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乱齐州(一)

果然不出*之所料,次日一早,全涛并未真到大理寺投状子,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全涛死了,上吊了,最终的调查结果是自尽,至于到底是不是自尽么,却是没人去理会那么许多,也根本没人去理睬这么个小人物的死,其拦驾喊冤的案子么,自然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去。

*本来就没打算在全涛的案子上有所行动,对于其之死亡,自是不会有甚特别的反应,每日里该干啥还造就干啥,日子这么一晃,转眼间便已将至年底,军事学院的第一期学员已然入了学,至于各州考武举的事情么,也同样顺遂无比,各州已然报上来的武举便已多达三千余之数,至于真会在开春之际前来京师报考军事学院的生员有多少么,却是不好预估了的,对此,*也就只能是指使军事学院那头按三千考生来安排相关考核计划。

随着军事学院的招考乃至教学工作走上了正轨,*也就没再在此事上花太多的精力,转而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指导工部诸般人等对各工坊的建设上,当然了,因着身份所限,他自是不好时常在工部出入,大部分的工作不是通过李泰出面便是交由工部侍郎赵万诚去处理,个中隔了几手,有所不便自是难免之事,好在工部诸般人等大多是*使惯了的手下,办起事来,虽有些磕碰,可终归还算是顺遂,无论是几家大型钢铁厂的投建还是化工产业的各工坊之建设,都基本按着预定计划在推进着,到明年五月左右,必将能陆续投产,到那时,整军计划也就能开始筹备了的。

“禀大人,赵如海、赵公公来了,说是陛下有口谕给您。”

年底一到,事情便多,各种报表无数,有不少都须得经太宗批复方才能照准了去,为此,连日来,*可是没少进宫面圣,今儿个也自不例外,这才刚从宫中回到衙门,方才入了座,都还没开始批阅公文呢,就见宁岩已是匆匆从外而入,朝着*一躬身,已是紧赶着出言禀报了一句道。

“嗯?知道了。”

一听宁岩这般说法,*不由地便是一愣,没旁的,他这才刚从宫中出来没多久,先前更是与太宗就四大主力军的建制问题深谈了许久,也没见太宗说起过甚要务来着,这冷不丁突然来了道口谕,自不免令*颇有些费思量的,不过么,他也就仅仅只是一愣而已,很快便回过了神来,也自不曾有甚多的言语,不动声色地轻吭了一声,便即匆匆出了办公室,疾步向大堂赶了去。

“陛下口谕,宣兵部尚书陈曦即刻到两仪殿议事,钦此!”

一见到*从后堂行将出来,赵如海立马上前一步,又矜持地站出了脚,面色肃然地宣了太宗的口谕。

“臣领旨谢恩。”

既是有口谕,谢恩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却也无甚可多言处。

“陈大人,齐州出事了,陛下还在等着呢,您请。”

赵如海明显是想讨好*,道请之际,假作无意状地便点了一句道。

“有劳赵公公了,您请。”

尽管赵如海并不曾明说齐州出了甚事,可*却是瞬间便猜到了根底,毫无疑问,是齐王李佑造反了,心中当即便是一动,飞快地盘算起了个中之利弊,不过么,却并未带到脸上来,而是强自镇定地谢了一声,便即向皇城处赶了去,待得到了宫门处,这才发现被宣召的并不止他*一人,六部八卿(大理寺卿刘德威奉旨去齐州彻查齐王诸般不法事,并不在京中。)赫然都已到齐了,显见事态已是严峻到了极点。

“臣等叩见陛下!”

除了*之外,其余顶级大臣显然都不知发生了何等之大事,心下里自不免都在犯着猜疑,只不过大家伙都是城府极深之人,也自不会将这等猜疑挂在脸上,更不会与旁人讨论此事,也就这么沉闷闷地一体行进了宫门,一路急赶着便到了两仪殿中,入眼便见太宗面沉如水般地高坐在龙床上,众人心中都自不免暗自凛然,却也都不敢稍有怠慢,鱼贯着便抢上了前去,齐齐高声见礼不迭。

“赵如海,宣!”

