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以人为本

朱骏眯着眼,手指有节奏的在椅子的扶杆上拍打着,一旁侍立的三个大学士相互对了一眼,不知皇上到底在想些什么心思,这三人中唯有杨嗣德最为平淡,沐天波与周慕白的明争暗斗他从不参与,犹如老僧入定一般做好自己的本分的差事。

这也不是杨嗣德不想拉帮结伙,他原是个户部主事,被皇上一下提拔到了如此高的权位上,自然遭到了一些资历较老的大臣们嫉恨,而沐天波是老臣们的主心骨,就算对他没有多少反感,二人也是凑不到一块的。而周慕白不过是个小秀才出身,从前还投身过缅王,这样一个出身的人杨嗣德又不屑跟他混迹在一起,没的失了自己的身份。所以高不成低不就的杨嗣德倒成了小朝廷内稳稳当当的中立派。

沐天波就不一样了,他是世袭的国公,为人沉稳,自入缅之后威信日高,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团结到了他的周围,许多事他已身不由己了,他已经化身为主流朝臣的代言人,主流是排斥异己的,更是排斥黑马的,杨嗣德是一名飞快窜出来的黑马,但是还不属于异己。而周慕白几乎和妖孽一般,多少人熬白了头发都没有入阁的资格,多少庶吉士等着盼着这个位置,这倒好,一个舔过缅王屁股的秀才却突然杀出,抢了不知多少人垂涎已久的饭碗,若是官员们不怨恨,那才怪了,所以沐天波不得不站在周慕白的对立面。

周慕白则不同,他更加狡诈,更加懂得人心,谁反对他都没有用,因为在这里,只有一个人能够决定他的官衔,也只有一个人能够给予他权利,不管多少人反对他,只要他紧紧的抱住这个人的大腿就行。而这个人的心思很叵测,周慕白有时候都觉得拿不准,但是有一点他是知道的,那就是这个人并不希望自己和沐天波走的太近,否则可能会危险到这个人的皇权。

从此,整个小朝廷开始发生了小规模的分裂,形成了两个争锋相对的政治势力,一个是以沐天波为核心的元老派,另一边则是周慕白牵头,再配合上十几个总是混不出头的无耻官员,人数虽少,但周慕白圣眷正隆,倒也和元老派闹得风风火火。

只要有权利的存在,就会有斗争,当斗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时,个人的斗争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于是党争便出现了,对于这种潮流,朱骏无力阻止,也不想阻止。只要这些人不是他的绊脚石,他没有必要将他们踢开,相反,可控范围内的党争还能够使自己的皇权更加稳固。

“朕有个想法。”在沉默了半晌之后,朱骏突然开口了,他泯了泯嘴,道:“杨卿家,你去传谕各方,告诉南洋所有的商贾,只要他们将自己的生意搬到这里来,他们的生意将完全置于朕的保护之下,不管他们要将货物运往南洋哪个角落,朕的护卫船队都将免费的为他们护航。”

“皇上,若如此,我们的护卫船队岂不是白费了一番功夫?”杨嗣德顿感肉痛,他现在虽兼任着兵部尚书,从前却一直都在户部主事,许多银钱都是经过他的手的,他粗略估计过,护卫船队若是能够在南洋全面铺开的话,每月的盈余至少能达到十几万两白银,这可是一笔天大的财富,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商贾居然如此富有,早知道如此,崇祯皇帝若是能够向商贾征收税银,国库也不至于捉襟见腹了。

朱骏微笑着将目光放到了周慕白身上,杨嗣德与沐天波较为老实,比之周慕白木纳了不少,若是有人能够体会到自己的意思,在场的恐怕只有周慕白了。

周慕白踟蹰片刻之后,豁然开朗起来,忍不住叹道:“妙啊!商人若是将产业搬到了这里,我们自然可以另外征收税收,而且比之护船队更加稳固,就算将来我们不做海盗,也照样可以继续收取税费,于长远来说,绝对是有利无害。”

朱骏不禁有些失望,这个时代的人再聪明,恐怕也有他的局限性,他凛然起身:“大家想一想,商贾将产业挪到了这里之后就只是银子吗?他们的家眷呢?就算他们不敢将家眷搬来,总会带几个伺候的奴仆吧?他们的生意要不要人料理?他们的店铺需不需要伙计?他们的店铺既然在这里开了,货从哪里来?会不会在这里建立加工的作坊?作坊需不需要工匠?这么多人来到这里,需不需要吃饭?要不要穿衣?”

朱骏连续问了几个问题,大家仍然有些不解,只是感觉有了些头绪,但是这头绪在哪,却暂时还没有发觉出来。

朱骏也不打哑谜了,他继续道:“朕粗略的算了一下,若是有一百名商人进驻这里,他们至少要有近万名工匠、朝奉、伙计、家仆随同。而这增加的上万人口同样需要衣食住行,那么除了海商之外,一些米店、饭庄客栈、赌档、衣店、车马铺的商人也会随着他们一起入驻,这些内陆的商人同样也有家眷,同样也需要伙计,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来的不是一百个海商,而是一千个,一万个呢?朕现在缺的不是银子,真正缺少的是人,人兴则万事兴嘛。朕夙兴夜寐,左思右想,才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否则纵是富可敌国又有何用?”

