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责任

“黄兄,别来无恙,身体可恢复了一些吗?”朱骏笑吟吟的走到客栈的二楼包厢,黄信自被搭救之后一直被安置在这里休养。

黄信比之从前消瘦了不少,脸上有几道结了血痂的疤痕使得原本白胖的脸上增添了不少恐怖,他半卧在床上见朱骏推门进来连忙趿鞋下地,楞了楞后,才不忘拜倒在地:“皇上万岁,小的从前不知皇上的身份说了些放肆的话,这黄兄二字是万万当不起的。”

朱骏淡淡一笑:“平身吧,身体恢复的可好?”

黄信讪讪的站起身道:“亏了皇上的鸿福,都是些外伤,养了两日擦了些药便好了。”

“那就好,此次你共运来了童男童女八百二十人,总共是一万三千两银子,朕最近手头宽裕就不用珠宝抵帐了,到时付白银你。”朱骏自顾坐在床前的八仙桌上呷了口茶。

“这一次承蒙皇上相救,小的如何敢和皇上提起这个钱字,小的只求拿回一些本钱来,利钱便不敢要了。”黄信见朱骏仍是那副平易近人的样子,脸色自然了些,陪着笑道。

去吕宋一趟确实赚了一大笔银子,再加上扮成海盗的水师劫掠的收入现今已有近两百万两银子,手头宽裕了,朱骏自然不会去做言而无信的事,更何况朱骏还希望这黄信再拉几船人来,朱骏摇了摇头道:“这是什么话,朕一言九鼎哪能赖了你的帐,若是你身体好了些不妨和我去看看那些运来的孤儿吧。”

黄信点头,连忙去披不远处架子上的马褂,随着朱骏出了客栈,此时正值正午,客栈门前的街道上熙熙攘攘的有摊贩收摊回去午饭,只有十几个侍卫守在门口,见朱骏与黄信出来各自散开随行保护。

“黄信,朕问你,江宁比这里要繁华多少?”朱骏与黄信并肩而行,不由得心念一动,他对清朝江南的富庶倒是略有耳闻,此时正好做个对比。

黄信感慨道:“此地民生发达,百业待兴,如何是那死气沉沉的江宁比的了的?这里正是龙兴之地,江南的百姓日夜盼着陛下与延平郡王、晋王王师北顾,收复失地呢。”

晋王是指带着一万余人在缅北与平西王吴三桂作战的李定国,延平郡王是指正在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二人在永历帝难逃之前最得力的左膀右臂,也是反清的最后两只力量。

朱骏心里暗想,江南的百姓指望李定国和郑成功打回去倒是真的,对于自己这个臭名昭著的永历帝恐怕是没有指望,黄信这样说多半是奉承自己而已。

只是这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江宁难道连这里都比不上?(江宁在清朝时指的是南京。)朱骏原以为是这也是黄信的吹捧之词,并不相信,不料黄信眼角处已闪烁出点滴的泪花,颇有感慨的道:“南洋汉人只传颂扬州十日、嘉定三天的惨状,哪里知道自清军入关之后整个江南又有谁家不凄惨?清军攻下城池后要杀人、要*抢掠,江宁圈地时鞑子皇帝明明说了只占无主之地,那些八旗的旗主却暗地里纵容下属侵田占地,不服者又是个杀字,那鞑子皇帝满口的仁义,却当作浑然不知。好不容易太平了几天,清军又逼着人剃鬼头,不剃的要杀,剃了脑后的头发超过一个铜钱大小的也要杀,原本江宁还有二十万户,等清人来了早已十室九空、人口凋零,州无完县、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原本的六朝金粉之地到如今甚至连南洋小国中城也比不上。”

(我这边的资料不太准确,有好几种说法,一种是明末汉人一亿四千万人口到了清初减少到一千四百万,另外一种是一点五到两亿人口清减到一千四百万,天灾之外,屠杀的人口可能更多,当时努尔哈赤的清军占领辽东地区后,先是担心当地穷人无法生活而造反,把辽东地区的贫民都抓起来杀掉,称“杀穷鬼”。两年后,清军又怕辽东的富人不堪压迫而反抗,又把辽东地区的富人几乎杀光,称为“杀富户”。共杀辽民300多万,辽东地区的汉民基本殆尽。皇太极破锦州,三日搜杀,妇孺不免;掠济南,城中积尸13万。)

朱骏默默听着黄信的话,一腔的热血被激发出来,胸口总是有一团火燃烧,却找不到发泄的口子。反清复明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谋身自保的手段,也是一种通往权利巅峰的野心,现在他才知道,这个看似并不起眼的四个字是压在他肩上的重担,更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朱骏抬头望望天,天际湛蓝的没有一丝云彩,火红的太阳当空悬挂。他不禁心里想着,自己莫名其妙的穿越来到这里,莫非就是命运和上天的安排吗?