太宗显然正在火头上,并未叫起,而是任由六部八卿全都跪在殿中,一扬手,已是恨声喝令了一嗓子。

“诺!”

赵如海方才刚行到前墀处,这一听太宗有令,又哪敢怠慢了去,赶忙小跑着便上了前墀,从龙案的一角拿起了份本章,抖手摊了开来,运足了中气地宣道:“臣,大理寺卿刘德威叩首禀报,齐王李佑私纵侍卫射杀王府长史权万纪并其随从,分尸数块,弃市示众,并发城中十五岁以上者从军,自立齐皇,封燕弘亮为拓东王,昝君谟为拓西王,另委梁猛彪等四人为上国柱,窃据齐、青、淄等六州之地,反迹毕露,气焰嚣张,臣叩请陛下早发大军,以平此乱,如上以闻。”

“听听,都听听,这就是朕的好儿子,朕……,朕怎就生出了这么个不肖子,朕好恨,好恨啊,朕……”

赵如海方才刚宣完刘德威的本章,太宗已是暴怒了起来,恨声便痛骂不已,只是骂着骂着,竟致老泪纵横不已,显见是被李佑的造反伤着了心。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这一见太宗伤心落泪,众大臣们自不免都乱了手脚,不止是跪在殿中的六部八卿们为之惶然,便是连原本站在一旁的魏王以及诸宰辅们也都站不住了,纷纷跪倒在了地上,齐齐苦求不已。

“朕生此孽子,上惭皇天,下愧后土,叹惋之致,自当下罪己诏向天下人谢罪,然,在此之前,朕终归不能坐视数州之地就此糜烂,卿等当助朕一臂之力,灭此獠寇!”

太宗哭了一阵之后,伤心虽是依旧,可到底没忘了正事,一开口便为今日之议事定了个调,那便是发兵平叛。

“陛下圣明,微臣以为此乱平之不难,予微臣五千精锐骑军,半个月内必可抚平山东!”

太宗既是定了调,身为兵部尚书,*自然是须得头一个站出来献策上一番。

“哦?爱卿可是有了破敌之妙策么?”

太宗尽管正自伤心不已间,可乍然一听*这等豪言,也不禁被吓了一大跳,无他,齐王所统辖之地多达五州,个中齐州乃是上州,而青、淄等各州也都属中州之地,原本就拥兵六万余,再加上齐王如此大规模地征兵之下,兵马少说也有三十万之数,区区五千骑军就算战斗力再强悍,怕也不可能对付得了三十余万大军,此乃常识,故而太宗对*之进言自也就不免有些个不以为然了的。

“陛下明鉴,李佑素来乖戾缺少德行,又刚愎自用,不得人心,今虽挟持数州起事,然各州未必肯为其所用,不说青、淄等地不会附逆,便是齐州官民也不会为其卖命,其所能依靠者,无外乎是燕弘亮等小人罢了,实不足为虑,只消我朝廷大军出征之消息一传到齐州,内乱必生,倒戈相迎者众矣,取之不难。”

*敢在此际放出豪言,自然是有着足够的底气在的,不止是有着前世那一时空的记忆在,更多的则是看准了人心之向背,料定李佑必然成不了大事。

“嗯……,子明胆略过人,朕一向是信得过的,只是平乱事大,朕看还是须得稳妥些好,卿可调集怀、洛、汴、宋、潞、滑、济、郓、海九州府兵随行平乱,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太宗虽是赞同*的分析,可心底里却还是有些放心不下,皱着眉头想了片刻之后,这才给出了道相对谨慎的旨意。

“陛下圣明,微臣以为发九州之兵固然必要,然,武圣有云曰:兵贵神速,值此獠寇方乱之际,人心不稳,正是破敌之良机也,若迁延日久,却恐贼营中有灵醒之人行收买之策,一旦贼势稳固,破之虽必,唯忧数州之地生灵涂炭矣,故,微臣愿率五千骑急行,九州之兵后续跟进即可。”

太宗的作战计划倒是挺稳当的,问题是动员九州之兵须得一段不算短的时间,如此一来,闹不好不等*兵到,齐州就自己乱了起来——前世那一时空中,齐王就是被反正的部下给抓起来的,若真如此,平乱的功劳也就跟他*没啥关系了的,而这,对于迫切需要积累功勋的*来说,显然不是啥好事来着,故而,哪怕明知自个儿的反对意见恐有着触怒太宗的危险,*也已是顾不得那么许多了,这便摆出了副据理力争的架势,言辞恳切地再次提议道。

“唔,爱卿所虑亦是有理,既如此,朕便准尔率五千骑先行,后续大军之调集以及续进便由懋功负责好了,卿等可还有甚补充否?”

