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定(六)

丛林中突然冲出了几千惊慌失措的士兵,向着王文的营地急冲了过来,看他们丢盔卸甲、满脸惊慌失措的样子,可以看出丛林中的大火有多么猛烈。

由于早有准备,因此王文的士兵对于敌军慌乱的冲击没有感到什么意外,按照原来的布置,游骑兵在营地的内侧对这群敌军实施了覆盖打击,幸存下来的敌军在全副武装的重装步兵面前似乎也只有死路一条。

不过,王文的营地宽度毕竟有限,虽说阻挡了不少从丛林中逃出的敌军,但还是有大量的敌人从营地两侧逃惠了他们自己的兵营,紧接着,扑天的大火夹杂着呼啸的北风便将整个丛林笼罩了,还没有逃出丛林的士兵冒着满身的火苗,惨叫着挣扎出了林子,但随即就无力的扑倒在地上,被身上的大火吞没了,苏国士兵身上的藤甲虽然坚固,却非常容易着火,碰到这种局面,能够逃跑就算是幸运的了。

由于火势是从顺风的一侧开始燃起的,所以这次这一块密林燃烧的速度非常快,仅仅一天多的时间,冲天的火光就已经减弱了许多,这个时候,一直在后面紧紧跟随的苏国部队居然就开始发起了进攻。

这个时候,弥漫整个天地的浓烟还非常浓重,即使是趴在水塘边的地面上,依然让人感到喘不过来气,王文万万没有想到,在灰烬中扎营的苏国将领们居然能下达进攻的命令。

眼看着自己营地的后方腾起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头的尘烟,王文等将领不得不命令手下的士兵起身来迎战,虽说一个个口鼻上都蒙着湿布,可在这种火场上,站起来和趴下去的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一人多高的地方已经让人感到空气稀薄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单纯的站立都很困难,真难以想象,苏国的士兵怎么可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动进攻呢?

虽说王文他们都不理解,但苏国的部队毕竟还是攻到了他们的营地前面,虽说在浓浓的烟雾中不时有士兵直接就倒在了地上,但随后赶上的士兵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依然不折不挠的向前冲击,这种情况看在防守的大唐士兵眼里,不由得让他们又紧张又佩服,不知不觉地,他们也抓紧了手中的兵器,身体微微颤抖着,准备迎接一场艰难的鏖战。

王文和尉迟雄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紧紧捂住手中的湿毛巾,强忍着空气中缺氧带来的眩晕,紧张的关注着战场上的局势,虽说浓浓的烟雾让他不了太远,不过从眼前的情况,以及前排斥候通过对讲机汇报的战况,让他牢牢地把握着战场的局势,得知敌军大部分已经进入游骑兵的射程,他果断地挥动了右手。

随着有节奏的战鼓声,训练有素的士兵立即领会到了王文传达的作战意图,站在前排的几列重装步兵立即就地蹲下,将紧跟其后的游骑兵的视线亮了出来,借着灰蒙蒙的光亮,游骑兵举起手中的手弩对准跑在前排的敌军开始了精确的射击,这种有目的性的射击给敌人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三万游骑兵站成两列,轮番对攻上来的敌军进行精确的打击,尽量避免对方攻到自己阵前,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作战,重装步兵要吃亏很多,身上沉重的装备使他们的体力消耗很大,所以,必须尽可能的阻止对方靠近。

苏国士兵的攻击一浪高过一浪,在距离营地三十米左右的空地上,密密麻麻趟满了苏国的士兵,虽说他们身上都穿着坚固的藤甲,但这个距离实在是太近了,弩箭纵然不能马上让他们毙命,却也能给他们以重创,因此现在躺在那里的,大都是呻吟着难以行动的重伤员。

眼看在游骑兵密集的箭雨下无法冲破那道生死防线,苏国的将领们及时地停止了进攻,他们本来以为在这种环境下,王文的游骑兵无法利用高度的机动性给他们以重创,却没想到,在阵地防守之中,游骑兵的威力依然这么恐怖,这次冲击一共派上去五万士兵,最终能够顺利回来的却仅剩下两三千而已,剩余的,不时被当场射杀,就是躺在敌人营地前痛苦挣扎着。

