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应势(上)

明刊的辩论影响不单是在京师,而是广泛的影响到了大明各地……在明刊的造势下,官绅一体纳粮似乎势在必行。有的地方官员甚至已经在整理本地的鱼鳞册,只要公文一下,他们立刻派衙差到官绅老爷们家里收税去了。原本来说,他们在任的官员就是官绅,不应该这么不留情面搞‘自己人’,但现在已经不同了,一来是现在的地方官员大多务实,二来是异地任职,他放过当地的官绅,可他老家的府尊可不会放过他家。三来则是朝廷的探子甚是厉害,八月的时候,远在广西柳州境内的小小县官因为丈量土地不力,朝廷立刻发文查办,连带着柳州府上下大小官员都受了惩戒。柳州离京师数千里远,但却是物证俱在,明刊也发文通报,使得地方的官员不敢掉以轻心。

江南之地却是另一番景象,自从赵宋南渡之后,南方文风大胜,到了明代,每年的进士也是南方人居多,洪武三十年发生‘南北榜’到了宣德年间按南北地域取士平衡,但总的来说,还是南方多过北方。而南方的官绅又集中在江南,江南亦是国赋重地,亩产较之其他地方多出几倍,所以江南对于官绅一体纳粮最是反应激烈。同时江南亦是人才鼎盛之地,之前复社在南京集聚了大批的士林中人,现在复社虽然不在了,但文风却一如既往。明刊的宣扬得到了不少有识之士的认同,是以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江南交锋。

当然还有很多官员都在观望,他们是一边听从朝廷的政策丈量土地,一边是观望江南的大佬们怎么做。而江南的官员们则陷入两难的境地,他们想反抗朝廷的法令,却没有合适的借口,或者说没有一个带头人。南京兵部尚书钱象坤是一个老滑头,礼部尚书钱兼益则属于半退休状态,户部尚书沈缜也不出头,其它南京的勋贵们老老实实,上百年没有造过反现在自然也不会乱来。

明面上的人虽然没有勇气出来作乱,但同样是不少暗波在涌动。

在南京城外某座精致的小院落,一挺轿子乘着夜色悄悄的来到门前。下了轿子后,两个轿夫没有去敲门,反而是老练的各自守住一边。轿中人四周瞧了瞧却是自己亲自走到门前,趁着月色,来人若是给南京城里头的大商贾看到只怕吃惊的嘴巴可以塞下一个大鸭蛋。此人年纪大约四十许,嘴角长着颗黑痣,正是南方最大商行——江南商行的东家许大。

许大这个称呼自然只有极少人能这么唤他,南京城里认识他的人都是称呼他许东家。江南商行这些年开得好生兴旺,不仅涉及官盐,茶叶,陶瓷,丝绸,矿业,还跟福建的郑家扯上了关系,海贸也插了一手。江南商行的大东家自然属于脚动一动,地就要抖三下的人物,即使是南京户部尚书沈缜见到他也客客气气。

不过此时他也没有大东家的威风气势,而是谨慎的望了望,然后才在门上轻轻敲了几下,顿两顿,又敲了几下!

过了一会,门吱的一声开了。探头出来的是一个老仆,那老仆见到许大东家似乎没有什么觉悟,仿佛就是一个普通的来人一般,稍微让了一让身子。许大就侧着身子进去了,对这样待遇也没有什么不满。

到了院子里,老仆稍微一指就径直走了。许大苦笑了一下,朝着老仆指点的方向走去。那是一间书房,许大还没有走进去,就听到里头有人道:

“老大来了?”

许大恭敬的道:“是,主人!”

里头那个声音道:“嗯,都跟你们说了几次,不用唤我主人,我对你们三个算是有兄弟之情,是我的兄弟!”

许大呵呵一笑道:“都习惯了!”

里头的人也就没有再说这个话题,许大趁这个时间进了里边,这个书房不是很大,但是相当之精致,许多孤本书册整齐的放在书架上,书架前摆着一张书桌,桌台上只有一根蜡烛,桌子后边坐着一人。既是许大的主人,那财富自然不可计数,要想满屋子点亮蜡烛都可以,但他却偏偏只点了一根小蜡烛,使得房间内光线有些黑暗。这是主人看书的习惯,许大见怪不怪了!

“你这次来是为了官绅纳粮的事情吧?”

“主人明见!”

“说说外头的情况!”

许大顿了一顿道:“这个官绅一体纳粮对于江南商行来说本没有关系,但是商行很多股东都是当地的老财主,还有那些在任的官员,他们都希望有人能出来带头,这样才能声势浩大的反对朝廷的新赋税。”

“呵呵,还真是些吝啬的老财啊!”

被主人这么一说,许大一时卡着不知怎么说好!那人挥挥手道:“你接着说!”

“还有福建的郑家对此也很反对,因为他家不仅在福建南安有大片的土地,在台湾只怕更多。郑家兄弟似乎吵得很凶,连福建巡抚熊文灿都不敢一口咬死要他们交税!”

说到这,许大瞧了眼书桌后的主人就停下不说了!

“还有吗?”

“没有了!”

那人笑了笑道:“那你怎么看?”

许大此时似乎没有了在外边做买卖的精明,愣了一下才道:“小的觉得以江南商行的影响力倒是可以跟朝廷的新政较一下劲。”

那人似笑非笑的追问了一句:“你真这么以为?”

许大不敢说下去了!

那人也不瞧许大,顾自顾的说道:“江南商行是够大的了,可以说除了田家商行靠着皇亲国戚,没有哪家商行能够开得像江南商行这么大!”

“这全靠主人的指点!”

