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八十一章 谦让的美德(二)

“无妨,只管叫好了,为师还能多个便宜师侄的。”

苏定方对裴行俭这个徒弟可是着紧得很,自去岁在卫中偶遇,仅仅只交谈过几句,便认定裴行俭乃有大作为之辈,毫不犹豫地便将其收入了门下,倾尽全力地加以栽培,此番苏定方之所以明知希望不大,也跟风动了求战本章,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想带着裴行俭一道上战场走一回,一来是打算给裴行俭练练手,二来么,也是想着给裴行俭一个进身之阶,正因为此,苏定方原本还打算去*处转悠一下,看能否取得*的支持,却不曾想*自己送上了门来,还这般对裴行俭青眼有加,苏定方心中自是高兴得很,只不过高兴归高兴,这厮尖酸的性子却是丝毫未变,一见到裴行俭探询的目光望将过来,就见苏定方已是一挥手,大刺刺地吩咐了一句道。

“……”

苏定方不开口还罢,这么一说之下,裴行俭就更不敢真叫*为师兄了,也就只能是无奈地苦笑了一下,躬身便要向边上退了去。

“守约不必拘礼,你我各交各的便好。”

对于苏定方这等惫懒的性子,*也自无奈得很,索性懒得去加以理睬,也就只是笑着安抚了裴行俭一番。

“诺。”

哪怕有着*的这番安抚,裴行俭到底还是不敢真叫*为师兄,也就只是含糊地应了一声,便即退到了一旁。

“子明此际找了来,想必应是为了高昌战事的罢,怎地,莫非你也有了想法不成?”

苏定方在*面前,说话向来直接得很,这不,奉茶的下人们方才刚退下,他便已是大有深意地瞥了*一眼,略带着一丝酸意地吭哧了一声。

这也怨不得苏定方泛酸,没见他在朝中都已厮混了如此多年,仗也没少打,可到如今还是中郎将,只不过从左卫军调到了左屯卫罢了,而相较之下,出道比他晚了十余年的*如今都已是从三品大员了,还封了县公,说起来官阶都已比他苏定方要高出了一级,前途之远大,更不是他所能比拟得了的,这也就是因着*一向与其交好之故,若不然,依着苏定方那尖刻的性子,泛起的酸意怕就不会只有那么一丝了的。

“也是,也不是。”

*早就习惯了苏定方的尖刻,浑然没在意其言语中的酸意,仅仅只是淡然地一笑,给出了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哦?此话怎讲?”

一听*此言蹊跷,苏定方不由地便是一愣,紧接着细细地打量了*一眼,见其不像是在说笑的样子,眉头当即便是一扬,满脸狐疑之色地便追问了一句道。

“很简单,某此际正忙于工部诸般事务,实脱不开身,对灭高昌小国这等必胜无疑之战,毫无半点兴致可言,然,某些人却并不想让陈某呆在工部,或将串联诸多朝臣,以力挺陈某挂帅出征,个中之缘由么,想必以你老苏之智,断能猜到些根底,就无须陈某多言解释了的。”

听得苏定方见问,*也自没甚犹豫,笑着便将实情大体上述说了一番,不过么,言语明显多有保留,既不说明出手要“抬举”他的人是谁,也不解释个中之蹊跷,仅仅只是含含糊糊地一笔带过了事。

“唔,如此说来,你是打算……”

苏定方为人孤傲,虽一直都在朝中,可却甚少理会朝务,也没太多的朋友,对朝局么,其实并不甚清楚,换而言之,他其实并不甚明了*所谓的缘由之所在,只是隐约觉得或许跟太子与李泰之争有关,对此等事关夺嫡的敏感问题,苏定方本能地便采取了回避之策,压根儿就不去细问根由,而是试探着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此等唾手可得之战功,朝中垂涎者众矣,定方老哥虽是才略过人,却难有丝毫胜算可言,倒是守约老弟或许能跟着去走上一回。”

*此番前来苏府,原本确实有着移花接木之打算,想着的便是一条后备之策——在万不得已的情形下,将苏定方捧出来争夺帅位,不过么,在看到了裴行俭之后,*已是有了旁的想法,自也就不会再支持苏定方去夺帅了,这会儿说话么,当真客观得很,毫不客气地便给了苏定方当头一棒。

“嘿,罢了,守约能去便好,说罢,要苏某如何配合行事?”

