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消失

心头种下了对死亡的恐惧,烙印却是看不见的,生活,还在继续。

在孤儿院,一个五岁孩童的心理状态无人关注,方然的谨慎,除自己外并没人注意到。

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噩梦之后,似乎一整条人生的轨迹都改变了。

畏惧死亡,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想法,在收容大量孩童的孤儿院,隔三差五就会有不幸者被推进验尸房,等待医生下过结论,再被送进焚烧炉里变成一缕黑烟,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先天残疾,或者严重疾病致死,在一群孩子的眼里还是十分可怕。

这样的生活,方然几年时间里已经习惯,除了死亡的恐惧,其实还好。

万幸自己的身体还没有什么异样,回忆过去,除了两三次头疼发烧外,方然不记得有过什么重病,好几天提心吊胆的观察同伴们,当然也包括检查自己的身体,他才惊魂稍定的把气喘匀一些,开始相信自己并不会很快撞见血红色的数字,然后被看不见的巨手一把揪住,扔到车外。

害怕死亡,并不是一种说辞,至少在孤儿院里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虽然年纪还小,既不识字,更不懂得多少知识,方然也知道那些瘦弱的同伴更容易得病,而得病,究竟会痊愈,还是“消失”,他并分辨不出。

于是对策就顺理成章,尽量获得食物,就是逃避死亡的一个关键动作。

孤儿院的伙食很差,不用想,也很难让孩子们能吃饱。

为了多获得一些食物,熟悉孤儿院生存法则的方然几乎什么都做,从申请帮工,累死累活换得一勺稀薄的肉汤,到初秋时节在园子里寻找可以食用的野果,甚至从厨房和同伴们的口袋里获得些额外的收获。

挨打,是有过好几次,但每次洗凉水澡时检视自己还算匀称的身体,方然就会松一口气。

虽然年纪还小,身体一旦有了大问题,就会死,这种道理他还是很清楚。

饮食是体格的基本保障,吃好一点,就不容易生病。

然而还有一些威胁,也会毁坏身体,可不是多吃些东西就能避免。

孤儿院里的生活,危机四伏,可能会被责打,可能会被猛犬咬伤,有时还会发生一些悲惨的事故。

受难者的皮开肉绽和血淋淋,甚至“消失”,让方然心头战栗。

在五岁孩童眼中,孤儿院,几乎就是整个世界,在方然的世界里规则十分清晰,疾病,或者受伤,这些都会毁坏身体,如果想远离死亡,至少暂时离那可怕的车厢尽头远一些,就必须避免遭遇这些不测。

想明白了这一点后,方然的言行,就出现了轻微的异常。

人来人往的孤儿院里,对一个普通孩子的关注实在寥寥,嬷嬷们对谨言慎行,甚至有些神经质的方然根本漠不关心,毕竟这样的孩子很多。

只要乖乖听话,容易管理,谁在乎他们有没有心理问题,长大后又要面对怎样的人生。

没人关注,正好,方然正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每一天的枯燥生活,打扫,洗漱,进餐和劳动,完成这些内容的时候,方然都格外专注,经验告诉他这些活动都不一定安全,打扫可能碰伤脑袋,洗漱可能滑倒,进餐也许会被汤粥呛到,而劳动,面对机器的时候是最危险的。

所以要专注,一眼不眨的专注,千万不能松懈。

曾经有同伴受过一次伤后死掉,样子别提有多恐怖,医生说,那是破伤风。

时间列车外究竟有什么,是另一个世界,还是什么都没有,方然想不出来,也格外为同伴的死而恐惧。

恐惧的,并不是死亡,而是他根本说不出,那些化成一缕黑烟的同伴到底去了哪里。

曾经有一次,他畏惧的问过医生,被口罩后的小眼睛盯着看了半天:

“哪里也不去,是的,你就当他们都消失了就好。”

消失了,是吗,消失到哪里去呢。

消失,等于死亡,或者甚至比死亡更恐怖,正好比一个同伴不见了,没有尸体,比见到了尸体更可怕,方然战栗的想。

日子一天天过去,被死亡的恐惧所支配,方然的时间感很差。

看到钟表,圆盘指针的那种还好,数字样的钟表总会让他一阵头晕目眩,幸好还不严重。

可是另一方面,奇怪,即便长时间不面对钟表,不敢抬头看向厅堂高处的红色数字钟,方然却能清晰感觉到时间在流逝,就好像,无时无刻都置身于飞驰的列车上,无从挣脱。

睁眼看去,周围的一切都是静止的,可他自己清楚,只要闭上眼睛、摒除杂念,就会逐渐有飞驰的感觉,耳边,也会响起隐约又缥缈的车轮碰撞声。

“哐当……哐当……”

是幻觉,一睁开眼睛就会知道,这些都是幻觉,可看不到就一定不存在吗,方然不知道。

然而疾驰的列车就在那里,只要不刻意骗自己,就感觉得到。

因为时间在飞逝啊。

……

生活,一天天继续,周而复始仿佛什么都没有变,唯一变化的是孩童的长大。

西历1460年,结束孤儿院的时光,方然收拾东西,和几名同伴走进了寄宿制小学的大门。

七岁上学,至少报名表格上是这样写,对照数字组成的“1460”,方然才第一次明确了自己的年龄。

七年,大概有多少秒呢,肯定很多吧……

没想到已过了这么久。

坐在宽敞明亮的课堂上,面前摊开一本印着字母声调的教科书,方然在观察四周。

初来乍到,被分配到一年级某班里,他并不在意同学的目光,专心寻找可能的威胁,还好,教室里没发现什么危险的东西。

上课的体验还不错,吃饭时,方然也终于可以吃的好一点。

孤儿院的生存环境恶劣,和小学没法比,方然的同伴们,有两三个也分在同一个班,因为不善于和寻常人家的孩子交往,都比较内向而敏感。

但方然不一样,看起来,他比同伴们还要内向。

一名七岁的孩子,从孤儿院直接进了学校,方然一开始并不清楚这些同龄人在做什么,讲台上的老师在干嘛,面前的课本也非常陌生。

这不怪他,“念书”,孤儿院是敷衍的,孩子们连书也没见过几本。

但是书里到底有什么呢。

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九五九章 传送第四九一章 自缚第四六四章 预感第五三二章 牢记第三一八章 消耗第一二五章 无菌第五二四章 俘虏第二七四章 领域第八一二章 讲理第八九〇章 乘马第五十五章 人际第四四六章 游荡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三五三章 战斗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七八〇章 扩容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四二四章 迁徙第三九九章 帕克第二九三章 分离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二三一章 鼓励第五二三章 盘桓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九十五章 体检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四八五章 人选第三二八章 勉励第七二四章 备战第五五四章 燃烧第五四五章 海盗第七十章 迁徙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三五七章 审美第七十五章 动向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六六一章 记忆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八二〇章 物种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四十四章 坚守第三一〇章 争夺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七一四章 工程第三一八章 消耗第二八一章 活动第二〇三章 律条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四二三章 定居第六二六章 遮断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一五一章 预算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四四七章 避难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一七八章 差距第四八八章 愤怒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八一二章 讲理第一〇六章 奇点第二六五章 金融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七七五章 成长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八九一章 天顶第五一一章 差异第四十三章 生息第六一〇章 海军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四三九章 经费第四四八章 破获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五七一章 睡梦第六〇一章 名称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七二九章 过去第一六六章 流动第八五二章 见面第一二一章 算力第七二三章 规划第六八四章 安详第三五八章 族群第五四五章 海盗第六二八章必亡第三二八章 勉励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三〇三章 眼界第五六五章 扩散第一六五章 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