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消息

想不到李淏居然不在忠州,原本想通过李淏来确认身份的打算又破灭了,申景禛一下子愣住了。醉露书院那个管家看他们可怜,又觉得申景禛有官老爷的风范,最后决定先安排个地方给他们住下来,等大元帅回来再作禀报。

管家带着他们去了一个护卫的营地,安排好住房后嘱咐他们不要到处乱走。申景禛住下来后才发现他们住的是一个明军营地,士兵们说的都是汉语,他们在营地倒没有什么,只是出不了门。申景禛结结巴巴的用汉语去交涉,结果是鸡同鸭讲,说了一大堆还是出不去。

稍微让申景禛安慰的是三餐有了保证,就这样无聊的等了两天,终于等到了李淏的消息。这天刚吃过午饭,营门口就呼啦啦来了一大群人,为首的就是凤林大君李淏。

“哎呀,舅父,真的是你啊!”凤林大君一脸热切的望着申景禛。

申景禛也是满脸激动,终于找到认识自己的人了。这几天的日子弄得他郁闷的不行,想着自己这副模样又有点尴尬,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淏却是很热情道:“唉,我也是刚刚才回府,之前去了原州一趟检阅了下兵马,刚回来就听管家说捉了一群冒充官爷的人,我听他一描述知道是舅父,赶紧就来了。这几天委屈舅父了!”

李淏一番话入情入理,说得申景禛不甚嘘唏。他陡然想起自己的使命,也顾不得狼狈,忙将自己在天安的遭遇说了一遍。

李淏当下就发怒道:“实在太过分了,居然敢抢朝廷命官的东西,来人啊!”

身后一个将领上前道:“元帅!”

“去天安找到那伙蟊贼,将我舅父的行礼全部找回来,少了一样唯你是问!”

“是!”

李淏发作完,这才带着申景禛他们回了大元帅府。醉露书院待申景禛梳洗完毕,李淏在大堂接见了他们。申景禛此时已恢复了从容,他将大王要来忠州亲征的消息通报了一下,让李淏做好接驾的准备。

申景禛虽然这几天虎落平阳,但他并不是一点事情都没有做。从来忠州的路上打探,至少他知道忠州最近都是安全的,也没有要打战的迹象。对于西人南人的争夺,申景禛是知道的,但作为王亲国戚他不需要偏袒任何一方,因为两个王子都是他的外甥。他做好了准备应对李淏的托辞,但让他想不到的是,李淏却极为欢迎大王驾临忠州!

“父王能来那实在太好了,将士们都期盼能在父王的运筹帷幄下消灭女真鞑子。请舅父转告父王,李淏日夜盼望他老人家的到来。还有王兄王弟,我也好久没见他们了,很是想念他们啊!”

“呃”申景禛没搞明白李淏什么意思,只得道:“忠州现在已然安全了?旧年具宏回去说忠州可是常被鞑子攻击扫荡。”

“是啊,去年鞑子进攻得相当猛烈,但到了今年倒好了许多。加上南方四道集结了三万将士,足够保卫忠州的安全。”

“哦,原来如此!”

李淏呵呵笑道:“政事谈完了,舅父第一来忠州,我也要好好招待才是!这几天舅父辛苦了,好好将养几天,我再让人护送您回去!”

“这个”申景禛犹豫了下道:“我来的时候,大王嘱咐甚急,所以不能做过多耽搁,既然忠州事了,我便要回去复命!”

“这样啊”李淏也不挽留道:“那舅父要走,李淏也当遵从,只是舅父的行礼还没找到,只怕要耽搁些时日。醉露书院”

这下申景禛没有辙了,他总不能说自己的印信丢了空手回去,若是让人知道他给一伙蟊贼打劫,那也委实丢脸面。一时间申景禛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李淏安慰他道:

“舅父不用担心,父王驾临忠州,李淏也是迫切希望,不如由我向父王上奏折禀明,同时看下何处建立宫室迎驾。现在还在抗战中,军饷甚是紧迫,所以大建宫室是不可能的,这些都要先跟父王商量好!”

申景禛点头道:“这是应该的!”

就这样申景禛就在大元帅府安顿了下来,而李淏也信守承诺,很快就给江华岛发去了联名奏折。申景禛一下子对李淏有了改观,以前听人说李淏想着怎么保住自己的权力不肯让大王跟世子来忠州,现在看来倒像是传闻。但是这种夺嫡的事情,申景禛是无论如何都不才参与了,即使他对李淏颇有好感。

不过申景禛很快发现联名奏折发出去了,但是李淏也不见了踪影。他询问府中的侍卫却告之大元帅去了点兵,申景禛是管刑曹的,对于兵事了解甚少自然插手不了什么,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无所事事。

