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魂飞魄散

吕光恍然大悟,思绪一阵遐想。

原来那日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确然不是南柯一梦,此刻全都真真实实的显现出来。

这缕玉魂可能就是那刺入自己掌中的玉石吧,还有在熔浆洞穴中,周身裹覆的绿光,必定也是由它发出;而后青莲的奇怪入体、还有身躯承受云霄雷电轰击后的安然无恙。

短短数日间所经历的种种一切,这缕玉魂可谓是屡次拯救自己于危难之中,不管对方有何目的,此番奇缘偶遇,到底是救了自己性命。

现在得以相见,那一切谜底也将会大白于天下,吕光自是心情激动,张口便道:“在下已明其中因果。多谢阁下数次援手,救我性命。”

世间没有免费午餐,天下也更无突降馅饼的好事。吕光说罢此言,就缄默不语,看对方再出何言。

果然那玉魂光芒忽闪,似是在思考沉默,良久后才淡声说道:“吾不欺你。此番我清醒过来,也多亏有你帮助。若不是你阴错阳差使得九叶灵芝入体,再加上外力相促,吾残魂势必难显。眼下你已成就火系真身,更有无穷精神藏于脑海。无论修真修道,皆是会大有作为。若你能够在以后的修炼生涯中,分吾几分元气、神魂。如此,吾便救你性命。”

古人诚不欺我,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吕光坦然自若,已有所料。天下怎会有那般好事呢?必然之后会衍生出某些祸患来。

不过前几次所遇的种种危险,也是多亏‘它’帮助自己。

嘭!

一声闷响,让吕光提防玉魂的心思,变得更加紧迫。墓碑在一瞬间化为齑粉,此刻无风飞舞,飘荡在吕光心海中。

然而那奇怪透顶的石冢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呢?吕光有太多的疑问和不解,可此刻迫在眉睫的问题,却不是这些,而是究竟该不该答应玉魂的条件。

不,准确的说是要求。因为如果不答应,那么孔雀公主、王悉之二人,肯定是会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的。

性命加身,方有无数希望。待得来日再图良策,也未不可。

“好,在下千金一诺,答应于你。倘若在下入道修真后,必会将元气、精神,分与你一些。”吕光顶天立地,站起身来,粗重的眉毛下眼光霍霍。

玉魂毫无情绪,不因吕光的同意,而声含高兴,似是一切全在它预料之中,“你也勿要担心,相比你付出的九牛一毛,你将要得到的东西才是如沧海般深广。”

吕光急不可待,但未再发问。虽然不清楚‘他’是如何来到自己心海内的,但吕光明白如果再不出去,那外边的情形将会变得难以控制,他还担心韩素真现在是否安全,随即开口言道,“既是如此,那还望阁下现身,与我一同出去抗敌。”

玉魂声如寒山磬钟,语气空灵,冷漠出言:“吾只能教你方法,由你施为。至于现身人前,却是不能,你脑海中臆想吾为何样相貌,就把那人当作是我吧。”

臆想之象?吕光闭目观想,仔细感受玉魂所带给他的诸般感觉。吕光被自己观想出来的这个女子,给吓了一跳,怎么会是一个女子?

“石冢中有九道神魂印记,由一至九,从易至难。每道神魂印记皆是储存着莫多内容。”玉魂发出绿莹莹的光芒,飞旋至那石冢消失的地方,盘桓而落。

玉石在地上至指划数息,再度道,“吾所要教授于你的,乃是第一道神魂印记中的感应法门,只要你能念头洁净,遵照吾口诀行事,便能使仙神附体降临。你虽则毫无道基,但脑中精神充沛,对付那二人,乃是易如反掌。”

吕光专心听讲,不再发问,凡此种种诡异莫测之事,他已是经历颇多。

此刻唯有静心凝神,认真体会玉魂所发之语。幸好吕光悟性尚可,读书也颇为繁杂,故而此际玉魂所郎朗出口的诸多晦涩难懂之言,他多加思考,也便知根知底了。

●тTk an ●C〇

“真诚本心,感应仙神。同道中人,同德同心。”

