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一章 差异

“费马……大定理?”

阿达民的话,让莱斯利*兰伯特很意外,他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是为何而疑惑。

这位阿达民先生,他不知道“费马大定理”已经被证明了吗,但即便如此,自己要不要直言相告,冒这样的风险去揭短呢。

这边还在犹豫,线路另一头,ASA的提醒已做了这样一件事。

“哦,是这样,‘费马大定理’已经被人类证明过了。

那么换一个待解决的猜想,怎么样,兰伯特先生,我们谘询一下数学家们,或者从资料库里找几个难度较高的猜想,让‘二号机’尝试证明一下,这是否能验证,‘混沌’系统的能力究竟如何。”

“理论上讲,这样做是有一定的价值。”

所谓当局者迷,身在“强人工智慧”研发组,从一开始就瞄准自主思维的设计目标,长期以来莱斯利*兰伯特所想的,几乎都是如何让AI具备自主思维,创造性、探索性研究的能力,而几乎没考虑过别的。

不过,接触这一设想后,凭藉自己对“混沌”系统的观察,兰伯特还是不自觉的在屏幕前摇一摇头,他并不认为现在的“混沌”能解决多么高深的数学问题。

从数论中的一个普通结论,到长久未解决的猜想,难度究竟差多少。

这问题,别说普通民众,即便在数学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研究者,也不一定能给出准确的回答,甚至往往要等到猜想被解决后,才能有一个相对准确、公允的评价,然而此时猜想已经被解决,这种回答的价值,自然也近乎于零。

身为一名数学领域的涉猎者,在这方面,莱斯利*兰伯特凑巧有详细的观察与思考。

权衡利弊后,他直接向阿达民指出,所谓“选择高难度的猜想”,这一设定本身就包含极大的不确定性:数学猜想的“难度”,并无绝对标准,而几乎完全由研究者的数量、水平,和猜想屹立的时间长短来决定。

譬如着名的“费马大定理”,从西历1092年提出,到西历1450年解决,包括欧拉、柯西、高斯、勒贝格等着名数学家都牵扯其中。

这么多顶尖头脑的努力,前后也经历了三百多年时间,才最终将其证明。

这样的现实,在费马大定理被证明之前,的确可以作为很有利的论据,证明这一定理(其实应该用“猜想”)的难度之高。

但是这一原则,很显然,并无法应用到所有的数学结论、猜想之上。

现代数学,已经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兰伯特略知一二,他很清楚数学这一棵参天大树,现如今是怎样的枝繁叶茂。

具体到每一个分支,又有近乎无数的研究成果与未解之谜,即便动员旧时代的所有数学家,殚精竭虑,也绝无可能针对每一个猜想、结论都展开详尽而长久的研究,因而也不可能凭藉“研究者数量、水平、时长”的大原则,判断问题的难度。

道理很简单,人类根本没有这么多顶尖人才,仅有的人才,也断然无法将所有时间精力耗费在理论研究、猜想证明上。

浩如烟海的数学领域中,会埋伏着多少无人问津的猜想、结论、命题。

所有这些命题,其中,必定有一些难度极高,甚至远远超越人类现有知识的存在,但因为无人关注,甚至无人发现,对其实际难度,人类根本就一无所知。

不仅如此,从另外一个角度,哪怕对于那些流行于世、知名度极高的数学猜想,要在这些猜想被数学家证明/证伪之前,判断其难度,事实上也相当于一种“未卜先知”,根本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很多数学猜想,譬如“哥德巴哈猜想”就属于这一类,迄今为止,数学家们掌握的手段,都只能迫近、而无法将其解决。

这意味着,要么“哥德巴哈猜想”无法被证明/证伪,要么就需要一些崭新的数学研究成果、理论,不论哪一种,今天的数学家们都无从判断,更谈不上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工作量预测,最后,只能认定其难度的下限,而无法判断其上限。

除此之外,另有一些猜想,譬如已经被安德鲁*怀尔斯证明的“费马大定理”,在最终被证明前的若干年,就有一定的迹象显示其“很有可能被解决”。

即便如此,作为投入进攻的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本人在一开始也必定没有十成把握。

事实上,但凡在开始工作之前,有足以判断该猜想之难度的所谓“十成把握”,当事者立即就可以宣称自己已解决了该猜想,接下来,只要潜心完善证明过程即可,这是数学界时常出现、公认有效的做法。

总结起来,对一个尚未解决的数学猜想,不论是否有思路,都无法准确判断其难度,这才是实际情况。

既然是用来验证“混沌”系统的能力,难度未知的猜想,就不是一种合适的题材。

儘管如此,阿达民提出的设想,兰伯特还是不想直接拒绝,想一想反正也没关係,就应承下来,比较随意的选择“黎曼猜想”送入二号机。

论说起来,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黎曼猜想”,显然也不是好啃的硬骨头。

西历1497年4月10日,“强人工智慧二号机”接到外部指令,尝试解析一个已有命题,当然,以黎曼命名的该猜想,在系统的基本资料库里是已经存在的,指令要求是“尝试证明/证伪”,然后就是等待结果。

时间,一天天过去,不论阿达民、还是研究者,都没有耐心等待太久。

但任凭怎样运转,系统监测显示约60%的算力都被这一指令佔用,直到1497年5月10日,持续运转七百多小时的“混沌”仍未给出任何结论。

不仅如此,对“混沌”系统的当前状态,是否在这一过程中有所收穫、还是茫然不知所以,由于“强AI”的总体架构与传统计算机体系迥异,现在也没办法知道,唯一能确定的,是一个月的时间并不足以解决“黎曼猜想”。

第六四四章 铁壁第三三五章 告别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八二〇章 物种第八〇五章 矩阵第六二二章 机车第三〇一章 说服第九十八章 模拟第九十六章 低潮第三五二章 战火第四二七章 规则第六一二章 中陆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六二六章 遮断第七四七章 记忆第四二九章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一九九章 领域第三八三章 内斗第五九六章 关键第一〇三章 请教第一七七章 获取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五八一章 压缩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八一八章 传送第二五八章 撕裂第六六九章 拉锯第二三一章 鼓励第三六一章 区别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七九五章 审美第六三七章 罐头第三六二章 检查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九十九章 先后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一〇二章 猜想第五十二章 导师第五八八章 接触第三四五章 中继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四八八章 愤怒第五一一章 差异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一〇五章 分布第五一八章 接触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六四一章 触碰第一七七章 获取第七四九章 基础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八七〇章 比邻第五〇四章 生态第五二二章 要塞第七八三章 传输第一五一章 预算第五九〇章 前景第四〇九章 纪年第三八九章 池鱼第一九六章 应聘第二十章 分裂第三七四章 双赢第三十一章 谨慎第八六九章 极限第八九八章 蹊径第六三六章 海鲜第二十章 分裂第六九四章 同类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三七九章 夸大第七十七章 意愿第五三〇章 远东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四五四章 维持第四六四章 预感第五五九章 意识第六七一章 单行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六五四章 拜托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五一〇章 盘古第六十五章 热寂第四十五章 建树第三六三章 忧心第七八〇章 扩容第五〇五章 保护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六一四章 分离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六四一章 触碰第四八二章 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