太宗想了想,也觉得*所言不无道理,这便采取了个折中的办法。

“陛下圣明,臣等别无异议。”

太宗都已将话说到了这么个份上,诸般臣工们自是不会再有甚可补充的,也就只能是齐齐称颂了事……

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四十五章 新官上任不放火(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二十一章 恩威并施(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六十五章 招生风波(三)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四百九十五章 浮华背后的隐患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二十四章 再赴公堂(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零七章 履新之初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零七章 你挖坑我埋人(一)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零五章 合纵连横(一)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七十一章 谥号之争(三)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四章 小心试探(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三十七章 不作不死(三)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五十三章 诱敌深入(三)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六十四章 历史的小拐点(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七十八章 原来如此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二十九章 取舍之道(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四章 小心试探(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七十九章 还得考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九十九章 阴谋进行时(二)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零二章 血染下马陵(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四十四章 侦骑营(一)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二十九章 劝学策(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三十五章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八十六章 杀局(六)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四百九十七章 残阳如血(二)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三十八章 城下之盟(一)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七十六章 宽仁有度(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五十六章 胳膊岂能向外拐(一)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宗的执拗(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八十四章 紧锣密鼓(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二十七章 平地起风云(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零八章 水落石不出(四)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一十八章 投名状(四)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六十七章 观风江南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八十一章 难缠的家务事(五)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宗的执拗(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宗训子(二)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六百一十一章 缓兵之计(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一十四章 顾茅庐(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五十章 血的洗礼(二)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八十六章 君臣唱和(二)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三十一章 恶人先告状(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九十二章 案中案(五)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三十五章 选官风波(一)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零五章 血染下马陵(四)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三十五章 连根拔起(三)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零八章 你挖坑我埋人(二)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五十五章 虚则实之(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三十九章 你横我更横(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二十四章 敬谢不敏(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八十章 谦让的美德(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零一章 阴谋进行时(四)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六百一十章 缓兵之计(一)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四十五章 二将互讦(一)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四百九十二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二)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六百零五章 急袭居昌城(三)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九十五章 惟我名扬(四)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七十八章 流言止于智者(二)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零九章 你挖坑我埋人(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四十八章 全新的开始(三)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四十二章 校场扬威(二)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零一章 乱点鸳鸯谱(三)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一十章 送上门来的靶子(二)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三百五十二章 诱敌深入(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四十九章 血的洗礼(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零二章 魇镇谜案(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三十九章 你横我更横(三)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三十三章 再相见(二)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六十二章 萧瑀的一锤定音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五十章 疯狂与更疯狂(四)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九十三章 惟我名扬(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九十一章 案中案(四)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三十四章 御前争锋(四)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四百八十七章 有礼有节(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八十五章 搅动风云的后手(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三)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七十八章 飞来横祸(三)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二十四章 万事俱备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三十三章 御前争锋(三)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一十一章 送上门来的靶子(三)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邀请(二)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三十八章 城下之盟(一)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五十章 君有赐不敢辞(二)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三十四章 女儿的小心思(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三十三章 连根拔起(一)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与更疯狂(三)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七十四章 李泰的大手笔(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四十六章 侦骑营(三)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三十六章 臣得避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四章 小心试探(一)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二十一章 釜底抽薪(三)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四百九十章 有礼有节(六)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十九章 初次交锋(二)第一部龙潜于渊_第五十二章 血洗金滩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五百四十九章 借题发挥(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八十章 谦让的美德(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零一章 不了了之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一十六章 初战告捷(一)第四部 平淡为真_第六百零九章 兵临城下(四)第三部风云变幻_第四百三十五章 选官风波(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好的苗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