看到敌人退兵了,王文一颗高悬的心脏总算是放了下来,敌人很明显是要拼消耗,试图以优势的兵力消耗掉自己的有生力量,一旦双方部队在这种环境下接战了,自己的这点士兵是挡不住对方的,好在游骑兵的火力沟盟,否则真要被对方得逞了。

放松下来的王文这个时候才发现身边的尉迟雄已经昏倒被抬下去了,年事已高的他再也受不了这严重缺氧、满是烟雾的环境,就算是王文,此时也是呼吸困难,弯下腰去狂咳不已。

在漫天烟尘的笼罩下,傍晚的时候,这个地方就已经伸手不见五指了,有了白天的教训,王文特意在晚间增派了营地外的暗哨,防止对方趁着黑夜偷袭,敌人的优势在于人数众多,他们不怕近身作战,因此晚上的防守至关重要。

果然,天近半夜的时候,苏国的部队发动了一场人数众多的偷袭,在距离营地百米的地方被暗哨发现,值班的游骑兵接到命令,对着营地前方五十米范围内进行了密集的弧线打击,虽说这样射击有点瞎猫碰死耗子的意思,不过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还是非常有效的,敌人同样也是什么都看不见的,他们只是借助于白天的记忆在摸索着前进,突然遭到从天而降的射击,这种惊慌可想而知,黑夜本来就让人产生恐惧,再听到周围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和头顶弩箭的呼啸声,饶是苏国的士兵骁勇善战,却还是彻底的败退了回去,黑夜中,谁也不知道对方究竟有什么手段。

对着前方空地射击了五六轮,直到再也听不到对方的惨叫声,游骑兵才停止了射击,值班的军官在听到百米外埋藏在尸体堆里的暗哨报告,说敌人已经撤退之后,才命令游骑兵重新开始休息。

第二天太阳挂在天空的时候,王文营地前的密林已经仅剩下一堆闪着暗红火光的余烬,顾不得等待火势完全熄灭,在打扫完战场,尽可能的回收使用过的弩箭之后,王文的大军沿着散发着余热的灰烬边缘,横向开始转移,他们目前的任务已经不再是撤退,而是尽可能的焚烧他们周围的丛林,以便为随后到达的重甲骑兵开辟一块足够大的战场,所以现在王文尽量避免同对方战斗,高效率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才是正经的事情,消灭敌人的事情就交给重甲部队了。

有了昨天惨痛的教训,苏国将领们不敢再在平地上对针形严密的王文大军发动攻击,但是他们又不甘心放弃眼前到嘴边的肥肉,因此,他们围绕着王文的部队,大军形成一个大的弧线,将王文的部队包围在其中,紧紧地跟着他们,伺机寻找进攻的机会。

王文的队伍横向行走了三天,终于又迎来了一片茂密的灌木丛,通重甲骑兵部队的电报中得知,他们据此已经不到七天的路程了,因此,必须尽快地将眼前的这片丛林焚烧掉。

苏国的将领们虽然不知道王文他们焚烧丛林是什么意思,不过既然这么做了,就肯定有什么他们猜测不到的原因,因此,在王文派出部队想要再次潜入丛林焚烧时,抢先一步在这片丛林的前面驻扎了一道长达十多公里的连营,将王文他们彻底的同那片丛林隔绝了。

虽说这是在平地上,可是要想强行攻下敌人的营地,己方的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不以作战为目的的王文当然不会这么干,看到敌人的大营,王文当机立断,命令部队立即掉头,向着来路快速的返回。

敌人的兵力是王文的四五倍,因此他们完全有可能将王文彻底包围,前些天因为有那些丛林,以及王文的放火行动,使得苏国部队的包围圈一直没能形成,如今在焚烧一空的平地上,很容易就会被对方合围,既然已经无法焚烧眼前的丛林,那么王文就必须找到这块空地的中心地带扎营,将敌人尽可能的吸引到这块焚烧出来的空地中央,为重甲骑兵的冲击迎来更大的空间。

