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立威

李明回到王府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在王府的大厅里面,密密麻麻的坐满了大大小小的官员,一个个翘首以待,等着李明的回府。

看到李明走了进来,以中书令司马玉为首的官员们急忙起身,对着李明正式的行了跪拜礼,等李明坐定后,司马玉满脸谄笑的站起身来,对着李明道:“王爷得到皇上的重任统领文武百官,使我等顿感万分荣幸。王爷的大名早已经名扬天下,令天下百姓所敬仰,我等也早就翘首以盼,期待能够接受王爷的指点,如今这个机会终于来到了,怎不使我们万分欣喜呢?请王爷以后对我们严加管教,也好使我等尽力报答皇上的恩典。”

初听到这话,让李明感到非常顺耳,说实在的,他对司马玉的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虽然善于阿谀奉承,不过对李明来说也无所谓,反正他不想好好的替李嵩管理朝政,官员的能力和品行怎么样他都不在乎,唯一使他不能容忍的一点,就是同他作对,所以,虽然知道司马玉说的都是一些表面的套话,但李明照样舒舒服服地接受了。

挥了挥手让众官员坐下,李明开口说道:“诸位同僚,虽然今天本王第一次同众位议事,但是多余的废话本王也不想多说,你们都是我大唐的重臣,是先皇和皇上赏识、信任的重臣,所以对于你们应该干一些什么,似乎不用我多说了。目前的局势大家比我更清楚,明王清和成王皎已经起兵谋反,妄图篡位,作为朝中大臣,我想你们也都应该明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罪行,因此,本望不希望你们之中有人和这两个叛贼有所勾结,否则,本王是不会客气的。你们也知道,成王皎偷袭了分水岛,将岛上的三万多大军变成了他的属下,而且他还妄图攻打临滨城以牵制我的兵力,以便让这三万多大军安全的撤退到他的势力范围内,面对他的六万大军,本王的战果你们应该清楚。以五万精兵全歼成王皎的六万大军,这个战绩恐怕你们以前听都没有听到过,但是本王就做到了!还有明王清,勾结墨城驻军统领宇文轩,妄图在湖州拥兵自重,结果被本王亲率一万大军,将宇文轩的两万军队全部歼灭,这个战绩你们以前恐怕也没有听到过。而明王清趁着本王征讨宇文轩的机会,亲率两千多艘战舰、七万多大军围攻我碧泉岛,结果三天之后,他仅仅带着六百艘战舰,以及不到两万人的残兵落荒而逃,这个战绩你们更没有听说过。”

“本王之所以提到这些,不是为了在你们面前炫耀战绩,而是为了让你们明白,我,忠勇王李明,绝对不怕成王皎和明王清,在江洲我能打败他们,在湖州我也能打败他们,到了南郭城,我照样能让他们心惊胆战!以前本王不在这里的时候,你们中的某些人或许对皇上有一些信心不足,所以居然跑去勾结那两个叛贼,是不是?至于这是谁,相信你们比本王更清楚。不过,以前的那些事情,既然皇上宽宏大量,没有追究你们,那么本王也不打算和你们算旧账,但是,从今天开始,本王已经正式接管了朝中所有的大小事务,所以,如果再有官员敢于三心二意的去勾结叛贼,本王一定会定斩不饶,希望你们不要想着验证本王这句话,那是是要以生命为代价的。”

“从今天起,每天早朝改在本王的王府进行,以前你们怎么做,本王不想知道,但是今后希望你们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所有才华,尽心尽力的为皇上、为本王做好每一件事情,以往的那种消极怠工的现象本王不希望再出现在你们的身上,都明白了吗?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句话李明当然明白,虽然他并不想真正的为李嵩治理国家,但是在官员和百姓心目中建立足够的威望,李明还是需要的,换句话说,他可以不去为李嵩办事,但是,李嵩手下的那些官员却必须对他言听计从,这不仅可以让他锻炼如何统驭官员,也可以为他以后顺利的接替这个政权打下一定的基础。

