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喜事(二)

送进宫里的信,比到沈府崔宅稍慢一步。

杨公公拿到信的时候,还没拆开信细看,就已喜上眉梢。

冯少君去了边关后,定期地传信回京城。不过,那都是正经的差事回禀。以私人身份来信还是第一回哪!

可见这口闷气,终于还是消了。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早。

杨公公看人极准,自然清楚自家义女是什么脾气,小心眼又爱记仇。现在怎么忽然宽宏大度起来了?定然是有要事或喜事了。

此时庆安帝正召集众臣议事,杨公公忙里偷闲,去了平日休息之处,匆匆拆了信。

义父,见信如晤。

我们在边城里安顿下来,日子悠闲顺心。义父不必挂念。每过半个月,别忘了私下请太医诊脉……

看到这儿,杨公公哑然失笑。

去年冯少君还在宫中当差的时候,时常催促他定期让太医诊脉。身为天子内侍总管,这点事不值一提。这也是冯少君的一片孝心,杨公公也就顺了她的意。如今隔了这么远,冯少君都没忘了在信中催一催。

可见心里还是有义父的。

杨公公心情极好地看了下去。在看到冯少君轻描淡写地说自己有喜的时候,杨公公喜形于色,哈哈一笑。

响亮的笑声传出来,倒让在门外伺候的几个小内侍吓了一跳,彼此面面相觑。

自打冯公公领了差事出宫,几个月没曾露面。杨公公的脾气愈发阴晴不定。已经很久没这般开怀了。

杨公公将信反复看了几遍,然后将信仔细收好,满面笑容地继续去当差。

庆安帝忙里偷闲,瞥了喜气洋洋的杨公公一眼。

待正事结束,得了闲空,庆安帝随口笑问:“朕瞧你今日格外高兴,莫非是有什么喜事不成?”

自沈祐走后,庆安帝也很久没展颜了。

冯少君写这封信来,主动向他这个义父示好,其中自然也有和天子稍稍缓和一二的意思。

杨公公凑上前几步,低声笑道:“奴才的义子三儿写了信来,说在外当差顺遂,让奴才不要牵挂。还说,到明年就要添丁进口了。”

庆安帝眉头一动,看了喜笑颜开的杨公公一眼。

原来是冯少君有喜了。

沈祐膝下只有一个儿子,确实有些单薄。趁着此时,再添个一子半女,确实是喜事。

庆安帝的眉头,很快舒展开来,语气中也多了一丝喜意:“这确实是一桩喜事。你给三儿写一封回信,代朕厚赏。”

杨公公笑着应是。

庆安帝略一思忖,又道:“你去一趟内务府,传朕口谕。边军要建新军营,让崔元翰去新军做一个军需官,负责材料采买和后勤。让他立刻交接手中差事,五日之内启程动身。”

从内务府拨人去边军,当然又是一桩不合规矩的事。不过,天子就是大齐朝的天,随时可以改一改规矩。

就是这天气寒冷,让崔元翰一家几口在这等时候动身是不是不太合适?

杨公公略一斟酌,委婉地进言:“皇上,现在已经是冬日,天寒地冻。是不是等春暖花开了,再让崔大人动身?”

庆安帝淡淡道:“坐马车里,能冷到哪儿去。让他早点动身,正好到边城过年。”

杨公公不再多言,领命退了出去。

……

半个时辰后,崔元翰一脸惊愕地领了天子口谕。

庆安帝没有薄待他,让他官职又升了一级,且去边军负责建新军营,也是一桩美差。最重要的是,他们一家几口能名正言顺地去边城,和少君表妹相聚了。

这当然是喜事。

不过,来得实在有些突然。

杨公公笑着看向崔元翰:“崔大人,年纪轻轻就做了四品军需官,日后前程不可限量啊!咱家先恭喜崔大人。”

冯少君对冯家人冷淡疏远,崔家才是她真正的娘家。这个崔元翰,和冯少君的亲生兄长没什么两样。

这些年,冯少君立的赫赫功劳,有大半倒是都归到了崔元翰的身上。

当然,崔元翰对冯少君也是情谊深厚。听闻要去边城,虽然惊讶,更多的是由衷的喜悦。

崔元翰舒展眉头,拱手笑道:“多谢杨公公照拂。”

