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跳进黄河洗不清

于怀柔汉军旗的令旨,朝廷中颇多反对之声,这些多祖上沾满了汉人的鲜血,而且大多数人原本都是明臣,为了荣华富贵芶且偷生最后成了满人的奴才,朝廷里的官员大多数是当年跟随永历入缅,宁愿颠沛流离,冒着生命危险都不愿做奴才的臣子,对于朱骏这种优的劝降条件可以说是极为不理解。

其实这种事朱骏也能理解,大家跟着他熬了这么多苦日子,担惊受怕,如今好不容易混出了头,可是那些汉军旗的人算个什么东西,原来是明臣,朝廷养着他们,满清入关时摇身一变又成了满奴,如今皇上居然还要保持爵位吸引他们继续反复背叛,这样的结果任谁都不能理解。

一时间弹劾的奏折如雪片一般飞入内廷,有委言相谏的,有大骂朱骏糊涂的,大家反正是撕破了脸豁出去了。朱骏也只能苦笑,满清入关的那场场血战已经令不知道多少人流离失所,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破坏,如今这一场光复战再这样折腾下去,人民如何还能经的起折腾?唯有这种诱惑执掌地方大权的汉军旗人投降,这样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看似懦弱,但对人民有利,至少不需要太多的地方历经战火,长江以南的战役倒还罢了,北方乃是满人的根基,到时候抵抗一定十分激烈,绝不再是从前那样轻易就能就范的,因此,似广东福建贵州等三藩不费一兵一卒的光复是最好的模式。

至于那些叛臣,秋后算账自然是要的,可那也要等满人彻底被清除之后,当年刘邦在打天下时岂不是汇聚三教九流,可是一旦坐上了江山,便是一场大清洗,只不过刘邦清洗的是功臣,而朱骏清洗的是一些罪大恶极地叛臣而已。

值得朱骏安慰的是,对于这一点,内阁的三个大学士子以及几个参赞都站到了他的一边,这些实干型的大臣与正人君子们不同,他们的选择更多是利益的角度,是否对大明有好处才是他们立场的唯一标准。

由于有内阁的全力支持,朝廷里虽然非议多多,也翻不起风浪。南北镇抚司立即挑选出数十个特使,飞马向满清各省渗透,各地地番子也开始动起手来,各种谣言在北方各省蔓延,什么巡抚某某某与明军秘密谋和,某某总兵与明人密使交谈到深夜等等,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而且还有鼻子有眼,个个都是一副内幕知情人的摸样,不管是酒楼茶馆,以至于乡村野外,也有货郎经过,流言蜚语,很是热闹。

各省的总督巡抚坐不住了,原先他们听到本省内有别省巡抚的流言倒是没什么反应,毕竟和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可过了几日,流言开始造到了他的头上,这可不得了了,于是衙门开始出动衙役开始捕人,可世上什么都能堵,唯有口是封不住地,官兵越是捕人,更是让人觉得这是官府心虚的表现,既是子虚乌有的事,你这么激烈做什么?于是流言语更甚,大街小巷越穿越广,官府地衙役如何拿得过来,只好抓些无辜的人了事,这样更是激起了民愤,自清人入关之后,大肆的屠杀和文字狱让许多汉人没有了脾气,可是并不代表他们都是胆小鬼,如今大明势强,满人虽然在各省封锁军情,甚至大肆张贴永历已死的消息,可是汉人不是傻子,两湖两江地商人早已带过来了消息,一时间有人哭有人笑,更是让许多汉人增强了抵抗的信心,境内不知多少土匪拉起了复明的大旗,在深山老林中与清军周旋,一边设法与大明的南北镇抚司的桩子联络,另一边大力吸收人马,其中河南,山东等地的反清复明组织尤其强大,在河南,胡大刀九莲山领导地会众超过一万人,克复州县,抢劫府库,声势浩大的很。还有山东响马赵一山,聚众千人,拥有三百匹战马,游荡于各县,致使山东境内地满人人人自危,甚至连押运粮草都要上千个绿营随行保护才敢穿州过县,满清的镇压越是剧烈,反抗则更是激烈,至少反抗还有希望,希望就在南方。

这下子可不得了了,各省地巡抚怕啊,土匪不可怕,盗贼不可怕,针对他们的流言却让他们坐立不安起来,任何朝廷对于这种流言都不会掉以轻心地,对待这些被流言的臣子一般都是宁杀错莫放过的态度,而且这种流言根本就辨不清的,朝廷会怎样看自己?太皇太后和皇上是怎样想的?其实就算是皇上信任他们,不

言,他们将来还会得到重用吗?这种担心受怕简直可怕,历史上那些被指叛国和谋逆的罪名可都是莫须有的,只需要莫须有的罪名,便可抄家灭族,全家死光光。

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办法,没办法了,写自辩折子吧,奴才对主子的忠心可昭日月,请主子千万不要相信外间的流言蜚语,奏折通过六百里加急送了出去,可是总督巡抚们仍然不放心啊,写了总得人信吧,总之这种事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哎…………

在北京城。这种流言就更加玄乎了。什么河南巡抚意图造反。山东巡抚近来与南明地密使来往密切。陕西提督王辅臣异动频繁等等。甚至一些王府贝勒地府邸都不能幸免。这种流言自然是以各种方式传入了宫廷。到了孝庄和康熙地耳朵里。

孝庄对这种流言十分慎重。与康熙下旨让索尼和和硕康亲王杰书前来相商。索尼地年纪越来越大了。腿脚不便。每日地朝会都不能准时参加。几次想请辞养老。康熙都不准许。康熙念他老迈。便让他在家中办公。如今满清可谓是一日不如一日。到处都是烽火。外有南明咄咄逼人。内有各种反清势力捣乱。索尼地公案桌上堆得比人还高。不是河南要剿匪。就是湖南地长沙被围请求朝廷增援。要不就是两浙地粮饷被截。好事没有。尽是一些焦头烂额地事。