苏国部队的合围圈果然已经形成,就在王文带领部队步步为营的时候,苏国的部队已经在他们的身后和两侧扎下了重重的营地,如今王文领兵后撤,正好就被对方扎好的连营挡住了。

如果被挡在这里,吸引敌人进入腹地的计划也就落空了,因此王文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对全体人员发布了攻击的命令,重装步兵在前面掩护,游骑兵首先用弩箭覆盖了前方的营地,然后,重装步兵踏着敌人的尸体和满地的弩箭冲进了营地。

这种远程火力掩护加步兵攻击的立体战术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有效的,箭雨覆盖之下,营地中剩余的敌军已经不到一半,在重装步兵拼力的厮杀下,最终也是死伤严重,虽说营地暂时阻延了王文部队撤退的速度,但好在王文的命令下得很及时,追赶的敌军距离还很远,因此,他们在损失了四五百士兵之后,穿越了敌人匆忙间建造的营地,向着这片空地的中心地但快速的行去。

距离重甲骑兵部队到达已经不到四天的时间了,这个时间内不可能让王文清理出更大的空间了,因此将敌人吸引在中央地带才是最正确的,亲自走过这段路程的王文当然能大致的判断出哪里是中心地点,更何况军中还有专门绘制地图的安全部的人员呢?

冲出包围圈的王文故意放慢了撤退的速度,同后方追击的敌人保持着一公里左右的距离,缓缓的撤向他们第一次焚烧的那片丛林地带,按照测绘人员的估算,那个地方应该就是这片空地的中心,在游骑兵的威胁下,追击的敌人也不敢过分的逼近,双方的部队就这样若即若离的在这漫天飞扬着灰尘的大地上行进着。

三天后,王文的部队来到了他们预定的地点,然后就在那里开始扎下了简易营地,他们必须在重甲骑兵部队到来之前挡住敌人有可能发动的猛烈攻击。

根据重甲骑兵部队和王文的联系,他们目前已经到达了距离王文大约五十公里的地方,按照骑兵的速度,两三个小时就能赶到,不过,五万重甲骑兵中的一半要远远的绕过敌人的防线,将敌军撤退的路线完全切断,这个行动还必须非常严密,一旦被敌人发现了,他们将前功尽弃,因此,重甲骑兵所要绕性的道路是非常远的,因此,王文他们必须还要坚持一两天。

扎营后的第二天下午,苏国剩余的二十多万大军已经将王文的六万多士兵完全包围在中间了,层层叠叠的连营将王文的营地严密的包围在中间,而且敌人还在不停的加固着营地,看样子,苏国的将领是不打算在平地上同王文的部队决战了,他们这架势是要把王文他们慢慢的困死在这里了,在这样密不透风的包围圈中,王文想要派兵突围求援都是不可能的,除了被饿死,就剩下投降这一条路了。只是,那些苏国的将领们做梦都想不到的是,王文的部队中会有电报这种超时代的东西存在。

两天紧张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王文的营地倒没有遭到敌人的进攻,从这些天的追击战中敌人也都看出来了,王文的队伍中并没有辎重的存在,也就是说,王文他们携带的补给不会超过一个月,因此,苏国的将领们相信,不出半个月,王文的部队就会彻底的失去战斗力,所以,他们不会在王文的部队尚有战斗力的情况下选择攻击,毕竟游骑兵的弩箭实在是太厉害了。

苏国的后勤路线完全没有断绝,他们使用的是一种独轮的推车,每天,长长的运输队凭借着丛林的掩护都会给他们送来足够的补给,所以,他们并不担心时间的问题。

重甲骑兵在完成对苏国部队的反包围后,并没有切断对方的补给线路,相反的,他们将部队远远的离开了敌人经常走的线路,以防止被对方发现行踪。

重甲骑兵的威力虽然惊人,但要是敌人躲在营地中的话,还是不能给他们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他们要继续等待,等待一天后就能到达的投石兵部队。