苏定方之所以要争帅印固然是想着自身能更进一步,可也不凡为裴行俭铺路之打算,如今听得*这么一说,心神虽难免还是为之一黯,可也没多计较,但见其豪气地一挥手,便已是大度地表明了愿与*合作之态度。

“此事简单,当得……,如此,不单陈某能摆脱那些无聊的争端,守约也可借此机会去军前走上一遭,只是兵危凶险,此一去后果如何,却恐难逆料。”

*的脑筋好用得很,于谈话的当口,便已将早先预定的计划作出了相应的更改,此际说将出来,自是条理清晰无比。

“守约,你怎么看?”

听完了*的陈述,苏定方并未立刻作出答复,而是皱着眉头想了想之后,这才将问题丢给了侍立在一旁的裴行俭。

“末将愿竭力一试。”

裴行俭虽一向以谦和之面貌示人,可其内心深处却无疑是骄傲得很,无他,身为将门之后,又是洗马裴家中人,裴行俭心中素有大志,并不以为自己之将来会比*差多少,奈何他眼下之境地其实跟*差了十万八千里,再不迎头赶上的话,只会被越拉越远,正因为此,哪怕明知道此番前去或许有大凶险,可裴行俭还是想竭力一搏,以求一个进身之阶。

“嗯,也罢,既如此,那就这样定了也好。”

苏定方乃是军中宿将,自是清楚温室里压根儿就养不出绝代之战将,唯有经过了血腥之洗礼,方才能磨砺而出,正是出自此等考虑,他沉吟了片刻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之提议……

事关重大,*要做的准备自是不少,实际上,苏定方这一头不过只是条万不得已的后备之策罢了,耍将出来的话,*本身是不会有甚危险的,可裴行俭就未必了,闹不好其真有可能被人阴死在此战中,正因为此,*也就只是将此条应对之策放在了最后的位置上罢了,安排好之后,也就没再去详加考虑,转而便忙乎其他安排去了。

果然不出意外,贞观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魏王李泰亲上了本章,提议此番征讨高昌国由*挂帅,理由是杀鸡也须得用牛刀,高昌国虽小,然远离大唐,深处大漠之中,利急战不利僵持,故,当以绝世猛将为帅,确保一击而破灭其国。

魏王李泰的本章方才一上,应者便已是云集,岑文本、杜楚客等一大批支持李泰的朝臣也都跟着上了本,明确表示支持李泰之提议,与此同时,太子一方也发动了猛烈的反击,齐齐上本力荐吏部尚书侯君集,双方这等对垒之势一出,满朝文武为之侧目不已,似程咬金等原本还有意一争的大将们当即便全都偃旗息鼓了去,无他,概因涉及到了夺嫡之争,自是没谁敢轻易卷入其中的。

随着上本的朝臣越来越多,朝野间的议论也自不免便大起了,无他,概因这不单是两位皇子在背后较劲,还牵扯到了*这个蹿升极快的当红之臣与军中宿老侯君集之间的恩恩怨怨,这等对垒之势无疑是极为的引人瞩目,事情就这么不可避免地闹腾大发了去,太宗对此也是头疼不已,遂下了旨意,言明将在九月初一早朝时对此事加以裁定,本意是想先按住渐已大起的朝野争端,却不料适得其反,这么道旨意方才一下,朝野间的乱议不单不曾消停,反倒是更盛了几分。

“陛下口谕,宣,工部侍郎陈曦,两仪殿觐见,钦此!”