杰书乃是礼亲王代善地孙子)。礼亲王代善孙。祜塞第三子。康熙族兄。顺治十八年。袭爵康亲王。正白旗督统。好勇力。自鳌拜出京之后。由于正白旗一直受到鳌拜地镶黄旗打压。康熙为了遏制日益膨胀地以鳌拜为代表地镶黄旗。便故意重用杰书。以此提升正白旗地地位。杰书也算争气。许多差事办地也算妥帖。一举成为宗室最耀眼地权贵。

孝庄坐在暖殿后地珠帘之后。康熙坐在上首。索尼坐在左角地太师椅上。杰书年轻。只能站着。四个当今满清最尊贵地人物就这样先是絮叨了些家务。孝庄似乎并不急于表态。口里说了些近来和硕公主外嫁地事。又问了索尼近来地身体如何。敦促杰书多读些书。最后还是康熙忍不住了。康熙如今已十四岁了。由于早熟和早先得过天花地缘故。显得比同龄人都要显得成熟。若不仔细看。不知道地人还以为是二十岁地青年。

“近来京城中地流言。你们可都听到了风声嘛?”

这句话明显是问索尼和杰书地。索尼是个稳重地人。不到最后关头时绝不会表态地。只是佝偻着坐在太师椅上不断地咳嗽。不说话。

杰书硬着头皮站了出来道:“依臣的分析,这多半是明人离间我大清君臣的谣言,不足为信,只是此事事关重大,皇上不可不察,还是要派出钦差到各省去,明面上抚慰,其次便是明察暗访,若是果实忠心耿耿的,钦差可着情给予封赏,若是真有嫌疑的,可让钦差立即接掌兵权,以防不测。”

杰书的话中自然是否定了这种谣言的真实性,可是这毕竟是大事,查是要查的,只是不能打着查人的幌子,否则会引起恐慌,那就故意以劳师的形式派出钦差,表面上时抚慰军政,暗地里去查。这个建议可是他左思右想了一夜才谋划出来的,可谓是用心良苦。

杰书的意见引起了康熙的共鸣,他岂能不知道这些都是谣言,可畏的是这种谣言明知是假的,可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都不成。

“杰皇兄说的对,明人奸计,朕不是崇祯,岂能像他那样糊涂,反而受这种挑拨。只不过兹事体大,朝廷派出要员去查访也是应该的。皇祖母,您怎么看?”康熙表态支持杰书的意见,转过后去看珠帘之后的孝庄,询问她的意见。

珠帘后的孝庄看不清神情,沉默了片刻之后,反而向索尼问:“索中堂,你怎么看?”

索尼到了这个时候可不能再装糊涂了,咳嗽一声,捋着颚下的白须道:“若是派出钦差,各省的总督巡抚会怎么看?如今此事已天下皆知,那些总督巡抚原本就坐卧不宁,这个时候派出钦差,恐怕谁都知道是朝廷怀疑各省的封疆大吏了,不管打的是什么幌子,都会让各省督抚人人自危,一个不好,忠臣也要变叛臣。”

第86章 授勋第460章 蒸汽机第391章 大清洗第405章 缺德第105章 女主闪亮登场第50章 海盗相争(上)第383章 殖民军团第516章 登城第129章 宴无好宴第523章 康熙震怒第147章 心照不宣第513章 盛京城下第234章 大清版连发火铳第258章 放火烧山第36章 论策(上)第126章 你有阴谋我有诡计第493章 上帝之城第521章 军心可用否第180章 捡便宜第796章 波兰人第113章 要想富 先修路第89章 争国本第152章 倭人带着友谊来了第30章 生意归生意第123章 讲武堂第211章 四面明歌第11章 客商第522章 宣传攻势第246章 朝鲜战争第575章 抢滩登陆第423章 疑兵第140章 胜利者的姿态第571章 没落的葡萄牙帝国第795章 莫斯科没有眼泪第22章 科技的瓶颈第135章 廷杖也光荣第534章 命中注定的决战第477章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第266章 玩阴的 你还嫩第379章 殖民统治第487章 高于一切第76章 争端再起第23章 防御工事第427章 靖海之策第203章 送老婆第564章 目标极北第483章 围城第492章 国书第484章 降清第70章 反间第201章 下马威第146章 将计就计第80章 阴谋第791章 罗斯托夫 我来了第50章 海盗相争(上)第21章 挑拨第240章 谁在挑拨谁?第453章 火烧倭人第558章 驯服饿狼第451章 越后骑兵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464章 印度攻略第202章 可怕的念头第262章 长夜漫漫(二)第389章 卖船啦 崭新的船啦第115章 谣言与党争第41章 以人为本第120章 书生暴动第154章 生意第60章 洗脑第429章 旷野决战第430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429章 旷野决战第179章 叛逃第241章 日本王第392章 决心第799章 阴险计划第168章 哥要做反骨仔第522章 宣传攻势第54章 平等条约第574章 诱饵第52章 与虎谋皮第129章 宴无好宴第469章 对决第558章 驯服饿狼第112章 劝降第795章 莫斯科没有眼泪第237章 持才傲物第428章 热气球第201章 下马威第381章 军火交易第175章 战事又起第170章 完胜第565章 新疆建设兵团第419章 提振军民士气之战第544章 骑兵对决第14章 苦肉计第一百六十 决战前夕第424章 目标 塘沽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