而这些官员,一个个眼高于顶,对于郎中出身的李明肯定是不大看得起的,所以难免会在和李明第一次会面时,出一些难题让他尴尬,这一点李明还是有心理准备的。而且即使目前这些官员慑于他的权势而不敢正面同他作对,但难免不在背地里搞一些小动作,所以,李明必须首先要镇住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真正的产生一种惊惧的感觉,这样能够让自己在皇城减少不少麻烦,反正这些官员同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实在不行的时候杀掉几个,他就不相信这些人不怕死。

果然,李明的这番话暂时的将众官员震慑了,虽然还有那么几个有点不服气,可是看到李明那种强硬的态度,都不敢贸然的去做出头鸟,所以一时间,让李明尴尬的那种抗衡的场面并没有出现。相反的,在司马玉的及时配合下,众官员开始谄声如潮,纷纷对李明的战绩赞不绝口起来。

李明没有想到过,自己的一番自吹自擂居然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从以前李嵩的信中,以及昨天李嵩的讲述中,是李明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这些官员都是一些视死如归的反对派,为了他们自己支持的人,他们可以在殿上血溅当场,为此,李明在来时的路上反复考虑如何面对这种局面,在他的印象中,这种人是最难对付的,除了将他们杀掉之外,似乎没有太好的方法,所以,李明已经做好了在皇城中公开招聘官员的准备了,可是他没想到,这些官员的骨气比他想象中要软得多。

既然对方服软了,李明也不宜过分的紧逼,所以,在如潮的赞誉中,李明面带微笑的抬了抬手,将众官员的赞扬声压了下去,然后继续开口说道:“看到大家的反应,让本王感到非常欣慰,希望你们能够记住本王今天的这番话,以免以后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好了,开场的话我们就不多说了,既然来了,就让我们开始工作,现在,你们按照顺序将你们负责的事务向本王汇报一下吧。”

说到具体事务,三省六部中最繁忙的当属尚书省了,虽然经过刚才李明的一番威逼,尚书令王烈显得对李明没有那么仇视了,但那也绝对不是说,他已经彻底的归顺了李明,李明要想彻底的统驭眼前这些官员,恐怕仅仅凭借高压政策是不行的,就像眼前一样,听到李明问起具体的事务,王烈干脆就把眼睛一闭,对李明来了个不理不睬,反正上有中书省还没有汇报,下有自己手底下六个尚书还没有出声,李明不会那么巧,单单点着自己回答吧,虽然不敢在明面上反对他,但自己用这种方式表示一下抗议,他总不能找到自己的毛病吧。

可是他没有想到,李明就是想要在这里找他的毛病。

在昨天的宴会上,李明就感觉到这个王烈有些问题,如果不是同两个皇子有特殊的关系,没有官员会冒着抄家杀头的罪名和自己的仕途来冒险同自己这个王爷作对的,以他当时对自己的态度来看,根本就不是那种轻蔑的、自大的心理,给李明的感觉,那纯粹就是一种敌视,一个同自己根本就不认识的人,会这么敌视自己,那么他的背景就不用多说了。因此,在那个时候,李明就产生了拿他开刀的想法。只是,在刚才的场合,王烈并没有让他抓住任何把柄,所以他还以为当时自己的感觉有问题,然而看王烈这个时候的态度,还是让李明重新开始考虑他的那个决定了。

对着旁边的甲一耳语了一阵,然后他转过头来,装出不经意的样子开口问道:“尚书令王大人,皇城已经闭关将近半年了,各项收入情况肯定会受到不小的影响,因此,本王想知道现如今国库的情况如何?”

王烈爱理不理的睁开了眼睛望了李明一眼,然后不情愿的开口答道:“关了半年城门,肯定会让国库空虚的,现如今国库已经没有多少存余了,我刚才正想汇报这件事情,既然王爷问起来了,就一并说了吧。如今的国库只能再坚持半个月了,如果不能及时地想办法,我们将没有一两银子可以支出。而且,目前皇城的情况非常糟糕,本来二十钱一斗的大米,现在已经变成了五两银子一斗,所以,即使王爷能够在半个月之后能够运来银两,恐怕也不能解决皇城的危机,毕竟银子不能当饭吃,而我们的余粮,也仅仅够全城的人使用一个月的了。”说到这里,他的眼中不禁露出幸灾乐祸的神色。