朱骏能够想到这一点,完全是借鉴了改革开放的经验,利用优势吸引外资前来,外资建厂之后则城市需要大量的工人,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人来城市工作,城市的规模开始增大,人口开始增多,再利用税金修建基础设施,产业链也随之开始完善,工厂越来越多,到了最后,这些原本求爷爷告奶奶才请来的外资赶都赶不走了。

朱骏的计划是前期利用胁迫利诱的手段吸引一部分商家前来,形成的初级产业链,而后投入一部分金银建造码头,货栈,修建道路等等基础设施,务必要让第一批入驻的商家能赚的金盆满钵,这样,更多的商家便会涌入进来,将产业链的雪球越滚越大。

有了商家,就不愁没有人前来工作,有了工作,自己的人口就有了。毕竟在这个时代大部分都在贫困线在挣扎,若是有个地方能吃口饱饭,恐怕谁也不会拒绝。

“吾皇英明,微臣自叹不如。”周慕白首先反应过来,虽然许多的细节问题他仍然没有想通,但绝对不能让沐天波占了先机,不待其余人回过味来,他已躬身赞叹。

“这计策虽然可行,但商贾们的产业往往在本地根深蒂固,若想让他们挪窝非得有些非常的手段才成,不若这样,护船队的保金应该设置为海船的一半货物,凡是接受护船队保护的货船,必须交出一半的货物才能接受我们的保护,否则便让水师在海面上追袭他们,这样用不了多久,许多海商权衡利弊之后定会选择将产业移到这里,毕竟每次要拿出一半的货物出来,毕竟是件很心痛的事。”

“不然。”沐天波沉吟了几句,他和周慕白不同,任何事都要在腹中权衡之后才会站出来发言:“水师的海船只有七八艘,而大海则是广褒无际,单凭这一些战舰要想威胁到海商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啊。皇上,依微臣看,现在护船队的保金不宜太高,否则海商们宁愿冒着风险行船也不愿意缴纳如此高额的保金,待我们有了足够的银钱大肆购买海船之后,便可将水师分为十队,在南洋各处巡航,那个时候,再提升保金才是完全之策。”

“沐首辅虽是谋国之言,却难免有些守成了。”周慕白冷笑一声,道:“水师截获一只大商船,便可将他们改造成战船,虽然威力不大,也没有几门火炮,但是对付海商总是绰绰有余的,皇上只需多招募一些水师的士兵,三月之后,只要南洋各国的水师不出动,我们的船队便可封锁南洋各大航线,让海商们乖乖听话。”

;

第26章 好兄弟 不讲义气第502章 反了第258章 放火烧山第240章 谁在挑拨谁?第396章 北巡第176章 召兵第三十久章 突击公主港第542章 奉旨打劫第84章 决战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493章 上帝之城第483章 围城第441章 草原雄鹰第78章 目标马六甲第171章 大捷第83章 近在咫尺的危险第376章 群体事件第273章 东印度第251章 州官放火第146章 将计就计第519章 组建骑兵第129章 宴无好宴第797章 投降?第381章 军火交易第169章 叛军威武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524章 大战前夜第141章 荷兰远征舰队第165章 银行第404章 科学院第558章 驯服饿狼第435章 杀鞑子咯第38章 论策(下)第416章 私房钱第266章 玩阴的 你还嫩第五十七 营救第231章 三藩觐见第394章 同盟国第115章 谣言与党争第379章 殖民统治第799章 阴险计划第10章 炼钢第274章 朱慈炎诞生第85章 大胜第472章 割地赔款第126章 你有阴谋我有诡计第380章 海权时代第39章 费解的佛朗机战术第558章 驯服饿狼第508章 阴人第105章 女主闪亮登场第157章 战端开启第441章 草原雄鹰第267章 裂痕第91章 罪己诏第254章 无间道第788章 勇者无敌第424章 目标 塘沽港第474章 屡教不改第158章 李定国在哪?第429章 旷野决战第170章 少年康熙第27章 山地营第112章 劝降第535章 大败满蒙精锐第394章 同盟国第150章 海商第249章 喜得贵子第434章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第204章 金龟婿第416章 私房钱第77章 使者第778章 联盟舰队的覆没第171章 最可怕的女人第85章 大胜第178章 两狗相争第471章 求和第445章 割让尼布楚第81章 开战第504章 辽东血战第418章 貌离神合第262章 长夜漫漫(二)第495章 关内最后一战拉开帷幕第31章 亡国公主第94章 三藩第274章 朱慈炎诞生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159章 炸营第785章 宫变第48章 日进金斗第514章 坐地分赃第165章 银行第562章 大饥荒第34章 逆水行舟第208章 权斗五百六十七章 向各国宣战第536章 奴才第137章 变数第66章 朕很为难啊第392章 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