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汉口

一些事必须要解释一下。

李来亨不怕杨起隆这个正牌子的崇祯血脉以后报复!到怕永历这个桂王遗脉以后报复!真叫扯!!!!!!!!!!

……

关于这一点,其实不再涉及报复的问题了,对于李来亨来说,永历实在太庞大了,庞大的他的人马全部加入之后用不了两年就会被消化掉,如果主角要报复他的话,恐怕捏捏手指就够了。

而对于这个杨起隆,不管对方是真假太子,双方的都处于合作的关系,甚至李来亨还可以把这个杨起隆一口吃掉,与杨起隆合作,李来亨将来的选择面就大多了,他可以拥立杨起隆做皇帝,如果一拍两散的话同样可以带着部众自己搞出个大顺帝来。

人害怕报复,并不是单纯的,应该说,人害怕的是强者的报复,永历可以报复他,但是朱三太子,嘿嘿,恐怕就算是想也没有这个实力吧。

…………………………………

兴山县位于湖西部、长江西陵峡北侧、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共有大小山头3580,夔东十三军能够在这里生存绝非偶然,这里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极难剿灭,再加上大明的光复,使得清军的主力不得不掉头防守明军,因此,对于这一伙‘乱匪’军采取的策略是合围。

全县各山路的出口都驻了一个千总营,汉口、汉阳两镇又驻扎了一标兵马,各营堵住了进山的出口们攻不进去,也不让山中的十三家军出来,一旦有哪个营遭遇攻击即汛警,紧接着周边的各营纷纷前来救援,汉口、汉阳两镇的兵马也能在一日内赶到样一来,便达到了困兽的目的,只是清军绝对想象不到,这三十余万遗民进入大山之后非但没有饿死而在山中开垦拓荒,十年来活得不说滋润,但自给自足还是有的。

而在此刻,仙峰隘口的千总营内一片死静,千总吴达有焦急站在营口张望,几个心腹的亲信跟在身后是一脸凝重,早在一年前吴达有便秘密加入了杨起隆的种三郎香堂,如今又收受了重贿在他的任务是迎接十三家军出山。

到了子夜。营房中地绿营兵已渐进入了梦乡吴达有刻意调走了巡逻地人手。偶尔会有几个半夜小解地士卒也被吴达有喝令不准到前营来。

接近着山东突然传一阵起伏地鸡鸣声。这是夜深人静地时刻。若不是人为。是绝对不会有鸡鸣地。更何况这附近没有村舍。清廷为了完全封锁兴山县。已经迁走了所有地村落。在山峦地四周清理出了一个隔离带。

“来了。”吴达有一脸兴奋地搓手。吩咐身后地心腹道:“起灯。”

“喳。”心腹二话不说。立即奔向望楼。打起了一盏灯笼。

随后无数个黑影自山中涌了出来。吴达有已按耐不住地拔出佩刀大吼:“弟兄们。反了。”

“杀。”一片通天地吼声响彻夜空。出山地义军与吴达有为首地一伙叛军汇成一条波涛汹涌地骇浪。向着完全不设防地大营杀去。

……………………

山脚的各绿营立即感觉到了西南角吴达有大营上空的通天火光,随后消息传来,贼军出山,吴达有率部叛乱,贼军与叛军冲破大营之后,立即转向东部方向杀奔而去。

原本的预警制因为吴达有的叛乱而延迟了整整两个时辰,当各营准备追击时,山中却突然杀出一标人马,这些人正是留守兴山的王光兴所部,他们偷袭了一座大营,紧接着立即退回山中,目的是牵制清军,让其不敢轻举妄动。

各营的千总果然中计,他们现在的问题是既不知突围而出的贼军人数,又不知道山中还留了多少贼寇,若是突围的贼军人少,那么极有可能是贼军的调虎离山之计,毕竟各营若是派出兵马追击,那么设立的防线自然左右支拙,一旦山中还隐藏着大股的贼兵,整个防线根本抵挡不住。

因此,千总们只能灰溜溜的回到自家营地去,反正是吴达有那个王八蛋放的人,他们虽然也担着干系,但是并不太大,若是突然山中杀出一支贼人破了自己的大营,那么就麻烦了,革职拿问还是轻的,先保住自己吃饭的家伙再说。

几日之后,驻地在汉口的湖北巡抚张振声接到了告急

一伙夔东的叛军突然逃出兴山,正向汉口、汉阳二来,具体人数至少在五万以上,现在已出了宜昌府,绕过江陵城,不日即将抵达,各府县的绿营兵人数太少围堵不住。

宜昌府、荆州府、荆门州三府州都发现了敌踪,当地的官员也请求增援,张振声神色大变,他是汉军旗镶白旗的旗人,早年跟着多尔衮入关也是历经过战阵的,但是兴山的十三军突然出来直奔汉口却足以令他大惊失色。

张振声第一个念头便是武昌的明军,按常理来说,兴山贼大多出自陕西的大顺军,若是突围之后,自然是往西北入陕才是对的,可是取道向东若不是想着与武昌的明军会师,恐怕就有鬼了。

因此张振声的命令便是加强江面为数不多的水师防务,只要贼人抢不到船,如论如何也是渡不了江的,至于汉口、汉阳二镇的安全,他倒并不是十分担心,只是责令各县的绿营收缩兵力,将近七万的清军分别驻守在汉阳、汉口二城,形成犄角之势,可谓是固若金汤,而朝廷的援军恐怕半个月就能抵达,就算是武昌方面的明军想要渡江接应,恐怕也没有这么容易。