外头都已是闹翻了天了,可身处舆论漩涡之中的*却丝毫不为所动,该干啥照旧干啥,既不上本求战,也不上本请辞,每日里只在工部里忙碌着,就宛若不曾被卷入是非中一般无二,然则既是身处舆论漩涡,靠稳显然是躲不过是非的,这不,二十八日一早,*才刚到了工部没多久,太宗便派了内侍监赵如海前来传口谕了。

“微臣领旨谢恩。”

尽管口谕中并未言明太宗召见的用意之所在,可*却是瞬间便猜到了根底,无他,左右不过是因朝野间的舆论之争愈演愈烈,太宗显然是有些坐不住了,唯恐真到了大朝时闹出党争之丑闻,这是要私下里对此番征伐高昌的帅位做一决断了,而这,无疑也正是*所乐见之局面,毕竟他本就无心卷入这么场是非之中,能和平解决的话,于*来说,自是好事一桩来着……

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二十八章 劝学策(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八十一章 谦让的美德(二)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四十一章 秽事一箩筐(一)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五十三章 顺水推舟(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好的苗头(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三十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九十一章 群起反对(三)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六十章 想当毛遂的长孙无忌(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八十三章 紧锣密鼓(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二十一章 恩威并施(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三十二章 疑窦重重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三十六章 选官风波(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八十九章 皇城夜宴(一)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一十五章 许胜不许败(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七十六章 飞来横祸(一)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二十七章 稳为上(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七十六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零七章 水落石不出(三)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十九章 初次交锋(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作不死(一)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五十九章 秋狩遇险(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五十三章 血色回归路(一)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六百二十三章 将军神勇(二)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六百二十四章 灭国之战(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九十四章 嘴边的肥肉,吃!(一)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六百三十一章 病来如山倒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争再起(二)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五十九章 秋狩遇险(二)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九十二章 群起反对(四)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零七章 履新之初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六百零七章 兵临城下(二)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五十七章 负荆请罪(三)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一十六章 投名状(二)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六百二十六章 灭国之战(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六十章 乾坤大挪移(三)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五十五章 中书令之争(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零七章 履新之初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零一章 不了了之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三十一章 沆瀣一气(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二十五章 再赴公堂(三)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二百九十八章 惊变连连(三)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二十五章 堂堂之阵(五)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七十九章 低调归来(二)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一十二章 心照不宣(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九十一章 案中案(四)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四百九十五章 浮华背后的隐患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二十三章 儿子的婚事(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二十八章 取舍之道(一)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六十四章 何须急战(二)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六百零九章 兵临城下(四)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四十四章 侦骑营(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九十五章 嘴边的肥肉,吃!(二)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六百二十八章 灭国之战(五)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七十六章 只晋半阶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六十章 乾坤大挪移(三)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四十八章 借题发挥(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七十三章 李泰的大手笔(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七十一章 凯旋之烦恼(三)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四十章 二将之争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七十八章 难缠的家务事(二)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四十七章 别样之思量(一)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六百零八章 兵临城下(三)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四百九十四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四)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四百九十二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九十五章 帝心莫测(四)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五十四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一十二章 纷来沓至(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三十四章 御前争锋(四)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八十六章 搅动风云的后手(三)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七十七章 难缠的家务事(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五十九章 坐而论战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十一章 闯秦府(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作孽不可活(三)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七十三章 自污污人(三)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二十章 恩威并施(一)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零一章 风雨欲来烟满楼(四)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六十二章 千里大追击(四)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三十二章 疑窦重重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七十三章 同样不省心的太子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三十三章 息事宁人(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七十一章 能源革命之肇基(三)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五十六章 中书令之争(二)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零六章 李慎的小心思(四)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九十二章 太宗的执拗(一)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四百八十八章 有礼有节(四)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七十七章 彼此试探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八十六章 血之夜(一)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三十一章 沆瀣一气(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十七章 展现价值(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四十六章 侦骑营(三)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七十六章 耳提面命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零一章 算与反算(一)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六十四章 心宽天地广(一)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三十五章 选官风波(一)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七十章 杀人不见血(四)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六十四章穷寇必追(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七十章 能源革命之肇基(二)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三十六章 选官风波(二)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三十三章 吐蕃人的狠招(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六十二章 阴差阳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