看到他这个样子,李明的心中不由得腾起一丝怒火,但是他知道,目前他还不能发火,王烈这是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如果自己不能顺利的将这个问题解决,那么自己在众官员心中的威信也会一落千丈,到那时候,恐怕自己只能由高压手段来管理他们了。

其实这种情况,李明早就有所准备,事情很明显,诺大的一座皇城,每天的粮食消耗肯定是非常惊人的,而李嵩只会一味的闭关防敌,而不顾商业的流通情况,肯定会造成缺粮少物的结果,所以,虽然王烈提出的情况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严重,但早有准备的李明还是庆幸自己能够事先有所准备。

“卫城的情况如何,南郭城有十二座卫城,而这些卫城不仅承担着皇城的防卫工作,也承担着皇城资源的的储备工作,那么大的十二座卫城,所储备的各种资源足够所有皇城人是用三四年的,你为什么说现在的粮食不够用了呢?”李明故意装做不知道卫城的情况,目的就是看王烈有什么反应,从而好让他判断出这个王烈究竟是那个皇子的支持者。

果然,王烈丝毫没有觉察到李明的这个小把戏,听见李明这么问,他脸上露出讥刺地笑容,随后他站起身来,对着李明一抱拳,说道:“王爷,下官实在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每次下官派人到那些卫城去取各种资源,都被守城的官员挡了回来,甚至说,下官亲自带着皇上的圣旨他们也不买账。因此,对于王爷的疑问,下官只能是无可奉告了,或许,王爷您如果亲自出面的话,他们能将卫城的粮食放出来,王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整个皇城的百姓都会对您感激涕零的。”

听着王烈带刺的话,李明强忍住心头的冲动让自己缓缓的作了下来,他知道,现在不是和王烈翻脸的时候,只有当自己将眼前的危机解决了,才能够让王烈到他应该去的地方,目前嘛,还是让他嚣张一会儿吧。

“难道这十二个卫城都是这种情况吗?每一个卫城你都派人去过了?”由于李明自己的情报网已经将这方面的情报掌握了,所以李明决定从这上面开始对王烈下手。

王烈犹豫了一下,心中一阵翻腾,虽然他知道李明是一个有名的战将,但是他却不知道李明在内政和人员管理上怎么样,按照他的理解,凡属领兵打仗的,脑袋里就只有一根弦,除了会打仗之外,阴谋诡计、尔虞我诈的方面似乎并不擅长,现在,王烈就期望李明是一个这样的人,这样的话,自己言语中的一些漏洞才不能被李明察觉。

“基本上是这样的。”王烈将“基本上”这三个字咬得很重,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有回旋的余地。

李明冷笑了一下,然后说道:“好,我就相信你所讲的情况,刚才本王说过,以前的事情不再追究,因此,本王不管你以前是怎么做的,总之,今天我就给你一个任务,兵部不是你管理的吗,我要你在半个月之内从卫城运来粮食等必需品。你用什么方法本王不管,本王要的是一个结果,哪怕是你带兵占领那些卫城都可以,你可明白?这是本王对你的一个考验,希望你不要让全城的百姓失望,否则,本王会拿你向全城的百姓交待的。”

王烈一下就跳了起来,他没有想到,李明居然会交给他这么一个难题,这让他开始变得有些怒不可遏了,听李明的口气,似乎要让自己做他的替死鬼了,这怎么能行?自己本来就没有打算为他效力,所以即使能够搞到粮食,也是不可能给他的。长期以来李嵩的软弱让王烈产生了一种错觉,使他错误的高估了官员的影响力,也由此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这是不可能的!虽然兵部归我管,但是目前在皇城中,我却调不出一兵一卒,皇城中唯一的部队就是御林军,但是御林军是皇上亲自管理的,兵部根本就没有权力调动他们。所以,王爷交给我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王烈不甘心被李明摆布,所以在勉强压下自己的怒火之后,开始同李明据理力争了。

“是吗?”李明冷笑了一下,说道:“这一点你倒是知道得很清楚嘛,那么,为什么卫城这么重要的情况你不知道呢?兵部尚书,你来说一下,十二座卫城中,现在处于皇上掌握之中的还有几座?”李明并不知道现在的兵部尚书是什么人,所以,他干脆就直接呼喊他的官职了。