那人没有理会许大的话,而是继续道:“但为商者最忌讳的是什么?”

许大还没有说话,那人道:“商最忌讳跟官斗,商人又如何斗得过官呢?!何况一些人痴心妄想跟朝廷斗,那更加是不自量力!江南商行再大,也不过是一个商行罢了,能够利用的力量相当之有限。江南官场的大佬们似乎风光无限,实际上不过是些闲散的官员,他们能有什么影响力,即使这南京城里头没有了六部,大明还是大明!自古朝廷就不缺官,一个下去了总还有一个人想上去!官员指望不上,勋贵公卿们也不用指望!”

“那郑家呢?”许大问了一句。

“嗯?你还寄希望于郑家吗?!”

许大点点头道:“当初费劲心力拉郑家如伙不就是为了能让江南商行更加稳妥吗?现在正是需要他们的时候!”

那人没有在意许大提的理由,反而冷笑道:“朝廷对郑家一直忍让,你以为会一直这样下去吗?洪承畴已经在南边呆了五年,江南船厂也造了两年的巨舰,浙江水师现在是什么规模谁也不知道!朝廷提防郑家,那郑芝龙会不知道吗?不然他又怎么会轻易淌进江南这浑水里头去,他郑家同样是想着自保啊!”

“主人的意思是,郑家现在看似闹得厉害,真等朝廷实施新政,他郑家同样会偃旗息鼓?!”

“嗯,就是这个意思!郑家好容易招安,他现在还能去做土匪吗?!以前或许可以,但是现在哼哼,朝廷已经没有了北方的鞑子,完全有精力来对付南方的海患!”

“如此说来,郑家也是靠不上了!”许大皱着眉头思量着。

那人点点头道:“对付朝廷的新政,大多数人其实都想偏了,总想着尾大不掉的

要挟住朝廷,实际上而言,地方再大能大得过朝廷吗?!所以呢,对付他们更要用软刀子才好!”

“软刀子?”经过主人的提醒,许大顿悟道:“主人说的是读书人?”

那人颌首道:“原本最为反对新政的应该是读书人,做官的有官俸,而且官位重要,他们怎么敢跟皇上斗!而读书人则不一样,他们年轻,热血,又容易冲动,偏偏还以天下为己任!这原本是一群很好利用的人,可惜啊”那人叹了口气,没有继续说下去!

许大接口道:“主人说的是明刊的事吗?”

那人挥手轻轻敲了下桌子道:“正是,这是高明之举啊!开诚布公的让天下读书人明白朝廷的苦衷,又晓以大义,这正对读书人的胃口!他们里头不管反对的还是支持的,只怕不把问题吵清楚是不会有什么行动的,但是吵来吵去有什么作用?!”

“士林是指望不上了,朝廷用的这招相当厉害!”许大甚是感叹!

“嗯,不仅官员,士林,江南商行指望不上,就是百姓,士兵,同样也是指望不上的!明刊一早就在宣扬,官绅一体纳粮对朝廷有益,对百姓同样有益,只要田赋能够收到一定数额就不再增加,亩数增加了,那么平摊下来的赋税就少了,那些百姓只怕是巴不得多些官绅出来纳粮,他们还会出来闹事,还会落草为寇给地方官员攻讦的借口吗?!”

给主人一说,原本让人觉得江南商行似乎很多依靠在顷刻间瓦解,许大甚至出了一身冷汗。江南商行除了有钱,似乎还真没有什么可以依仗的硬东西!

第158章 商讨第242章 劝说(下)第153章 五点要求第77章 皇后理事第24章 高手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181章 风平浪静第32章 没事瞎转第320章 説客第211章 战意第70章 京察(下)第238章 条件第222章 惊秫第12章 文华殿的雷厉风行第274章 归来第70章 河道第172章 听案(中)第147章 私下协议第244章 誓约第142章 水师参军第154章 利益抉择第230章 皇太极第37章 学生,老师第171章 听案(上)第81章 行路难第300章 转变第166章 苦等第186章 疑云重重(上)第122章 红袖不添香(上)第95章 事发突然第211章 战意第6章 额哲归国第201章 另类策略(下)第112章 演习开始(上)第85章 女真内政(上)第56章 退兵(上)第11章 年前第108章 操炮之术第69章 京察(中)第174章 傅山归来第64章 暂时的宁静第18章 雪上加霜第255章 探视第188章 借用第264章 两位国公第206章 暗含杀招第184章 明荷战争(上)第180章 放假&演戏第168章 宫门之争第7章 突生横变第262章 军数第85章 南京兵部尚书第211章 战意第182章 比试第267章 远图布局第180章 图穷匕现第12章 意外惊变(上)第8章 南粮北调(中)第194章 破城(中)第36章 一度失利第8章 南粮北运(下)第8章 南粮北调(上)第123章 红袖不添香(下)第123章 要的是钱第86章 援手第195章 破城(下)第42章 南退第276章 争夺(下)第159章 再接再励第76章 知己难求(下)第283章 富余粮食第159章 再接再励第113章 畅所欲言第293章 发明第20章 大同会盟(下)第27章 出航第213章 阴招第119章 事与愿违第41章 会战第231章 取与舍第111章 -兵部渎职第257章 团聚第142章 水师参军第178章 马有失蹄(上)第2章 巡视三营(上)第218章 又见陷阱第280章 出发远行第142章 谁有着数第67章 不进则退第236章 转机第209章 推算第204章 计划有变第155章 改行建庙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64章 烦事一堆第34章 秀儿进宫第3章 巡视三营(中)第69章 京察(中)第20章 战前风云第272章 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