杨公公又笑道:“皇上令崔大人早日启程,等到了边城,也能兄妹团聚,一同过年。这桩喜事,可别透了口风,让沈将军沈夫人有个惊喜。”

……

崔元瀚动作干脆利落,当天就交了差事,离开内务府。

回崔宅后,崔元瀚先和妻子宋氏说了此事。

宋氏笑道:“这几个月,表妹他们走了,别说祖母,就是我也觉得少了什么似的。现在这样也好,我们也去边城,一家人又能相聚了。”

听到这等暖人心窝的话,崔元瀚感动又感激,伸手搂住妻子:“你随我四处奔波,辛苦你了。”

宋氏轻笑一声,将头靠在崔元瀚的肩膀,柔声低语道:“你是我夫婿良人,你去哪儿,我当然就在哪儿。再说了,我们在京城几年,日子过得平安富贵。哪里就是四处奔波了?”

她嫁给崔元瀚的时候,崔元瀚只是一个普通商户公子。经商之人,一年四季在外奔波,扔下妻儿在外安个外宅纳妾生子的,比比皆是。

崔元瀚带着他们母子来京城,夫妻长相厮守,她已经心满意足了。别说再去边城,就是没了官职回平江府,她也愿意。

崔元瀚用力亲了媳妇一口,惹得宋氏脸孔红了一片。崔元瀚咧嘴一笑,这才去见祖母许氏。

祖孙两个一见面,各自都有好消息。

“祖母,皇上下口谕,令我去边军……”

“元瀚,少君来了信,她有喜了……”

祖孙同时脱口而出,待听清对方说什么,俱是大喜过望。

许氏欣然笑道:“我接了少君的信后,就盘算着早日去一趟边城,等她生了孩子做完月子再回来。没曾想,皇上竟令你去边军任职。这可真是太好了。”

崔元瀚笑容一敛,深深看了祖母一眼:“祖母,皇上对少君表妹似乎好得出奇。”

堂堂天子,会为一个臣子考虑得这般仔细周全吗?

第276章 立誓第491章 不决第606章 番外之进宫(三)第195章 殉葬第67章 一战(一)第553章 回宫(一)第499章 审问第469章 好转第257章 商议第613章 番外之太孙(三)第288章 春风第625章 番外之姻缘(三)第31章 一见第545章 新年第336章 余波(二)第76章 闲言第258章 恨嫁第154章 金蝉第98章 余波第517章 厚赐第362章 病重第201章 靠近第45章 投诚(二)第101章 暖宅(二)第361章 隐秘第516章 警告第388章 喜信第618章 番外之定亲第631章 番外之亲事(三)第97章 后宫第94章 惊险(二)第220章 兄弟(二)第445章 历练第290章 献计第114章 解决第132章 双福第213章 布局第591章 番外之示好(一)第268章 新婚(一)第77章 继父第127章 敲诈第397章 回宫第513章 齐心(一)第386章 告假(一)第108章 慈母第606章 番外之进宫(三)第422章 翻案(一)第416章 洗三(一)第76章 闲言第216章 玉钗第89章 入宫(一)第38章 乱麻第126章 惹祸第454章 战事第350章 汉王(二)第164章 阴谋第407章 重逢(一)第23章 做客(一)第541章 喜事(二)第272章 回门第29章 闹剧(一)第107章 退亲?第175章 重逢(二)第315章 意外第494章 震惊第124章 夜会(二)第254章 “归京”第126章 惹祸第518章 了结第476章 归京(二)第388章 喜信第483章 太子(一)第490章 好转第182章 隐秘(二)第586章 番外之手足(四)第77章 继父第397章 回宫第204章 暗斗第23章 做客(一)第277章 说服第279章 龙凤第613章 番外之太孙(三)第557章 相见(一)第605章 番外之进宫(二)第485章 升职(一)第229章 亲事(一)第607章 番外之伴读(一)第121章 酒宴(一)第360章 热闹(二)第1章 重回第221章 靠近第180章 怄气(三)第169章 惊涛第98章 余波第110章 姨母(二)第578章 番外之建功(二)第483章 太子(一)第442章 硝烟第546章 丧信(一)第265章 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