吕光脸色和悦,闭目心念,脑中纷乱有序的念头仿佛六月暴雨,一齐观想着玉魂所言的入道法诀。

此时此刻,吕光的精神,就仿佛一位坐在山湖游船中的游客,顺着溪水漂流,随遇而安。山势回转不休,片刻就已转过千道水弯,两岸青松直立,映照出一派灵境之相。澄净的湖水,波光粼粼,荇草妖娆,缠弄着船儿。

精神如处莲池,清澈宁静,不显一丝污秽。

“着!”一声暴喝,突然响彻在吕光平和的脑海中。瞬间船儿摇晃着、湖面起风了、青松也弯下直腰。

吕光陡觉头前三尺虚空,有一轮金乌,绽放出无尽光明。他睁开眼睛,瞥见光明中端坐着一位横眉怒目、喜笑颜开、光芒舞动、双头四臂的恐怖人物!

“这就是一尊神仙么?”吕光呆呆自语,愣神看着这位盘坐在自己头前、绽放着无尽灿烂光芒的‘怪物’。

玉魂声音响起,“速速观想,刻入脑海。”一道晶莹绿光,从玉石中砰然射出,旋即落在不知何时显出的石冢其上,荡出光芒万道。

一丝细微渺小的神魂,混杂在光芒当中,以闪电之势,刺入吕光额头!

如火烧棉布、刀刺肉身,发出一声声细弱的响音。吕光更觉头顶光明大涨,其内骤然遁出一幅画卷,画中所绘赫然便是那刚才所现之人。

画卷两尺长短,一尺来宽,顶部有字。青光陡然大盛,映出它本来面目。

“造化会元经。”画卷浮荡在吕光头前,呼呼生风,若有灵性,像是在等待吕光将它收为己有。

无尽黑幕下,这大放异彩的画卷,显得煞是俊奇瞩目。游离飘飞的画卷,悬浮升空,其上洋洋洒洒飞掷出道道如刀似箭的光芒,使得此间亮光四溢,发出震耳慑心的轰鸣雷响。

吕光默默诵念着画中字符,一道道玄奥深邃的法门,快速涌入他脑海中。光明顿时大涨,像要挣脱此间无边黑暗的束缚,耀武扬威,令阴晦之物再无处躲藏。

“宁心收意,入门闻道。”玉魂接二连三的旁敲侧击,让吕光顺利前进,眨眼之间,他就已把画中人刻入脑海,深入骨髓。

“收!”吕光心意所致,水到渠成喝出此字,单掌前伸屈指成爪,向画卷遥遥抓去。

哗啦啦!犹似风吹纸张,卷帘摇动,画符刹那间就收卷合拢,化成一道流光,飞至吕光掌中,前后动作,和谐之极。

ωwш⊙TтkΛ n⊙¢〇

吕光细细感受着全身各处的微妙变化,言语无法描述,周身舒适灵动。脑海内各种念头井然有序、络绎不绝的汹涌喷出。常人万难有三心二意、一心两用的本领。然则此刻吕光浑然有觉,似只要他心神所动,就能让精神分而化之,每道念头去观想思考不同的事物。

若是用这样的本领去读书考取功名,那肯定是小菜一碟。试想眼观八方,一心数用,八股经文样样摆置桌前,背诵朗读。

此情形就如他人用八天时间学完八本经文,而吕光却只要一天时间就能样样精通。除此之外。吕光还感觉到,头顶上空隐隐有某种光晕,在辐照着他。全身通泰,浑如处于温泉热浪之中。

妙,妙不可言!吕光喃喃自语,不敢相信,自己有朝一日竟也能窥道入门,得此机缘。

当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新奇惊喜过后,安静心神,吕光思忆适才所历情景,思绪涌动,看着手中所握的画卷痴痴入神。

一叠疑云,悬置心头。这画卷是从何而出,画上所绘何人,造化会元经又是何等经文?

