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科研

人,计算机,两者的架构都不一样,彼此模拟显然是很困难的任务。

对人而言,进行人脑原本并不擅长的计算、逻辑、海量简单分支决策的任务,效率远远低于哪怕最原始的计算机。

对计算机而言,从事其并不擅长的复杂局面判断、复杂分支决策之任务,哪怕算力早已碾压人脑,也仍然是一种消耗巨大的以短击长,庞大而复杂的算法体系,到头来,还不如人脑迅速凭“直觉”而做出的结论。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一旦认识到这点,方然就明白所谓“等效算力”的意义并不大。

用围棋AI的算力,或者,其他任何AI的算力去衡量人脑的处理能力,并不能准确判断人脑的实力,充其量只说明,倘若要人脑去从事计算机、人工智能擅长的工作,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可以与多大算力的AI相比拟。

至于人脑的真正实力,恐怕,是没办法用Flops来表征,正如一辆家用轿车的优劣,绝对无法通过超载能力来衡量那样。

那么人脑的能力究竟怎样,到底,有没有一个起码的判据。

念及至此,花费宝贵时间思考这一问题,方然的初衷,或许是为了调剂生活,在紧张工作的间隙放松头脑,但,不知不觉将思维深入到这种程度,他才逐渐意识到,自己正在思考的是一个何其关键、甚至是决定性的问题。

人脑与计算机,架构迥异的两种事务,它们真的可以彼此等效、甚至彼此替代吗。

这一问题的真正答案,至关重要,一旦得出结论,就可以回答萦绕心头、困扰思绪的两个棘手之问题:

计算机,能否替代了人,去从事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

以及计算机,能否作为意识的载体,成为实现无限长之生命的一种手段。

两个问题,本质上,都是在探究人脑与计算机的本质,是否可以彼此等价,进而彼此替代。

但答案又会是什么呢,站在西历1489年的历史节点上,无需殚精竭虑,方然就能给出一个令人失望的回答:

不能。

计算机,替代人类劳动,是多少年来一直在发生的事,可是直到今天,联邦、乃至全世界的IT尖端研究,仍未创造出能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距离人工智能代替人类,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目标,显然就更加遥远。

当今时代的APOS、全产机,毫不夸张的讲,已经取代了社会生产过程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力,将从清扫工到应用工程师的诸多岗位彻底消灭,这固然是事实。

联邦的无数劳动者,因此失业,丧失参与生产流程的机会,这也是一种确定的趋势。

但直到今天,劳动者,仍然被联邦顶层、有产者、统计阶层所需要,在联邦大地的无数研究机构、生产体系中,从事创造性研究的自然科学领域之顶尖人才,数量一点也没有减少,甚至还会随着生产体系的膨胀而扩大。

计算机的能力,在今天是前所未有的强大,但仍然有一些事情是其力不能及。

科学研究,前沿领域的探索,尖端技术的开发,仍然必须由人来主导,即便计算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今日的一切高新科技研发,离开超级计算机的强大算力都无以为继,但在研究过程中,计算机所充当的仍然是“算仆”,只是研究者用来加快计算速度,缩短研发周期的工具。

原则上讲,今天的一切科学技术之研究,完全摈弃计算机,照样可以进行下去。

只不过研发的速度,会慢到令人完全无法忍受,科学家穷极一生、雇佣海量计算劳工,也没办法等到计算结束、验证自己的理论是否正确。

计算机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这与成为主导根本就是两回事。

正因如此,在社会剧变的这时代,联邦的无数劳动者才没有被顶层彻底抛弃,被成批赶进毒气室,而是暂时维持一种微妙的、尚可维持的平衡:

无数劳动者失去工作、苟延残喘,其中的一小部分精英则(暂时)还有工作,衣食无忧。

数量庞大的底层,多少还得到一点救济、勉强维生,以巨大的基数,多少总能够为生产体系提供一定数量的精英劳动者,只待眼前的科学研究者们逐渐老去,死亡,就可以进入生产体系,继续为顶层服务。

在生化仿真人的冲击下,顶层——奴隶——奴仆之三元体制,奴仆的地位岌岌可危,数量持续减少,而被大量的生化仿真人取而代之。

这一趋势,在几年前就能观察到,除从事“人文艺术”的奴仆外,普通服务者均前途堪忧。

奴隶群体的地位,则两极分化,大量普通劳动者陆续被踢出生产循环,从事尖端科技研发的高端人才则安稳如山。

这样一种大趋势,长远看来,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现在还说不好。

方然并不在乎什么“长期趋势”,事实是明摆着,第三次盖亚大战很快就将到达“临界点”,继而,在双方动用战略核武器后,事态就将演变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整个人类世界都将迎来又一次天翻地覆的剧变。

世界命不久长,长远趋势,也就只能是一种虚无缥缈。

相应的,计算机究竟能否取代人,从事(真正的)科研工作,或者说究竟要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做到这一点,则是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真正的科学研究,毋庸讳言,并非若干年前人们以为的那样,只要经过专业、系统的教育,在生产体系中从事一些无关体力、无关交际的工作,就算是投身于科学技术,恰恰相反,彼时的大量所谓技术岗位,进行的都是些程序性的劳动。

随着IT技术的渗透,应用科学与计算机程序的结合,让这些岗位上的人被迅速淘汰。

真正的科研,要么是前沿领域的探索性工作,要么是极端复杂局面下的技术应用,总而言之,一切以计算机是否能取而代之为准则:直到今天,联邦的超级计算机与AI,能未能将托马斯*安生、莱斯利*兰伯特等人踢出生产循环,就是“计算机尚力有不逮”的有力证明。

第一六七章 约见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四二七章 规则第二七七章 车队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五五九章 意识第四二八章 关押第一六四章 复制第八九一章 天顶第三八三章 内斗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三九六章 争夺第二十三章 数据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五〇九章 异样第九章 保障第八八一章 坠落第三〇五章 计划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四〇九章 纪年第二八九章 稳定第六一二章 中陆第五一九章 四战第七八八章 残疾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三四九章 害怕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四九一章 自缚第八一八章 传送第一七八章 差距第三五二章 战火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一七〇章 告别第五九五章 筹码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六二一章 吉尔第六十六章 终点第九五六章 复生第四八一章 申请第四〇〇章 算盘第七七一章 占地第五章 希望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六一三章 替换第五八七章 家园第三八〇章 度日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五五二章 唤醒第六七七章 意愿第六八四章 安详第一五一章 预算第五八七章 家园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五八八章 接触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七五七章 聚变第七四七章 记忆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三〇五章 计划第二五〇章 大势第二六七章 人质第八〇〇章 伟人第四六七章 生态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七十章 迁徙第二八六章 文学第五八八章 接触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七九三章 绑定第二六五章 金融第八一四章 生产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三九二章 备份第二一一章 交往第六四二章 货物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二〇三章 律条第二八七章 奴仆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四三四章 库房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八五三章 现实第二六五章 金融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三四〇章 软肋第七七八章 语言第九十九章 先后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二〇五章 规则第一四〇章 局限第八十章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