在营地的王文得知投石兵第二天就能就位,兴奋的一夜没有睡好,这一个月来,他带领着撤退的士兵东奔西跑,受尽了疾苦,如今,眼看就可以解决周围的敌军突围而出,怎不令他兴奋呢?因此,一晚上的时间,他都不停的在外围营地奔走检查,以防止第二天总决战的时候被敌人突破营地。

第二天凌晨,已经到达的投石兵部队在南州这一侧露出了身影,同时,已经在周围埋伏了两三天的重甲骑兵开始收拢合围圈,本来放任不管的敌军补给线也被彻底的掐断了。

投石兵部队位于南州这一侧,重甲骑兵首先在前面开路,他们紧跟在骑兵后面,拉着投石车向敌军营地缓缓的靠近。

苏国的将领万万没有想到,大唐的援军居然这么快就赶到了,看着黑压压一大片压过来的重甲骑兵,使他们感到万分恐慌,尤其是在发现他们已经被大唐增援部队反包围之后,更令他们不安了,趁着对方没有扎下营地,苏国的将领果断命令出击,将敌人的包围圈打散。

于是,位于外侧的营地大门轰然打开,苏国的步兵鱼贯而出,很快的在营地前面排成阵型,向着重甲骑兵冲杀了过来。

前段时间,在王文的部队同苏国的大军对峙的时候,重甲骑兵并没有派上多大的用场,因此,大部分苏国的士兵都没有同重甲骑兵作战过,眼看重甲骑兵手中拿的是长长的枪刺,而不是令他们恐惧的手弩的时候,胜利的信心又开始充斥在他们心头。

看到苏国士兵冲出营地,重甲骑兵并没有异常行动,他们依然我行我素的缓缓前行着,同后方的投石兵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只是当同对方的攻击部队相距不到五百米的时候,战马才突然加速,排成长长一排的重甲骑兵卷着腾空而起的灰尘,向苏国士兵发起了第一轮攻击。

同样的战斗几乎同时在苏国营地的四周开始了,每一测一万多的重甲骑兵排成十多公里长的横列,像一堵钢铁城墙一般横扫过去,转眼间,就将排成十多排的苏国士兵冲倒了一地,穿越敌军之后,重甲骑兵在苏国营地前勒马回身,回头又重新横扫了一遍。

这样简单的战斗方式让苏国的将领们变得瞠目结舌,四个方向一共派出去了十万士兵,转眼间,就全部倒在地上了,少数因为身上藤甲坚固而没有当场丧命的士兵躺在七零八落的尸体中痛苦的呻吟着,那场景,简直可以同前些天王文焚林有得一比了。

重甲骑兵一轮冲击,就让苏国将领们再也不敢派出部队了,短短十多分钟,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双方兵力马上来了一个大逆转,这巨大的反差让他们都不相信眼前的事实会是真的,

重甲骑兵在晚上是无法扎营防守的,因此,他们必须在白天结束战斗,看到敌人不再出营攻击了,位于南州一测的重甲骑兵开始靠近敌营,在距离敌人营地二百多米的地方停下了战马。

李明部队的投石机最大射程是五百米,因此,重甲骑兵身后开始准备抛射油罐的投石机可以覆盖敌人营地二百米的纵深,这个距离的宽度,几乎就是敌人营地纵深的三分之一了,只要这个方向的敌营燃起大火,投石兵就可以继续前进,进而将敌人这个方向的所有营地纳入他们的打击范围。

随着一声嘹亮的呼喊声,投石机闪电般的挥出了他们的摆臂,一罐罐的燃油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落入敌人的营地,顿时,刺鼻的燃油味道充满了整个空间。

