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稳定5

“第二步是建立一个稳定的环境。”柱松说道。

听到柱松说话,大家先是一惊,但众人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并认真琢磨起柱松说的话,但是想了好一会儿,还是不太理解,于是有人问到:“环境跟人的稳定、家庭的稳定、国家的稳定有关系吗?”

“环境不但跟人的稳定、家庭的稳定、国家的稳定有关系,而且关系很大,因为环境才是决定这一切的根本,只有环境稳定了,才能够带来个人的稳定、家庭的稳定、国家的稳定,才能够带来根本的稳定。”柱松说道。

大家摇摇头,表示还是不能够理解,于是有人问到:“你能够举个例子给大家说明一下嘛?”

“好的,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叫做什么?”柱松问道。

“叫做定风岭,这个还要问吗?”有人回答道。

“为什么叫做定风岭呢?”柱松问道。

“因为这里的树木结实牢靠,把南来北往的大风给定住了,所以叫做定风岭。”有人回答道。

“为什么这里的树木能够长得粗壮结实,能够把风定住呢?”柱松问道。

“因为这里风水好,所以这里的树木能够长地粗壮结实,自然能够把风定住呀!”有人回答道。

“风水好?我看不见得!定风岭的风水不但不好,反而非常恶劣。”柱松说道。

“为什么说定风岭的风水不好呢?”有人问到。

“大家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些坚固结实的树木,大家觉得定风岭的日子还好过吗?”柱松问到。

“没有这些树木,定风岭上那还能够呆呀,那不每天都被大风吹到天上去。”有人说道。

“不错,大家想一想,这样一个能够把万物都吹到天上去的环境,能够叫做好环境吗,能够叫做风水好的地方吗?”柱松问到。

“如果风水不好,定风岭上的树木为什么能够长地如此坚固结实呢?”有人问到。

“定风岭上的树木不是想长成这样的,而是被定风岭的恶劣环境逼迫着长得粗壮结实的。”柱松说道。

“逼迫,这些树木为什么要顺从恶劣环境的意思呢?”有人问到。

“为了活下去。”柱松说道。

听到柱松的话,大家点点头,确实是为了活下去,因为大家如果不长成这样,那么就会被定风岭的大风连根拔起,就会被定风岭的大风拦腰截断。

“但是,其他地方也有粗壮结实的树木,定风岭也有长得不好的树木呀。”有人问道。

“既然其他地方也有粗壮结实的树木,定风岭也有长得不好的树木,为什么祖师婆婆要把家迁到这个荒山野地呢?”柱松问道。

“因为这里粗壮结实的树木多,而且品质好,而其他地方虽然有粗壮结实的树,但是少,而且品质没有保障。”有人说道。

“对,这就是环境的作用,环境的厉害。”柱松说道。

大家又摇头表示不理解。

“只有多数才能够代表环境,少数只能够代表自己。所以,在定风岭,大多数的树木长得粗壮结实,少数的树木长得不粗壮结实,而其他地方的树木只有少数长得粗壮结实,大部分长得不粗壮不结实。而定风岭上的那些不粗壮结实的树木,只是跟定风岭上的那些粗壮结实的树木相比,如果跟其他地方的树木相比,他们还是很粗壮结实的;而其他地方的那些粗壮结实的树,是跟其他地方那些不粗壮结实的树相比,如果与定风岭上粗壮结实的树木相比,它们就不那么粗壮结实了。“柱松说道。