黄信并没有察觉到朱骏的心绪,继续道:“这里比之江宁更有朝气,在江宁的街道上早已没有了熙熙攘攘的客商人群,有的只是骑着高头大马的八旗兵勇呼啸而过,而汉民们只能缩在屋里,商人们更是胆战心惊,好好的一批货说不定第二天便有兵勇闯进来接口征纳物资全部收走,若是不从便是人头落地。”

不知不觉,二人已走到了谷口,这里早已用水泥建成了关卡,四五米高的城墙下只有一个两人宽的门洞供人通过,守卫关卡的百户遥遥的便看到朱骏过来,连忙过来行礼道:“末将不知皇上亲临,有失远迎。”

朱骏点点头,道:“开门!”

钢铁制成的厚重大门被十几个兵丁推开,朱骏与黄信带着一干人进入山谷,随后便看见关卡内有几辆马车停靠,二人分别乘上马车,向着目标驶去。

谷内的空间十分巨大,军营与孤儿们安置的房屋离谷口有大约七八里的路程,所以朱骏特地让人在谷口和军营两点之间铺就了一条水泥道,坐上马车只需小半个时辰便能到达。

车窗外的景色迅速的向后移动,行驶在水泥路上的马车少了不少的颠簸,速度也飞快了不少,朱骏无心浏览窗外的景色,开始消化起黄信的那一番描述起来。

朱骏并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当初听到江宁惨状的愤怒此时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从黄信的话中找出了一个信息。

此时的满清对于汉人非常暴虐,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主政者多是多尔衮和鳌拜等人,明年之后,八岁的康熙将会继承皇位,直到康熙八年才收伏鳌拜亲政,康熙亲政之后抛弃满清从前暴虐汉人的政策,开始大力收拢士人,安顿民生,才让满清的江山逐渐稳固。

对于朱骏来说,要想北伐只有十年内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这个时间段内汉人思念前朝的心思最重,民心仍然站在大明一边,十年之后,随着奴化教育的稳固以及康熙的收拢政策人心思定,要想反清复明可就难了。

可是十年内能够积攒到北伐的实力吗?朱骏感觉到时间的紧迫,他粗略的估算,至少需要三十万以上的精锐士兵才有可能成功,而这支庞大军队的给养以及征召必须要拥有上千万人口才能负担的起。

十年之内,必须统一南洋,打败西班牙、荷兰等海上霸主,否则,所谓的反清复明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朱骏感觉肩上的担子更加重……

;

第132章 掌控天地会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413章 施琅第131章 东洋水师营第386章 万王之王第166章 问政第132章 掌控天地会第565章 新疆建设兵团第208章 权斗第107章 中央集权第540章 开拓第163章 大破吴三桂第482章 貌离神合第263章 统一战线第573章 欧洲危机第470章 报捷第93章 中西合璧战舰第38章 论策(下)第180章 捡便宜第546章 准噶尔汗国第435章 杀鞑子咯第70章 反间第174章 内斗第110章 强大的谍报机器第494章 殖民地第568章 蒸汽战舰第63章 讨贼第236章 晋升第560章 困兽犹斗第562章 大饥荒第546章 准噶尔汗国第523章 康熙震怒第404章 科学院第194章 肥水之战山寨版第87章 变化第106章 孤家寡人第48章 日进金斗第572章 抢掠第406章 流民第164章 追杀吴三桂第168章 哥要做反骨仔第512章 密旨第73章 装逼第208章 权斗第261章 长夜漫漫第575章 抢滩登陆第539章 大小通吃的通古斯大酋长第18章 猫和老鼠第72章 阅兵第86章 授勋第430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143章 海军学院第170章 完胜第430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5章 缅南第193章 工商为本第570章 苏伊士运河第37章 论策(中)第439章 斗富第524章 大战前夜第37章 论策(中)第239章 陈兵九州四国第509章 排蒙第173章 马拉火车一百六十七章 别阴哥哥反了还不成第203章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诱惑第254章 无间道第255章 无间道终极版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17章 圈套第462章 阅兵第465章 抢滩登陆第515章 国书第65章 缅甸王子第520章 宁死荒徼无降也第28章 歃血为盟第127章 挑拨离间第513章 盛京城下第553章 大漠潜伏第98章 尽灭暹罗精锐第377章 买家宰卖家第788章 勇者无敌第385章 宗教改革第44章 南洋海第227章 捞钱第521章 军心可用否第49章 船厂第137章 变数第29章 猎象第132章 掌控天地会第569章 目标 埃及第442章 汉使就是个大忽悠第543章 欧洲战场第253章 送上门去投降第84章 决战第791章 罗斯托夫 我来了第260章 围城打援第399章 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