消息也同样通过潜伏在江北的锦衣卫探子抵达了武昌,对于夔东十三军的突然行动,也同样让武昌方面的人很是不解,按道理,如此大的军事行动,李来亨作为大明册封的临国公,多多少少都要知会一声,就算不是为了自己,让明军帮帮忙也是可以的,可是这一次行动夔东方面没有任何知会,更没有提前有过任何暗示,完全是恣意乱为,这也让李霄很是气恼。

李霄的父亲李国与李来亨二人在云川时曾经有过并肩作战的经历,二人也同时都反对过孙可望,最后虽然分道扬镳,论起私交还是好的,因此在联络之时,李霄一直以世侄自居,如今这个世叔玩这样的花样,确实令他恼火,事发仓促,武昌方面也应变不及,只能下令沿江驻守的明军加强戒备,又令镇抚司的番子加紧搜集情报,尽快弄清事情的原委。

汉口与武昌和汉阳并称汉三镇。地处长江西北、汉水以北的地域,隔长江与其东南侧的武昌相望,并汉江与其南侧的汉阳相望。是长江中段满人与汉人重要桥头堡。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注入长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在三国时取名夏口。

到了明末汉速成为一座新兴商埠,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不过自从南明崛起大力发展工业、促进商贸之后,江南各大商埠迅速膨胀,早已将汉口远远甩在身后。

武昌被明军攻取之后,汉口与临的汉阳迅速被满人设为军事要塞,屯驻大军,勤练军马,随时打算与武昌方面决战,因此,此时的汉口已驻满了绿营,随着绿营的抵达,商贸业显得更加繁荣了一些,毕竟兵油子们需要吃喝拉撒,还需要逛窑子嫖女人,这个前线的商埠竟因为军事的紧张吸引到了许多的客商,以至于每日进城出城的外地人多达数万。

不过在今日,汉口城城门已经封闭,城墙上站满了气氛紧张的绿营,各街巷也张贴了衙门的布告,不允许有人随意上街,否则按军法论处,沿街的店铺也被勒令关门大吉,整个汉口处在极为紧张的气氛之中。

张振声不断的细读着各府的军报,身边的湖北绿营总兵危襟正坐,虽说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可是一身戎装披在身上,仍然显得很是威武。

“马总兵,南边的动向怎么样?”张振声突抬眸向总兵询问。

马总兵名叫马梦出,与张振声一样都是汉军镶白旗的,二人打过很过交道,算是很有交情的,因此马梦出也不拘泥,直愣愣的道:“卑职去巡视了一番,江对岸除了加强了戒备之外,倒没有其他不寻常的,似乎没有大规模行动的迹象。”

张振声闻言一愣,不对头啊,难道那些贼人不是与明军合流的?不可能,张振声否决了这个想法,贼人人数虽多,但是他不相信凭这些人能够攻陷汉口、汉阳,八成还是奔江边去的。

“江边的防务必须加强,明军最善虚张声势,虚虚实实,原本就是兵者之道,因此着重还是要注意好明军的动向。”张振声对于那些连武器都没有备齐的流寇并不害怕,在他的心里,最大的威胁仍然在江南的明军。

“喳。”

第467章 大儿子和小儿子第31章 亡国公主第535章 大败满蒙精锐第449章 卖猪仔第256章 合围第534章 命中注定的决战第471章 求和第101章 对阵第414章 机会来了第506章 大杂烩第14章 苦肉计第150章 海商第446章 民不可愚第489章 亲征第492章 国书第503章 察哈尔第560章 困兽犹斗第117章 盛典第488章 新军决战第510章 复仇之战第452章 平叛第401章 大肆搜捕第154章 生意第435章 杀鞑子咯第227章 捞钱第252章 公主入宫第44章 南洋海第169章 平西王府的藏宝库(下)第245章 调虎离山第210章 裁撤二藩第566章 拜占庭的财富第466章 大破象兵第五十六 邸报司第85章 大胜第426章 天津光复第452章 平叛第45章 贪官污吏第231章 三藩觐见第265章 跳进黄河洗不清第73章 装逼第794章 疯了第五十六 邸报司第791章 罗斯托夫 我来了第539章 大小通吃的通古斯大酋长第118章 荒谬的审判第134章 筹建开发特区第464章 印度攻略第81章 开战第511章 捉到一个黄带子第一百五十三 挑拨离间第570章 苏伊士运河第2章 对策第407章 百万流民过长江第506章 大杂烩第123章 讲武堂第66章 朕很为难啊第145章 交易第81章 开战第571章 没落的葡萄牙帝国第135章 廷杖也光荣第468章 英国人来了第145章 交易第546章 准噶尔汗国第539章 最后挣扎第81章 开战第29章 猎象第102章 鏖战第80章 阴谋第102章 鏖战第570章 皇帝老子亲自说教第12章 拐卖儿童第169章 平西王府的藏宝库(下)第516章 登城第8章 海贼第558章 驯服饿狼第94章 三藩第108章 杀逆王第28章 歃血为盟第552章 你要战我便战第33章 铁矿第五十七 营救第206章 坏马要吃回头草第451章 越后骑兵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401章 大肆搜捕第426章 天津光复第406章 流民第413章 施琅第780章 耶稣也冤枉啊第392章 决心第66章 朕很为难啊第798章 空营第206章 坏马要吃回头草第76章 争端再起第796章 波兰人第125章 十万军民来投第55章 舆论杀人第527章 十面埋伏第505章 救命的稻草第二百二十六 携美游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