听着柱松绕口令一样的话,大家有点蒙,但意思大家还是清楚了,并且也认同了。

“就算定风岭上树木粗壮结实,是环境造成的,环境跟人的稳定、家庭的稳定、国家的稳定也扯不上什么关系呀!”有人说道。

“那好,大家都知道状元公公是掉进粪坑,被朝中大臣讥讽,最后自己羞愧地自杀而死的,我问问大家,状元公公的死像不像一颗脆弱的树木被风一吹就折断了呢?”柱松问道。

大家相互看了看,觉得有点像,于是点点头。

“你们觉得一棵树想要不被大风吹断,该怎么办呢?”柱松问道。

“想要不被大风吹断,那一定要树干很粗。”有人回答道。

“除了树干很粗,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吗?”柱松问道。

“要么就是有东西遮挡,能够帮助抵挡大风。”有人回答道。

“除了这个,还有其他的吗?”柱松问道。

大家摇摇头,表示不知道了。

“如果风小一点,那么也吹不断树枝,你们说是不是?”柱松说道。

众人觉得有道理,点点头。

“大家看看这三个条件,一个是长成粗壮的树干,第二个是有遮挡,第三个是风不要太大,这三个条件在定风岭上能够实现吗?”柱松问道。

大家用心想了想,觉得定风岭上确实实现了上面说的三个条件。

“在定风岭上,因为环境恶劣,风大,所以,这里的树木必须长得粗壮结实才能活下来,于是,大家拼命地把自己的树干长粗,树枝长结实,这样,大风来了大家就不会被拦腰截断。但是,只有一棵粗壮结实的树还不行,因为力量太单薄,如果遇到更加猛烈的大风和长时间的大风,还是阻挡不了。于是,定风岭上各种各样粗壮结实的树木,相互依存,互相帮助,大家抱团组成了树林、森林,这样,大风来的时候可以一起抵挡,一起承受。由于大家相互依存,互相帮助,不但保护了自己,大家组成的树林、森林,还形成了屏障,把大风挡住了,把大风变成了小风,为身后的那些幼小的树苗,创造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让小树苗能够在定风岭活下来,慢慢成长。

这就是一个环境的作用,一个稳定环境的作用。如果定风岭上的树木不粗壮结实,那么它们在这南来北往的风口上无法存活,如果只是一棵粗壮结实的树木,那么不管它的树干多粗,树枝多么结实,都无法抵挡定风岭这日夜不停的大风,如果定风岭上没有一个由各种粗壮结实树木组成的相互依存的树林、森林,那么也不可能把南来北往的大风定住,也就不可能把定风岭这个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变成一个适合小树苗生长,适合人居住的稳定环境。所以,定风岭上的树木能够把风定住,是树林组成的稳定环境的作用,祖师婆婆之所以能够在定风岭安家并生存下去,是定风岭稳定环境的作用,我们家族能够在这里发展壮大,也是定风岭稳定环境的作用。所以,环境很重要,稳定的环境很重要。”柱松说道。

听到柱松的话,大家觉得有道理,于是点点头。

“如果环境对人的稳定起决定性作用,那么,环境又是如何让一个人变地稳定呢?”有人问道。

“人面对的环境跟定风岭树木所面临的环境有所不同,因为人有思想,不单单只是为了活下来,为了生存,大家还有理想和愿望,所以一个人的稳定,比一棵树的稳定要复杂一些。”柱松说道。

“你具体跟我们说说看?”有人问到。

“人所面临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对一个人的身体和心施加力量,影响和改变着一个人,而对于一个人来说,身体就是这个人的基础,心就是这个人的结构,围绕着每个人的外在环境,只有为每个人的身体和心提供稳定的力量,让每一个人的身体和心保持稳定,才能够保证这个人基础牢靠,结构合理,才能让这个人变成一个稳定的人。”柱松说道。

“你说的跟曾成梁大师说的不一样啊!”有人说道。 WWW ¸тt kдn ¸c o

“不错,我关于一个人基础和结构的看法,确实跟曾成梁大师不一样,除了这一点外,我认为个人的稳定、家庭的稳定、国家的稳定,其核心点都一样,那就是人的稳定,只要保证个人稳定就足够了,不需要在区分个人、家庭、国家。”柱松说道。

“为什么呀?”有人问到。

“人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单元,家庭、社会里面的其他组织、整个国家,都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所以,只要每个人稳定了,那么,由这些人组成的家庭也就稳定了,如果每个人稳定了,那么由这些人组成的其他社会组织就会稳定,只要每个人稳定,这个国家也一定会稳定。”柱松说道。

大家对第二个不同点倒是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对第一个不同点却有些疑惑,于是有人问到:“你能给我们解释一下,环境如何让一个人的身体和心保持稳定,如何让一个人基础牢靠、结构合理吗?”

“好的!我先问问大家,一个人掉进粪坑情况有那些?”柱松问到。

“这还不简单嘛,第一情况是被动掉下去,第二种情况是主动跳进去。”有人说道。

“说地很好,确实就是这两种情况,那什么是被动掉进粪坑呢?”柱松问到。

“就像曾成梁大师,就像太平天国那些没饭吃造反的人。”有人说道。

“那什么是主动跳进粪坑呢?”有人问到。

“就像状元公公自杀,就像阮家三兄弟的母亲自杀,就像安禄山发动叛乱。”有人说道。

“大家知道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吗?”柱松问到。

“本质区别,不都是掉粪坑吗,只是方式不同而已罢了,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有人说道。

“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区别点就是,被动掉粪坑是因为基础不牢靠,主动掉粪坑是因为结构不合理。”柱松说道。

“你具体跟我们说一说,他们是如何对应的呢?”有人问到。

“被动掉进粪坑而死,就如同一棵树被大风吹断,就如同一个人饿死,一个人在冬天冻死,等等等等,这就是典型的环境造成一个身体这个基础不牢靠,让一个人无法活下去。”柱松说道。