现任兵部尚书刘克急忙出列,慌乱的看了看直向自己使眼色的王烈,又看了看满脸杀机的李明,顿时失去了主意,一时间,居然期期艾艾的说不出话来了。

“怎么?兵部尚书,本王爷的话还需要再重复一遍吗?快点回答,现在还在我们手中的卫城有几座?”李明说这话的时候,加入了一点内力,结果传入刘克耳朵中时,让他感到有如晴天霹雳在他耳边炸开似的,震得他耳朵中嗡嗡作响。

刘克吓得膝盖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望着李明那冷森森的眼神,不敢再有任何犹豫,对着李明,开始结结巴巴的汇报道:“禀王爷目前,有五座卫城,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噢?”李明冷笑了一声,对着王克说道:“兵部尚书,你这话让本王有一点怀疑,刚才,你的上司王烈大人刚刚说过,目前十二座卫城已经全部都不让我们的人进入了,这可同你说的不一样啊,难道,你在对本王说假话?”

刘克刚刚能直起腰来,结果被李明这句话下的又瘫了下去,听王爷的话,似乎要对自己开刀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必须尽快的解释清楚,否则,自己的小名有可能不保。

“回禀王爷,卫城的事情不进下官知道,就连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都知道,就连王大人他也知道哇,只是,下官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欺骗王爷,但是,下官讲的都是事实,我们确实还掌握着其中的五座卫城,而且,卫城的城守也都已经换成了御林军的军官。”

李明的脸变得越来越冷了,他望着王烈,微微的露出牙齿笑了一笑,那种皮笑肉不笑的感觉,再加上李明身上传来的那种浓烈的杀气,让王烈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想要转身逃跑的想法。

第十章 意外第一百九十四章 暗流(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纷起(二)第七十六章 瘟疫第一百七十一章 劫营第二百九十二章 纷起(四)第一百零七章 重逢(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相识第二百九十八章 捷径(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胶着第九十五章 真相第二百六十七章 巧取第三百章 牛刀(七)第一百九十章 重遇第一百四十一章 俘获第三十一章 报仇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防第八十三章 老友第三百零三章 唇齿(四)第三百零四章 渔翁(八)第三百零四章 渔翁(八)第三十二章 受伤第一百一十八章 做戏第二百二十八章 沙城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五十三章 追杀第二百三十六章 燕子第三百零一章 大海(九)第十章 意外第二百八十五章 回庄第一百零五章 围困第三十五章 饥民第二百一十章 故地第一百二十六章 回岛第六十九章 车床第三百零二章 敌友(八)第一百九十七章 陪伴第二百九十八章 捷径(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开战(一)第三百零三章 唇齿(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成果第三百零三章 唇齿(七)第二百零一章 码头第二百一十二章 相识第二百九十八章 捷径(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开战(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背叛第二百九十八章 捷径(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突围第二百四十四章 敌踪第二百零八章 牧场第三百零三章 唇齿(四)第三十三章 林珑第三百零五章 决战(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王动第二百八十七章 战略(一)第十三章 感情第二十二章 聚会第二百三十七章 搜索第二百九十七章 神殿(九)第一百九十三章 援兵第十九章 山寨第一百五十章 报复(一)第三百零一章 大海(二)第八十章 出山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魔第二百九十四章 暗流(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消息第一百六十三章 前锋第一百七十八章 暂退第三百零三章 唇齿(一)第三百零二章 敌友(六)第一百八十七章 杀鸡第二百三十一章 出征第七十章 被捕第二百二十五章 重逢第一百四十四章 接收第一百二十一章 亲情第三章 特训第一百二十章 威慑第七十二章 押送第八十九章 邀请第二百二十六章 返程第二百九十七章 神殿(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偷闲(三)第四十二章 王府第三百零四章 渔翁(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利益第一百零七章 重逢(一)第一百三十章 锄奸第三百零二章 敌友(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突胡第三百章 牛刀(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止战(二)第三百零四章 渔翁(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返宫第二百五十五章 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