李淏的奏折很快发到了江华岛,奏折中是极为欢迎大王驾临,但是宫室却要临时建造,所以询问李倧意下如何。尽管李淏的奏折中写的极为恭敬,但西人党大臣自然明白李淏是想拖延时间。如果等现在建造宫殿,那什么时候才驾临忠州,所以金自点他们很快就上言李倧,以现在国事艰难,应该一切从简才是,认为只要将忠州的府邸稍作修缮就可,毕竟忠州也不是长久驻跸之地。李倧也希望能够早点去,所以下旨意给李淏让他尽快准备接驾。

南人党这边虽不知道凤林大君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既然是大君主动上奏折,那就应该是有了应对的办法。所以他们在这件事上没有做过多的牵扯,毕竟大王的决心已定。但是真要将朝廷搬到忠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除了王宫众多的人员,御用物事要收拾运送,还有上百的文武官员,没有十天八天都收拾不完。

这些当然都在鹿善继跟李淏的预料之内,实际上,李淏见过申景禛的第二天,他就带着侍卫们去了原州,准备发起最后的反攻。

之前申景禛遇到抢劫自然是李淏一手安排的,原本他还向鹿善继借了百十人,谁知道申景禛只带了十来个护卫,结果明军都不用出手就搞定了。在申景禛押在忠州的那段时间,李淏终于打探到了他要的消息,辽东军已经入朝作战了,而且是势如破竹的开往平壤。所以李淏才做作姿态放了申景禛,同时迅速返回原州。

根据安插在各处的朝鲜探子打探得来的消息,朝鲜女真主要的兵力主要是分布在平壤跟汉城,其中平壤有两千女真骑兵,剩余的两千骑兵跟五千汉军在汉城,其他地方还有些朝鲜军。李淏他们的目标自然是汉军跟骑兵,但平壤受到辽东军的攻击后,汉城的防御肯定发生变化,甚至有可能会将所有的汉军都调到平壤做集中防御。

如果汉军一旦调动,那么他们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汉城,然后在迅速北上跟辽东军夹击平壤。即使女真骑兵厉害,怎么也不是数倍兵力的对手。这么一来,即使大王想亲征,也没有敌人了。

当然李淏也不会作的这么明显,他在原州点兵的时候同时也给了江华岛发出奏折,禀明是突然接到明军要求协同作战的公文。至于这明军肯定不是指入朝的辽东军,而是曹文诏的明军,那么等李倧面对这既成事实时也无话可说。

这一次,李淏在原州集结了三万人马,加上曹文昭的八千,总兵力高达三万八千人,而他们要面对的只不过是七千敌军而已。但李淏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主要是在攻打汉城的时候,他们步兵

不可避免的要来到汉江平原跟鞑子进行野战,这对女真的骑兵是极端有力的。而朝鲜军的作战能力,李淏虽不愿承认,但还是明白对着汉军估计要一对二,对这鞑子的骑兵就不知道一对几了。李淏邀请鹿善继他们协同作战就是希望明军能够用火器搞定鞑子的骑兵,至于汉军,李淏则想通过人数的优势来取得胜利。

就在李淏誓师想汉城进发的时候,他突然接到了消息,说是前军捉到了一个细作。

第301章 意第50章 会兵城下第294章 舆论分化(上)第130章 盘山选址第293章 发明第301章 意第142章 谁有着数第315章 铁案第22章 余尘未了第257章 团聚第140章 有点意外第48章 率兵拦截第33章 锦州城内第55章 压力第203章 算计(下)第67章 不进则退第95章 事发突然第22章 余尘未了第257章 团聚第126章 人尽其材第297章 报纸第220章 恶斗第191章 兵临城下(中)第283章 富余粮食第63章 各自息兵第198章 屠戮(下)第241章 劝说(上)第39章 皇太极的打算第34章 兵围大凌河第49章 买卖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计第67章 不进则退第148章 都是聪明人第270章 伤兵第15章 两方责难第47章 惊惶失措第71章 两位巡抚第93章 风花雪月夜(下)第122章 红袖不添香(上)第169章 过招第27章 出航第93章 风花雪月夜(下)第10章 官商不法第67章 臣子的无奈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78章 假红毛番子第153章 五点要求第34章 兵围大凌河第138章 呼啸而来(上)第99章 广宁之失(三)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191章 兵临城下(中)第85章 女真内政(上)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43章 宁静辽东第288章 重点在南(下)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106章 峰回路转第243章 协议第102章 竭力应对第58章 为难第245章 详情第279章 决裂(下)第140章 有点意外第151章 重建察哈尔第19章 大同会盟(上)第139章 呼啸而来(下)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96章 过河棋子第161章 自找麻烦第124章 敛财大计第71章 变数第122章 暗波涌动第165章 美女的诱惑第144章 水淹盘山第139章 战果辉煌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237章 组建第85章 女真内政(上)第157章 交锋第104章 发回重审第93章 歃血第8章 南粮北调(上)第83章 南北对峙(上)第61章 援兵第21章 勇者为胜第293章 发明第88章 等待归来第223章 郁闷女真(上)第109章 年内计划第127章 不经意之间第304章 复职第70章 京察(下)第216章 强行拦截第99章 难以兼顾第322章 展望第33章 锦州城内第78章 河南之变第292章 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