“麻烦你举个例子给我们说明一下?”有人问到。

“就拿‘太平天国运动’来说,那些起来造反的贫苦农民,很多都是因为没有饭吃,身体受不了,活不下去了才铤而走险的。而造成大家没有饭吃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天灾,第二是人祸。天灾就是天时不好,灾祸连连,粮食欠收;人祸就是官府盘剥,地主豪强压榨,老百姓生活困苦,无法活下去。而这两者分别代表着自然环境不稳定和社会环境不稳定,最终的结果,是让大家身体这个基础无法支持大家活下去,所以大家要造反。大家是被环境逼迫着,大家是被环境推动着,被动掉进了粪坑的。”柱松说道。

“曾成梁大师可不是没有饭吃,他为什么会被逼着跳进了粪坑呢?”有人问到。

“曾成梁大师有饭吃,但是他的身体基础也不牢靠,因为,那些太平军士兵要他的命,这是外部的社会环境让他的身体基础不牢靠另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他被逼着跳进了粪坑。”柱松说道。

听到柱松的话,大家点点头。

“主动跳进粪坑,跟结构不合理,跟人心不稳,又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有人问到。

“我拿‘安史之乱’来说吧!安史之乱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安禄山这个手握重兵的藩镇,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让国家陷入了战乱,也让自己跳进了粪坑的。而他之所要叛乱,之所以要把自己和整个国家推到粪坑里面,其核心就是心不稳。而安禄山之所能够掀起这么大的动乱,是因为大唐人心不稳,被这些有野心的人利用了,所以,只有让大家有一颗稳定的心,那么这种事情将不会发生。”柱松说道。

“他们心不稳,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人问到。

“心不稳,主要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主要是社会环境不稳定造成的。”柱松说道。

“你跟我们说一说,社会环境是如何造成人心不稳的,不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如何让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的。”有人问到。

“人心不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孤独,第二是不满。

首先说孤独。比如状元公公,他掉进粪坑以后,人生本来就处于低谷,情绪低落,内心很不舒服。这个时候他非常的孤独,他特别希望有人能够安慰他,给与他关怀和爱。但是当时的朝廷官员没有给他关怀与爱,当时的皇帝没有给他关怀与爱,当时的社会环境没有给他关怀与爱。更可气的是,这些人还在状元公公落难的时候,落井下石,在伤口上撒盐,并狠狠地踹了一脚,让状元公公原本就孤独难受的心,更加的无法释怀,最后他终于忍受不了,选择了自杀。

这都是外部环境的错,如果大家能够像那个客栈老板一样,用安慰和鼓励的话语,去稳定状元公公失落、孤独的心,那么他一定不会死,并且极有可能在大家的鼓励下奋发图强,变成一个卓越的状元郎,为国家带来巨大的贡献。

第二说不满。比如安禄山,他发动安史之乱就是一种内心不满的表现,他想获得更大的利益,他想获得更高的地位。那些跟着他叛乱的人,多数也有着同样的想法。而当时的社会环境又没有给与这些不满的人,内心稳定的力量。这个稳定的力量来至于哪里呢?来至于社会环境让大家的不满,能够得到合理的发泄和释放。如果社会环境有合理的发泄和释放渠道,那么,反叛者的不满之心就会得到调和,矛盾也会得到缓解,最终也就不会让整个国家陷入动乱了。”柱松说道。

“这个发泄和释放的渠道是什么呢?”有人问到。

“就是让大家通过正规的渠道,通过努力能够获得与付出相等的回报。”柱松说道。

“这种情况在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下应该满足不了。”有人说道。

“不要说当时的社会环境满足不了,就是现在的社会环境也满足不了。”有他人说道。

“不错,当时和现在的社会环境确实满足不了,但这是一种方向,这个方向让我们朝着稳定的目标前进。只要我们能够建立让大家内心孤独的时候能够得到安慰和帮助的社会环境,能够建立在大家内心不满的时候,有正规合理发泄和释放渠道的社会环境,那么,里面的人心一定是稳定的,里面的人也将是稳定的。”柱松说道。

“基础牢靠,结构合理,身体稳定,心稳定,你能不能系统给我们梳理一下吗?”有人说道。

“‘金榜题名笑,不稳也会哭。’所以,稳定很重要,因为没有稳定,一个人即便高中状元,也会掉进粪坑悲愤而死;稳定很重要,因为没有稳定,一个家庭即便拥有万贯家财,也会家破人亡;稳定很重要,因为没有稳定,一个国家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弹指间灰飞烟灭。

