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五章 全局

在大规模协作生产的时代,一辆战车,并非是只有总装部门,就可以制造出来。

具体到战车的每一部分,底盘,涉及到发电/电动机、聚合物电池、内燃机、动力/传动、金属构件、精密机械制造、化学合成等领域。

再往下细分,间接涉及的领域,更会一层层的遍地开花。

从最终产品一直追溯到盖亚大自然的物质资源,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结论就是,在今天的联邦,倘若要不受任何挟制的制造武器装备,就必须完全掌控“全产机”,缺失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会造成不小的困扰。

带着这样的结论,观察NEP大区的“全产机”之情形,方然无须动用AI,也能猜到,单凭东北太平洋大区的生产体系,配套程度有限,除一些凑巧具备生产条件的武器外,并无力生产出大部分无人化战斗平台。

即便以全产机的智能化程度,统筹调整生产,协调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假以时日,NEP大区的产业配套程度可以大大提升,甚至成为经济上封闭的国中之国。

但在顷刻而至的联邦军队面前,时间,却将会是管理员们最奢求的东西。

不仅NEP大区,位于北大陆的每一个大区、每一个全产机的次级节点,面临的态势都大致相同。

很多年前,联邦政府在描绘“全自动生产体系”的蓝图时,必定就考虑过这一点,为防备将来可能出现的叛乱、割据,才会在兼顾生产效率、行业协作的前提下,尽可能打乱生产流程的上下游单元,将“从资源到产品”的链条切割开来。

一条产业链,分布到若干个大区里,加强联系,彼此制衡,才更方便当局的统治。

那么就希望渺茫了吗,一旦起事,还未等到“全产机”造出机器大军,就会被联邦军队打上门来、甚至就地伏法;

倘真如此,过去的一切努力,就全成为泡影,方然当然没那么鲁莽。

联邦军队的未来面貌,正恰似“全产机”,剧变到来时仍维持铁板一块、听命于唯一指挥者的概率,实在微乎其微,而更可能像APOS、自动化生产体系那样,被各自篡权的管理员分割把持。

继而,不同指挥者的麾下,也将陷入彼此敌对、大打出手的困局。

从这种角度想,对于掌控APOS次级节点、继而掌控源源不断的机器大军,方然就没有花费太多力气去研究,而专注于篡夺NEP大区控制权的准备工作。

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渐渐地,他才真切的感受到,作为人类迄今为止在生产领域取得的最大成就,“全产机”的规模,会是多么的庞大,其中包含的文明自古至今之全部成果,又是怎样的无以尽述。

作为划时代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体系,“全产机”的次级节点,在权限与功能上与橡树岭的控制中枢大有区别。

但数据这一块,体系内则是全网共享的,除保密、权限限制的资料,在覆盖北大陆的庞大APOS体系中,次级节点、乃至下一层的三级节点,都配备有庞大的数据服务器和存储阵列,刷新机制保证各节点数据(几乎)完全一致,为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所有这些数据,历经多年的整理、转换工作,其中一部分已符合FSCIM标准。

至于尚未标准化的数据资料,假以时日,预计到全产机进度超过90%、可以宣布竣工时,也将完全被导入核心数据库中。

将一个文明有史以来的全部成果,不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数据都导入智能化体系,这样做的工作量,看起来是空前巨大而不切实际,一开始,FFRI专家组也有类似的顾虑,这种顾虑在实践中才渐渐消除。

一言以蔽之,人类文明长期积累的文明成果,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客观规律的反映,能直接作用于生产实践,称为“科学技术”,一类则是人的主观创造,在生产实践中至多只能充当媒介、而没有直接的作用,称为“文化艺术”。

要将所有这一切数据、资料,纳入FSCIM体系,显然第一类成果才是关键。

至于第二类成果,并不是多余,而是诸如“书写杆状物:笔”到“小腿细长:高挑美感”的所有这一切概念,都是人类思维的具象,在生产实践中,任意将其用等价概念代换,都不会造成任何(客观上的)影响。

譬如说,在FSCIM体系中,将“书写杆状物”条目的值,从“PEN”修改为“3M-177K5(E)”,标准信息测度码体系仍然可用,而不会有任何功能上的改变。

说白了,人文领域的一切概念、定义、描摹与具象,终究也只对人、人的意识,才有意义。

一旦明确了这点,FSCIM体系对全产机的支持,工作量就比专家组一开始预计的要少得多,在未来几年时间里完成,是很有把握的。

但现在盖亚大战迫在眉睫,联邦对列强宣战,一切就都充满了未知数。

FSCIM体系中,关于自然科学的那部分,在方然的职责之内,具体的讲,身在FFRI-IT的托马斯*安生主要参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相关规范、标准与数据资料审定,这份工作直到托马斯来到NEP_871后也未曾中断。

原因,说起来挺讽刺,一方面普通劳动者纷纷失业,IT领域的民工类岗位也不能幸免,另一方面,由于产业巨头们聚敛人才,供职于联邦政府的资深人士却相对匮乏。

IT领域的从业者,数量,时至今日仍有逾百万之众,但这样庞大的人才群体中,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超卓能力,可以在“全产机”体系中担当大任、或者在研究所里从事创新性工作的,却只是这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

这些顶尖人才,数量,粗略估计在上万人左右,分散到规模空前庞大的产业体系里,就连IBM这样的业界巨头也只雇佣到几百名。

联邦政府的FFRI,出于薪资、地位与工作性质的权衡,能网罗到的人才会更少。

人才,倘若替换为“人”,在今天的联邦是要多少、有多少,就算不考虑数量众多的贫苦民众,原先供职于IT领域的庞大劳动者群体,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来源。

但由于安全、保密与技术壁垒等因素,也还是远水不解近渴。

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二八七章 奴仆第七二八章 故人第四五五章 海峡第二三九章 辩论第十八章 社工第七十五章 动向第七二一章 故人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三三六章 吼声第七八八章 残疾第一章 列车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二〇一章 破坏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一九一章 防御第一七〇章 告别第四章 学习第二七七章 车队第一七二章 意义第八十六章 仪式第二六三章 关系第四十二章 准备第四十二章 准备第三三四章 办法第三〇七章 周期第四七〇章 时刻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二八五章 全产第一二三章 菌群第八七七章 木星第三六三章 忧心第一三二章 寂灭第五九三章 怜悯第一三七章 讯息第三九六章 争夺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二三七章 资金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八一四章 生产第六八四章 安详第七八三章 传输第四六三章 兵力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八〇五章 矩阵第八七五章 加速第四〇一章 休息第七七五章 成长第一九七章 城区第七〇四章 旧识第五三二章 牢记第七九四章 皂色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八三三章 推进第六四八章 回音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四七六章 幻梦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六五四章 拜托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六〇〇章 飘扬第四一六章 价值第六二九章 代价第六二〇章 两线第八三一章 共享第五九六章 关键第三五七章 审美第五二三章 盘桓第六九五章 维持第七六三章 规划第二三四章 无用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二四四章 链条第六一二章 中陆第四七八章 历史第七三一章 人文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一三二章 寂灭第五四九章 对抗第八五九章 过去第六五六章 身后第六七一章 单行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三三六章 吼声第七十九章 复生第六六四章 资源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三八一章 洁净第八二三章 不胜第八〇五章 矩阵第三七六章 隔绝第二五一章 意志第六五一章 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