光明藏匿,黑暗再生。此间转瞬又归于静谧虚无,玉魂依旧散发着莹莹光亮,静立于虚空,像是一位贤圣智者在安静思考,久久未语。

“原来是……”甫一出口,就让吕光疑窦更盛。

“是什么?”吕光脱口问道,急不可耐,他十分想知道画中所绘究竟是什么东西。玉魂绿光乍亮,幽幽而起的声音让人听来更觉心凉如水,“吾也不知,只是稍有熟悉之感。第一道神魂印记中所含的就是此图,是‘造化会元经’总纲概要。你平日里细细观想画中人的精神内涵,就能滋神养魂,壮大念头。等待提升境界后,方可打开石冢内的下一道神魂印记。”

吕光点头称是,暗忖心想。这玉魂像是人间那些缺少某段记忆的失心疯人,来历神秘。不过既然我已迈入道门,又苦无师长指点,当下还是听从他言为妙。

“玉魂,你可知晓这‘造化会元经’所为何物?”吕光沉吟良久,终是问出此语。此乃攸关身家性命之大事,不可不知,需要问明清楚。

“由天碑上刻文所知:天地之数,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纪元。一纪元分为十二会,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会又该为一万八百岁。一岁为三百六十五日。时间往来,当为会元之名。造化也,创造化育,可造可化,乃天地自然之称。”玉魂长篇大论,俱是吕光不懂之言。

“那这经书由何人所撰呢?”吕光再度发问,直指要害,这是他最为关心的。玉魂光芒游动,似在沉思追忆,片刻后方才答道:“由天地而来,含六合之法。无人能写,无道可书。此经辗转几手,最终定名为‘造化会元经’,为‘天庭’五经之一。”

吕光凝神聆听,玉魂所言,句句重要,只是不知这‘天庭’又是何地。不过从话中可以知晓,这经书定是天上地下的绝妙珍物。既是如此,那此经肯定也能让自己脱胎换骨,成就道人尊位!

玉魂像是石中有眼,能透过玉石看见吕光神情变换,它一盆凉水突然泼下,冷声道:“你所收的那幅图卷,乃是图鉴神像,毫无一句经法传下。虽然多加观想,能让人念头壮大,衍生神魂,但终归没有施法之术。不过只要勤勉苦修,得到第二道神魂印记时,自然就能得之秘法了。”

吕光心情舒畅,不以为意。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步一个脚印,方能立足而进。

贪得无厌,好高骛远,非是成功之路。虽则此刻无法凭借此图,直接战胜敌人,但是总也比读书入仕、苦练‘五禽戏’要好上千百倍。

为今之计,是务必要快速提升己身实力。不仅仅是因为未来要回到京城面临诸多挑战,当下更火烧眉毛的是还有王悉之如此强势的人物环伺在前。

吕光手握画卷,下定决心。

高兴过后,烦恼涌来。吕光想起当前局面,不由得问道:“先前你曾有言,救我活命,既是这画卷此刻还不能助我,那又该如何御敌?”

“勿要急躁,修道之路,步履维艰。你此时初踏感应一层,修说御敌抗法,就是其他种种法门,你也是无能施展。但是你脑海中深藏着庞大的灵芝精神,只要大开脑海,让精神滋养画卷,吾自会有妙法展出,使你平安。”

虽有诸多不解,但当务之急,他须得从容应变、收敛疑问。

吕光心领神会,放平心态,盘膝而坐,依照玉魂所说,一步步感应着脑海中所蕴藏的灵芝精神。

时间在这一刻,似是凝固静止,跌入湖中的这一瞬,王悉之与孔雀公主恍如百年,周身动弹不得。

涟漪荡漾,山谷中杳无人影,唯有水声潺潺。

孔雀公主后悔莫及,早知如此,她是断然不会冒险强行吸走吕光体内那灵芝元气的。此际欲罢不能,无法脱身,又心念峰中是否突生变故,怎么此地竟无一名弟子。她本是遇事稳重心静之辈,但此刻她心情却是急躁不安。由身体内疯狂涌出的元气,如淙淙泉水,缓缓流入吕光体内,这更令她疑惑不解。