所以,从状元公公开始,我们‘稳定’家族带着为天下人修建稳定厕所的使命,带着为天下人修建稳定房子的使命,带着稳定的使命,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在这上千年的历史中,虽然我们修建了无数稳定坚固的厕所,虽然我们修建了无数稳定坚固的房子,但是这个社会并没有保持稳定,依然是动乱不堪,战火连连,大家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依然在粪坑里面痛苦地挣扎。

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厕所稳定了,厕所上面的人不稳定,他们会自己跳进粪坑淹死;房子稳定了,房子里面的家庭不稳定,他们会自己把房子的梁和柱毁了,最后房毁人灭,自己害死自己;虽然拥有坚固的城墙和牢固的宫殿,但是官逼民反、奸臣作乱、党同伐异、君臣反目,能够把这个国家轻而易举地推进万劫不复的动乱深渊。所以,我们不但要修建稳定的厕所,修建稳定的房子,我们还需要让厕所上面的人稳定,让房子里面的家庭稳定,让这个国家稳定。而要让人、家庭、国家保持稳定,最根本、最核心是建立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环境是世间万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决定着一切。而环境的诸多特性中,稳定性是最基础和重要的特性,环境只有具备稳定性,环境里面的万物才能够生存,才有发展的基础。

稳定的基本思路是基础牢靠、结构合理。

稳定的环境,也就是基础牢靠、结构合理的环境。环境的基础就是环境存在的物质条件,环境的结构,就是环境中的万事万物所组成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有机体。

一个稳定的人,一定是一个基础牢靠、结构合理的人。人的基础就是这个人的身体,人的结构就是这个人的心。

稳定的环境通过环境的力量,为环境里面的每个人提供保证他们身体生存和安全的条件,具体来说就是有饭吃,有衣服穿,不受冻,安全有保障,让每一个人的身体能够保持稳定,这样,一个人的基础就牢靠了。

稳定的环境通过环境的力量,为环境里面的每个人的心提供稳定的条件,让心孤独的时候能够得到安慰,让心不满的时候能够得到发泄和释放,让大家能够通过正常的渠道,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并且能够获得与自己付出相适应的回报。只有这样,一个人的心才是稳定的,只有这样,这个人的结构才是合理的。

如果一个人能够保持身体的稳定,能够保持心的稳定,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基础牢靠、结构合理的人,这个人也一定是一个稳定的人。

人是社会的基础组成单元,只要能够保证每个人的稳定,那么,由这些人组成的家庭,也一定是个稳定的家庭,由这些人组成的其他社会组织,也一定是个稳定的社会组织,由这些人组成的国家也一定是个稳定的国家。”柱松说道。

听完柱松的话,大家陷入了长长的思索之中。

第四十一章:战境2第三十七章:身境7第三十四章:身境4第三十六章:身境6第四十六章:战境7第二十七章:心境3第四十三章:战境4第二十三章:向上3第三十六章:身境6第三章:国破2第二十一章:向上1第四十六章:战境7第二十五章:心境1第二十二章:向上2第六章:家亡2第三十二章:身境1第四章:国破3第三十六章:身境6第四章:国破3第六章:家亡2第四十六章:战境7第二十二章:向上2第二章:国破1第十四章:稳定3第十六章:稳定5第二十二章:向上2第十一章:身死4第四十三章:战境4第四十章:战境1第二十章:健康4第二十一章:向上1第三十四章:身境4第二十四章:向上4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十四章:稳定3第二十九章:心境5第二十四章:向上4第十八章:健康2第一章:九颗金子的旅行第四十六章:战境7第三十一章:心境7第二十六章:心境2第二十章:健康4第二十九章:心境5第十七章:健康1第十一章:身死4第三十四章:身境4第二十一章:向上1第十章:身死3第二十三章:向上3第十五章:稳定4第十八章:健康2第四十一章:战境2第二十一章:向上1第三十九章:身境9第一章:九颗金子的旅行第三十四章:身境4第十三章:稳定2第十三章:稳定2第四十六章:战境7第四十六章:战境7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四十章:战境1第三十章:心境6第二十三章:向上3第四十六章:战境7第四十四章:战境5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八章:身死1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二十一章:向上1第二十四章:向上4第二十四章:向上4第四十一章:战境2第二十四章:向上4第三十三章:身境3第十二章:稳定1第三十三章:身境3第二十八章:心境4第二十七章:心境3第四十五章:战境6第二十九章:心境5第三十七章:身境7第十八章:健康2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二章:国破1第四章:国破3第十一章:身死4第十章:身死3第十七章:健康1第二十一章:向上1第二十九章:心境5第二十一章:向上1第四十五章:战境6第十三章:稳定2第三十三章:身境3第二十九章:心境5