郡县自可约束两族百姓。再者,朕已经就和谈之事刊文发行天下,不日便可接到。如此天下皆知的大事,朕岂会出尔反尔失信于天下人。”

多尔衮闻言一喜道:“当真?!”

“这个自然!你可以在沈阳住上几日,待你看到了刊行天下的明刊再答允和约!至于和约你还有什么问题?”

多尔衮想了下道:“陛下,恕多尔衮无礼,陛下答允保留正白旗乃额外恩典,但我不愿正白旗隶属兵部。”

“哦?”我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担心朕会借刀杀人,灭了你们正白旗?”

多尔衮虽然没有接话,但面上就是这个意思。

我笑了笑道:“那你认为怎样?”

“正白旗自然守卫我女真,对外只能辅助朝廷作战。”

听到这话,孙承宗他们都皱起了眉头。

“而且汉人言落叶归根,我希望以后女真人能够迁回故地,恢复以前建州女真的局面。”

“这不可能!”三个大臣都齐齐反对,就是大玉儿也不禁微张了小嘴。如果恢复万历年间的局势,那么女真造反又算什么呢?难道让大明国上下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吗?!多尔衮却不反驳,定定的站着殿中等待我的回答。

我微微沉吟了下道:“如今迁回赫图阿拉是不可能的,女真族所犯的是造反之罪,这个你应该明白!不过。。。”

多尔衮见皇帝否决,心下不禁黯然,但转念想继续提些有利于女真的条件,想不到皇帝到最后居然转口,他马上道:

“不过什么?”

“不过女真如果立下大功,朕倒可以考虑你这个条件!”

话一出,多尔衮顿时睁大了眼睛,透着热切的目光。殿下的三个大臣却彼此对望了一眼,出来劝谏。大玉儿皱着眉一言不发,似乎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

“皇上,请三思啊!”连孙承宗也出来劝谏,女真叛乱对于他们这代人实在心有余悸,打了三十年才平叛,弄得大明是国力衰竭,如果只是恢复到原来便会放虎归山了。

多尔衮也不理会别人反对,他马上道:“那请问陛下,女真要立下何等功劳?”

“这样好了,你手里有正白旗,就以你们杀敌来的人头录功,一个人头顶你们女真一个人,等哪天你们的功劳跟朕案头上的人数相等了,朕就让你们迁回赫图阿拉。”

!!!殿里的人都没有想到我会提个这样的办法,一时间愣住了。此时多尔衮脸上却是阴晴不定,仿佛是在计算着这种方案的利益得失。我也不催促他,而是为自己突然冒出的这个想法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完全是我所知道的世界,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道女真族人会走向何方,是融合还是成为大明的一个祸患呢?!

“陛下。。。”多尔衮的话打断了我发散的思绪。

“哦,你考虑得怎么样?”

“我同意!”多尔衮坚定的说下这句话。

我又转而问大玉儿道:“大玉儿,你呢?”

大玉儿倒是倾向能回到赫图阿拉,只是明人会让他们如愿吗?大玉儿一时间想不出所以然,只得道:“皇上,妾身没有意见!”

“那就好,事情。。。。。。

就这么定下来!女真设两个首领也好,一个主内,一个主外。贝勒本是女真的爵名,朕就破例纳入大明官制,与建州指挥使同级。”

“谢陛下恩典!”多尔衮跟大玉儿只得谢恩!

“朕也许用不了多久就回京了,和约的事情尽快签下来,至于赫图阿拉的女真人怎么迁移,何时迁移,还有正白旗的驻地,军粮等等问题,你们就下去谈这些细节吧。孙爱卿,你留下来吧,朕还有点事情跟你说!”

“老臣遵旨!”

其他人见皇上这么说,已然是让他们退下,当下傅宗龙带头领着大玉儿跟多尔衮一起继续和谈去了。待众人走了后,我就对孙承宗道:

“好了,阁老有什么话可以对朕说了!”

我就是看到孙承宗欲言又止才特地留他下来。他也不再隐瞒道:“陛下,之前只是安置女真的遗孤百姓,如今又设置正白旗,又许诺他们回归山林,老臣以为此举实在不妥,恐会给后世子孙留下祸患。京师的百官不会同意,就是百姓恐怕也有想法。”

“哦,但朕告诉你的是,朕是故意这么安排的!”

第182章 比试第306章 问案第73章 结交好友第8章 阉党尽除第94章 决不简单第38章 坚守待援第175章 皇子监国第249章 消息第251章 会师第65章 唯一合格第29章 忧天杞人(上)第106章 京师调兵第70章 京察(下)第123章 红袖不添香(下)第131章 家事国事第100章 危机四伏第25章 廷训第251章 会师第142章 谁有着数第108章 操炮之术第42章 独断专行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307章 接连不断第99章 难以兼顾第165章 演戏第103章 再建二军第186章 明荷战争(下)第269章 情由第91章 南国方略第134章 中央银行第14章 修不完的内政第150章 注定的缘分第17章 皇权造势(上)第15章 两方责难第261章 驻兵第77章 春风又绿江南岸第120章 红颜似知己第275章 争夺(上)第146章 合纵之策第64章 暂时的宁静第118章 热闹诗会(中)第30章 论才,论财第253章 回銮第310章 茶乡武夷第48章 率兵拦截第251章 会师第223章 郁闷女真(上)第81章 夏季攻势(上)第198章 屠戮(下)第4章 巡视三营(下)第22章 余尘未了第190章 最后的对话第39章 东巡第89章 遣使第94章 决不简单第224章 郁闷女真(下)第214章 有进无退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60章 损兵折将(下)第282章 问题(下)第36章 一度失利第165章 演戏第226章 调动第7章 新皇登基第84章 钉子第294章 舆论分化(上)第191章 快刀乱麻第85章 女真内政(上)第84章 钉子第122章 暗波涌动第212章 夺气第107章 作壁上观第137章 两向夹攻第252章 布置第187章 疑云重重(下)第144章 两个侍卫第83章 扬州风波第71章 两位巡抚第95章 事发突然第164章 福晋的决定第5章 皇帝病了第177章 朕不许你死第43章 宁静辽东第250章 反复第42章 独断专行第17章 接连交错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260章 召回第217章 适得其反第3章 宫外世界第8章 南粮北运(下)第182章 两头敲打第90章 说服第171章 听案(上)第142章 谁有着数第172章 谁在得益第162章 法不责众第23章 眼泪的威力第16章 另设太学第179章 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