王悉之察觉异变陡起时,再闭穴封门已然晚矣,周身金系元气,跟不要本钱一样,全都‘卖’给了吕光。他面貌狰狞,不甘懊悔之中带着癫狂的恨意。

若是他此刻能动上半分,说不定就会张开嘴巴,撕咬住吕光咽喉了。二人此景就是典型的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哗~~~!

第九百三十六章 怨别离第三百三十章 十面埋伏第四百九十六章 品玉大会第六百五十八章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第八百六十七章 封神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变第一百六十八章 无相法印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女临凡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望乡台第五百三十八章 化钟成鼎第八百三十三章 青峰不倒第五十三章 梧桐深院锁西楼第八百九十六章 天公作美第五百零三章 复仇者第二百九十八章 净潭第六百五十四章 昔时人已殁第七百零四章 冲天门第三百四十八章 棋盘上的巫浪城第八百七十四章 煮鼎第九十章 天女观第五百三十七章 林中有泉源流出第七百零五章 无惑第七百一十章 悬天镜下无好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渔翁渔婆第六百一十九章 鬼迷心窍第六百四十一章 狡兔第七百二十六章 牧童遥指仙人冢第八百五十一章 天道循环第六百一十一章 各显神通第八百二十八章 太岁第一百七十六章 斩龙第三百七十三章 再见,再也不见第五百五十九章 谁是“白奎”第五百七十三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第三百三十二章 葵花伤第三百二十八章 四象宗门 以身饲虎第六百六十八章 千教万教教人求道第七百八十六 众妙之门第四十四章 明镜台第五百六十三章 悲剧的燕归来第九百三十五章 云鸟飞天第六百零一章 怀璧其罪第八百二十六章 地火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往情深深几许第二百一十八章 道之所在 (一)第九百二十三章 化身万象第五百七十四章 上古八万年,才是一春秋第八百五十三章 知恩第三十七章 南园草已红第六百五十七章 覆巢之下第七百八十七章 第一难第一百零九章 天地警钟第四十三章 先饿五天第二百零六章 夺舍 中第七百一十九章 大功告成第四百七十四章 高百尺,天上人第八章 下山第七百一十八章 禁水第三百零七章 朱雀离火 (八)第八百零七章 观潮第七百九十九章 山鼎第二百一十六章 本命法宝 终第二百九十四章 红果生福地第七百三十五章 红袖拂山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场盛会,阴谋败露第六百二十一章 溪中鱼儿听魔音第三百一十二章 龙泪第四百零三章 迷雾重重第一百二十二章 长生殿第四百六十二章 红云道人第九百一十二章 摇光童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变第九百零七章 广陵散人第八百五十六章 布局千年第九百二十五章 后手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剑通天第五百一十四章 独卧青灯古佛旁第五十三章 梧桐深院锁西楼第四百二十八章 传道书第一章 大周王朝第五百八十四章 恍如隔世第二百一十五章 本命法宝 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先声夺人第一百零八章 多宝佛尊第二百五十五章 第一劫:星陨第三百二十五章 气贯百窍第七百一十三章 七律六色第九百一十四章 地宝谱第七百三十六章 一了百了道成空第一百八十五章 阴煞三尸第五百五十九章 谁是“白奎”第三百零九章 朱雀离火 (十)第二百一十五章 本命法宝 下第六十五章 第二苦命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青铜丹鼎第八百一十一章 风平浪静第八百六十六章 安天第二百二十五章 道之所在 (八)第六百零九章 士别三日第二十九章 吕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