曾经在王文那里见过燃油威力的部分将领开始惊慌失措的命令营地中的士兵撤退,但是,同投石机发射的速度相比,他们的命令传递的实在是太慢了,没等他们的部队有所反应,一枝枝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弩箭就从床弩上发射了出来,轰然一声,长达十多公里的连营几乎同时着火,冲天的火光一下将敌人的营地包围了。

完成了射击的投石兵越过重甲骑兵的防线,继续向前推进了一百多米,在熊熊燃起的大火面前又开始第二轮的射击,仅仅一个多小时,南州这一侧的营地就彻底的化为灰烬,九成以上的士兵没有来得及逃出大营,就在火光中结束了他们的生命。

另外三个地方的敌军见事不妙,开始疯狂的向着外围突击,但在重甲骑兵的面前,他们显得实在是太脆弱了,冲出营地之外的敌均无一例外的都成了重甲骑兵马蹄下或是骑兵手中抢刺下的亡魂,王文位于中间的营地居然没有遭到敌人任何的反扑。

太阳落山之前,熊熊燃烧的营地熄灭了最后一丝余烬,战场上,除了满天弥漫的浓烟和烧焦肉体的味道之外,就是满地体无完肤的尸体了,在这满是灰烬的地面上,鲜血是看不出来的,因此从表面上看,场面似乎并不太惨烈。

南郭城,李明在书房中焦急地等待着最后的战争结果,在他的周围,所有的高级官员都在那里,期盼着从前方传来的消息,南州的战事已经是目前南州最大的战局了,那里胜利了,就再也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了,大唐的统一也指日可待了,因此从早晨开战时起,这些人就在这里等待着,等待着胜利的消息。

他们的等待在黄昏时分终于有了结果,乙一气喘吁吁的拿着一封电报直接递到李明面前,李明只是扫了一眼,便将电报丢在桌子上,空中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神殿(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开战(一)第四章 密林第二百一十九章 抿仇第一百四十三章 收服第六十七章 蜜丸第二百八十五章 回庄第一百一十章 回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工第一百二十四章 王动第二百零一章 大海(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发展第三百零四章 渔翁(一)第十四章 出城第七十二章 押送第一百二十六章 回岛第七十四章 洪水第三十八章 夜战第五十九章 蔓儿第三百零五章 决战(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报信第一百四十章 劝降第二百八十七章 战略(一)第三百零二章 敌友(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无为第七十三章 帝师第二百二十四章 等待第二百九十章 恩怨(二)第五十二章 礼物第三百章 牛刀(五)第九十六章 手段第二百九十九章 聚会(十三)第一百零七章 重逢(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定(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枪战第一百三十二章 拜访第一百四十二章 任命第二百三十五章 困扰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定(六)第一百四十章 劝降第二百九十三章 止战(四)第四十九章 典礼第二百九十四章 暗流(二)第三十八章 夜战第三百零四章 渔翁(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凤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情报第一百零五章 围困第二百一十七章 饶恕第二百八十五章 回庄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定(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聚会(四)第三十五章 饥民第一百零五章 围困第九十六章 手段第一百六十四章 接战(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杀鸡第六十七章 蜜丸第二百六十五章 出山第二百八十三章 围堵第四章 密林第一百四十五章 密探第二十九章 传功第四十六章 决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敌第一百九十九章 冲突第六十九章 车床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定(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聚会(十)第二百九十九章 聚会(十二)第一百零八章 重逢(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敌踪第一百九十五章 猜疑第二百九十九章 聚会(十四)第三百章 牛刀(二)第五十七章 二怪第二百九十七章 神殿(一)第七十四章 洪水第一百零五章 围困第一章 惊变(修)第一百八十七章 杀鸡第四十四章 庆功第一百五十七章 利益第十九章 山寨第二百九十九章 聚会(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击第一百二十六章 回岛第二百四十五章 内讧第二百九十九章 聚会(十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聚会(六)第三百零四章 渔翁(七)第三百零四章 渔翁(十)第一章 惊变(修)第一百五十章 报复(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公主第二十一章 天变第一百六十二章 增援第七十九章 应对第八章 真相第一百零八章 重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